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學方法思想政治理論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教師人格魅力的吸引力
首先作為一個老師必須具有健全的人格,這是上好每一門課程,并增強其吸引力的前提條件。筆者經過這么多年的教學實踐,得了一些結論,學生的心很單純,也很直白,思想邏輯也簡單,很多情況下學生喜歡上這門課,是因為喜歡這位老師,就是這么簡單,不需要什么理由。因而,思政課教師的個人修為與魅力的提升,對提高教學的吸引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得到學生的喜歡和尊重,受到學生的愛戴,思想政治理論課自然而然就具有了吸引力。當然,個人魅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而需要長時間的日積月累,平日養成,在課堂上自然流露,往往能牢牢吸引住學生。教師良好的人格魅力不但能夠牢牢吸引住學生,還能促使學生健康成長,對學生人格魅力、高尚品德的養成起到積極的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學生崇拜老師,把老師當成自己的偶像,總是把老師作為自己學習的楷模,把老師的一言一行像一部攝像機一樣毫無保留地拍攝下來,然后效仿著去做。所以作為老師不管是在課內還是課外,都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修為、言行舉止,始終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嚴格要求自己,來影響學生的心靈,影響著學生的內心世界,這是再好的教科書、任何獎懲都不能代替的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教師豐富扎實的理論知識、高尚的道德品質,遠大的理想、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循循善誘、淳淳教誨的教育理念,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等,這些都無形地激勵著學生積極進取、奮發開拓。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與一般的教學活動不同,教育者向教育對象傳遞的是一種思想,一種觀念,不是技術,它并不直觀,而且抽象,但是像春雨細無聲一樣感化著學生,是指導和引領教育對象思想、行為的活動,是對教育對象品德進行塑造和磨煉的活動,這種品德塑造活動,不但要以教育形式為手段,更要以人格魅力感染為手段。我國從古至今歷來都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在《論語》中,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里的身不僅指教師以身作則,也包括追求至善的人格。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吸引力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是吸引教育的最重要因素,要想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學內容必須與時代同步,適應時展的要求,否則它是沒有生命力的。教學內容作為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始終處于發展的動態中。當代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領域都發展得很快,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為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國進行了一系列的各個領域的深刻變革,經過這三十多年的改革,我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情況,面臨一些新任務。在機遇與風險并存的大好時期,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要突出思想政治理論的優勢,體現時代的特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歸根結底是要得到客體的認可和接受,所以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必須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根據學生所處不同的學習階段和成長階段以及成長的不同環境,有針對性地選擇教育內容,教學內容更充實,解答學生疑問更真實,給學生帶來切切實實的幫助,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接受。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對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學會辯證地去看待和分析,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對樹立正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供有價值的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這樣的教學內容當然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吸引力,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就會適得其反。除了以上總的方向,另外還要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選擇不同的教育內容。對于大一新生和大二、大三、大四的學生,選擇的教學內容應該不同,因為他們所處的學習階段不同,學習任務、學習情況和面臨的問題都不同,心智也處于不同的成熟階段,只有根據不斷變化著的實際情況選擇教育內容,才能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取得教學實效。還要時時關注大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問題,社會熱點是社會現實矛盾的焦點,也是大學生產生思想問題的根源,教學內容要有解答社會熱點問題和解除學生的疑問的功能,另一方面還要給學生以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從心底里感到學理論有用、管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理論的興趣。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吸引力
在一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對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吸引力具有直接的決定性影響,如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方法學生越喜歡,越認可,就越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越,那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就越有吸引力,就更能夠使學生受到感染,自然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方法作為達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目標的橋梁和工具,應隨著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目標、內容和教育者思想的變化而不斷改進和創新,因此,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大學生思想的變化,教學內容的日益更新,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要繼承原來優良的教學方法,還要不斷探索新方式,運用靈活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并進行優化組合,這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充分發揮課堂教學這一專門的教學主陣地的作用,根據教學內容選擇運用多媒體、影視資料、幻燈片、圖片等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使用分專題式教學、討論式、授課式、辯論式、表演式等體驗參與式,使各環節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讓每一個學生的身體和大腦都動起來,既動腦、動口、動手又動身,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把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變成聲色俱全、語音并茂的有趣知識,使大學生的思想在形象、生動、直觀的教學中得到升華。還要堅持實踐教學。實踐活動教育法是教育者引導學生直接參與,在實踐中受到教育的教學方法。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對思想政治的認識得到升華,從而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學生在現場親自動手操作,在親身體驗中不斷提高認識,陶冶情操,增強了他們團結協作的精神,在親自參與的過程中,無意識地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作者:楊慧珍單位:貴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