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逆向物流水流程分析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闡述了逆向物流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礎上研究了逆向物流的基本業務處理流程.構建了一個逆向物流的運作管理模型,該模型分為三層:第一層是戰略目標層,包括降低逆向物流成本、提高服務水平、保持環境平衡;第二層是運作策略層,通過各種策略的運作組合,保證第一層戰略目標的實現,包括逆向物流網絡設計和運行、政策和業務流程、庫存管理、逆向物流信息系統、組織模式;第三層是支撐技術層,主要包括面向逆向物流的產品設計、產品跟蹤管理、再制造生產計劃和調度.
逆向物流是為了實現重新獲取價值并妥善處置物資的目的,而進行規劃、實施并控制的從消費點到供應起始點的物料、在制品庫存、成品和相關信息的高效與低成本的物流活動,如管理退貨和回收產品包裝的物流等.目前國外對逆向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逆向物流的網絡設計、成本分析及縮減、決策模型、庫存管理、信息系統、再制造系統等方面,主要是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但目前的研究缺乏對逆向物流進行管理和運作的整體把握,本文從宏觀的角度出發,構建了一個逆向物流的運作管理框架.
1逆向物流的基本業務處理流程
1.1逆向物流的分類和相應的處理方式逆向物流可分為退貨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兩大類[1].退貨逆向物流是由于最終產品不能有效使用或顧客不滿意不愿使用而形成的物流,包括由于產品質量或倉儲、運輸過程中的損壞等原因造成的退貨,主要形式有:投訴退貨、終端退回、商業退回、維修退回、生產瑕疵導致出廠品回收等.回收逆向物流主要是基于環保和重新獲取價值的要求,對整個供應過程中的物流進行回收或其他處理,主要形式有:生產過程中的邊角余料、廢棄物、產品包裝以及損壞、報廢的設備、副品等,甚至包括由于出現技術上更高效先進的設備、材料而遭到淘汰的舊設備、舊材料.逆向物流處理的方式有以下幾種:再銷售,維修,再利用,再制造,廢品回收,捐助給慈善機構和廢棄.
1.2基本業務處理流程逆向物流使傳統意義上的直線型供應鏈延伸成一個閉合的環路,在這個閉環中,各種物資能得到充分利用和再生,形成逆向物流的再循環系統在整個供應鏈中,顧客通過有償或無償方式返還的產品以及鏈上節點產生的廢棄物等,均由收集者進行回收處理[
2逆向物流的運作管理模型逆向物流的運作管理模型
該型分為三層:第一層是戰略層,明確逆向物流的管理目標;第二層是運作策略層,通過各種策略的運作組合,保證第一層戰略目標的實現;第三層是支撐技術,是上兩層的運作基礎或前提.
2.1戰略目標逆向物流的戰略目標應包含多方面.首先是降低整個供應鏈中的逆向物流成本,并且設法提高相關利潤;其次要滿足期望的服務水平,如壓縮逆向物流處理時間,實現快速的客戶響應;最后,還要追求資源消耗最小、對環境影響最小[3].可見,逆向物流是一種綜合考慮環境、企業成本與提高利潤的競爭戰略.在這個總目標下,還根據逆向物流管理的不同階段設立分層次目標.低層次的目標可以是使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活動量最小化,高層次的目標則側重于產品和零部件的多次重復利用.
2.2運作策略逆向物流的運作策略包含多方面的內容,這些策略是相互關聯的,運作時必須考慮它們彼此之間的聯系.
a.逆向物流網絡設計和運行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逆向物流的回流渠道設計,它類似于正向物流的設施選址.逆向物流網絡可以重新構建,也可以在正向物流網絡基礎上搭建,和正向物流網絡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回流渠道設計要考慮的因素有:產品特征、客戶特征、中介人特征、企業特征及產品缺陷的性質、市場覆蓋面、召回類型、所需的補救措施、運輸費用、現有的分撥系統、企業的財力等.逆向物流的網絡結構有兩種:閉環系統和開環系統[4].閉環系統是指回收品回到初始的生產商的情形,開環系統是指回收品不回到初始的生產商而用于其他企業的情形.許多企業同時采用兩種方案以增加價值.
b.政策和業務流程逆向物流的管理需要謹慎地制定各項政策,以符合其戰略目標(如縮短處理周期).不恰當的政策會導致供應商與客戶之間的沖突,如退貨政策的寬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客戶服務水平和客戶滿意度.政策還要有利于各網絡節點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和信息共享.同樣地,業務流程須達到標準化、有效、快速響應的要求,方能確保回收品得到妥善地處置,并使整個逆向物流過程更易于管理.如退回檢驗控制在逆向物流過程的起點對退貨進行檢查與篩選,確保在有限范圍內進行逆向物流以控制成本.
c.庫存管理逆向物流使得庫存管理更為復雜.除了傳統的成品庫存之外,增加了回收品庫存,以及由于再制造產生的可維修品庫存,形成事實上的多種庫存管理,給庫存管理增加了額外的決策.逆向物流的庫存管理大多數是隨機需求模型,在這種模型下,庫存決策不僅要考慮需求的分布,還要考慮回收流的概率特性.
d.逆向物流信息系統逆向物流信息系統應包括兩個層次:低層是基礎信息系統,高層是決策支持系統.基礎信息系統包括:產品的基本信息(產品結構組成、成本組成等);產品退貨或物資回收信息管理(每件物品的回流原因、生產時間、當前狀況及處置情況);產品跟蹤管理;相關統計信息.高層的決策支持系統建立在基礎信息系統之上,并為逆向物流管理中的一些復雜問題提供輔助支持.此外,還需考慮與其他信息系統的接口,例如再制造與MRP的接口,與財務管理系統的接口等.
e.組織模式逆向物流具有投資風險大、結構復雜、地點分散等特點,若由制造商獨家經營運作,雖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但增加了庫存成本、運輸成本,且需求響應遲緩,服務水平低,致使企業缺乏競爭力.由于網絡組織所固有的優越性,從而網絡結構(集成供應鏈結構)成為逆向物流組織模式的最佳選擇.目前,國外企業在運作逆向物流時基本上采取這種模式.超級秘書網
2.3支撐技術
a.面向逆向物流的產品設計從產品和生產系統的設計開始就應充分考慮逆向物流的需要,使其便于將來的回收、利用和再制造,如部件數減少、材料數減少、結構易于裝卸和分解.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產品設計可采取以下思路.首先,用可分解的思路設計產品,即不僅要求設計可分解的產品,還要考慮現有產品如何分解,以及怎樣增加回收產品及部件的機會.其次,采用模塊化的設計技術并使用標準化的產品接口.由大量標準化零部件組裝而成的產品可以方便地進行升級,而不是廢棄,僅僅用新部件替代過期部件就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另外,從激勵角度來考慮,將可拆卸度等作為評估產品設計的指標,以減少逆向物流成本.
b.產品跟蹤管理產品跟蹤的幾種常用方法有:根據產品的產地編碼進行跟蹤;利用保修卡的信息(只適用于部分使用卡片的產品);利用計算機等信息技術,如條形碼、衛星通信、產品控制和識別系統、自動化跟蹤系統、移動衛星通信與定位-報告系統、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即電子標簽)等.部分技術服務效率較高,但投資較大.
c.再制造生產計劃和調度再制造的環境對傳統的生產計劃提出了新的要求[5].傳統的MRP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基于BOM的分解遞推方法,不能直接適用于再制造的環境,所以必須在MRP中加入逆向BOM,記錄每個回收品包含的零件及需要的處理時間.這種擴展了的MRP需要大量有關產品結構樹、拆卸成本和處理時間的信息.再制造生產調度主要包括拆卸調度規則和維修調度規則.常用的拆卸調度規則有先拆先加工、先拆后加工、批量加工和交貨期優先等,也可混合使用;維修調度規則包括先來先維修等一般的調度規則.
參考文獻
[1]柳鍵.供應鏈的逆向物流[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2(6):10—13
[2]FleischmannM,KrikkeHR.Acharacterizationoflo-gisticsnetworksforproductrecovery[J].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ManagementScience,2000,28:653—666
[3]陳榮秋,周水銀.生產運作管理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4]達慶利,黃祖慶,張欽.逆向物流系統結構研究的現狀及展望[J].中國管理科學,2004(1):131—137
[5]儲洪勝,宋士吉.反向物流及再制造技術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04(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