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特種勞動防護用品檢驗機構現狀及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特種勞動防護用品”是整個勞動防護用品的一部分,為什么稱為“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因為它的防護性能好壞直接危機到勞動者的生命安全與健康。為此,我國政府在80年代末,將一些直接危機勞動者生命安全與健康的防護產品,既特種勞動防護用品(19種)納入生產許可管理。并在生產比較集中的省份成立了“勞動防護用品檢測檢驗站”,對生產企業的產品使行跟蹤檢驗,為保障勞動者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奠定了基礎,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供了技術支持。
一、檢驗機構現狀
2002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組織有關專家,對全國現有的檢測檢驗機構進行了復查。復查工作按各檢驗機構提出的申請認可項目進行,主要對機構的設置文件、計量認證、人員資格、質量保障體系、檢驗報告、原始記錄、檢驗設備的配置、精密度及檢驗人員的實際操作水平和掌握標準程度等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全國現有勞動防護用品檢驗機構18家,檢驗隊伍不足200人。第一批通過復審的有13家,還有5家機構在整改過程中。通過復審總結,檢驗機構存在如下問題:
1.規模小
自80年代末成立至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前,勞動防護用品檢驗機構一直隸屬勞動部門——既安全生產監督監察部門。由于1998年以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幾次變動,給勞動防護用品檢驗機構帶來很大沖擊。有的檢驗機構歸屬不明,人員流失,原由的設備被擱置,檢驗面積被擠占,有個別檢驗機構占地面積不到100平米,人員只有3~4人,嚴重的影響了檢驗機構的發展,甚至有的檢驗機構至今無法開展工作。
2.設備陳舊
我國的勞動防護用品檢驗機構大多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由國家投資設立的,各檢驗機構的性質屬于國家公益性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設備的更新都有資金渠道。1998年機構改革后,檢驗機構的性質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全額撥款公益性事業單位,改制為自收自支或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使檢驗機構人員的工資、檢驗手段的更新都要靠檢驗收費來解決,而我國現階段沿用的收費標準還是1996年國家制定的收費標準——既公益性收費標準。為此,各檢驗機構基本屬于虧損狀態,不能維持檢驗工作的正常運行。
3.虧損嚴重
我國現有的18家勞動防護用品檢驗機構,分布在全國在15個省,在復查過程中發現,有的檢驗機構長期處于任務不飽滿,人員沒活干的狀態。具統計我國現有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生產企業近千家,產值約150億元人民幣。這些生產企業的產品出廠,國家有嚴格規定必須按批量、周期進行檢驗才能進入使用領域,如各檢驗機構嚴格按照特種勞動防護用品檢驗要求進行檢驗,現有的18家檢驗機構的工作任務應該是相當飽滿的,那為什么會出現有的檢驗機構任務不滿的情況呢?經調查發現主要是對生產企業的監督檢驗收費標準太低,檢驗機構本身又沒有資金支持,監督檢驗越多,虧損越嚴重,所以有些檢驗機構出現了抽而不檢,出賣“安鑒證”的現象。
4.內部管理不嚴
在復查中發現檢驗機構普遍存在內部管理松弛,崗位責任不明確,責任心不強,檢驗報告的“三級”審核不嚴,檢驗報告不規范,原始記錄不原始,抽樣、檢驗、接待人員分不開等現象,直接影響檢驗機構公正、科學、權威性的形象。
5.自制設備多
由于檢驗機構更新檢驗設備資金缺乏,不能滿足檢驗要求,為此,就自己制作檢驗設備,這些設備國家沒有統一的校準標準和認定,給特種勞動防護用品的防護性能留下了隱患。
二、檢驗機構的發展
針對這次復審中發現的問題,就個人觀點提出如下建議:
1.盡快提高收費標準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家體制的改革,國家不可能將檢測檢驗機構重新納入80年代的管理模式。為此,政府主管部門、物價部門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適當提高檢驗收費標準。穩定檢驗隊伍,改善檢驗手段,保證勞動者生命安全與健康。
2.更新檢驗設備
檢驗設備的先進與否是直接影響勞動防護用品防護性能的高低,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擴大,勞動保護用品的進口貿易也隨之加大。如我國的檢驗設備與國際不能接軌,將直接影響勞動防護用品的進出口貿易,其結果出口難,進口容易。出口難,是因為你的檢驗手段落后,無法按照國際標準進行檢驗,不能按照國際標準要求提高產品的防護性能,這樣會給生產企業造成假象,自認為自己的產品防護性能很好,不去追求提高,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市場競爭力。進口容易,是因為你只能用落后的檢驗手段進行檢驗,給進口產品提供了有空可鉆的機會,使一些防護性能低下的產品進入我國市場。它不僅會沖擊我國勞動防護用品市場,而且也會危機勞動者的生命安全與健康,給我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帶來隱患。為此,國家應盡快解決更新檢驗設備專項資金,改善檢驗手段,提高我國的檢驗水平。
3.提高技術標準
標準的高低直接反映在檢驗水平上,我國勞動防護用品標準大多制定于20世紀80~90年代,現急需修訂,有的標準檢驗方法同國際標準存在一定差距,非常不利于我國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為此,政府主管部門應組織人力、資金加快標準的制修訂工作,使我國的勞動防護用品標準盡快與國際標準接軌,提高勞動防護用品的技術含量,保障使用者的生命安全與健康。
4.提高競爭意識
我國勞動防護用品檢驗機構現在的運行機制大多是靠主管部門下達任務,往往存有依賴思想,政府給多少任務就干多少,沒任務就停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那種“等、靠、要”思想是要不得的,必須破除。應堅定不移的樹立自我發展意識,提高服務質量,以自己的檢驗強項為重點,拓寬檢驗市場。以優質的服務、優良的素質,科學、公正的態度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在發展中壯大自己的檢驗隊伍,擴大檢驗規模。
5.加大監管力度“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政府主管部門應加大對檢驗機構的監管,規范檢驗程序,檢驗規則。第一,每年組織一次檢驗機構比對實驗,確保檢驗數據的準確性。第二,規范我國現行“安鑒證”印制、發放制度,杜絕個別檢驗機構只抽不檢,對生產企業出賣“安鑒證”整錢的現象。第三,加強對檢驗人員的業務培訓,資格審查。
總之,我國的檢驗機構現狀很不樂觀,現有檢驗設備、場地、人員、思想意識很不適應勞動防護用品的發展需要,應引起政府主管部門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