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商業銀行資產業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商業銀行資產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商業銀行資產業

      摘要:企業債券市場發展帶來的“擠出效應”日益顯現,大型優質企業開始更多地利用債券市場進行融資,對銀行信貸資金的依賴程度逐步下降,商業銀行傳統的、以大型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信貸市場開始面臨漸趨收窄的局面。商業銀行必須加快資產業務結構調整,面向中小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要將外在的市場壓力轉化為內在的發展動力,通過加強機制和體制創新,切實提高風險管理水平,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

      關鍵詞:企業債券,中小企業,融資,商業銀行轉型

      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金融法律法規日趨完善,金融資產規模逐年擴大,金融機構更為豐富多樣,整個金融市場實現了平穩、規范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金融市場的一些結構性問題也逐步顯現,尤其是直接金融發展的落后和中小企業資金需求難以充分滿足的現象相對突出,引起了社會和監管部門的廣泛關注。如何穩步拓展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優化金融資產結構、推進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各類金融市場主體共同發展,成為當前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發展企業債券市場所帶來的“擠出”效應將迫使商業銀行直接面對中小企業客戶

      我國直接金融發展的落后阻礙了多層次金融市場的構建,加大了中小企業融資的難度。隨著2005年人民銀行推出短期融資券和2006股市恢復融資功能,直接融資發展失衡的局面有所緩解,但間接融資的比重仍然明顯偏高。2005年國內非金融機構部門通過股票、國債、企業債券等直接融資的新增規模為6890億元,占融資總量的19.8%,其中企業債發展較快,全年融資量為2010億元,占比從2004年的1.1%上升至6.6%。2006年國內非金融機構部門通過股票、國債、企業債券等直接融資的新增規模為7187億元,占融資總量的18%。在這種以商業銀行為主導、間接金融占絕對比重的金融市場體系中,企業缺乏適應市場變化的自我調整能力,容易導致經濟結構調整的成本很大程度上由銀行承擔,從而帶來銀行不良信貸資產大量增加。在這種背景下,商業銀行出于規避風險和收益最大化的需要,必然將業務發展的重點放在風險相對較小、素質相對較高的大型優質企業上,從而形成了在優質客戶群上業務過度競爭,而忽視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局面。直接金融發展落后,成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原因之一。發展直接融資所帶來的“擠出”效應將迫使商業銀行必須直接面對中小企業客戶,發展中小企業貸款業務將成為商業銀行自身發展的迫切要求。

      傳統的企業融資理論認為,企業補充資金需求的渠道一般遵循內源融資-債務融資-股權融資的先后順序。從美國的經驗來看,從1965-1982年間,美國非金融企業的融資總量中內部積累平均占到61%,債權融資占到23%,而新發行的股票平均每年只占到2.7%。這一數據表明,要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僅僅依靠股權融資是不夠的,必須大力發展企業債券市場,才能有效降低銀行系統的金融風險。從20世紀90年代起,日本和韓國都經歷了企業債券市場蓬勃發展、銀行信貸存量明顯下降的過程。日本企業在1994年-2004年的十年間通過債券市場直接融資的規模從45萬億日元增加到80萬億日元,增長近一倍,而同期銀行系統信貸余額從430萬億日元下降到260萬億日元。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對銀行系統的信貸規模產生了明顯的擠出效應。而在韓國,企業債券市場和銀行信貸規模也存在此消彼長的“擠出”現象。在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后,韓國政府加大了銀行系統的重組力度,企業債券市場得到迅猛發展。企業債券的市場規模從1997年的90.1萬億韓元增長到2004年的153.3萬億韓元,私有企業通過債券市場的籌資額在其總債務中的比重也從1997年的16.7%上升到2001年的21.7%。企業債券市場發展對銀行信貸業務的擠出效應,一方面有效拓寬了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減輕了金融風險向銀行系統的積聚程度;但另一方面信貸規模的壓縮也使得商業銀行的盈利空間日益狹小,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和市場競爭意識不斷增強。

      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還將通過改變商業銀行的主要客戶群來從根本上改變商業銀行的經營行為。由于企業債券市場一般具有較為完備的企業債券評級和信息披露制度,進入門檻較高,絕大多數國家的企業債券市場都主要為大型優質企業獲取直接融資服務的。以韓國企業債券市場為例,1997-2004年韓國的企業債市場規模從90.1萬億韓元發展到153.3萬億韓元,增長了70%,而同期韓國中小企業在債券市場上的融資規模從未超過5%。由于企業債券市場融資方式和期限相對靈活、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大型優質企業往往采用發行債券的方式彌補對商業銀行的短期資金需求。一方面債券融資在企業融資總額中的占比不斷上升,1997-2001年韓國私營企業的債券融資規模就從121.3萬億元增加到179.9萬億元,增長48%,債券融資在企業總融資額中的占比從16.7%提高到21.7%。另一方面,通過債券融資來滿足企業流動資金需求的趨勢日益明顯。從韓國企業的融資結構上看,銀行貸款的總額和占比仍在不斷上升,但上升幅度低于債券融資增長速度。票據融資的規模和占比明顯下滑,表明韓國企業部分短期融資需求明顯已由債券融資替代。這一點從韓國企業債券發行用途可以得到印證。1997-2004年韓國企業債券中66.7%用于補充營運資金需求,而只有31.2%是用于固定資產投資。韓國經驗表明,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將大量減少企業對銀行流動資金的需求,并對銀行中長期貸款業務帶來一定沖擊。

      從我國的現實情況看,當大型優質企業開始更多地利用債券市場進行融資時,對銀行信貸資金的依賴程度將逐步下降,商業銀行傳統的、以大型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信貸市場將面臨著漸趨收窄的局面,普遍的流動性過剩、存貸比偏低以及由此導致的資產和資本權益收益率不高等問題逐漸顯現。同時,WTO后保護期即將結束以及利率市場化加速向前推進也將帶來銀行業競爭加劇、對大型企業客戶的爭奪更加激烈,商業銀行未來面臨大型客戶凈利差收窄、利息收益下降的壓力。新的形勢要求商業銀行必須走出傳統業務、傳統市場的圈子,必須進一步面向中小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目前隨著我國企業短期融資券市場的發展,直接融資帶來的擠出效應已經逐步顯現。截至2006年年底,共有210家企業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短期融資券321只,累計發行規模4343.8億元。這部分資金絕大部分都用于歸還銀行短期借款。可以預計,隨著企業債券市場中長期產品的推出,企業直接融資將對商業銀行傳統業務帶來更大沖擊,擠出效應帶來的金融市場結構的變化將更為顯著。

      二、大力發展企業債券市場是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發展企業直接融資,特別是大力促進企業債券市場的發展,充分發揮直接融資的擠出效應,將有助于改善目前中小企業融資需求難以充分滿足的現狀。擠出效應的充分發揮依賴于兩個先決條件:一是進一步完善企業債券市場,促使大型優質企業在更大范圍內廣泛運用直接融資工具;二是商業銀行體系將外在的市場壓力轉化為內在的發展動力,通過加強機制和體制創新,切實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改進和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

      (一)進一步完善企業債券市場,推動直接融資的進一步發展

      就債券市場建設而言,一是應鼓勵金融創新,豐富債券品種,適時在銀行間市場推出包括資產支持票據在內的中長期產品,滿足企業的中長期融資需求。二是應構建完善的債券收益率曲線,使企業能夠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有利的融資策略以降低融資成本。目前短期利率期限已基本完備,各期限銀行間回購品種、央票和短期融資券利率已經能夠為短期券種的定價提供有效參考,并能綜合反映市場對1年內不同期限利率趨勢和不同風險溢價的預期,充分實現價格發現功能。但是就中長期而言,企業債、金融債和國債的期限品種十分有限,在二級市場交易不太活躍,難以形成完整的收益率曲線,從而使得企業和金融機構無法對創新產品實現準確定價。三是適當擴大投資人范圍。從目前來看,盡管投資者主體的規模和種類正在不斷擴大,但是由于投資者主體的結構較為單一,對投資品種的偏好較為接近,不同投資者之間的風險收益特征并不明顯,致使市場整體的波動性未能得到有效降低。因此應適當擴大投資人范圍,一方面可以引入具有一定的資本實力和金融專業知識的自然人群體參與到銀行間市場上來,另一方面擴大各類理財產品投資銀行間市場的品種范圍。四是建立銀行間市場的產品創新機制。銀行間產品的創新機制主要體現在市場化的監管方式和手段、符合企業需要的創新產品、充分完備的信息披露機制、有效的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以及有利于市場主體創新的激勵機制等等。

      (二)商業銀行應從機制創新入手,改進和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

      除了強化外部約束和市場力量外,商業銀行自身的戰略轉型和體制機制創新是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關鍵所在。面對中小企業普遍存在內部治理結構不完善、經營管理水平不高、會計統計信息不透明等弱點,商業銀行必須在原有經營管理模式的基礎上,根據中小企業的特點,對經營組織架構、信貸流程、產品及服務手段等進行全面改革和創新。具體而言,商業銀行改革的重點主要在以下方面:

      1、商業銀行應加大貸款營銷的力度和效率,關鍵是發現和培訓潛在客戶。針對中小企業在不同成長階段的融資需求,采取“量身定做”的方法提供相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幫助中小企業盡快完成從創業型、成長型向成熟型轉變。

      2、商業銀行應學會合理利用資金定價手段覆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核心是定價,以高收益覆蓋高風險。正在加速進行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已經將中小企業貸款的利率上浮空間基本放開。商業銀行在與中小企業業務談判中較之大企業更處于有利地位,可以通過風險定價,抵補風險,實現收益。按照風險收益最優化原則和差別化原則,綜合考慮客戶評級、貸款擔保情況、客戶信譽、綜合貢獻等因素,實行差別化定價策略。

      3、商業銀行應加強中小企業信貸管理制度改革,包括商業銀行的信貸管理、風險控制、資產處置和后臺監督機制等方面的改革。現有的信貸管理制度主要面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商業銀行實行統一法人制度,決策鏈較長,很難適應中小企業貸款期限短、頻率高、用款急的需求。我們認為,商業銀行法人集權管理有利于集中控制風險,是國際銀行業發展的大趨勢,但同時商業銀行應發揮好立足當地、貼近社區、貼近借款人的優勢,盡量減少信貸決策環節,縮短決策鏈條,更好地為中小企業服務;二是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方法與大企業有較大差異,商業銀行目前“大而全”的信用風險評價體系不能體現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會計統計信息披露等特點。商業銀行應加快建立適合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特點的信貸管理信息系統和風險評價機制,加強在貸款審查、信用評級、抵押擔保程序、資金定價機制、貸后管理等各方面的創新。

      隨著直接融資市場不斷發展,大型企業融資渠道不斷增多,商業銀行在外部市場約束力量日益強化的條件下將被迫轉換經營思路、改變競爭戰略,并最終將市場競爭的重點轉移到發展中小企業客戶上來,從而為較好地解決目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開辟出新思路。我國中小企業不僅數量眾多,且其中不乏經營業績好、誠信度高、成長性良好的優秀企業。這一群體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對銀行信貸也有著更大的現實和潛在需求。我們相信,通過大力發展中小企業融資業務,商業銀行信貸資金可以在中小企業領域找到廣闊的市場,中小企業也可以為商業銀行戰略轉型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銀行:2004年、2005年和2006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2、中國人民銀行:2006年企業短期融資券市場運行情況;

      3、國際清算銀行:2005年國際清算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昆明研討會論文集《發展亞洲企業債券市場》。

      4、中國人民銀行:《2005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5、中國人民銀行:《2006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6、數據來源:中國債券網。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 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西西人体44rt高清亚洲|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亚洲国产精华液网站w|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 亚洲成a人片77777kkkk|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青青|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亚洲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亚洲欧美日本韩国|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国产亚洲老熟女视频|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 亚洲精品美女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