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作室模式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設計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校藝術設計發展較晚,受實際辦學條件以及傳統教育等的影響,沒有跟上時代步伐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子,教學模式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1、教學模式與社會脫節
我國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一直以來還沿襲著傳統的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與社會脫節,不能隨時代的發展變化及時做出調整,導致我國設計教育水平整體偏低,畢業生不能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其教育質量也直接關系到設計行業的整體水平。
2、重理論而輕實踐
高等院校設計教育為區分和高職的區別,將理論教育定位為高等教育的強項和重點,不愿自己與“作坊式”聯系到一起,其實不然,設計專業面向的是市場需求,它與社會實踐之間必然產生緊密的聯系,二者不可分割,因此,夸大理論教育反而是其教育中的一塊短板。
3、師資力量不完備
近年來,國家招生政策發生了變化,藝術類專業由于其高學費的誘惑,眾多辦學院校都競相開設藝術類專業,大力擴招的同時也帶來了師資配備不合理的問題,這將影響到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學質量。
工作室教學模式的雛形早在德國包豪斯時期就出現了,包豪斯的設計教育作為一座里程碑一直影響至今,它對后來設計教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包豪斯設計教育將“作坊式”引入到設計教學模式中,追求藝術與技術相統一以及自由創作,經過近一百年的變化發展,教學模式去粕取精,依然保留了下來,現被許多歐洲國家設計院校所使用,我國個別院校也已采用了工作室教學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工作室教學模式是一種完全開放式的,具備企業的某種特征和設計公司的基本特征的教學模式。它針對設計專業的教學特點以及教學目標來進行,由學院統一進行管理,導師與學生之間實施雙向選擇,導師有選擇學生的權利,學生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導師。工作室成員可充分利用學校及社會資源來學習,根據自己的特點為自己制定方向,以便在工作室中進行進一步的深造。
三、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優勢
1、打破古板的教學模式
我國自古以來遵從“老師臺上講,學生臺下聽”的教學模式,教師只是起到傳遞知識的作用,無法和同學們平等的交流。而工作室模式下,無論你是導師、學生還是學者,大家都將在同一個環境中共同研究同一個課題,每個人都能參與到其中,互相間的知識互補、資源共享,讓教與學間得到很好的互動,打破傳統古板的教學模式。
2、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互動的教學中,教師將會面臨更多的壓力,他們需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以便靈活應對學生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并給學生起到引導和示范的作用,這也將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增強其責任心。
3、提高學生實踐及社會適應能力
工作室模式是將真實的設計流程搬到學校里來,學生在參與具體項目設計時,可以提高其實踐操作能力,了解到設計的整體流程,并對本專業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了解自己的特點和優勢,不斷為自己做出調整,也為走上社會做鋪墊。
四、工作室模式的實施構建
1、提高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剛入學的學生對設計專業還不太了解,在大學寬松的學習氛圍中,興趣就顯得特別重要,興趣可以推動創新活動。因此,教師需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支撐個體與個人理想的結合,也將促進學生在學習中發揮強大的創造力。
2、組建“雙師型”團隊
高校設計專業教師多為科班出身,理論底子非常扎實,設計作為一門面向社會的實用型專業,如果只是用理論來解決問題,那將很難具有可操作性,因此,組建一支“雙師型”教師團隊顯得非常重要。“雙師型”教師是指在理論教學和設計項目教學上均有一定能力和經驗的復合型人才。要想組建“雙師型”團隊,教師方面應該不斷自我學習提高,將自己打造成全面型設計人才;學校方面,應為教師提供多種學習的機會,定期安排教師去企業參加培訓,了解行業動態,有效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也可以聘請企業設計師擔任工作室任課教師,做到理論實踐兩手抓。
3、設計項目進課堂
工作室教學模式改革需要把培養目標放在實踐上,分階段的讓學生逐層學習,剛入學的課程以理論為主,通過案例學習,學生可以領悟到理論存在的意義。之后的課程就以項目為主,學生通過雙向選擇進入工作室,由負責教師帶領學生對工作室成員進行合理分工,共同完成設計項目。設計項目進課堂將實踐與理論完美結合,為學生走上崗位打好基礎。
4、改善管理制度
新的教學模式下,工作室教學管理制度需進一步進行改善。一方面,需建立起工作室規章制度以及日常管理制度,保證工作室的正常運行;另一方面,工作室實行互相監督政策,如有對工作不認真負責者,導師應給予警告。全體成員需齊心協力,共同維護好工作室學習環境,負責人要做好日常工作考評,對于表現優秀者可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提高大家的工作積極性,保障工作室的良性運行。
五、結語
工作室模式具有科學的理論基礎和較強的可操作性,它的設立及運行,不僅能為我國設計行業培養人才,而且能夠推動整個設計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會對我國設計教育工作起到一個積極地推動作用,為我國培養更多具有創新意識的設計人才。
作者:王歌陽 朱廣宇 單位:溫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