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產科護理新模式對剖宮產術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產科護理新模式。包括①產前健康教育:入院后對產婦進行自我介紹,向產婦介紹病區的環境、醫療設施等,根據患者及家屬的受教育程度、職業等進行交談,收集孕婦的健康狀況、自理能力、個性、習慣、文化背景、家庭及社會支持等資料,評估產婦的個體化需求,確定其現有與潛在的健康問題,使之對剖宮產有深刻認識。告知剖宮產的基本知識、麻醉方式、疼痛程度、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等,消除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提高疼痛閾值。②音樂療法:自術后2d開始,讓產婦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旋律優美的樂曲欣賞,以調節產婦心境,并分散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疲勞,減輕疼痛。③腹式呼吸法:疼痛時深呼吸放松,閉上眼,想象氣體進入肺內,再慢慢呼出,達到全身放松的目的。④傷口按摩法:待產婦情況穩定后,指導產婦用手掌按摩傷口周圍皮膚,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動作輕柔,以自我感覺舒適為度,每天2~3次,每次15min~20min,連續7d。⑤體位護理:術后6h根據產婦麻醉方法采取合適的臥位,第2天開始取頭高腳低位或者半坐位,指導產婦自動翻身,第3天囑產婦側身起床,咳嗽時用手按壓傷口,注意觀察宮縮、宮高及陰道流血量,護理中應注意動作輕、穩、準,有效按壓宮底以清除宮腔內積血,密切觀察生命體征。⑥人文護理:營造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病房適當位置張貼可愛寶寶圖片,讓產婦緊張的心理狀態得以放松。1.3觀察指標①疼痛評估:分別于術后1d~7d采用數字評分法(numericalratingscales,NRS)對產婦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具體方法為每天的8:00、12:00、20:00時三個時間段進行評估,3次結果計算平均值;②睡眠時間:分別于術后1d~7d統計睡眠時間總數。③統計術后應用止痛藥的例數。1.4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產婦術后疼痛評分比較觀察組術后2d~7d疼痛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2組產婦術后睡眠時間比較觀察組術后2d~7d睡眠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2.32組產婦術后應用止痛藥情況比較對照組40例,術后應用止痛藥16例;觀察組40例,術后應用止痛藥4例,2組產婦止痛藥使用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60,P<0.01)。
3討論
剖宮產疼痛嚴重影響產婦舒適度,使產婦產生焦慮、恐懼情況,嚴重影響情緒和休息。交感神經興奮引起的兒茶酚胺增加,可抑制乳汁分泌,但過度鎮痛又會干擾哺乳,甚至促使并發癥發生。嚴重的疼痛可導致自主神經活動異常,血中兒茶酚胺升高,致痛和炎癥遞質釋放,加重原發病灶的缺血、缺氧和水腫,引起機體異常,導致蛋白質合成緩慢,分解加速,免疫球蛋白質下降,不利于傷口愈合和患者術后康復。剖宮產后疼痛護理一直是產科護理的熱點問題,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2d~7d疼痛評分和睡眠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且術后應用止痛藥病例少于對照組(P<0.01)。提示:實施產科護理新模式能有效緩解剖宮產術后疼痛,改善術后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其原因可能是產科護理新模式能降低產婦對疼痛的恐懼心理,有利于提高產婦術后休息質量,減輕應激程度,縮短應激時間,提高產婦對疼痛的耐受性,從而提高術后鎮痛效果,有效緩解術后疼痛。
作者:劉建花單位:江口縣婦幼保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