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兒科護理實踐中糾紛因素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由于護理糾紛的產生和護理行為緊密相關,使得兒科護理工作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兒科護理糾紛不僅嚴重阻礙護理人員工作的開展,還會會妨礙到醫院的正常工作秩序,甚至對社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關鍵詞】兒科護理;護理糾紛;防范措施
由于患兒情緒化嚴重無法配合治療,且兒童疾病的產生和轉變較快,病況的不確定性加上醫院的緊張氛圍,使得家屬和護理人員都處于高度緊張的情緒當中,稍有不慎就會產生護患糾紛。由于護理人員在兒科護理實踐中頻繁的接觸患兒家屬,導致兒科護理工作中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護理糾紛。筆者通過分析昆山兒科護理糾紛產生的因素,并通過合理的措施加以防范,對醫療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1護理糾紛的原因
1.1護理人員缺乏法律意識
由于護理人員對自身從事的工作認知短淺無法律意識,認為醫療糾紛與護理人員的工作無任何關系。對自己的過失或不當行無任何羞愧意識,在常規護理中不謹慎、不仔細,不規范。
1.2護理人員不具備溝通技巧
護理人員因措辭不當、信息傳達不明確而遭到家屬反感。其中包括談話的方式不當,對患兒及家屬態度生硬,對家屬的詢問表現不耐煩等情況出現,此類狀況使得家屬內心產生反感,進而引發護患糾紛事件。
1.3護理人員缺乏責任心,心理素質不強
護理人員面對復雜的護理工作,內心易出現憂慮、焦躁情緒,加之笨拙的操作技術,而時常受到家屬指責。此外,不嚴謹的工作態度,如:查房不及時,注意力渙散,給患兒配錯藥或巡視不到位等。
1.4專業技術水平不嫻熟
兒科護理實踐中,對應的工作不能即時完成;護理人員面對突發性疾病的患兒,呈現慌亂狀態導致工作無法進行;對護理程序和技術不能完全了解,實際的實踐經驗不多,導致工作頻繁出錯;對待工作中沒有預見性,遭遇偶發事件反應遲緩。
1.5醫療費用問題
出現醫療糾紛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醫療費用問題。如:收費不明確不合理加上新藥品、新療法致使醫療費用的增長。如果不及時與家屬溝通,或家庭的經濟狀況不樂觀,此時容易產生醫患矛盾。
2護理糾紛的防范措施
2.1樹立法律意識
對于一些醫療法律常識護理人員應該做好全面的了解,樹立基本的法制觀念,對于因護理糾紛而引發的法律案件應仔細分析,認識醫療糾紛和法律之間的界限,盡量避免在工作中觸碰法律底線。對于醫療文件的記錄必須嚴格、認真,杜絕誤差的出現,防止因此而發生護患糾紛。護理人員要明白保護自己就要遵守規章制度。我國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罰條例》是所有醫護人員的行為準則,護理人員對于自身權益、患者權益、醫院的權益都要積極地維護和爭取,學會通過法律保護所有合法權益。減少醫療糾紛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加強護理人員的法制教育,提高自身法律意識,加強自我防范意識。
2.2增進護患溝通
護患糾紛通常發生在護理過程中,家屬和護理人員的語言沖突是一個主因,因此護理人員要增強自己的表達能力,學會最基本的溝通技巧,護患之間能夠營造一個融洽的溝通氛圍。對于家屬的疑問和顧慮應作出真切的回應,不說假話、不說大話,讓家屬對治療和護理服務產生信任。通過有效的溝通,加深護患之間的了解,避免糾紛的發生。
2.3轉變服務觀念
培養護理人員的職業素養,強化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服務自覺性,以救死扶傷為終極使命,對待本職工作要嚴謹、客觀、認真、務實,從患兒的需求出發,站在家屬的角度思考,給予病人提供認真、細心、優質的服務。
2.4加強業務素質
家屬緊張、焦慮的情緒,容易給工作人員造成心理負擔,護理人員需要耐心、真誠的與家屬交流,對于操作技術要不斷強化,加強心理素質建設,降低護理糾紛發生概率。對護理人員的考核是必不可少的,不僅可以使其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還能增加一種對待工作的緊迫感。對各項規范制度恪盡職守,促進護理事業的提升。
2.5規范收費管理
護理人員要協助家屬繳納醫療費用,并對各項費用的指標和價碼給予明確的指示,提供相關的藥品價格表,進而消除家屬疑慮。避免收錯費、亂收費現象出現,從而贏得家屬信賴。
3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醫療體制的深化改革,民眾的維權意識和法律意識也在提升,這導致醫療行業的風險不斷增大,護患糾紛頻頻發生。兒科護理一直是護理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作為護理人員必須明確法律法規,維護患者的合法權益,以熱情的服務態度、熟練的護理技術給予患兒高質量、高效率的護理服務,以確保護理工作的順利完成,護患關系和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芬,巫雨芽,鄧小麗.兒科護理中存在的糾紛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4(3):198-199
[2]朱巖.兒科護理細節中引起護理糾紛的原因與防范對策[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24):250-251
作者:賀鵬 單位: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