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免疫學課堂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聯系臨床病例豐富教學內容
如Rh血型陰性的母親懷第二胎時為什么會發(fā)生新生兒溶血?過敏性哮喘患者為什么是呼氣性的呼吸困難?交感性眼炎一眼破裂為什么另外一眼也會發(fā)炎甚至失明?角膜移植為什么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移植手術?從現象到本質,將學生的感性認識轉變?yōu)槔硇哉J識,將臨床疾病與理論知識結合起來,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學生感到學以致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聯系實際生活活化課堂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可以避免抽象理論知識短期內遺忘的情況,經常列舉一些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例子,不但能使抽象的理論變得淺顯易懂,而且能使學生通過思考記憶醫(yī)學免疫學知識。如把抗原比做免疫系統(tǒng)識別的敵人,抗體比做捕捉敵人的武器,補體為一個連環(huán)機關,B細胞為武器生產專家,抗原呈遞細胞為偵察兵等,利用生活中的形象代替生疏的專業(yè)名詞,可以讓學生聽得懂、記得牢、感興趣。HLA教學中涉及親子鑒定,而電視劇里滴血認親是否有科學依據?DNA鑒定時檢測哪些基因?為什么要檢測這些基因?在講授免疫預防知識時可先提問學生都接種過哪些疫苗,預防哪些疾病,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在講授5類免疫球蛋白特征時,提出問題:為什么提倡母乳喂養(yǎng)?嬰兒出生6個月后為什么易感染、易高熱?通過聯系實際生活,使學生了解知識與生活關系密切,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加深了記憶,又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聯系其他學科,融會貫通,加深學生對醫(yī)學免疫學知識的理解醫(yī)學是一門系統(tǒng)學科,涉及面廣,知識量大。學習初期,醫(yī)學生很難把各學科知識融會貫通,而要想充分理解并掌握醫(yī)學免疫學知識,必須聯系其他相關學科。如免疫器官涉及解剖學,教學中應先復習骨髓、胸腺、淋巴結等解剖學知識;免疫細胞與組胚生理相關,教學中先讓學生回憶血細胞的組成,然后引入淋巴細胞。在講授補體介導炎癥反應時,可以和學生一起回憶病理課上講的炎癥反應,并加入補體內容,使學生對炎癥反應有一個完整的印象。這樣既有助于知識的橫向聯系,又有利于新知識點的掌握。
三、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過程
1.化繁為簡如抗原概念教學中采用關鍵詞提取法,提取刺激和結合兩個動詞,就可以把這個概念理解透徹,又可以對應抗原的兩個基本特性:免疫原性(對應刺激)和抗原性(對應結合)。主要組織性抗原提呈抗原的功能可用“Ⅰ內8,Ⅱ外4”概括。即HLAⅠ類抗原識別和提呈內源性抗原,提呈給CD8+陽性的T細胞;HLAⅡ類抗原識別和提呈外源性抗原,提呈給CD4+陽性的T細胞。用簡單6個字就可以把易混淆的知識點記牢記清。畫圖教學在免疫球蛋白結構教學中,讓學生和教師一起畫免疫球蛋白示意圖,并標明免疫球蛋白N端、C端、VL、CL、VH、CH1/2/3、二硫鍵等,評選出正確標注并且美觀的示意圖,這樣既可以避免多媒體教學動手少的弊端,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2.教材調整醫(yī)學免疫學課程內容龐雜,為易于學生記憶和掌握,學以致用,應根據專業(yè)需求、學生理解水平等對教學內容、教學順序給予重新編排。如臨床免疫學教學中,對于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重點講解相關疾病的機制、臨床表現及防治,而對于護理專業(yè)學生則應強調護理相關患者時的注意事項。醫(yī)學免疫學發(fā)展迅速,對于起點較高的學生可適當加入免疫學新進展;對于起點較低的學生,由于其理解能力稍差,應刪除教材中一些與臨床關系不大且難理解的知識點,如T細胞陰性選擇、陽性選擇等。這樣有所選擇的講授,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利于學生后續(xù)課程的學習。
四、結語
總之,在教學中要選用恰當而實用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為此教師要廣泛積累和整理與教學相關的材料,靈活運用于專業(yè)知識講授中,既可以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枯燥內容趣味化,又可以開闊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作者:李曉棟 趙香君 牟麗梅 單位:秦皇島市衛(wèi)生學校 秦皇島市軍工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