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影響手術室護理風險原因與治理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0引言
護理風險是指醫院內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手術室工作具有環節多、操作多、交接多、技術性強、服務要求高、時間連續性強等特點。手術室護理風險除具一般風險的特性外,還具有風險水平高,風險的不確定性、復雜性,并存在于手術護理過程的各個環節,如何避免和及時識別護理風險,有效治理手術室護理中的各類風險成為保證和提高護理質量管理甚至是醫院質量管理的重要課題。本人通過一年的臨床實踐證明,對手術室實行護理風險治理,抓好每一個環節,可減少和杜絕護理差錯的發生,確保患者手術安全。現就手術室護理風險原因和治理探討綜述如下。
1影響護理風險的原因
1.1手術室工作強度大、應激性、高緊張性,護理人員相對較少,產科急癥手術多,都成為風險發生的高危因素。
1.2法制觀念薄弱護理人員對專業風險性認識不足。醫療行業是一項高科技、高難度的“高危作業”。國家法律承認護士是具有護理行為能力的人,依法行使一定的權利和承擔一定的義務。作為護士,應盡與護士相適應的注意義務,預見義務和危險規避義務。
1.3工作責任心不強風險意識不足個別護理人員綜合素質較低,工作不細致,容易出現器械準備不完善,物品清點記錄不規范,出現漏項、涂刮現象,留下安全隱患。
1.4護理管理及培訓制度不健全手術室年輕護士多,造成經驗不足、技能不高。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新手術的開展,新設備的應用,使手術護理技術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護理人員知識未及時跟進,技術操作不熟,新設備使用不精,培訓制度落實不力,難以適應一些重癥、復雜手術的需要。
1.5與患者主動溝通能力差術前訪視只流于形式,沒有全面掌握患者病史。工作中“不會說話”的護士很多,如在進行靜脈留置針穿刺前擺放體位時沒有給予解釋或只作簡單命令。
1.6無菌觀念不強術中已被污染的器械與未被污染的器械應分別放置。污染器械不得再用,如接觸到子宮內膜,繼續使用易造成子宮內膜種植,接觸到腸腔、陰道內口的器械會造成傷口感染。
1.7手術室環境及設備因素鑒于手術室實際情況,可預見的風險:1.日手術量大,手術間相對較少,手術需要連臺做,室內空氣消毒不達標。2.手術室設備較多,有些已陳舊,難免出現一些故障,如負壓吸引器老化。3.一次性無菌手術包出廠后放置時間過短,環氧乙烷未充分發揮掉,殘余的環氧乙烷對人體皮膚、呼吸道造成過敏。
1.8手術室護士職業風險手術室是血源性傳播疾病的高危環境。術中配合使用的銳利器械刀、剪、針傳遞頻繁,極易誤傷自己或他人。術中意外穿刺傷,血污濺到皮膚、眼睛里,不注意自我防護,極易造成血源性傳播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2風險治理
2.1成立風險管理小組,建立健全風險管理制度由護士長和業務骨干組成,護士長任組長,識別、評估現存的或潛在的風險隱患,制定具專科特色的工作程序,流程質量標準。如:接送病人流程,麻醉突發事件搶救流程,停電停水應急預案,物品輕點程序,安全核查程序,提高人員的風險預防控制能力。
2.2強化風險意識,培養審慎作風和慎獨能力,要制定定期風險教育計劃,特別是手術室人員變動,新護士上崗,工作量加大時,適時進行風險教育,警鐘長鳴,培養審慎作風和慎獨能力是護理風險治理的根本所在。
2.3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作為準繩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是醫務人員進行日常工作的指南,是醫療工作中具有權威的法典。因此,手術室護理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把操作常規貫徹護理操作的始終。一旦出現糾紛,首先要看是否按規程操作。具體包括:1.嚴格無菌操作原則,2.查對制度:做到手術室“六查、十二對、四到位”制度。六查:到病房接病號查、入手術室前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膚前查、切刀口前查、關閉體腔前后查。十二對:對科室、床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手術間、手術名稱、手術部位、病人所需藥品與物品、藥物皮試結果及有無特殊感染、手術所需器械敷料滅菌是否合格及數量。四到位:急救藥品、吸引器、氧氣、電凝止血器。3.清點制度:術中三人三數制度,即主刀洗手護士、巡回護士手術前后共同清點臺上紗布、器械并填寫物品清點記錄和安全核查記錄。做到三不交接制度:洗手護士手術未結束前不交接,巡回護士敷料器械未點清不交接,值班護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2.4加強護理技能和專業技能培訓有研究表明,護士的素質和能力與護理差錯有直接聯系。護士必須熟練掌握各種護理操作,經常組織護士學習專業知識,對專業技能進行培訓,每周組織科內業務學習一次,每月一次理論考核,每季度組織一次比武大練兵,如靜脈留置針穿刺、心肺復蘇等,練就扎實的基本功。對新儀器的使用進行專門培訓,從原理、使用方法、保養到簡單故障的排除,讓每一位護理人員都能熟練掌握。
2.5規范手術物品手術清點記錄書寫由巡回護士在手術結束后即時完成,嚴禁漏項、涂改。醫療事故第九條規定,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或者搶奪病歷資料;第十條規定患者有權復印或復制手術及麻醉記錄單、護理記錄,意愿不得拒絕。手術清點記錄已成為重要的原始資料,具有法律效益,護士應客觀、真實、準確、完整、規范的進行記錄。要求護士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謹慎,不要因為記錄不清或涂改而引起糾紛。
2.6強化服務意識,尊重患者權利。認真履行告知義務,完善簽字記錄,從術前訪視到術后回訪,無論哪一環節都要依照程序,把護理內容告知患者,并注意語言藝術,取得患者信任,同時要尊重患者,不要過早和過度的暴露患者,如發現患者隱私,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能取笑,術中盡量用手勢眼神交流,避免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
2.7優化組合科學安排人力實行彈性排班。手術室護士不足已成為影響護理質量的重要因素,特別在基層,護士除承擔護士應做的護理工作外,還肩負著護工的工作,如室內衛生打掃、敷料處置、器械刷洗等等。護士長期處超負荷狀態,身心疲憊,如不及時疏導調適,會引發諸多負面影響。護士長在排班上科學安排人力,實行彈性排班,緩解工作壓力,盡量讓當班護士按時休息,不搞疲勞戰,手術量大時,合理安排人員加班。
3結論
手術室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職能部門,要保證手術室護理質量,防止差錯發生,就必須有護理風險管理制度作保障,使風險管理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針對風險發生的原因,強化風險意識,培養護理人員審慎作風和慎獨能力。以醫療護理技術常規做準繩,嚴格查對制度、消毒管理制度、規范清點記錄書寫制度,加強人員專業技能培訓,優化組合,加強自我防護等一系列風險治理。
作者:王井紅 李春梅 單位:內蒙古大興安嶺農場管理局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