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循證護理新生兒護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搜集本院新生兒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診治的46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新生兒作為觀察對象,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甲、乙組,甲組24例,孕周:35~41歲,平均孕周:(38.56±1.27)歲;女11例,男13例。乙組22例,孕周:35~42歲,平均孕周:(39.18±1.43)歲;女10例,男12例。兩組患兒的基本臨床資料對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乙組采用基礎護理:(1)生命體征監測:密切關注患兒的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給與吸氧治療,注意患兒的保暖;(2)給與必要的營養支持,檢測腦顱壓,給與規范治療;甲組采用循證護理:(1)通過查閱相關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相關資料,對其全面了解;(2)積極與患兒家長進行溝通,了解患兒的病情發展情況;(3)在患兒的病房內播放優美的曲子,病房配以鮮艷的色彩搭配,刺激患兒的聽覺和視覺;(4)每天為患兒進行全身按摩,刺激周圍神經。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數據分析軟件對本文所有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檢驗,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所得計量、計數資料,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1.4評價標準
1.4.1護理評價標準
顯效:患兒的腦水腫、意識障礙、肌張力異常等臨床癥狀基本恢復正常;有效:患兒的腦水腫、意識障礙、肌張力異常等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無效:患兒的腦水腫、意識障礙、肌張力異常等臨床癥狀未見好轉,甚至出現嚴重并發癥。
1.4.2滿意度評價標準
采用我院自編的患兒家長滿意度調查問卷,內容包含護理人員的儀容儀表、護理方法、態度等,滿分為100分,非常滿意≥85分,滿意66~84分,不滿意≤65分。
2結果
2.1兩組患兒的護理有效性對比研究
經過護理后,24例甲組的護理有效率為91.7%(22/24),其中無效2例(8.3%),有效6例(25.0%),顯效17例(70.8%);22例乙組的護理有效率為77.3%(17/22),其中無效5例(22.7%),有效7例(31.8%),顯效10例(45.5%);甲組的護理有效率高于乙組,P<0.05。
2.2兩組患兒家長的滿意度分析
兩組患兒家長的滿意度分析,24例甲組的滿意度為95.8%,非常滿意18例(75.0%),滿意5例(20.8%),不滿意1例(4.2%);22例乙組的滿意度為86.4%,非常滿意12例(54.5%),滿意7例(31.8%),不滿意3例(13.6%);甲組患者的滿意度95.8%高于乙組86.4%,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循證護理指通過查閱資料與文獻,利用統計學方法,找出對絕大多數患者有效的護理方法,從而制定護理的工作流程與方法,進而提高護理效果和護理效果。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中,循證護理提出了護理五步法,即協助治療、積極溝通、聲光刺激、周圍神經刺激與健康宣教,使日常的合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家長的滿意度。搜集本院新生兒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診治的46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新生兒作為觀察對象,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甲、乙組,甲組采用循證護理,乙組采用基礎護理,對比臨床護理效果。研究結果顯示:(1)甲組的護理有效率91.7%(22/24)高于乙組77.3%(17/22);(2)甲組患者的滿意度95.8%高于乙組86.4%。因此,循證護理在缺氧缺血性新生兒護理中的效果顯著。綜上認為,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采用循證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新生兒缺氧缺血性癥狀。
作者:王珺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人民醫院新生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