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農業調查報告

      農業調查報告范文精選

      前言:在撰寫農業調查報告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農業調查報告

      鎮農業招商引資調查報告

      xx鎮農業招商引資調查報告

      x市xx鎮位于岑溪市郊,轄11個村(街),轄區面積161平方公里,全鎮總人口38185人,207國道和324國道貫穿全境。我鎮的地理位置比較特別,所轄的11個村(街)中,有5個垌面村和6個山區村,既有高寒山區村,又有位于河谷小平原的垌面村,自然條件差異較大,發展也很不平衡。

      一、我鎮農業招商引資工作情況

      近年來,我鎮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幾個垌面村地處城郊,交通方便的優勢,在思孟和木榔兩村發展了1000畝蔬菜基地。思孟村還是岑溪市最大的荔枝種植基地,全村荔枝種植面積達4000多畝。思英和上奇兩街座落在市十里長街邊,是我鎮的主要工業園區,也是3000畝速生豐產林(馬占相思)基地。六田、六凡兩村位于義昌江畔,有豐富的竹子資源,土紙加工業比較發達。黃沙、大錦、寮田、垌尾、山心這五個山區村則具有山區優勢,是松脂、玉桂、八角、藥材的主要產區,其中黃沙村的八角種植面積達8000多畝。我鎮歷屆黨委政府都高度重視農業招商引資工作,在今年的鎮十二屆人大會上就提出了我鎮“優勢在區位,難點在農業,出路在招商”。為此我鎮注意充分利用各村(街)的優勢,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經濟。如上奇街和思英街的速生豐產林基地建設就采取了個人、集體、外商一起上的辦法,營造了速生豐產林3000畝。目前,這些速生豐產林長勢旺盛,已初具規模,預計到2006年可有1200畝投產,產值達萬元。

      二、我鎮農業招商引資的薄弱環節及原因分析

      近幾年來,我鎮農業招商引資投資規模較小,引來的一些外商基本上都是一些個體老板,資金少,投入不足,主要是投資承包、開發山莊等方面,真正能夠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龍頭企業沒有。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思想觀念還沒有徹底轉變過來,計劃經濟的痕跡較重。如政府一心想促進農民增收,可是卻利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農民種這樣種那樣。雖然種植的時候市場的價格不錯,可市場是千變萬化的,一旦市場發生變化,不但農民得不到利益,也大大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政府的信譽也受到了挫傷。二是宣傳力度不夠。雖然我鎮有豐富的資源和區位優勢,但由于鄉鎮的財力有限,目前的財政僅僅是勉強維持財政供養人員的工資發放,根本沒有余力去投入招商引資的宣傳。至今我鎮的電腦還沒有上網,也沒有自己的宣傳網站,對外宣傳自己和信息來源的渠道都比較狹窄。三是近年來農產品價格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影響了外商投資農業的信心。

      點擊閱讀全文

      農業信息服務調查報告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為做好當前和今后5~15年的農業信息工作指明了方向。信息產業部也出臺了《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意見》,對推進信息產業服務“三農”做出了具體部署。當前,在農村普及和應用信息技術,搞好農業信息服務,已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途徑,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然要求和歷史選擇。

      一、我市農業信息服務工作的現狀

      農業信息服務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涵義,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信息傳遞手段的不同,狹義的農業信息服務主要以計算機網絡傳播農業信息為主,而廣義的農業信息服務則包括運用計算機、電視、電話、廣播、報刊、現場宣傳培訓等手段傳播農業信息。我市農業信息服務工作,在各級農業行政部門和農業職能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農業信息體系逐步健全,信息服務工作扎實有效。

      1、農業信息體系的物理網絡和組織網絡建設和延伸力度較大,成效顯著。“十五”以來,我市強化農業信息化建設,狠抓“網絡延伸、資源開發、信息”三個著力點,大力實施“十五”農村市場信息服務行動計劃,取得了一定進展。建立完善了13個縣市區的農業信息化組織體系,市縣區都設立了專(兼)職信息工作機構。完成了全部縣市區農業信息網絡平臺建設,全市共建成農業信息網站17個,行業網站6個,鄉鎮信息服務站120個。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00多家中有計算機并可以上網的**余家,建有網站的近百家,全市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建立互聯網站的有20多家,3049名農民經紀人(10萬元以上經營額)有半數以上有電腦并通過互聯網獲得信息,農業信息網絡的覆蓋面不斷擴大,服務效益日益顯現。覆蓋全市農村經濟領域的信息采集渠道初具雛形,信息的整理、分析、逐步向制度化、標準化的方向邁進。服務網絡已開始向鄉鎮、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中介組織以及經營大戶延伸,這一健全的信息服務網絡,在為農民提供市場信息服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為農村市場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

      2、農技信息服務工作不斷創新。全市各級農技部門,適應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在配合農業行政部門搞好計算機服務網絡建設的同時,不斷總結經驗,因地制宜地創新信息服務方式,提高信息服務質量。據調查,農技部門在長期堅持采取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印發技術資料、巡回技術咨詢等形式傳播農業技術信息的基礎上,近年來創新的、面向農村農民的信息服務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開通“農技110”、“農技專家熱線”。堅持以“方便、快捷、準確、高效”為宗旨,通過配置和完善硬件設施,建立多樣化的快速反應方式,提高熱線服務效能,準確介紹農業先進技術,快速傳播科技致富信息,及時解答生產技術難題,得到了農民朋友的好評。據了解,鎮平縣的“農技110”,平均每天接收咨詢電話30多人,農民對110的服務十分滿意。農技中心丁主任說:“農技110”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技部門指導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手段,110用一根電話線搭建了一個新的平臺,編織起一張充滿活力的農技信息服務網,幾年來,用“農技110”熱線電話較好地解決了農民個性化的信息服務問題。因此,全方位搞好信息服務,解決好技術服務“最后一公里”,必須有不同服務手段和方式。

      點擊閱讀全文

      市農業局調查報告

      實現六個突破促進農民增收

      ××市農業局

      總書記關于“兩上趨向”的重要論斷,明確闡述了“我國現在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我們應當順應這一趨勢,更加自覺地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積極地支持‘三農’發展”。這一科學論斷的提出標志著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快速發展階段,農民增收也將發生新的變化。隨著農業稅的取消,今后對農民增收的政策支持將進入常規階段,未來一個時期影響農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是農民生產經營的科技水平、規模化水平、產業化水平、適應市場的能力、競爭的水平等,最終的落腳點是效益水平。從現階段我市農業發展現狀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制約農民增收的因素:

      一是農業所面臨的市場風險還比較大,農民增收受農產品價格和政策的影響還比較突出。入世后的農業,面對的是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要走上自我發展的良性軌道,最終只能通過市場競爭。現階段農民是單個的小生產者,一家一戶面向市場有很多困難,發展市場農業主要靠“兩腿”支撐:原創:一靠龍頭企業,二靠合作經濟組織。雖然我市在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的發展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這兩條腿還明顯較短,而且質量不高,支撐力不夠。

      二是科技對農業發展的助推力不夠。一方面科技應用的支撐條件還不成熟。如科研與推廣方面的硬件設施投入不足、技術人才的青黃不接和“不務正業”等,另一方面科技供給沒能形成聚集農民生產力要素的良好效應,從而導致農業生產中科技供給與科技需求的客觀脫節。

      三是資源稟賦差異的存在使農民增收空間很小。在土地資源方面,一是規模小,農戶生產的農產品商品率低,現金收入少;二是農業的基礎設施年久失修,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差,穩定程度低;三是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使農民對土地資源占有不完全產權,出售權、轉讓處置權、風險抵押權不到位,很難成為其固定資產,難以帶來其他利潤,如作為銀行貸款抵押品,這使農民在市場競爭與調節中失去很多獲得收益的機會。在勞動力素質方面,由于素質不高,一是影響其對市場變化的適應能力,二是影響其在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增收上的比較與決策能力,三是影響其創新能力。在產業鏈條方面。農業的產前環節屬于工業,產后環節屬于商業,使農民對農業產業占有的不完整性,失去了分享二三產業利潤及剩余的機會,形成了產業利益獲得的空洞。產業環境的不良背景嚴重影響著農民的增收,同時加大了農民收入對農產品供求形勢與價格的依賴程度。

      點擊閱讀全文

      農業旅游發展調查報告

      一、棗莊、臨沂兩市發展農業旅游的基本情況

      兩市都為山東省的農業大市,農業自然條件優越,近年來已形成了一些農業觀光景區、景點,對于提高農村經濟效益和旅游業發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對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一)對發展農業旅游的認識比較明確。農業旅游是促進農業和旅游業的有機結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帶動高效特色農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新興產業,發展潛力巨大。調研中我們發現,無論是各級黨委、政府,還是基層管理部門,對發展農業旅游的認識正在得到不斷更新。提高認識的突出表現是,無論是在工作的安排上。資金的投入上還是對外宣傳的力度上,農業旅游都占有了一定的位置,這和幾年前農業旅游是一個空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使我們感受較深的是,由于強烈的致富愿望,廣大農民對發展農業旅游有了新的認識,并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許多農民主動向旅游部門進行咨詢,并開辦家庭農業旅游項目。在開展旅游的農戶中,其收入明顯高于其他農戶,這對其他農戶起到了示范和帶動作用。

      (二)發展農業旅游已具備了良好的基礎。兩市的農業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山川秀美,風光旖旎,農業興旺,民風淳樸。各地充分依托這些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高起點的農業旅游規劃。經過近年來的努力,兩市都有了一些農業旅游產品雛形。應該說,發展農業旅游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

      (三)發展農業旅游已形成了一些新的模式。兩市發展農業旅游可以大致概括為以下幾

      種模式:

      點擊閱讀全文

      縣特色農業發展調查報告

      立足資源優勢開拓創新實施特色農業發展戰略

      ——XX縣特色農業發展調查報告

      所謂特色農業,就是用區域內獨特的農業資源開發區域內特有的名特優新產品,并將其轉化為特色商品的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的關鍵之點就在于“特”,其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特色農業之“魂”是唯我獨存或唯我獨尊。在世界上,一些比較典型的特色農業范例,如荷蘭的鮮花、加拿大的小麥、美國的牛肉、日本的紅富士蘋果、新西蘭的牛奶、哥倫比亞的香蕉、澳大利亞的羊毛、韓國的羅州梨、泰國的香米等,之所以能夠世界聞名,就是因為這些國家都因地制宜地“走出了自己的路”。二是特色農業之“根”是天賦。也就是自然地理環境條件。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各地的自然條件自古以來就有所不同,如果不切實際地盲目模仿別人,“月亮走,我也走”,就只能是“東施效顰”,落個勞民傷財的后果。三是特色農業之“本”是傳統。即我們通常所講的種植、養殖或加工習慣。尤其是先進的農業科技,絕對不是“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做咱咋做”所能做得到的,而“科技興農”靠的就是科技進步,一個技術不過關的產業是根本無法振興的。其關鍵在于,要真正地形成傳統,就不僅需要經歷一個較長時間的逐步培養過程,而且一定要順民心、合民意,即農民愿意干。

      推進特色農業的發展時,應從當地的實際出發,注重發揮本地區所特有的自然資源優勢、勞動力成本優勢、地理環境優勢、旅游資源優勢以及后發優勢,緊隨特色農業發展方向國際化、技術支撐高新化、經營模式多樣化等大趨勢,我縣發展特色農業資源獨特,潛力巨大。

      XX概況

      XX這座西部邊陲重鎮,國境線長148.07公里。東西寬69公里,南北長137公里,國土總面積5686.75平方公里。境內有國家級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被譽為“天然植物園”、“綠色寶庫”、“動物王國”。2002年統計上報耕地面積39067公頃,土地詳查耕地面積81262.4公頃,其中水田51032.4公頃;旱地30229.7公頃。

      點擊閱讀全文
      亚洲性线免费观看视频成熟 |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3区|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亚洲熟伦熟女专区hd高清|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线观看不卡|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不卡区| 亚洲最新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第一街区偷拍街拍|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11p| 亚洲精品麻豆av|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 亚洲午夜av影院|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