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區域發展規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規劃是政府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全面履行職能、優化資源配置、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依據和手段。改革開放以來,我省對規劃體制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創新,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但必須看到,當前規劃編制和實施中仍存在不少問題,尤其是規劃功能定位不清,規劃“缺位”與“越位”并存,編制程序不規范,內容交叉重疊,且缺乏銜接協調和實施剛性。為進一步提高政府決策水平和調控能力,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創新,切實增強規劃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現就加強和改進規劃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建立層次分明、功能清晰的規劃體系
(一)明確規劃編制的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遵循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圍繞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奮斗目標,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全面建設“平安*”,注重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問題,注重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注重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注重發展需求與要素資源支撐能力、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規劃的應有功能,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
(二)理清規劃體系的功能分工。同一行政層次的規劃按對象和功能,分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空間規劃、專項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發展規劃綱要)是根據行政區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對象編制的綱領性規劃,在本級各類規劃中具有統領地位,是編制空間規劃、專項規劃以及有關政策和年度計劃的依據。空間規劃是根據區域內人口、資源等基本要素及相關功能區的空間結構和空間開發秩序為對象編制的規劃,包括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海洋功能區劃等,是指導和約束基本要素配置及相關功能區的相對位置、組合狀況、聚散程度等的依據。專項規劃是根據區域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專門領域為對象編制的規劃,包括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各種行業規劃、專題規劃、建設規劃等,是指導該領域發展和政府調控行為的依據。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以跨行政區的特定區域
為對象編制的區域規劃已成為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規劃既有綜合性的區域發展規劃,也有區域空間規劃、區域專項規劃,是發展規劃綱要在特定區域的細化和落實。
(三)科學界定規劃編制的領域。堅持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方向。政府編制規劃的領域,主要是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以及需要政府扶持、調控和引導的領域。對政府履行公共職責的基礎設施、重要資源、生態環境、公共事業等領域必須編制規劃,使之成為政府審核項目、安排財力的依據,并為企業決策、社會投資提供參考。在一定時期確需政府扶持、調控和引導的產業,可根據全省戰略需要編制專項規劃。對市場機制已充分發揮資源配置基礎性作用的領域,原則上不再編制規劃。
一、十二五”規劃編制的指導思想
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積極適應國家發展環境的新變化和新要求。以富民強縣為目標,編制“十二五”規劃。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省委提出的四抓三支撐”總體思路和“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區域發展戰略。圍繞發展與和諧兩大主題,抓住特色農業、工業發展、旅游開發、科教興縣、改善民生五個重點,實現項目帶動、交通建設、城鎮發展三大突破,創新體制機制,加強資源整合,優化發展環境,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要準確把握全縣發展的整體特征、階段特點、開發潛力、比較優勢、發展條件、環境支撐和制約因素,客觀分析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從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來分析,從發展的基本趨勢來判斷,從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來把握,堅持與時俱進,科學發展,積極適應發展變化的形勢,客觀分析,深入研究,科學把握,繼承中創新,創新中發展,不斷完善發展思路。正確把握和處理好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內需與外需、投資與消費、中央與地方、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改革發展與穩定等重大關系,使發展中各個方面相互適應、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的有機統一。要積極轉變發展方式,著力增強自主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完善體制機制,著重解決關系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明確“十二五”時期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發展思路、主要任務、戰略重點和保障措施,使規劃成為指導全縣未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行動綱領。
二、十二五”規劃編制的主要任務和分工
部門規劃按照市直部門安排由縣直有關部門組織編制。總體規劃綱要、重點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的編制分工如下。十二五”規劃體系由總體規劃綱要、重點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和部門規劃組成。按照體系組成。
一)開展重大問題研究。認真總結和評估全縣規劃實施工作的基礎上。準確把握國家宏觀政策趨勢。以及今后面臨的形勢和任務,要按照體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思想。充分吸收和利用規劃實施以來縣內外的成功經驗。針對規劃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以解決矛盾、完善思路、提出舉措為出發點,認真深入研究關系全縣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生改善的一些全局性、戰略性重大課題,重點對“十二五”時期的經濟形勢、發展環境、思路目標、結構調整、產業布局、區域發展、人民生活、改革開放、資源環境、生態保護、災后持續發展等重大問題開展前瞻性研究,理清長遠發展思路。全縣“十二五”規劃基本思路和重大問題研究,由縣發改委商縣直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前期研究工作。
二)編制總體規劃綱要。編制專項規劃、區域規劃以及制定各項經濟發展措施和年度規劃的依據。要按照“十二五”及今后一個時期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以發揮比較優勢、轉變發展方式、增強區域優勢為突破口。突出總體規劃的戰略性、綱領性、綜合性、超前性、實效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是總體性、綱領性的規劃。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統籌發展為主線。以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經濟結構、改善人民生活為抓手。確立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發展戰略目標、戰略布局、戰略任務、戰略重點和戰略措施。全縣“十二五”總體規劃綱要,由縣發改委牽頭組織協調,抽調專職人員,聘請有資質的專家,邀請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參與,聽取人大、政協等各方面的建議意見后編制。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國務院關于加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的若干意見》(國發〔*〕33號,以下簡稱《意見》)轉發給你們,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意見,請一并貫徹執行。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密切配合。編制、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依據和手段,對實現政府制定的戰略目標,彌補市場缺陷,有效配置資源,促進共同富裕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意見》要求,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把規劃編制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各級政府要認真做好本級總體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工作。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在同級政府的領導下,認真做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的組織和協調工作。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履行好自身職責,積極配合發展改革部門做好本領域的調查研究和規劃編制工作,確保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工作順利開展。
二、更新規劃理念,樹立全局意識。規劃編制工作,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更新規劃理念,真正從以物為中心轉到以人為中心,從重視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轉到更加重視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從重視政府配置資源轉到更加重視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從重視本地區和國內資源配置轉到更加重視跨區域和全球資源配置,把增進人民福利、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放到重要位置。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樹立全局意識,堅持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整體利益,做到顧全大局,從全省規劃的立場上考慮規劃內容和項目布局。
三、加強研究論證,突出規劃重點。要加強規劃編制的前期工作,圍繞發展戰略、重點任務、重點領域、重點區域以及重大工程等,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發展思路和政策措施,增強規劃的戰略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要科學界定規劃編制領域,突出規劃重點。規劃內容主要圍繞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職能的基礎設施建設、重要資源開發保護、公共事業和公共服務、需要政府扶持或者調控的產業和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大戰略任務、重大工程等領域做深做實。對一般性的競爭性領域,規劃內容則主要是規范市場秩序,制定政策導向,促進公平、公正、公開市場競爭環境的形成和完善。
四、加強協調銜接,完善規劃審批。在規劃的編制過程中,要盡量動員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特別是專家的意見和建議。要加強各類規劃的銜接工作,使各類規劃協調一致,形成合力。要加強規劃的審批管理。省級總體規劃經省委、省政府審定后,應提交省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批準。重點專項規劃由省發展改革部門會同省有關部門上報省政府審批,一般專項規劃由規劃編制部門印發,報省發展改革部門備案。跨市的區域規劃由省政府審批。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地級以上市、縣(市、區)規劃的審批,由同級政府作出決定。
“十二五”是我市積極應對國內外發展環境重大變化的時期,是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戰略目標的時期,也是加快我市工業化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關鍵時期,科學制定和編制好“十二五”規劃是關系我市未來長遠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為確保圓滿完成編制任務,根據國家和省發改委的部署,結合我市實際,現提出我市“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更新規劃理念,突出規劃重點,改進規劃方法,促進我市經濟跨越式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二、主要任務
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間的戰略目標、發展思路、發展重點和對策措施。全市“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著重在以下幾個層面展開:
(一)開展重大問題研究。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充分吸收20*年以來省、市出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和研究成果,重點加強對“十二五”時期的發展環境、思路目標、結構調整、產業布局、城鄉區域、科教文化、改革開放、人民生活、資源環境和生態保護等重大問題開展前瞻研究,理清長遠發展思路。重大問題目錄由市發改委會同市直有關部門確定,以招標和委托方式組織開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