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構建城市基礎框架工作安排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南客站和蟠龍塬新區的開工建設,標志著關天副中心城市建設重點項目陸續開工,為2016年建成大城市框架,2020年建成大城市打下良好基礎。
國務院頒布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將省第二大城市市的發展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將定位為關中天水經濟區副中心城市。今年是新一屆市委、市政府謀求新發展、實現新跨越的起步之年,也是全市率先發展、加快發展、跨越發展的開局之年。按照市黨代會、人大一次會議提出的新目標,到2016年,我市基本形成關天副中心城市的基礎性框架。城市建成區面積要達到11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到115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0%,加快推進城市東擴南移北上,有一大批基礎設施建成投用,城市新區輪廓形成,舊城區以新東嶺城市綜合體為引領的十大城市綜合體建設,使老城區形象面貌徹底改觀,創建國家生態園林特大城市,實現生態立市目標。同時,集中建設一批有規模、面向市民的大型文化設施,形成文化旅游中心格局,并申報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為實現這些目標,今年市政府共確定城市建設重點項目及重點工作9大類160項,年度總投資約65億元。具體是蟠龍新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塬路年底前將建成通車,蟠龍大道完成80%工程量。南客站片區建設項目完成征遷用地3000畝,站前大道、和諧大道、高新五路、車站廣場等開工建設,金陵河兩岸綜合開發項目完成市區段右岸堤防整治,建成三座跨金陵河橋梁,完成金陵河東路及地下管網改造,完成福臨堡地區、姜譚地區、渭河北岸、隧道北入口等四個地區內澇治理及道路、排水管網建設工程。十大城市綜合體今年實施新東嶺城市綜合體項目,完善代家灣綜合體項目建設。完成34個去年舊城區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項目,進一步改善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小道路、市場停車場、環衛設施、公共綠地、亮化等設施條件。完成總投資17.8億元的省級重點示范鎮柳林鎮、法門鎮、蔡家坡鎮、湯峪鎮等四個省級重點示范鎮年度建設任務。市區增加綠地150萬平方米,新增環衛設施50處。在公用事業建設及其它項目上,實施天然氣利用三期、集中供熱分戶計量改造、公交設施配套等公用設施項目,實施石鼓文化城、法門寺文化景區、渭河“一河兩岸”亮化、0803人防工程、石頭河引水工程建設等。
市政府副秘書長、城管辦主任、市政府副秘書長,以及市住建局、規劃局、園林環衛局和高新區相關領導介紹了我市數字化城管、保障性住房建設、蟠龍塬新區、南客站片區建設、和新東嶺綜合體項目建設情況。參會領導、各部門還與日報、華商報、三秦都市報、日報、電視臺、電臺、新聞網和市民周刊的領導就今年我市城建工作進行了座談。
要加大重點項目和大城市方面的報道,推動關天經濟區副中心城市建設。讓外界和市民了解大城市建設已進入高速時代、新區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大力宣傳以新東嶺城市綜合體為代表的十大綜合體、以宜居、生態、低碳為代表的建設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建成一批以石鼓山、廊橋、音樂廳為代表的公益性文化公共設施。并希望媒體對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