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設規劃局上年總結與下年打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況
上半年,建設規劃工作根據縣委、縣政府和市建設規劃局的統一部署,以開展“重點工作推進年、建設形象提升年”活動為載體,圍繞統籌城鄉規劃建設,推進城市化,帶動城鄉一體化的總體目標,努力完善城鄉規劃體系,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提升隊伍素質,使我縣城鄉規劃建設工作得到進一步提升。
㈠優化城鄉規劃
現版縣城總體規劃確定的規劃區面積為44.1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4.36平方公里,建成區人口12萬左右。
進一步完善縣域總體規劃,兩規銜接上報市局審查;開展縣城總體規劃人大審議后完善工作;進一步完善縣工業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縣城中心區詳細規劃、行政中心建筑設計;完成08—12年縣城住房建設規劃;開展單元控規編制,完成控規單元區規劃圖;根據新農村建設工作要求,繼續推進新農村建設規劃編制工作,正在編制18個。
㈡強化規劃管理
出了城鄉規劃工作例會、城鄉規劃公示、規劃條件核實、城鄉規劃督查等四項制度。監察力度較前幾年空前加強,落實了建設項目跟蹤監察責任制度、行政處罰案件集體審議制度,推行“陽光執法”,將有關辦事程序、處罰標準、處理結果和舉報電話公示于眾,增強執法工作的透明度,限制自由裁量權,逐步統一了處罰標準。共查處違章案件49起,處罰違章建筑面積42458平方米;拆除50起,拆除面積21174平方米。
㈢完善城市功能
1、重大基礎設施工程進展順利。
污水工程:污水處理廠通過加大推流器等措施已解決氧化溝積泥現象,并于4月份再次投泥成功,污水處理廠運行能力已達到規劃設計能力。兩座污水提升泵站已開始正常穩定運行,已完成綠化工程、柴油發電機等配套設施招標。管網調整文本已完成初稿;待實施管網工程正在編制預算;運行管理機構:已擬定兩套方案報縣政府討論,暫未通過。
開展了橫溪、白塔污水廠建設前期工作。
供水工程:城鄉供水一體化一期管網工程正在可研報批;環城南路西延段已通過驗收,仙清線段開工建設。上半年新建供水管網7公里,新增受益人口近一萬。改造等供水管2里。
城市道路:建設東路工程已完成前期審批;西門橫街工程已委托設計;環城北路西段和西二路、西三路、省耕路工程正在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東路基本完成雨污管及路基工程。
2、城市綠化、美化工作。
城市公共綠地面積40萬平方米。
完成了楊梅進城工程;基本完成了城區綠化養護制度改革,實施了城區綠化養護招標承包;開展了南峰公園南側山體滑坡處理的設計和預算工作;完成龍皇山崩塌工程圖紙審查、預算編制、立項等工作;完成縣城春節節日氣氛營造工作;對城區排水排污設施進行了一次全面疏通;
3、縣城供水狀況良好,出廠水綜合合格率為100%,為廣大市民安全用水提供了保障。
㈣規范行業管理
1、房地產管理
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
目前我縣共有房地產企業21家,其中二級2家、三級8家、四級11家,上半年銷售收入5.5億。
結合去年開展的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繼續對我縣的房地產行業進行專項檢查,規范了我縣房戶開發企業的一些不良行為,促進我縣的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的發展。今年以來我縣房地產行業開發量約為28萬平方米,計預售建筑面積16.52萬平方米。
新增了一家房地產開發企業:民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物業管理:
經過各相關部門及開發公司的共同努力,對錦繡明珠、玫瑰城兩個小區的業主委員會選舉順利進行,并正式成立了業主委員會。
對今年新核準預售的香格里拉、西門片區拆遷區等5個項目進行物業管理企業的公開招標選聘。
拆遷管理工作:
對我縣今年計劃拆遷的項目進行疏理,并通過縣政府下文報市建設局備案。
西門片區一期一批拆遷項目拆遷許可證辦理延期手續,同時對四戶被拆遷戶的拆遷進行裁決,并舉行了強制搬遷的聽證。
保障住房管理工作:
開展了我縣城市保障住房對象的調查摸底工作。
出了我縣廉租住房、經濟適用房、資金管理辦法等三個保障住房政策,并已報縣政府審定。
首批4200平方米經濟適用房,已落實建設地塊,近期將進行拍賣。
2、建筑業管理
至今,我縣共有建筑企業19家:土建9家、市政5家、交通2家、裝璜2家、古建1家,其中一級企業3家。上半年產值13億,居全市第6位。
完成一、二季度安全隱患排查、節能檢查、質量通病檢查,檢查工地40個、企業16家;開展了6月安全月活動,加強安全知識宣傳。
企業資質申報工作順利開展。
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建筑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按市局規定推行新的評標辦法,逐步推廣工程量清單招標法。
繼續推行了欠薪保障金制度,全縣至今未發生一起民工欠薪上訪事件。
㈤提升隊伍形象
根據“形象提升年”活動要求,結合縣里開展的“服務工業、推進項目”百日行動,我局開展了多項有助服務效能提升的工作:
1、為積極推進“服務工業、推進項目”行動,進一步加大對工業企業扶持力度,有效處置累積的企業違法建設遺留問題,破解企業發展制約要素,我局本著服務經濟、依法行政、適當變通、簡化程序原則,制定了《縣工業企業建設遺留問題處理意見》,現已上報縣政府,正在征求各部門意見。
2、開展科室之間服務競賽活動,擬實施各科室及服務窗口作風評議專題行動,并在內部評議的基礎上,通過行風監督員座談會、人大政協提議案辦理三見面會議等,加強溝通,虛心聽取社會各屆對本單位的意見建議,并進一步落實整改。
3、開展了創業創新、解放思想大討論,找差距,求破解。
4、完善四項機制:健全簡化審批工作機制;規范行政執法工作機制;理順科室內部流轉工作機制;完善保廉工作機制。
二、問題和不足
一是規劃技術力量薄弱,規劃滯后;二是仍然存在管理盲區,規劃管理質量不高,監察隊伍力量不足,違章建設形勢依然嚴峻;三是城市基礎設施投入欠債多,建設主體不明、管理體制不順,功能建設滯后,道路擁堵、停車困難等問題仍比較突出;四是城市建設中存在資金、拆遷方面的困難,經營城市理念缺乏,國有資產分散,無序開發、分散建設嚴重,不利于規劃的有效實施。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理清思路,找準根源,認真對待,著力破解。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加強貫徹城鄉規劃法,著力構建城鄉規劃新體系
加快規劃深化工作,重點致力于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的編制以及在編各項規劃的深化完善、上報審批,主要規劃內容有:一是縣域、縣城總體規劃的報批;二是縣城中心區、西環路以西高速公路出口區域、老城區、工業新城及其它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三是住房建設規劃、縣城給排水系統規劃、綜合交通規劃、社區用房規劃、“四線”規劃等專項規劃的編制;四是新農村規劃及行政中心建筑設計。
在繼續做好各項規劃深化、完善、報批工作的同時,還要重點做好以下各項工作:爭取建立縣規劃委員會,重大規劃的審查、調整通過規劃委員會討論、論證,確保規劃合理性、嚴肅性;加強規劃成果管理,嚴格報批程序,徹底扭轉以往重編制輕報批的不良局面。
(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完善城市功能
1、加快重點區塊、標志性建筑和住宅小區建設
要把縣城中心區建設作為城市見變化出形象的主窗口,集中力量抓推進;要把代表性建筑和住宅小區建設作為城市見變化的重點之一,要抓開工、抓進度、抓竣工,加快豐滿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2、加快推進城市路網工程
路網工程是城市框架建設和功能提升的重點,要努力拉開主干道,打通斷頭路,緩解行車難,方便群眾出行。積極籌集資金,加快實施南五路中段、西門橫街南段、建設東路、東路等城市道路建設工程;努力做好改造工程前期準備工作。
3、加快生態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進一步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年污水處理量達到設計能力的60%以上,新建污水干管8.15公里;同時,加強污水工程運行管理,改善我縣城市生態環境。
二是啟動中心鎮污水廠建設及20個村的污水處理工程建設。
(三)加強實施民生工程,著力解決群眾實際困難
加強城市居民住房保障。一是完善政策體系,要盡快出經濟適用房管理辦法、廉租住房保障辦法、廉租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二是盡快完成廉租住房保障對象和經濟適用住房供應對象調查;三是完善住房建設規劃,制定年度計劃;四是建立廉租住房專項資金專戶;五是完成上級下達的年度建設任務:經濟適用房10000平方米、民工房1000平方米、人才公寓1000平方米、廉租房2000平方米。
加強農村農民住房保障。繼續實施“農村住房解困工程”,做好80戶農村困難家庭危舊房改造;本著實際、實用原則,完善村莊規劃,修編農房通用圖。
繼續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爭取新增農村受益人口3萬以上。
(四)加強城市管理,著力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管理是生產力,也是競爭力。要堅持建管并舉,向城市管理要變化、要形象。
一是繼續開展城區環境綜合整治,避免臟亂差現象;調動、發揮街道、村居主體作用開展城中村整治。
二是加強綠化、亮化、美化工作。
三是開展違法建設專項整治行動。違法建設仍是當前建設矛盾的焦點,也是群眾反應的熱點,不僅嚴重影響城鄉規劃、影響城市形象,而且影響到社會公平,要借城鄉規劃法頒布實施的時機,多部門聯合開展專項整治,剎住違法建設歪風。
(五)加強行業管理水平,著力推進建筑業、房地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地方財政的重要來源,要象抓工業企業一樣繼續抓好建筑業發展工作,重點在規模經濟和建筑節能上有新突破。一是努力培育本縣建筑龍頭企業,提高企業資質等級,擴大經營范圍,增強企業競爭力。二是加強節能把關,要注重源頭管理和過程管理并重,把牢審圖、現場施工、驗收關,多措并舉推進建筑節能,為節能減排作貢獻。三是規范市場,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重視工程質量監管。
同時,要抓好房地產業發展工作,完善并嚴格執行住房建設規劃,調整住房供應結構,切實增加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應,保持房地產市場基本穩定;抓好康居示范工程建設,促進住宅品質提升,把住宅小區建設擺到重要位置;貫徹物權法,探索建立物業矛盾調解機制,強化物業企業服務功能,促進物業和諧。
(六)加強自身建設,著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繼續開展作風建設,通過完善內部管理制度、考核考勤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規范干部職工的行為。二是通過一系列活動,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制定整改措施,認真進行糾正,并建立動態督查機制,防止和杜絕行業不正之風。三是做好為民辦實事工作,擴大社會影響面。四是建立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的管理機制,繼續深入推行“陽光規劃”。另外,通過加強融資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和群眾工作能力的提高,促進建設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