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十二五畜牧水產業拓展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大力發展畜牧水產業,畜牧水產業是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繼續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十一五”規劃回顧與預期
十一五”規劃以來,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目標,以畜牧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為出發點,狠抓產業發展,推廣實用技術,建設龍頭企業,強化疫病防控,加強執法監督,保證產品平安,促進了全下縣畜牧業經濟繼續健康發展,為順利實施“十一五”規劃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十一五”規劃進展
2008年全縣生豬出欄36.16萬頭,畜牧業經濟實現了新發展。據統計。比2005年遞增2.6%牛出欄3.35萬頭,比2005年遞增3.5%羊出欄3.16萬只,比2005年遞增4.0%家禽出籠224.46萬只,比2005年遞增0.9%禽蛋產量564噸,比2005年遞增0.5%肉類總產量30409噸,比2005年遞增2.9%畜牧業產值6億元,比2005年遞增5.6%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4%
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動物產品質量平安監管。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了重大動物免疫任務。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動物防疫和畜產品質量平安監管工作實現了新飛躍。認真貫徹落實《動物防疫法》農產品質量平安法》等法律法規。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效果顯著,畜產品質量平安得到有效保證。縣動物防疫和畜產品質量平安管理工作年年獲得市主管部門的好評。
畜牧業龍頭企業建設取得了新突破。縣重點招商引進的惠農食品有限公司生態豬場項目的建成必將帶動我縣養殖業的快速和農民增收主。
2個正在實施。畜牧業項目建設實現了新進展。十一五”規劃的4個重點畜牧業建設項目已有2個基本建成。
二)十一五”規劃預期
全國養豬業經歷了劇烈動蕩,十一五”前兩年。生豬產量急劇下降,肉價大幅上漲。2007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初步建立了促進生豬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體系,養豬業得到恢復性發展,縣養豬業進入穩步發展的軌道。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機耕得到較快應用,牛耕逐步萎縮,這一變化促進了縣規模化肉牛養殖發展,縣目前有肉牛專業戶350戶,存欄肉牛9000頭。養羊業是縣傳統的產業,縣、鄉政府高度重視山羊發展,促進了山羊產業較快發展。家禽業保持了穩定發展的態勢,縣養鴨總數位居全市第一,局部養殖戶充分利用我縣山多水資源豐富的優勢,生態土雞養殖呈現可喜的勢頭。
預計到2010年豬牛羊禽出欄量將分別達到40萬頭、5萬頭、9萬只、280萬羽;肉、蛋、水產品總產量分別達到40500噸、1000噸、2300噸;牧業產值7.8億元(現行價)綜合上述因素。
三)存在主要問題。縣畜牧業縱向比有發展。仍然存在投入缺乏、發展不夠、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主要表示在五個方面。
1發展不夠是畜牧業面臨的突出問題。改革開放30年來。縣畜牧業有了較快發展。但橫向比較,由于受糧食、經濟作物生產的制約,導致飼料供應缺乏,縣畜牧業與全省其他縣市的差別有逐漸拉大的趨勢,畜牧業的優勢未得到充分發揮。
2畜牧業結構不合理。近年來。不合理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2008年牧業產值中生豬占65%禽占20%牛羊占10%水產品占5%草食家畜的比重雖有提高,但與我縣耕地面積少、飼料用糧短缺的現狀不相符,與我縣豐富的草山資源不配套,與牛羊肉市場需求大的現狀不合拍。
3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滯后。原有的國有種畜禽場倒閉。種豬供應矛盾突出,導致我縣種源供應嚴重缺乏,外地流入的仔畜成為引發動物疫病發生的重要因素,當前亟需建立良種繁育體系,以保證畜牧業發燕尾服需要。
4龍頭企業建設亟待加強。畜產品加工是帶動畜牧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縣生豬、牛羊加工龍頭企業尚未建立,需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盡快促成龍頭企業的建立。
5畜牧業發展資金投入缺乏。畜牧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需要政府給予大力扶持。但由于我縣財政經濟基礎單薄,資金扶持有限,畜牧業融資難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發展基礎不牢。
一)工作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保證畜產品質量平安為手段,依照抓規模拓增量、抓加工增效益、抓特色創品牌、抓防控促發展、抓監管保安全的工作思路,努力實現畜牧產業再上新臺階,進一步鞏固其在農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地位,促進國民經濟協調健康發展。
二)發展目標。根據我縣實際。力爭到2015年全縣豬牛羊禽出欄量分別達到50萬頭、10萬頭、30萬只、400萬羽,比“十一五”年均分別遞增6.25%20%46.6%8.57%肉蛋產量分別達到6萬噸、1000噸,水產品4000噸,年均分別遞增9.63%13.3%14.8%牧業產值1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8%
三、畜牧業發展重點與產業布局
一)發展重點
竹林、草山資源豐富、溪河水庫密布等畜牧水產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根據我縣交通相對落后有利于防疫。十二五”期間,以發展土雞、綠洲黃羊、生態養豬、優質肉牛、特種養殖等生態畜牧業和有機產品重點,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水產業,大力引進畜產品加工項目,推廣和健全“公司+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實行產、供、銷、加工一條龍服務,打造具有區域特色和優勢的生態環保型畜牧業經濟品牌。
二)產業布局
1生豬產業。堅持規模發展和生態養殖兩手抓。形成以公路沿線為主要區域的優質產商品豬板塊,年出欄優質商品豬30萬頭;以生態環境良好和種豬資源豐富的鄉村為重點,加快花豬開發,形成有機豬產業基地,出欄有機生態豬20萬頭。
2家禽產業。以土雞規模化散養為重點。建設土雞規模散養板塊,年出欄土雞100萬羽,滿足城區居民消費需求。
3肉羊產業。充分發揮綠洲黃羊品種資源優勢。推廣二元雜交,主攻出欄率,年出欄綠洲黃羊30萬只。
4肉牛產業。以推廣凍精改良、飼料青貯氨化技術為重點。提高出欄率及肉牛品質。
5健康水產業。充分利用我縣水庫資源發展健康水產養殖。養殖品種重點推廣巫水鱖魚、黃顙魚等野生魚種,建立洛口山、花園閣等野生魚繁育和養殖基地。
6特種養殖業。根據我縣資源優勢與市場需求。
四、重點項目與投資預算
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項目建設是促進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十五”重點爭取和建設以下項目。
1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項目。本項目主要為我縣動物疫病防控提供技術支持。預計需投資180萬元。
2縣畜禽水產品質量平安監督檢測中心項目。本項目主要為湘西南動物產品質量平安提供技術支持。
3花豬保種繁育與雜交利用項目。維護地方優良種公母豬。繁殖群1000頭。開展二元雜交;年出欄優質生態有機豬20萬頭。預計投資12000萬元。
410萬頭規范化生豬養殖小區項目。多方籌集資金建設樂安規范化生豬規模養殖小區和污水處置設施。年出欄優質肉豬10萬頭。需投資6000萬元。
530萬只規范化山羊養殖小區項目。多方籌集資金建設規范化養羊小區。推廣養羊模式,年出欄優質商品肉羊30萬只。
6種草養畜項目。建設規范牛欄、人工草場和凍配點。實現肉牛年出欄10萬頭。預計需投資6000萬元。
7牛羊產品加工項目。引進國內知名企業建設牛羊產品加工廠及污水處置配套設施等。
810萬頭生豬加工項目。引進國內知名企業建設生豬加工項目及污水處置配套設施等。預計需投資600萬元。
9健康水產養殖項目。多方籌資建設水庫網箱養魚。年出庫鱖魚、黃顙魚等名優特健康水產品2000噸。預計需投資600萬元。
10特種養殖項目。籌集資金建設種場。建設規范化養殖場和配套設施,提供疾病控制服務,年出欄健康優質竹根豬20000只。預計需投資300萬元。
11地方特色生態烏雞項目。主要建設項目包括保種、擴繁、供應父母代種雞和生產商品雞。出籠生態烏雞100萬羽。預計需投資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