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域民航產業規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發展重點
(一)核心特色產業類
1、直升機研制、營銷服務。利用哈飛集團在民用直升機整機研制領域所處的領先地位,以現已投產的HC120和Z9系列輕型直升機為基礎,提高質量,加強售后服務,不斷改進改型,擴大國際市場的占有率,加大在國內的領先優勢。加大超輕型直升機、中型民用直升機和重型直升機的研發力度,在2013年左右,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型直升機Z15,使民用直升機形成系列化、規模化發展,促進自主研制直升機在國內的比較優勢向絕對優勢轉變,形成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競爭力的直升機產業,為我國自主研制民用直升飛機并形成產業化生產和經營打下基礎。2、通用飛機研制、營銷服務。利用哈飛集團研制的、國內唯一通過FAA認證的Y-12飛機相關經驗和優勢,繼續加強通用飛機(特別是高端商務機)的研制,加大國內的領先優勢。同時,面對國外通用飛機以各種形式進入中國市場的可能,不僅要確保自主研制的Y12系列飛機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而且要對現已投入市場的Y12Ⅱ、Y12Ⅳ和Y12E飛機盡快實施低成本工程和精品工程,加強售后服務,擴大國內外市場的占有率,保持國內外市場的優勢。加快Y12F研制進程,爭取在年取得中國CAAC型號合格證,在年取得美國FAA型號合格證并投入國內外市場。在Y12系列飛機研制的基礎上,自主研制噴氣公務機,根據市場需求和國內空域形勢,適時推出符合中國國情的私人用飛機。3、直升機傳動系統和小型航空發動機。依托東安集團建設的“直升機傳動系統研制生產基地”,以及在國內航空機械傳動部件和新型航空發動機研制領域的領先地位,以大型鎂鋁零件的鑄造、復雜齒輪加工、盤軸類零件的加工制造、熱處理等優勢技術為基礎,重點發展小型航空發動機,航空傳動系統,航空輔助動力裝置,鋁合金及鎂合金航空鍛鑄件及模具制造及鋁、鎂合金鑄造件,航空發動機及減速傳動系統的國際合作與轉包生產。4、航空復合材料構件制造。鞏固現有國產飛機、直升機和通用飛機復合材料研制能力,提高在國內的技術和產量領先優勢,擴大波音和空客公司復合材料構件的轉包生產,加快空客公司復合材料制造中心建設,實現空客系列飛機復合材料構件的制造,繼續提升大型客機復合材料構件制造技術在國內的比較優勢,承擔我國大型飛機復合材料構件制造的部分份額,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大型飛機復合材料部件的主要供應商。5、支線飛機總裝和大部件生產。抓住和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合作總裝ERJ-145支線飛機并已經盈利的契機,總結合作的成功經驗,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爭取在支線飛機領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特別是在50座以下的支線飛機領域取得突破,一方面與國內新研制的ARJ-21支線飛機形成合理搭配,另一方面也逐漸培養我國支線飛機的產業體系和銷售服務網絡,為我國民用航空產業的長遠發展做出貢獻。6、航空零部件生產加工基地建設。整合我市航空產業的優勢資源,以現有的主機廠為依托,以哈飛工業公司為配套主體建設航空零部件生產加基地。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共同開發等方式,加強整機企業與零部件企業協作,形成完整的供應體系。
(二)其他航空產業類
1、航空材料研制與生產。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在國內鋁加工行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1995年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認定為“中國最大的鋁鎂合金加工基地”,航空工業所用鋁加工材產品中東輕公司產品約占60%左右。依托航空產業基地,東輕公司將鞏固、擴大高技術工產品市場優勢地位,保持合金板在國內的領先地位,發展大規格鋁型材、管材和鍛件制品,重點發展高精板、帶材、中厚板材、擠壓環鍛材等高附加值產品,同時采用高新技術發展鋁鎂粉制品。2、電子化工。依托電子49所和石化所,重點發展航空用傳感器、儀器儀表和膠粘劑相關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發展。開發結構與功能復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器件一體化,制造極限“微納加工”化的技術與產品;建設國家級傳感器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國家級敏感元件與傳感器工程化研究中心、國家級環境儀器研發中心和國家級環境與安全傳感技術(暫定名)實驗室。在多項技術領域達到國際水平,取得國內行業領先地位;促進航空傳感器及專用儀器儀表產業化。加強結構膠粘劑的應用基礎研究并實現技術突破,研發室溫固化高溫使用的有機硅膠粘劑,高溫固化環氧膠粘劑體系、室溫及新型中溫固化結構膠粘劑體系。加快各類膠膜生產線改造和完善,提高規模化生產能力,開拓應用范圍,力爭在我國大型飛機上大量應用。3、空氣動力研究。中國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是中航空集團公司唯一的空氣動力科研與試驗機構,擁有系列化的高、低速風洞,在動導數測量、進氣道性能測量、推力矢量、動態非定常、動力模擬等風洞試驗技術具有國內領先水平。重點發展低速增壓風洞建設項目,填補我國低速高雷諾數風洞實驗的空白。同時,夯實空氣動力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擴大飛行器的空氣動力風洞試驗試驗技術研究優勢,為市航空產業基地乃至全國范圍內的飛機研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4、通用航空服務及航空人才培訓。以中國飛龍專業航空公司為主,擴大通用航空作業范圍,進入支線運營領域,建立飛行員、空地勤、維修人員培訓基地,為我國民用航空培訓飛行員,緩解飛行員緊缺的狀況。建立航材供應中心和維修中心,形成在國內具有競爭能力的通用航空產業鏈。5、航空旅游博覽業。航空產業和旅游、博覽業能夠形成有效組合,在國內外很多地區都有成功先例。地區擁有我國直升機、傳動系統、通用飛機、復合材料研制等特色研制能力,而且已經成為國內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若能把特色航空產業和當地其他旅游資源有效結合,能夠為當地民用航空產業、旅游業、餐飲服務等多種產業的發展帶來綜合效應,為當地經濟增速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空間布局
依據產業發展和城區功能完善的預期目標測算,到年需要拓展城區(含新開發的工業集中區)建設用地5平方公里左右;到2015年需要再拓展城區建設用地10平方公里,到2016年以后再開發25平方公里,總計需新增建設用地40平方公里左右。航空產業基地建設要依托平房區建成區及開發區哈平路集中區現有工業基礎和城市載體功能,內涵挖潛與外延拓展相結合。土地集約利用與保護老城風貌兼顧。優化老區與開發新區并重,生產、生活、生態并舉。航空產業基地的空間規劃,應注意解決整合區域空間關系、提高城區功能自立化程度、建立多樣化的土地集約利用模式、優化交通網絡系統、組織空間環境等問題。貫徹整體、開放、高效、精明增長和強化用地效率的空間-時序配置原則,把規劃區建設成基礎設施功能完善、生態環境良性循環、居民生活條件優良的綜合性新型城區。規劃建設的國家民用航空產業基地以工業用地為主,居住和服務設施用地為輔,工業用地與居住服務設施用地滾動發展,形成流暢順達的空間結構(骨架)、開放共享的中心區(核心)和獨立發展的各類單元(模塊)。航空產業基地作為未來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全省新型工業化的先行區,基礎設施建設應該本著高起點、高標準、適度超前的原則,重點規劃建設具有強大對外聯系功能的立體交通體系和給排水、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等城區“生命線”工程。近期規劃建設的重大項目有:磨盤山供水工程凈水廠、平南熱電廠、大慶天然氣輸送平房門站、拓寬江南中環路(京哈路—哈五路)、打通長壽路、征儀路、綜合整治何家溝、建設“731”遺址公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