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促進夜經濟發展的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指導思想及發展目標
以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實現城市經濟跨越發展為目標,以活躍市場、繁榮省會、服務民生、促進消費為目的圍繞食、購、娛、游等夜消費活動,通過政策扶持、項目建設、龍頭帶動、市縣互動等形式,整合商業、文化、體育、旅游、城管、交通等各種資源,傾力打造夜經濟品牌,努力形成規劃合理、設施完善、業態多元、管理規范的夜經濟發展格局,切實讓城市亮起來、經濟火起來、市民走出去、農民進城來,促進城市發展上水平、出品位、生財富。力爭到年全市夜經濟零售總額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到20%以上,拉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多增3-5個百分點,將夜經濟打造成為的一張名片。
二、發展重點和責任分工
(一)開展延時營業,促進夜間消費。從月日起,全面推動市區商貿服務、文化演藝、健身休閑、書店和圖書館等服務企業延時營業,方便廣大市民夜間休閑消費。主要包括:三橫六縱沿街主要企業;14個區域商圈主要企業;8個國家級社區商業示范社區主要門店;13條特色商街、夜市內所有服務企業等,營業時間延長至22∶30以后。
責任單位:市內五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市商務局、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市體育局、市旅游局。
(二)建設一批重點項目,推動夜經濟上水平。利用三年的時間,著力建設好十二個夜經濟重點項目:
1.規范提升13條特色街區。進一步鞏固提高年建成的13條夜經濟特色街區、夜市。特色商街今年要建設成為大型夜經濟綜合體,其他12條特色街區、夜市進行分類指導,促進完善提升,規范運營。對建設主體二期沒有完工的督導其加快進度,實現年內正常運營。
責任單位:市內五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市商務局、市城管局。
2.推進重點延時區域的亮化、美化。重點亮化、美化區域為三橫六縱主干線、14個區域商圈、13條特色商街(夜市)8個國家級商業示范社區。工作目標:一是夜經濟建設工作確定的延時營業區域路燈要全部開放,景觀燈每天開放至23∶30二是規范提升門店店招,霓虹燈設置,加強街區樓宇燈光亮化、外立面美化;三是中山路(中華大街-體育大街)路段以及三橫六縱重要節點沿街行道樹綁縛彩燈、LED流星雨、滿天星等,鼓勵沿街企業自行開展亮化、美化工作;四是主要路段、主要區域,按照《市戶外廣告設置規劃》具體要求,設置城市戶外廣告,實現亮化工作的提檔升級,切實發揮城市中心區夜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
責任單位:市城管局、市園林局、市內五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責任分工:一是市城管、園林部門負責制定三橫六縱主干道亮化、美化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負責協調管理權限下放到各區的道路、街區等區域制定亮化、美化工作方案,指導各區政府組織實施;二是各區政府負責制定本轄區內商圈、特色街區(夜市)國家級商業示范社區、夜經濟綜合體等亮化、美化工作方案,組織相關單位實施樓宇、街區、門店亮化、美化,以及行道樹綁縛彩燈、LED流星雨、滿天星等項工作;三是市城管、園林部門負責市直部門與各區之間,以及各區之間銜接路段、區域等部位的協調工作,做到風格統一,格調一致。
完成時間:月日前要全部完成各項建設任務。
3.打造14個區域性夜消費商圈。重點打造14個集購物、餐飲、娛樂、文化、健身等項目為一體的區域商圈,通過提升區域內重點企業服務功能,引進品牌企業進入區域經營等方式,完善區域內大型商貿服務、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項目,提升區域商圈的夜經濟輻射能力。
責任單位:市內五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市城管局、市園林局、市商務局。
4.建設和完善4個夜經濟綜合體。市內五區和高新區要分別打造1個購物、餐飲、文化、休閑等高品味、高標準、上規模的綜合類大型夜經濟載體,通過實施全方位、多業態的經營模式,形成多種消費方式的配套發展、和諧發展。重點推動北國東尚購物中心、特色商街、萬象天成、歡樂城等4家大型夜經濟載體的改造提升工作。
責任單位:市內五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市商務局。
5.規范8家國家級商業示范社區。結合國家級商業示范社區特點,規范提升原有業態的基礎上,引進品牌連鎖企業、專賣店等進入社區經營,并對各門市店招、牌匾等進行統一規范,提升形象,不斷完善社區商業服務功能。社區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演出、群眾歌舞等社區文化娛樂活動,豐富社區居民生活,發揮國家級示范社區的帶動作用。
責任單位:市內五區政府、市商務局、市城管局、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
6.建設4條特色商業街。按照商務部《商業街管理技術規范》建設標準,推動街區改造升級,調整業態布局,9月底前把4條街區建設成為集購物、休閑、娛樂、餐飲等功能為一體的特色商業街。
責任單位:有關區政府、市規劃局、市商務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電業局。
7.開辦10家主題美食休閑廣場。月日前,利用市政廣場、商業廣場、街區、商場超市、賓館飯店等設施開辦青島啤酒廣場、雪花啤酒廣場、嘉禾啤酒廣場等10個主題美食休閑廣場,徹底改變以往夜市攤點零、散、小的地攤式”形象,形成統一規劃布局、統一形象包裝的規范化夜經濟消費集合體。適時舉辦各類啤酒節、美食節、購物節,通過組織花車巡游、卡通表演、酒王爭霸賽、萬瓶啤酒免費贈飲等活動,聚集人氣,擴大消費。
責任單位:有關區政府、市商務局、市城管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市衛生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
8.打造“三河”沿岸和環城水系系列休閑帶。搞好三河沿岸主要區域景觀建設,河沿岸部分路段建設營地式休閑消費場所,逐步形成大型活動中心。切實抓好河兩岸800米人工沙灘、3座沙洲等設施建設,搞好大橋夜景亮化等工程;抓緊推進河沿岸水下餐廳改造,街以西大型游樂場建設,河道南岸商業一條街建設等工程;依托河,重點打造河沿岸橋等3個休閑消費場所和河西線路至南路觀光廊帶等3個夜間觀光帶。月日前完成環城水系通水,同時逐步在環城水系沿岸建設公園、商業街、文化娛樂設施,形成“三河”沿岸和環城水系系列觀光休閑帶。
責任單位:市園林局、水務局。
9.推動縣域休閑消費中心建設。各縣(市)礦區要結合當地實際,利用廟會、采摘節、旅游景點、溫泉洗浴等特色優勢,整合各類農家餐廳、農家樂等資源,提升打造農家特色鮮明、風味獨特的鄉村大食堂,各自建成1-2個休閑消費中心,逐步發展成為縣域休閑消費中心。特別是9重點縣(市)區要抓緊完成建設任務。
責任單位:各縣(市)礦區政府。
10.建設5家特色公園。重點對五家公園進行打造,逐一對每家公園進行科學謀劃、特色定位,按照“提出主題、分區設置、集中展示”原則,通過美化亮化和組織開展各類演出、展覽、美食展會、民俗游園、群眾性文化娛樂等活動,形成主題鮮明的品牌化休閑消費公園。
責任單位:市園林局、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有關區政府。
11.打造5個文化娛樂項目。加大文化設施建設投入,鼓勵各類文化團體開辟價格適中,內容豐富的夜場演出,重點打造大型實景演出、曲藝社曲藝專場、休閑茶館、大型演藝歌舞和民俗表演、紅色演出季和一月一名劇等5個夜經濟文化娛樂項目;同時組織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民間藝術等定期到市區表演,豐富市民夜間休閑文化生活。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正定新區管委會和有關縣(市)區政府。
12.提升5家健身活動中心。加大體育設施建設投入,積極組織開展重大體育賽事和形式多樣的夜間健身活動,體育場、體育場(館)游泳館、少兒體校等體育健身場所開放時間延長至22∶30以后。
責任單位:市體育局。
三、保障措施
(一)明確工作職責。調整充實省會夜經濟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立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抽調專人集中辦公,統一部署、協調和督導夜經濟建設各項工作,制定全市夜經濟建設規劃、方案,明確各部門具體建設目標。市商務局負責搞好綜合協調,指導各縣(市)區抓好夜經濟載體的培育工作;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負責規范發展娛樂場所和文化廣場,積極開展夜間文化娛樂活動;市交通運輸局負責落實市區公交線路延長運營時間、末班車在2330以后收車,進一步方便市民夜間出行;市旅游局負責組織開展夜間旅游工作,將省會特色商街、三河沿岸、環城水系休閑消費項目納入旅游定點項目,組織好“夜經濟-文化旅游在行動”活動,把外地游客請進來,吸引本地市民走出去,同時整合西部山區縣旅游資源,使廣大市民走下去;市體育局負責將全市體育健身場所和大型體育場、游泳館夜間營業時間延長到2230以后,切實滿足市民夜間健身娛樂需求;市公安局負責組織警力,加強巡控力度,做好夜間治安巡邏防范,及時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確保群眾夜間出行安全。同時負責督導夜經濟主辦單位落實人防、物防、技防等安保措施。
督導夜經濟主辦單位設置停車場,防止交通堵塞;督導美食休閑廣場設立流動警務室;市城管局負責夜經濟集中區域、夜景照明、環境衛生清掃、公廁設立等配套設施的設立維護工作。對延時區域內企業利用門前場地在2000以后舉辦的各類促銷、演出、群眾性娛樂、休閑美食等活動,采取備案制度;市城管局、交管局要切實搞好夜消費重點區域周邊停車場的規劃建設,每天22∶00至次日6∶00將不影響交通的地段、地塊作為停車場使用;市交管局要加強對夜消費相對集中場所和周邊路段的交通監控和疏導,及時調整管理措施,保障交通秩序。同時,為旅游車輛發放市區車輛通行證,方便旅游休閑消費;市工商局、食藥監局、衛生局等部門要加強對夜間經營行為的規范管理,為廣大市民創造安全和諧的購物、娛樂消費環境;市園林局負責公園、廣場的夜間照明和環境衛生等服務保障工作,組織開展各類展覽、民俗表演等文化娛樂活動,組織舉辦各類美食節、啤酒節等活動,豐富市民夜間文化生活;水、電、氣(汽)等基礎設施服務部門要制定保障方案,確保商貿服務企業夜間正常營業。各縣市區政府作為縣域夜經濟建設的主要責任部門,也要成立夜經濟工作機構,制定本地夜經濟發展規劃及具體建設目標,明確責任,抓好各項建設任務的落實。
(二)加強政策扶持。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城市夜經濟的指導意見》市政府《關于推進夜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市政府辦公廳《關于豐富市民夜生活,繁榮省會夜經濟的安排意見》切實加大各項政策扶持力度,工商部門要在證照辦理等方面提供方便,稅務部門在稅收等方面要給予減免扶持。工商、稅務、食藥監等部門要切實搞好服務,可對夜市、美食休閑廣場等商戶實行集中辦公,聯席審批;市、縣財政部門要安排專項資金用于獎勵扶持大型專業性或綜合性夜經濟載體的建設,對企業舉辦的主題休閑美食廣場、美食節、民俗表演、歌舞演出等活動項目要給予適當補貼。市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扶持夜經濟建設。
(三)降低企業成本。市商務局和市內五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負責組織商貿服務企業從月日起開展延時服務,各類百貨商場、超市、便利店要延時至22∶30以后,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營業時間延長至24時或凌晨2時。延時營業后,政府將對延時企業給予電費補貼,補貼辦法是由延時企業提出申請,經各區政府確認,市政府有關部門審核備案后,列入市政府電費補貼范圍。
(四)建立考核機制。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夜經濟發展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市政府將對各有關部門和縣(市)區政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所有夜經濟建設工作任務要明確責任,逐項分解,落實到每家單位和具體工作人員,市政府督查室要同步跟蹤,并定期進行督導;實行獎懲,對完成建設任務好的各縣(市)區和有關部門進行獎勵,同時對完成任務不到位的予以批評;各有關部門和縣(市)區政府也要建立考核機制,制定獎懲辦法,確保全市夜經濟建設工作的順利推進。
(五)強化宣傳引導。市、縣兩級宣傳部門要組織制定宣傳方案,切實做好夜經濟宣傳工作。電視、報紙、電臺等新聞媒體要開辟專題欄目,大力加強夜經濟工作的宣傳報道,采取實時互動的形式,及時報道夜經濟活動資迅、夜間促銷信息,推介休閑消費場所,營造濃厚熱烈的宣傳氛圍,引導廣大市民走出家門上街消費。各商貿服務企業要開展形式多樣的購物、餐飲、文化、健身、休閑娛樂等夜間21∶00后的酬賓促銷活動,增強夜經濟的吸引力,吸引廣大市民積極參與。要建立商貿服務企業與新聞媒體夜消費信息宣傳聯盟,加大夜消費活動的宣傳力度,培育和壯大夜消費主體,引導市民轉變生活觀念和消費習慣,心情舒暢地參與夜消費,共同推進夜經濟的發展。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各夜經濟消費場所要主動向新聞媒體提供有關建設規劃、消費項目等情況,通過召開推介會,刻制光盤、印制宣傳冊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積極營造我市夜消費的良好氛圍,努力把打造成為繁華舒適、現代一流的不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