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推進林業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推進現代林業建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市正處于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加速轉型的關鍵時期,為壯大林業經濟,推進生態建設,促進林農增收,現就加快推進現代林業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
1、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新型工業化的大產業和森林景觀化的大生態發展戰略要求,以林業增效、林農增收和生態增優為目標,以創新林業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動力,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經濟,增強林業潛在活力,打造綠色生態城市,營造和諧綠色家園,為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的現代化中小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2、總體思路
以創建“全國綠化模范縣(市)”、“國家森林城市”及“國家濕地公園”為載體,以生態公益林、綠色長廊、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項目為支撐,加強森林植被建設與保護,構建較為完備的林業生態體系;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發展要求,以建設全國最知名的有機綠色食品生產供應基地和打造“中國紅豆杉之鄉”為目標,加快推進產業提升工程,構建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以充分激發林業活力為目標,以深化集體林權配套改革為抓手,優化資源配置,拓展林業功能,構建新型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3、目標任務
力爭到2013年,全市森林蓄積量達750萬立方米,以山核桃、竹林等為主的經濟林面積達12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5%以上。建成省級以上標準化示范基地10個,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80家以上,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40家以上。林業專業合作社達100家,其中省級以上10家。全市林業產值突破50億元,農民人均林業收入達5500元。森林生態功能顯著增強、生物多樣性顯著增加、景觀質量顯著提升。
二、加快現代林業生態體系建設
4、強化生態公益林管理與保護。建立生態公益林地理信息系統和投入保障體系,著力提高生態公益林的管護水平。加快推進森林采伐管理改革,建立禁伐區、限伐區和分級管理制度。對暫未列入國家或省級管護的重點林區,區劃界定為市級生態公益林,由市、鄉財政予以一定的補償。積極探索以森林資源入股等方式參與旅游開發,加快建立生態公益林受益者合理分擔的補償機制。
5、推進綠色長廊和綠色屏障建設。建立政府引導、部門示范、企業投入、全民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以S104、S215省道、鐵路兩側和東津、中津、西津三條河流兩岸為重點,管造并舉,加快建設綠色通道,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備的綠色生態長廊和綠色屏障。扎實推進春季造林、義務植樹等工程,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
6、大力實施城市森林工程建設。編制城市森林建設規劃。以城區道路、水系林網和城市核心林地建設為重點,在城市廣場、城區公園、單位綠化、居民區綠化、道路綠化等景觀建設中,增加木本植物(樹木)比重,建設喬灌木科學結合、復層結構的森林綠地。在城區啟動紅豆杉栽植,高標準建設城市綠化小品,著力提高城市綠化檔次。
7、大力推進綠色家園工程建設。大力開展“美麗和諧鄉村”創建活動。以村莊道路、河道、庭院、宅旁綠化、休閑公園和風景林建設為重點,完善村莊綠化布局,構建多樹種、多層次、多功能的村莊植被生態體系,實現村莊綠化美化。對掛牌保護的古樹名木給予適當補償。
8、加強生態建設與保護。大力實施農機上山、水利上山,示范推廣割草機,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加強山核桃產區的生態修復與保護。大力推廣林下種草、植灌,推行籬笆式、塊石式水保方式,鼓勵山核桃林與闊葉樹種混交造林,切實加強水土的保持保護。對林農購置除草機等林業生產機械的,予以一定的專項補貼。
9、維護生態安全。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健全火災監控體系,加強防火專業隊伍建設,及時有效撲滅森林火災。深入開展防火宣傳,提高全民防火意識。加強松材線蟲除治,強化疫木源頭管理,定期開展疫情監測,切實保護森林生態安全。
三、加快構建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
10、調整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堅持以商品林建設為基礎,以經濟林建設為重點,整體規劃,合理布局,大力培育具有區域特點和競爭優勢的山核桃、竹業、花卉苗木、紅豆杉、油茶等林業支柱產業。推進“一村一品”興林富民示范工程,建設以“三竹”為主的筍竹生產基地,以山核桃、油茶為主的有機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以紅豆杉、牡丹為主的苗木花卉生產基地,以杉木、外松為主的速生豐產林基地,以楓香、南酸棗為主的工業原料林基地,以寧前胡、白術為主的森林藥材生產基地,以青龍灣森林公園為主的生態旅游度假基地等一批高標準示范基地。實施森林質量提升行動,選擇新品種,運用新技術,推進低產林改造,力促森林生長量、林地產出率、林農收入和森林生態效益大幅提升。
11、培育壯大林業特色產業。發揮林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大力發展山核桃油等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支持木竹、筍制品加工企業技術改造和科技投入,提升木竹及筍制品加工能力,提高附加值。加快萬畝珍稀樹種園建設,推進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建設。支持建設紅豆杉示范種植基地,并予以專項補助。規劃建設野生觀光林、養生園,啟動紅豆杉醫藥工程建設。制定油茶產業發展規劃,鼓勵適宜荒山發展油茶種植,扶持油茶產業快速發展。按照“控規模、提品質、增效益”要求,引導香菇生產加工,處理好生態保護和林農增收的關系。加快林業綜合開發,大力發展林下種植養殖,加快培育生物醫藥、生物質能源等新興產業。
12、大力發展林業合作經濟組織。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龍頭企業+合作社+林農”新型林業合作經濟組織,鼓勵林農以山場或資金入股。堅持統一供應、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加快建立較為健全的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林業生產提供產前、產中及產后服務。推進林業專業合作社規范化、信息化建設,完善利益聯結及運營機制,帶動林農增收,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加大對合作社在科技、信息、稅收、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促其健康發展。
13、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打造恩龍風情園、板橋自然保護區、胡樂一萬嶺等生態旅游品牌,啟動梅林狩獵俱樂部、萬家道場坪等戶外運動及紅豆杉康體中心、牡丹園、青梅園等森林文化項目建設,不斷挖掘林業功能,推動林業三產加快發展。
14、強化科技支撐作用。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推進產學研結合,加強林業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提升林業科技創新能力。支持林業龍頭企業建立研發中心,運用新技術、研發新品種,推進精深加工,重點在木竹產品精深加工、山核桃油精深加工、紅豆杉紫杉醇萃取等領域實現新突破,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
四、全面深化林業各項改革
15、推行林地適度規模經營。鼓勵和引導林農在自愿的前提下,按照股份合作、民主管理、自主經營、按股分紅、風險共擔的原則,組建股份合作林場,推進林地規模經營。支持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其他社會資本開展林地流轉,投資林業開發。充分發揮林權管理服務中心作用,健全森林資源評估機構,規范林地流轉程序,促進森林資源升值。
16、著力搭建林業融資平臺。鼓勵金融機構、擔保機構積極開辦林權抵押貸款、小額信用貸款和貸款擔保,縮短工作流程,提升信貸服務水平。大力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加快組建村鎮銀行,著力拓展林業融資渠道。推行農戶信用評價和林權抵押相結合的免評估、可循環的小額信用貸款。建立林權抵押貸款風險基金,對不能按期償還的貸款,由林業部門會同金融機構處置抵押物,將處置所得轉入風險基金。探索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險制度,鼓勵林農及林業企業參保投保。
17、切實增加林農收入。取消征收經濟林產品、林副產品及其他林產品的育林基金。育林基金征收只限于作為商品銷售的木材和竹材,征收標準降低為竹木銷售收入的10%,并取消按5%征收的維簡費。各級各部門在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木材運輸證和林權證時,一律不得“搭車”收取任何費用。鼓勵林業生產經營者在林區修建作業道,實施每年百公里林區作業道工程,改善林區生產設施條件,減少生產經營成本,增加林農收入。對新建林區作業道予以一定的專項補貼。
五、加強對林業工作的領導
18、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將發展現代林業作為實現科學發展、建設生態文明的首要任務,作為壯大林業經濟、促進林農增收的有效途徑,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各級黨委、政府要從戰略、全局的高度來統攬現代林業建設,協調解決現代林業發展中的各類問題,努力形成促進現代林業發展的良性工作機制。要強化林業宣傳,切實增強廣大群眾參與生態保護的意識,提高廣大群眾參與林業建設的自覺性,努力形成人人關心林業發展、人人參與林業建設的良好氛圍。
19、落實林業目標管理。各級行政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是現代林業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和主要責任人。要認真落實林業發展任期目標管理,對現代林業發展的各項指標,實行嚴格考核,嚴格獎懲,并受同級人民代表大會監督。要將現代林業發展目標落實情況作為干部政績考核、選拔任用和獎懲的重要依據,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強化協調配合,切實保障現代林業發展。
20、加大林業經費投入。市財政每年安排300萬元資金,專項用于現代林業發展,同時按照財政收入增長幅度逐年加大對林業的投入。各鄉鎮、街道也要根據自身財力,安排現代林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對上爭取林業項目、林業貸款貼息等力度,支持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戶發展。
20、加強林業隊伍建設。全市林業執法和公共管理服務機構的人員與工作經費全部納入市財政預算。加強林業綜合執法,嚴厲打擊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維護林業生產秩序。強化林業行政管理職能,理順林業建設與管理體制,充實林業工作力量,切實提高林業干部隊伍的思想業務素質,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作風過硬、紀律嚴明、業務精通的林業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