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推進竹子產業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
我縣是全省重點竹產區之一,竹類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潛力巨大。近年來,全縣竹產業發展較快,但仍存在經營粗放、質量不高、投入不足等問題。為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提升綠色質量,推動竹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林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打造生態文明展示區,現就加快我縣竹產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發展竹產業的重要意義
1、竹子是重要的可再生森林資源,在涵養水源、防治水土流失、發展生態旅游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積極培育、開發和利用竹類資源,加快竹產業發展,對增加林產品有效供給、培育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加強生態建設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培育、開發和利用竹類資源的重要意義,上下聯動,齊心協力,推動全縣竹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2、我縣現有竹林面積14.2萬畝,毛竹立竹量2100萬根。由于受傳統經營觀念等因素影響,竹林生產經營和開發利用水平不高,與竹業發達地區相比,尚具很大的發展潛力。為盡快扭轉這種局面,必須進一步統一思想,轉變觀念,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得力措施,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如期實現全縣竹業發展目標。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3、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竹產業發展的意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竹資源培育為基礎,以提升竹林質量為支撐,以林業產業化經營為載體,優化區域布局,加快結構調整,實施集約化、規?;l展,逐步形成貿工林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竹產業體系,努力實現竹產業經濟和生態建設協調發展。
4、基本原則。堅持統一規劃與分類指導相結合;堅持適度竹林資源培育與強化竹林質量提升相結合;堅持資源開發與保護并重;堅持以優化產品結構為重點,以提高綜合效益為目標;堅持科技興竹,提高竹產業經營管理水平。
三、發展目標和實施步驟
5、發展目標。2011年—2015年,全縣新造竹林2萬畝,完成5萬畝竹林質量提升,竹林總面積達到17.8萬畝,培育竹產業規模以上企業2家,竹業總產值達3億元,竹農在竹業上人均收入達1500元以上。2016—2020年,全縣新造竹林3萬畝,完成7萬畝竹林質量提升,竹林總面積達22.8萬畝,再培育竹產業規模以上企業2家,竹產業總產值達8億元,竹農在竹業上人均收入達3000元以上。
6、建設步驟。共分三步走。第一步:集中財力、物力、人力,在祁山、鳧峰等毛竹重點鄉鎮開展竹林增產增效提升活動,使竹林畝效益在現有基礎上提高一倍以上。第二步:將竹林增產增效提升活動成果向其他竹子主產鄉鎮推廣,在竹子主產鄉鎮建設竹子現代示范區。第三步:在全縣所有竹子分布地區全面開展竹林增產增效提升活動,逐步在全縣建成竹子現代示范點(片)1萬畝以上,示范點畝均年產值超600元。
四、政策措施
7、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縣竹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統一組織、指導、協調和督查全縣竹產業發展工作。將竹業開發工作列入鄉鎮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年終對各鄉鎮竹業開發實施情況進行考核,兌現獎懲。各鄉鎮要建立健全相應領導機構,指定專人負責,加強竹產業發展的領導,確保我縣竹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8、制定發展規劃。各鄉鎮要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科學制定竹產業發展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年度實施方案,把竹林基地建設、龍頭企業培育和市場開發緊密結合起來,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發展格局。要建立健全竹產業發展領導責任制和竹業示范基地檢查驗收制度,確保竹資源持續開發和利用。林業主管部門要掌握竹產業發展動態,及時解決竹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h直相關部門要及時提供技術服務和指導,共同推進竹產業發展。
9、加大政策扶持。采取以獎、增加信貸和農業發展資金的投入、聚集社會財力、向上級爭取專項資金等多種渠道,廣籌資金,保障有效投入到位??h政府每年拿出不少于50萬元的專項資金,用于扶持竹林培育和筍竹加工企業的發展。積極整合重點林業項目,優先安排毛竹造林和竹林懇復。允許筍竹林經營者以通過合法途徑取得的林地使用權和林權作抵押,向銀行貸款用于筍竹林建設。各金融機構對從事竹產業發展的企業,在符合貸款政策的前提下優先給予貸款。積極鼓勵扶持個體、企業及外商出資造林,發展我縣竹業產業。
10、建立科技示范。加強技術培訓,狠抓科學育竹、科技興竹。5年內,依靠科技進步使低產竹林由目前的每畝產值不到200元增加到400元以上。在毛竹重點鄉鎮建立竹子現代示范區,推廣豐產栽培技術,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和科技含量。采取舉辦技術培訓班,科技信息等多種形式送科技下鄉。積極鼓勵和支持廣大林業科技人員進村入戶,上山入林,與村、場、大戶“定點掛鉤”,開展技術開發、示范、推廣、承包等有償服務,提高竹農管理技能、竹林產量、質量和效益。
11、實行科學經營。對竹林進行全面科學的調查規劃,根據地形、坡向、立地條件、交通情況、勞力狀況的不同,確定經營類型,根據加工業布局、市場需求情況區分不同培育目標,通過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聯戶造林等方式新造和墾復毛竹林,特別是要重點抓好筍用林培育。要充分發揮我縣優良適生竹種多的優勢,大力開發鄉土竹種資源,著重發展中、小徑竹,逐步提高竹林產出效益。加強竹林中有價值的闊葉幼苗幼樹保護,改善林分結構。加快林道建設,改善竹林交通條件。
12、創新發展機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鼓勵各種社會主體通過承包、租賃、轉讓等形式,參與全縣林地和竹林使用權的流轉;鼓勵各種社會主體參與或投資竹業開發,興建竹林基地和竹產品加工基地;鼓勵竹農將分戶經營的竹林經營權流轉給竹業龍頭企業或個體承包大戶,實施規模經營。對依法流轉獲取竹林使用權并投資開發竹林基地的,及時給予辦理林權登記手續,依法保護其合法權益。
13、培育龍頭企業。以建興、木之語等龍頭企業帶動發展竹產品精深加工和系列開發,延長產業鏈,提高竹林資源綜合利用率和產品附加值。鼓勵竹業龍頭企業實行“貿、工、林”一體化開發,走集約化、規?;l展道路,鼓勵龍頭企業打造知名品牌,對安徽省著名商標申報成功的竹業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同時,積極幫助企業拓寬市場,提高企業產品在各類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占有率。
14、提高發展水平。加快竹產業專業合作社發展,提高竹農組織化程度,積極推進規模化發展,實現統一標準、統一經營、統一品牌和統一銷售。完善生產加工企業與竹子現代示范區的聯結機制,引導企業開展定單生產,建立生產原料基地。加強品牌整合,提高竹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要大力開發觀光休閑和特色旅游,推動竹產業綜合開發。加大對全縣竹林基地的保護工作力度,確保全縣竹林資源安全,依法保護竹林的所有者或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打擊各類破壞竹林資源開發和侵犯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