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黨政執行力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執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提高政府執行力事關全縣發展大局、事關群眾利益、事關政府形象。為切實加強政府執行力建設,進一步提高行政效能,著力建設服務型政府,推動我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為主題,以提高政府執行力為重點,以改進機關干部作風為基礎,以推進廉政建設為保證,以優化投資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目標,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各類問題,切實增強政府凝聚力,樹立公信力,激發戰斗力,不斷將服務政府、法治政府、責任政府、效能政府、廉潔政府建設推向深入。
二、工作目標
通過加強政府執行力建設,進一步強化機關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進取意識、效率意識、執行意識,提升各級各部門開拓創新、高效服務、依法行政、團結協作、快速應變的能力,力求在解放思想上有新突破,在轉變職能上有新舉措,在服務水平上有新提高,在工作作風上有新改進,在制度創新上有新進展,努力構建“職責明確、工作規范、反應敏捷、政令暢通、執行有力”的工作運行機制,提升應對新形勢、適應新變化、順應新發展的執行力和公信力,促進縣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三、工作重點
(一)提高行政決策能力。科學決策是加強政府執行力建設的前提。要規范決策程序,建立健全公眾參與、專家論證與政府決策相結合的行政決策機制,實行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堅持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內部議事和決策制度,力求以較小的決策成本、較高的決策效率,實現更好的決策效益。要通過提高行政決策能力,提高決策科學性,解決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問題;提高決策民主性,解決行政決策透明度不高的問題;提高依法決策的規范性,防止盲目決策的現象。
(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依法行政是加強政府執行力建設的基本要求。各部門、各鄉鎮要切實增強法制觀念,認真貫徹落實好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省關于加強市縣依法行政的決定》等行政法規。要加強行政規范管理,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依法實施公共服務和管理社會事務。推進行政管理規范化和標準化,健全崗位責任制,積極推行政務公開制度,建立主體明確、層級清晰、具體量化的崗位責任制,明確工作責任和規程,形成內設機構之間、崗位之間的無縫隙責任鏈條,使每項工作職責、每個工作環節的責任都落實到崗位、落實到人。通過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規范辦事流程,解決政府部門執行過程中行政不作為、亂作為和“權力尋租”問題,解決不依法行政、不依規辦事、行政效率不高的問題。
(三)提高主動協調能力。主動協調是加強政府執行力建設的關鍵。各部門、各鄉鎮要圍繞加快發展、跨越發展大局,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分工不分家。各單位主要領導要發揚勇于負責、敢于負責的精神,對事關全局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不回避、不上交,及時組織研究,緊緊抓住不放,親自協調解決;對涉及多個單位的重要問題主動溝通、主動協調,決不能推諉扯皮、攬功推過。對縣政府安排的各項重點工作,必須搶時間、趕進度,促進整體工作進展。
(四)提高領導科學發展能力。實現縣域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是加強政府執行力建設的落腳。要堅持把加強政府執行力建設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立跨越發展之志,謀跨越發展之策,鼓跨越發展之勁,求跨越發展之效,努力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各鄉鎮、各部門要緊緊圍繞政府重點工作、重點建設項目,制訂周密的實施計劃,明確各自職責,構建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目標責任體系,形成人人心中有目標、人人肩上有擔子、人人身上有壓力的工作局面,確保政府各項目標全面完成,推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五)提高應對突發事件能力。應對突發事件是加強政府執行力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各鄉鎮、各部門要完善應急和公共安全管理體系,建立應急聯動機制,形成統一指揮、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協同應對的合力,全面提高應對事故災難、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強對越級上訪和集體上訪的勸訪和息訪工作。實行初訪首問責任制,按照分級管理原則,把好第一道關口,及時轉交、督促責任單位把事項解決在首訪環節,按照“人要回去、事要解決”的要求,落實監控化解責任,依法解決越級上訪特別是赴省市進京上訪問題,確保穩定不失控。
(六)提高公務員綜合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是加強政府執行力建設的重要保障。要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依法履職的素質和能力,通過加強市場經濟、科學技術、法律法規、公共管理等相關知識的學習,使全體公務員成為本崗位、本行業的行家里手。要提高執政為民的素質和能力,通過深入基層,在實踐中學習,提高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維護群眾利益的能力。要提高工作創新的素質和能力,以改革姿態、用創新精神,來研究新情況、探索新路子,解決新問題。提高整體協作的素質和能力。要樹立大局觀念和整體意識,加強協調配合,形成推動工作的合力。
四、工作機制
提高政府執行力是政府的一項長期任務,必須常抓不懈。各鄉鎮、各部門要通過建立健全和完善相關制度,形成不斷提高政府執行力的長效工作機制。
(一)完善領導責任機制,強化領導示范。提高政府執行力,關鍵在領導。要嚴格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強化“一把手”的責任意識,支持部門和單位獨立負責地、創造性地做好職責范圍內的工作。對政府確定的重大事情、主要任務和完成的目標,“一把手”要親自抓,負總責。縣政府領導抓工作檢查,主要抓“一把手”,真正形成從領導做起,從政府職能部門做起,帶頭執行落實,帶頭提速提效。形成一級督辦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執行落實機制。
(二)落實協調會商機制,增強執行合力。嚴格落實主辦責任制,明確主協辦單位的責任,強化部門溝通會商,對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部門共同落實辦理的事項,由縣政府明確主辦單位和協辦單位。主辦單位要主動負起責任,代表縣政府履行職能,協調解決落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始有終地完成好縣政府交辦的事項;協辦單位要顧全大局,聽從指揮和調度,全力協助主辦單位完成交辦事項。縣政府辦、監察局要對部門之間主動協調配合的好經驗、好做法進行總結和推廣,對推諉扯皮、各行其是,隨意上交矛盾,甚至相互拆臺的現象進行通報批評。
(三)強化檢查督辦機制,通報正反典型??h政府督辦室要充分發揮職能,對縣政府下達的指令,督促各鄉鎮、各部門立即執行、堅決執行;對縣政府重要會議議定事項和領導批示交辦事項,實行限時督辦,督促各部門和單位及時辦理,按時反饋,超過時限的必須說明原因,切實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要改進督查工作辦法,把經常性的督辦與深入實際和到群眾中明查暗訪結合起來,著眼于掌握落實的真實情況,突出抓好正反方面典型,公開通報,以達到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嚴明政紀、改進工作的目的。
(四)健全社會評價機制,接受公開監督。政府執行力建設是一項“陽光工程”。各鄉鎮、各部門和各單位要將執行力建設的各項工作部署、配套措施以及典型案件的查處情況及時向社會公布,把執行力建設過程的監督權和成效的評判權,交給服務對象、交給群眾、交給社會。要自覺接受人大的工作監督、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要加強輿論監督,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關心、參與、支持和監督政府提高執行力的濃厚氛圍。縣監察部門要結合政府績效管理,開展第三方評議,對各部門和單位的執行力情況進行評議,并將評議結果向社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