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設街道服務功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直屬機構,中央、省、市屬駐和有關單位,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社區服務功能建設是縣政府實施的四十項民生工程之一,為認真抓好此項民生工程的落實,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和諧社區建設的意見》、縣政府《關于全面實施年四十項民生工程的意見》的精神,結合我縣社區建設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加快建設和諧社區的總體要求,把完善社區服務功能建設作為加強社區基礎工作、滿足民生需求和落實基本服務的重要平臺和載體,通過實施項目帶動,加大資金投入,逐步把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群眾,不斷滿足社區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物質文化生活服務需求;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充分發揮政府、社區居委會、民間組織、駐社區單位、企業及居民個人的作用,促進社區服務功能建設;堅持實事求是,突出重點,立足縣情,從薄弱處求突破,在普及上求提高,推動公共資源重點向社區力不能及的地區、困難群眾、社會事業傾斜;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急事先辦,務求實效,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二)總體目標。通過實施以民生需求為導向的完善社區服務功能建設,用3年左右時間,使全縣社區基本實現“豐富社區服務內容,強化社區服務功能,建立健全社區服務網絡,不斷提高社區服務水平”的總體目標。
二、實施內容
根據縣政府實施的新增12項民生工程,制定完善社區服務功能建設實施內容,共四項建設工程,分3年實施,投資總額450萬元。
(一)和城社區內部小街小巷道路整治工程。對和城社區內部40條小街小巷道路進行整治改造,解決社區群眾出行難問題。2009年,計劃投資90萬元改造維修昭明路、半枝梅路、華旗巷、扁擔河巷、新風小區巷、小許村巷,安裝照明路燈26盞。加強對城區市政排水管網的節點改造,重點實施華旗巷、小許村巷的排水管道和設施改造。到2011年,使和城內所有社區小街小巷道路達到路平、水暢、燈明,基本實現社區小街小巷“硬化、亮化、凈化、美化”的目標。
(二)社區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工程。結合和城7個社區區域特點,因地制宜地落實具有綜合服務功能和內容的場地設施,為社區居民提供讀書閱覽、團體活動、教育培訓、科普、普法、健身康復、休閑娛樂等各類公益性的文化服務,并為老年人、青少年、殘障人等社區各類人群開展活動提供便利。計劃投資30萬元,在和城建成2個社區綜合文化活動中心、10個社區信息苑、10個社區宣傳欄。到使和城7個社區全部建成社區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建成30個社區信息苑、30個社區宣傳欄。
(三)社區“慈善超市”工程。社區“慈善超市”建設,立足社區,方便困難群體,使貧困群眾能夠按照自己的需求就近就地接受救助。通過人性化的超市運作模式,改變傳統的帶有節日慰問色彩的困難群眾救助方式,變象征性慰問為經常性救助,變節日性救助為長效性救助,使困難居民持久的感受到社會的關愛、黨和政府的溫暖。建立慈善超市要采取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辦法,2009年,計劃投資10萬元,在和城社區中選擇2個社區先搞好試點,取得經驗后再全面推開。總體目標是到2011年,在和城7個社區全部建立“慈善超市”,形成物源穩定、救助有力、管理規范的慈善超市體系。
(四)社區信息網絡平臺建設工程。建設和縣社區信息化服務網絡中心,完善和城社區的“一網”(以社區為單元建立便民服務網站)、“兩庫”(人口基礎數據庫、社區業務管理數據庫)、“一個中心”(社區服務統一呼叫中心)的服務功能,極大方便群眾和信息導入,實現社區服務信息化、網絡化,使社區組織對轄區居民的服務更加準確、快捷化。2009年,計劃投資20萬元,3年內完成網絡平臺及設備建設任務。
三、措施要求
(一)制定實施方案。為確保此項民生工程順利實施,縣民政局、財政局、歷陽鎮政府要按照本實施意見精神,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報經縣政府同意后組織實施。
(二)籌集配套資金。此項民生工程資金由縣、歷陽鎮按7:3比例分擔籌集,縣級視城市建設維護費籌集情況予以安排,歷陽鎮按比例配套,專項用于完善社區服務功能建設。
(三)加強組織領導。歷陽鎮政府要成立組織,政府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縣民政、財政、建設、督查、審計、監察等部門要加強指導監督。在項目進展、資金整合、質量檢驗等各個環節,要主動溝通協調,切實做到上下聯動,各方配合,確保工作順利推進。
(四)加強督查考核。要采取暗防、抽查等多種方式進行督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縣民生工程協調小組將組織綜合督查,督查結果作為縣政府民生工程考核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