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推進經濟發展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商標戰略,提高商標戰略意識,積極營造有利于商標培育發展的市場環境,鼓勵企業爭創具有自主商標知識產權的馳名、著名商標品牌,努力在全市形成一批具有特色、市場競爭力強、附加值高的商標,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產品的知名度,大力推進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及任務
(一)工作目標
1、做大商標總量,夯實商標品牌基礎。引導企業增強商標意識,深入開展“一所一標”的商標助推工作,到年使我市的注冊商標總量比現有總量翻一番,達到600件;到年達到800件。全面構建覆蓋我市所有支柱產業、新興產業的商標自主知識產權保護和儲備體系。
2、實施商標戰略,壯大產業集群。力爭用5年到10年的時間,形成一批在省內、國內具有競爭優勢的省著名商標,以及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國家馳名商標,有地理優勢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培育一批叫得響、體現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城市形象的大品牌,力爭全市擁有的省著名商標和國家馳名商標的數量、總體水平都有較大幅度提高。到年全市馳名商標達到10件以上,省著名商標達到80件以上。
(二)工作任務
1、大力推進構建全方位商標、政策體系。各縣(區)、市直有關部門要以商標戰略實施為抓手,推動地方、行業經濟發展,制定和實施相關經濟社會發展政策,針對不同地區、行業發展特點,完善商標扶持政策,積極培育和發展特色農產品商標、制造業商標、服務業商標,推動企業積極開展國際和國內的商標注冊,鼓勵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申請注冊有地理標志特征的證明商標、集體商標。
2、指導和支持市場實施商標戰略。引導和推動市場主體在經濟活動中使用注冊商標,鼓勵和幫助企業建立、完善商標價值評估、統計、對外合作管理和重大事項預警機制,提高自我維權的意識和商標糾紛的應對能力,推進企業實施商標戰略,以商標為凝聚力整合企業的技術、管理、營銷等優勢,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引導企業改進競爭模式,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豐富商標內涵,增強商標附加值,提高商標知名度,支持企業以商標專用權許可、質押等方式開展經營活動,充分開發和利用商標專用權的市場價值。
三、實施步驟
為確保在年全面實現全市商標戰略總體目標,將實施商標戰略劃分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推進實施商標戰略取得初步成效。結合實際,提出商標戰略實施計劃,大力開展商標戰略宣傳工作,并進行任務分解,督促落實相關政策,逐步建立商標戰略實施機制,完成階段性目標任務。
第二階段:推進實施商標戰略取得實質性突破。總結前期經驗,提高企業商標運用、保護、管理能力,進一步普及公眾宣傳教育,提升信息化水平,完善地方性法規及政策措施,使全市注冊商標總量比現有總量翻一番。
第三階段:推進實施商標戰略實現。根據地區、行業發展情況,分類指導,綜合平衡,提高完善,全面實現各項商標戰略目標。
四、組織領導
為了加強對全市商標戰略實施工作的協調指導,市政府成立全市商標戰略實施領導小組,由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長擔任組長,市工商局局長任副組長,市委宣傳部、市政府辦、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發改局、市商務局、市招商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科技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文化局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在市工商局設辦公室,主任由局長兼任。各成員單位要明確責任、整合優勢、加強協作,共同推動全市商標戰略的實施。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政策引導,建立激勵機制。為了鼓勵企業爭創馳名、著名商標,市財政每年要安排一定數額的扶持資金,對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省著名商標的所有人予以獎勵。其中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的一次性給予所有人5萬元,認定為省著名商標的一次性給予商標所有人2萬元的獎勵。
(二)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各縣(區)、市直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商標法律法規、知識產權的宣傳和培訓力度,特別是電視臺、日報社等新聞媒體,要充分發揮輿論宣傳優勢,通過設立專欄,制作專題等形式,廣泛宣傳我市商標發展和商標興市、商標興企、商標興農的典型事例,在全社會形成重視商標、宣傳商標、發展商標、保護商標的深厚氛圍。
(三)加強執法檢查,打擊侵權行為。建立工商部門與公安、質檢、文化和法院、檢察院等行政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的聯系配合機制,完善知識產權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情況交流和案件通報,形成統一協調的商標行政保護體制。加強對專賣店、商場超市、商品集散地、商標印制企業的執法檢查,依法查處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違法行為,強化商標專用權行政保護力度;引導商標注冊權人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維權力度,大力支持和鼓勵創立商標自主品牌,杜絕商標違法侵權行為;加強商標品牌保護的政企協作,積極探索商標品牌保護的長效機制,為各類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四)立足區域特色,注重資源挖掘。各縣(區)工商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實行基層商標專管員制度,加強對轄區企業商標注冊工作的指導,推動轄區注冊商標總量增長。要重視培育支柱產業自主商標品牌,特別是優勢企業的自主商標品牌培育;引導出口型企業積極申請商標國際注冊,做到“商品出口、商標先行”,培育更多具有自主品牌的外向型企業;加強對各類新工業園區、新投資項目、新投產企業的跟蹤指導,大力培育商貿、物流、旅游等服務行業的自主商標品牌建設,引導企業登記與商標注冊同步進行。
(五)加大扶持力度,壯大品牌集群。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薦一批”的原則,工商部門要做好馳名、著名商標品牌的培育工作,指導企業以創牌促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提升產品的檔次和商標品牌的知名度,引導龍頭企業、利稅大戶爭創馳名、著名商標,做大做強企業,服務經濟發展。鼓勵支持馳名、著名商標企業設立集團,凡以著名(馳名)商標作為企業字號的,冠“”行政區劃不受注冊資本、行業、組織形式的限制;擁有馳名商標、中國名牌、中國出口名牌、中華老字號的核心企業注冊資本500萬元以上,有2個以上子公司,總資本1000萬元以上的,可申辦企業集團。
(六)做活農字號商標,推動新農村建設。各縣(區)要組織相關部門,落實商標發展規劃各項工作任務,培育、扶持和推薦具有原產地人文和自然特征的“名、特、優、新、稀”農產品品牌,申報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集體商標。各縣(區)每年至少推薦1件涉農注冊商標,積極推廣“公司+商標+農戶”經營模式,推動鄉村企業開展商標品牌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