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發展農村義務教育會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同志們:
按照會議安排,我著重就農村義務教育和農村衛生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關于農村義務教育工作
農村義務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普及和鞏固義務教育,是推進教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第一、認真落實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今年開始,我縣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新機制。新機制覆蓋全縣161所中小學,惠及學生49645人。在免除學雜費方面,新機制計劃安排1201萬元,實際安排1250.6萬元,超出政策額度近50萬元;在中小學公用經費方面,新機制計劃安排374萬元,我縣已按計劃全部落實到位。可以說縣委、縣政府對這項工作非常重視,保證國家、省市政策的全面落實。下一步,各有關部門要進步加大投入力度,切實承擔起相關責任,把各項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在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的同時,還要做好貧困家庭學生工作,全縣有17151名中小學生享受中央免費提供教科書補助,其中:小學10214人,占小學在校生總數的30%。貧困學生受助率100%;初中6920人,占在校舍生總數35.8%,貧困學生受助率達92%;我縣現有寄宿制小學36所,26所初中全部是寄宿制,按照小學每生每年200元,初中每生每年300元標準足額落實補助貧困生寄宿生生活費92.1萬元資助學生3401萬元,寄宿貧困生受助率達到100%。教育部門要進一步摸清貧困家庭學生底數,足額落實專項資金,確保每一個貧困生得到資助。此外,國家在繼全部免除家庭困難學生書費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的“兩免一補”政策后,又對取得普通本科和高等、中等職業教育資格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實施惠民政策,主要有國家獎學金,標準每人每年8000元;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為平均每生每年2000元;國家勵志獎學金、標準為每人每生5000元;中等職業學校助學金標準為每生每年1500元和國家助學貸款系列貸款系列惠民政策。特別是對于普通本科和高等職業本科專科生畢業后自愿到我省國家和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鄉鎮及以下基層單位就業,服務5年以上的,其在學習期間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本金及其全部償還之前產生的利息由省、市財政代為償還。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標準最高不超過6000元;此外,國家將于下半年還要出臺對普通高校和高、中職等職業學校貧困生的新資助政策,各級各部門要提早準備,待省市方案下發后,立即啟動。要積極構建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的長效機制。從今年起到2010年,國家實施“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我縣已將改造項目上報,有關部門要盯住項目,爭取有更多改造校舍項目擠進省市計劃盤子。
第二,進一步完善農村中小學學區建設。近年來,我縣按照“統籌規劃、資源整合、均衡發展、全面提高”的思路,以讓農村孩子享受城里孩子一樣優質教育為目標,大力推行農村中小學學區建設,得到了省教育廳、省政府、教育部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認為我縣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探索出了一條成功之路。截止目前,全縣共撤并小學175所,教學點155個,中學25所,共建規模初中20所,規模小學41所,幼兒園發展到198所。實踐證明,學區建設是對“以縣為主”管理體制的創新,是促進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實現公平教育的有效途徑。得到了廣大學生家長和學校、教師以及社會各界的認可。今后一個時期,在抓好硬環境建設的同時,要在創新教育內涵發展上下功夫,重點抓好校園文化建設、教師素質提高、課堂教學優化、中小生素質教育四大工程。
第三,加強農村義務教育的管理。按照“以縣管理為主”管理體制的要求,教育局要切實承擔起工作職責,集中精力解決好義務教育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要推進城鎮中小學教師到農村支教工作,全縣每年安排30名城鎮中小學教師到農村支教,10名農村中小學教師到城鎮學校掛職,10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一線任教,帶動農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要加大治理學校亂收費工作力度,規范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行為,推進規范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工作。繼續嚴格執行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三限”政策。要高度重視學校安全工作。各鄉鎮政府、各有關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以“平安校園”創建活動為載體,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全面落實好安全管理責任制,切實加強各項安全措施,嚴防各類安全措施的發生。
二、關于農村醫療衛生工作
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工作,提高農民群眾的健康水平,是構建和諧圍場的關鍵之舉。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工作決定》精神,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的實施意見》,對農村醫療衛生工作做出了專門部署,充分本現了縣委、縣政府執政為民的理念和解決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決心。
第一,加快推進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今年我縣各鄉鎮全部實施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醫療制度,參合農民36.萬人,平均參合率80.33%.到7月底,合作醫療共補償人次,受益率%;補償醫療費用萬元,合作資金總使用率%;總體上看,從開展試點至全面鋪開,工作進展順利,運行平穩,成效顯著,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普遍歡迎.但在實施過程中,暴露出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宣傳工作不夠深入,慢性病認定人數少,合管中心辦公設備建設滯后,工作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下一步,要加強經辦機構建設,本著精簡、效能的原則,做到有人辦事、有錢辦事、有能力辦事、確保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嚴格基金監管,保證基金安全、封閉運行,公開、合理使用;規范定點醫療機構、實行準入,退出和考核、評估制度,降低醫療成本;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參合率,擴大群眾的受益面和覆蓋范圍。
第二,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解決農民看得起病的問題;加強農村服務體系建設,是解決農民有地方看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的問題。當前,最緊要的是把市委、市政府《決定》落實好,從5月份開始,我縣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對銀鎮、蘭旗卡倫、御道口三個鄉鎮衛生院改革試點,公開聘用衛生院長,衛生院職工全員聘用,享受財政補貼村醫聘用等工作順利完成。下半年,我縣要在三分之一的鄉鎮中推開衛生院及村衛生所改革工作,*年,全部完成鄉鎮衛生院改革工作。任務很艱巨,有關部門要提前做好摸底準備工作,確保順利完成改革任務。
第三,強化農村衛生隊伍建設。目前,我縣農村衛生人才相當匱乏。據初步統計,在縣級醫療機構中,全日制本科生僅占%、專科生僅占%;在鄉級醫療衛生機構中,全日制本科僅占%、專科生僅占%;在村衛所,專科生僅占%、中專生僅占%。加強農村衛生隊伍建設,既是當務之急,也是長遠之策。《決定》要求按照服務區域、服務人口核定鄉鎮衛生院編制總額,確定一定比例的財政供養人員,并在工資、福利、職稱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目的就是要把現有的人才留住,同時吸更多有較高水平的衛生技術人員和大學生到基層工作。在這次鄉鎮衛生院改革中,每個鄉鎮衛生院要預留出1到2個編制,為充實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做準備。同時要抓好對口支援,選派優秀醫師支援農村和衛生下鄉工作。
第四,努力降低農民看病就醫費用。看病難、看病貴,既有公共衛生公益性質弱化、投入不足等原因,也有人員素質、體制及管理運行機制等原因。最近一段時間,我們把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作為民生大事來抓,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醫療衛生機構,要積極探索減輕群眾醫療費用負擔的有效途徑,特別是研究通過統一采購、統一價格的方式,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成本,降低藥價。要進一步規范醫療服務行為,遏制醫藥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在鄉鎮衛生院以上醫院,全部推行單病病種限價制度。
同志們:教育衛生工作是為廣大群眾服務的事業,是“深入農村、服務農民”活動的重要內容。開展“深入農村、服務農民”活動,對衛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一定要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積極行動起來,進一步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在抓好教育衛生工作的同時,下大力推進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千方百計為百姓造福,為群眾謀利益,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構建和諧圍場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