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建設局農村建設改革發展計劃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設局農村建設改革發展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建設局農村建設改革發展計劃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在新的起點上,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從我市近幾年農村改革發展情況看,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深入開展,制度不斷探索創新,都市型農業較快發展,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社會保障覆蓋面大幅度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事業逐步完善。但離城鄉一體化建設和全面小康目標還有一定距離,我們的農村改革發展正處在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關鍵時期。根據*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十改*動”目標任務要求和我市實際,明年農業農村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我市“兩創”工作和經濟轉型升級要求,以土地流轉推進農業經營規模化、置換建房推進農民居住社區化、統籌城鄉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民生保障推進傳統農民市民化為目標,創新機制,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加快農業經濟轉型升級,加快城鄉統籌新農村建設步伐,形成城鄉產業相互融合、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1、增強農村綜合經濟實力,實現農業增加值增長4%;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鼓勵農戶創業、轉業、就業,完成培訓農民15000人,確保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力爭10%。

      2、提升農業發展綜合實力。確保全年糧食種植面積達到47.8萬畝,實現糧食總產量22萬噸;培育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加快兩個市級農業園區和農業循環經濟實驗園區建設,新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強村3個。

      3、提高現代農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業向規模化、品牌化、品質化方向發展。全年新流轉土地1萬畝;新增“新三資”投資農業1億元,新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家,新發展規范化合作社5家;創建*市級以上名牌農產品2個,全國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5個;全年機插秧面積2萬畝,統防統治面積1.8萬畝。

      4、積極發展外向型農業,發揮農業企業、合作社、農產品營銷經紀人的作用,對接國際國內大市場,力爭農產品營銷量增長10%,供滬農產品增長12%。

      5、逐步改變農民生活方式,推動農民居住集聚,全年新增農戶到集聚點建房居住1000戶;新增50戶以上規模型村中心社區5個;創建省全面小康新社區3個以上;“兩分兩換”試點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6、優化農業農村生態環境。加大綠化工作力度,全年新增農村綠化3000畝;建設綠化特色村3個;創建省級綠化示范村3個,*市級綠化示范村5個;提升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效果,推進林牧結合試點工作,實現規模豬場治理率達到90%。

      7、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健全農產品安全和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加強農業投入品管理和農資信用體系建設,強化海域管理和漁政執法檢查。進一步推進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

      工作重點

      (一)以土地流轉為重點促進農業規模化經營

      ——進一步探索土地流轉新機制,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建設,堅持流轉與開發并重,繼續采用土地股份化、合作化等多種形式,推進土地流轉;積極探索先流轉后招商和整村整組流轉,鼓勵扶持發展規模生態糧油種植基地。

      ——圍繞產業集群,突出蘑菇、蘆筍(蔬菜)、觀賞魚、南美白對蝦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積極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生態特色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增強農業功能,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發展,加快農業品牌建設。

      ——扶持培育規模化的農業市場主體,重點扶持規模經營的專業大戶、有帶動效應的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發展;以兩個市級園區建設為載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資金、技術、服務等要素集聚,使之成為都市型現代農業的先行區。

      (二)以實驗園建設為重點加快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大力探索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無害化治理技術,在省、*市有關部門的指導下,積極開展農業循環經濟實驗園區建設。以新倉、*為核心區,曹橋、當湖為輻射區,在237平方公里區域內,進行試驗研究,引進和推廣農業新設施,建立農業循環*結機制,構建水稻—→蘑菇—→蘆筍(西瓜、出口蔬菜)等循環產業鏈,實現單位產出率比園區外同類產業增效5%以上。大力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控制養殖總量,削減散養量,堅持控新治舊、堵疏結合、監管并舉,按照“兩分離三配套”的要求加快治污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林牧結合推進排泄物綜合利用,常年存欄5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排泄物綜合利用率91%以上,認真實施“811”環保新三年行動計劃,確保項目質量和效果。繼續深化與省科院、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斷擴大測土配方施肥面積,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三)以機制創新為重點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按照小生產大服務思路,大力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組織創新、機制創新、手段創新。發展農業服務業。積極探索統一耕作、統防統治、農資供應、市場營銷等農業經營服務組織,通過培育糧食合作社、農機合作社、植保合作社和農資配送服務公司等生產性服務組織,為農業主體提供全面、持續、專業的服務。加強農業服務平臺建設。增強農技110、96518、農村經濟信息網、農民信箱等服務平臺功能,提高農技110現場會診能力,增加網絡化市場實時價格內容,提高農民信箱應用率和網上交易量。健全責任農技推廣制度。整合農技力量,通過責任體系建設,構建市、鎮街道、村三級專家組*動機制,發揮各級技術專家作用,同時整合農技推廣相關資金,讓專家帶著項目下基層,確保農業科技落到實處,起到實效。

      (四)以平臺建設為重點提升農民創業創新能力。把推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點放到激勵農民創新創業上來,形成農民就業增收的新機制。提升農民素質。繼續深入實施“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創新培訓形式,提高培訓層次和培訓質量,重視職業農民培育和高技能人才培養。同時加強農民文明素質教育,積極推進文明家庭、和諧家庭等創建,提升農民文明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營造創業環境。進一步完善城鄉一體的就業網絡,促進就業中介機構、公共事務信息向農村延伸,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完善農民創新創業政策,進一步擴大農村房屋抵押貸款試點工作面;在貼息貸款、稅費減免和金融保險等方面給予扶持,充分發揮農業貸款擔保機構的作用,為農民創業提供要素供給服務,營造農民創業致富的良好環境。深入實施“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落實“一戶一策一干部”幫扶舉措,著力形成低收入農戶增收奔小康的長效機制。強化制度創新。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實踐農村土地和宅基地多形式流轉和轉讓,解放務工農民的生產力。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較為完善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減少農民對生存土地的依賴。

      (五)以管理方式轉變為重點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加大對農產品質量的監管,牢牢把好農產品質量安全關。一是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加強農業產地環境質量監測、農業生產標準應用監管、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農產品市場準入監督,有效構筑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一體化監督管理機制,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升生態高效農業競爭力。二是加強生產能力管理。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強農業耕地保護,嚴格保護好基本農田和標準農田。同時加強土壤改良,培肥地力。三是加強農業資源保護。重點保護種質資源和漁業資源,執行好休漁期制度,積極開展魚苗增殖放流活動,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四是強化農業工作責任制。在動物防疫、檢疫檢測和農資市場監管等方面嚴格責任,強化考核,確保責任履行到位。

      (六)以宅基地置換為重點推進農村新社區建設。一是探索開展“兩分兩換”試點。根據*市要求,以當湖街道為試點,加強試點核心區—通界村的調查摸底,完善村莊規劃,逐步落實試點區域的建設資金、用地指標,研究制訂相關政策,加快試點工作進展。二是穩步推進農村新社區建設。進一步完善村莊建設規劃,加強農民建房監管,推進農民置換建房向村中心社區、中心村、新市鎮和中心城區“四個”層次集聚,積極探索自然翻建和整體推進集聚機制、農民居住集聚和土地集聚與社會保障掛鉤機制,推進規模化農村新社區建設。三是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大力實施村莊整治建設工程,加快污水治理、衛生改廁等環境整治項目建設,推進“全面小康新社區”、綠化特色村示范村、生態村等創建工作,落實長效管理制度,改善生態環境,提升人居質量。四是加快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以創新發展“新倉經驗”為抓手,完善農村公共服務網絡,鞏固“五位一體”建設成果,完善社區服務機制,提升服務水平;依托“三位一體”合作經濟平臺,建立健全覆蓋全市農村的連鎖經營網絡,促進農村信用合作。五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制訂新三年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計劃,重點探索以項目扶持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活力。

      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合力推進。以市“兩年”和“樹創”活動要求,以深化機關效能建設為抓手,強化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各項考核考績;強化各單位監督、管理職能,做好新農村建設的協調、服務、指導工作。

      (二)強化學習,大膽創新。進一步保持和發揚善于學習的良好氛圍,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地方“三農”工作政策,通過學習,結合實際,尋找業務工作的創新點、突破口,大膽推進、破解難題、推陳出新,促進各項事業更快更好發展。

      (三)依托項目,共謀發展。把項目建設作為做好農業農村各項工作的重要抓手,牢固樹立項目就是牛鼻子的理念,依靠項目,促進農業農村事業快速發展。要在總結項目確立、申報、落實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項目報送工作,提高項目申報成功率;進一步完善項目管理制度,確保項目建設質量;進一步抓好項目續建,確保項目功能持續發揮。

      (四)依法行政,加強效能。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民主監督,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以文明、優質、高效為民服務;加大中層干部培養、鍛煉、交流和選拔力度,加強廉政建設,創建一支廉潔高效團結的干部隊伍,團結一心,合力奮進,始終保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良好工作狀態。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亚洲色欲啪啪久久WWW综合网|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不卡|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亚洲伦理一二三四|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在线观看| 欧洲 亚洲 国产图片综合|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成AV人片在WWW色猫咪|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色噜噜 |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亚洲黑人嫩小videos|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不卡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 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女在线线精品|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午夜鲁丝片|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色伊人|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永久精品ww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