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審計局經濟安全發展計劃市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總體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不斷創新審計理念,堅持自治區審計廳“壓數量、保質量,抓重點、出精品”和“改進方法、加大力度,保證質量,提高效率,文明審計”工作方針,加快推進審計轉型升級,增強審計保障全市經濟社會健康運行“免疫系統”功能,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促進市委、政府各項戰略部署和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在改進工作、保障發展、反腐倡廉中更好地發揮審計的建設性和創造性作用。
二、總體安排
按照全市審計工作總體思路,今年審計工作的總體安排是“貫穿一條主線、把握三個重點、完成六項任務、采取九項措施”。
(一)“貫穿一條主線”
就是促進全市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緊緊圍繞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各項重大決策部署,把保障和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平穩較快增長作為首要職責,統籌安排審計項目,加大審計監督力度,促進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和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
(二)把握“三個重點”
一是促進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措施落實。密切關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變化,及時揭示和反映執行中出現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和新情況、新問題,積極提出建議,為市委、政府提供決策依據。
二是維護全市經濟安全。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密切關注財政、民生、國有資產、能源和資源環境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和潛在風險,切實加強對經濟運行的分析、監測、預警,切實維護全市經濟安全。
三是嚴肅查處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案件。從愛護干部、預防犯罪、減少違法違規的善意角度出發,加大審計力度,揭示和反映重大違法違規、經濟犯罪和腐敗問題,促進反腐倡廉建設。
(三)“完成好六項任務”
第一,繼續深化財政審計,以促進市和旗縣區兩級財政增收節支。為促進市、旗縣區財政進一步加強預算管理,規范財政資金分配行為,保障財政資金安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對20*年市本級預算執行情況和1-2個旗縣區財政決算進行審計,重點核實財政收支的完整性、真實性、合規性和效益性,審查當年預算執行中是否存在偏差和追加預算審批程序是否合規,揭示財政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關注積極財政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以促進加強部門預算管理,深化部門預算改革,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目標,對市直14個部門20*年預算編制和執行情況進行審計和審計調查。為摸清全市稅源和稅收征管的真實情況,規范稅收征管和檢查稅收政策執行情況,對市本級和各旗縣區稅源和稅收征管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調查。對財政部門管理的外債項目專戶資金及相關費用收支情況進行審計,加強外債項目專戶資金監督,規范財政部門的債務管理,有效防范政府債務風險。
第二,加強對重大投資項目的跟蹤審計,以保障國家資金的安全和效益。統一安排國家拉動內需重大措施落實到我市的城市基礎設施、公益性設施、公路等重大項目的跟蹤審計,關口前移,把問題解決在事前或事中,減少和避免出現違法違規、決策失誤、損失浪費等問題,確保項目資金安全,保證國家拉動內需的建設項目發揮最好的效益,防止和避免干部犯錯誤,優化巴彥淖爾投資形象。出臺符合全市實際的投資項目跟蹤審計實施辦法,以項目為載體,以資金為主線,以效益為目標,突出重點,全程跟蹤,著力強化跟蹤審計實效。對臨河城區基礎設施和旗縣區公路共11項在建項目進行跟蹤審計。繼續加強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竣工決算審計,統一組織實施對我市5座水庫建設項目進行審計和審計調查,對臨河過境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竣工決算進行審計,對臨河城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旗縣區9項公路工程進行竣工決算審計和審計調查。通過審計要堅決遏制高估冒算工程價款等行為,重點關注政府投資項目的效益、質量和管理情況,揭露和解決效益不高、質量不好和管理不規范等問題,節約政府投資,提高工程質量和管理水平。
第三,加大對關系民生項目資金的審計力度,以促進黨和政府各項惠民政策的落實。以確保民生資金的安全性、合規性、效益性為目標,對20*年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基金的征繳、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監督檢查各項惠民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查處和糾正影響專項資金安全有效使用和侵害群眾利益的違紀違規行為;檢查基金的真實性、合規性,是否存在滯留、擠占、挪用資金等問題,揭露管理使用中的漏洞,著重從制度方面提出針對性建議;對20*年以來廉租房保障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調查。全面掌握廉租房保障資金的籌集、管理、使用情況,促進擴大內需和經濟增長政策措施的落實,提高保障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對臨河、后旗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開展專項審計和審計調查;對七個旗縣區城鄉低保資金、民政救災和救濟等專項資金開展審計和審計調查;對旗縣區特定就業基金補助進行專項審計調查。把資金在籌集、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審清、審深、審透。
第四,加大生態環境建設等專項資金審計力度,促進以最好的資金效益建設秀美的巴彥淖爾。對20*、20*年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建設四期、退牧還草、天然草原植被恢復建設與保護、水土保持重點防治、自然保護區八項工程進行審計和審計調查,推進生態環境建設資金有效科學管理,促進全市生態環境進一步好轉。對20*、20*年全市農業綜合開發資金進行審計和審計調查。
第五,加強行政事業審計,以促進各部門各單位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以市委、政府過緊日子的思想為指導,努力促進節約,反對浪費,嚴肅財經紀律,降低行政成本。嚴格審查財政一般性支出,切實把公務購車和用車經費、會議經費、公務接待經費、出國經費等支出零增長的要求監督到位。保障全市財政的各項預定目標順利實現。對20*至20*年縣鄉衛生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及經費保障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調查,摸清機構經費投入和管理現狀,調查和分析衛生醫療投入及經費保障、基本衛生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情況,著重揭示落實國家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標未實現以及嚴重影響和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
第六,加大經濟責任審計的力度,以保障干部在特殊形勢下權力的干凈運行。加強對公權力大、公益性強、公眾關注度高的地區、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的經濟責任審計,加強對領導干部使用經濟決策權、管理權、執行權和個人廉潔自律情況,強化對行政審批、政府采購、工程招標等腐敗多發環節及資金使用的監督。認真執行審計廳旗縣黨政一把手“一并審計”的實施意見,近期將制定出臺全市進一步加強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意見,結合旗縣財政決算審計,對1個旗縣黨政“一把手”進行“一并審計”。近期將出臺“領導干部離任交接辦法”。積極推進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由財務收支審計向管理、績效、決策等綜合審計全面轉型。根據審計對象的實際情況,建立分類管理制度,探索試行必審制、抽審制、送審制和免審制。注重審計的實際效果,加大任中審計力度。安排對部分市直和二級部門領導、7個旗縣區公安局長、部分學校校長等24個單位進行經濟責任審計。
(四)“采取九項措施”
第一,創新審計理念。審計是國家經濟社會運行“免疫系統”理論,是新任審計長劉家義總結審計機關25年實踐經驗,凝聚中外審計理論創新成果所倡導的審計新理念。核心是以科學發展觀為靈魂和指南,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審計發展規律,統籌考慮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更好地發揮保障國家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功能。這種功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預防功能。作為一種制度安排,國家審計具有內生性的威懾作用,要充分發揮其對影響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各種“病害”的抑制作用。要充分發揮審計獨立、客觀、公正、超脫、涉及社會各方面的優勢,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早感受風險,提前發出警報,起到預警作用。二是揭露功能。審計的首要職責是監督,監督就必須查錯糾弊,要堅決查處違法違規、經濟犯罪、損失浪費、奢侈鋪張、損壞資源、污染環境、損害人民群眾利益、危害地區經濟安全等各種行為,并依法進行懲戒,同時揭示體制障礙、制度缺陷、機制扭曲和管理漏洞,以保障經濟社會運行的安全健康。三是抵御功能。審計要從微觀到宏觀、從個別到一般、從局部到全局、從苗頭到趨勢、從表象到內在,進行深層次分析、揭示和反映,防止消極因素入侵整個經濟社會系統,促進改革體制、健全法治、完善制度、規范機制、強化管理、防范風險,提高經濟社會運行質量和績效,增強經濟社會運行的“免疫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第二,推進審計方式轉型。由過去主要進行事后審計向事前和事中審計轉變,加大審前調查力度,積極探索跟蹤審計方式,對大型投資項目和重大民生工程實施跟蹤審計,努力在發揮預防、揭露和抵御作用上下功夫;要組織開展審計項目的后續審計,進一步加強對審計決定落實情況的追蹤檢查,建立健全問責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提高審計成果的利用率。要堅持多種審計類型和審計方法的有機結合,使有限的審計資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第三,全面加強審計質量控制。要建立和完善審計質量控制體系,加強審計計劃管理,科學制定全年審計項目計劃,增強計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加強對審計方案編制、組織實施、審計報告、處理處罰各環節的質量控制,提高審計規范化水平。強化審計人員的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嚴格執行《審計法》和審計署6號令。健全審計項目審理復核制度,實行審計實施方案和審計報告的“集體審定制度”,公開公正審理和評價審計項目,將審理會的意見作為評價審計項目質量的重要依據。加強審計質量檢查和優秀審計項目評選工作。堅持審計質量責任追究制度,把責任的重點放到一線審計組和審計人員身上,明確各環節責任,實行全過程控制審計質量。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把審計質量作為科室和個人綜合考評重要內容。
第四,有效整合和科學利用審計資源。按照全市審計“一盤棋”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打破市、旗縣區和各業務科(股)界限,在全市審計系統甚至更大范圍整合審計資源,吸收聘用各行政、事業單位或社會上的會計、工程專業人才,統一調配審計力量,統一安排和編組,對重點行業和重點項目進行審計。形成以項目為中心,縱橫結合、上下聯動、信息共享的工作機制,發揮整體合力,不斷提高審計效率,提升審計工作層次和水平。對旗縣區重大審計項目實行市級統籌,每個旗縣區每年至少安排5個項目報市局統一組織,實行上審下或交叉審。
第五,積極推進績效審計。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積極組織開展績效審計。注重從政策執行、資金使用、資源利用等方面綜合分析審計項目的效率、效益和效果。采用網絡調查、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等方法,廣泛征集社情民意。將2009年確定為全市“績效審計推進年”,市、縣兩級審計機關在每個行業審計中,至少要安排一個重點績效審計項目,把工作做深、做細、做實。不斷總結和積累績效審計經驗。
第六,加大審計調查力度。緊緊圍繞市委、政府決策部署、戰略重點,會同市委政研室、監察、財政、發改、統計、國土、民政、經貿、環保等部門開展跨領域、跨層次、跨部門、跨單位的專項審計調查,密切關注農業綜合開發、礦產資源稅收、生態資源環保、民政救災、社保基金、干部監督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小金庫”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今年,審計調查的比例要占到全年審計項目的30%以上。
第七,努力擴大審計成果利用。審計工作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查深查透問題,一手抓審計整改。要建立和完善審計整改落實和審計整改信息反饋機制,既注重糾正和整改違規問題,又幫助被審計單位建章立制。加強與紀檢監察、檢察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完善聯席會議制度,形成督促審計整改的合力。加強審計信息分析研究工作,改進審計信息報送制度,及時向市委、政府、市紀檢委、市委組織部等部門提供高水平、高質量、高層次的審計建議和第一手資料。繼續完善審計公開程序和辦法,不斷增強審計工作的透明度,更好發揮審計的警示和威懾作用。按照市人大的要求,從今年起,向市人大提交的審計報告將列出違規單位的名單,經審議批準后,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告。按照全國全區審計會議精神,我們將繼續推動社會監督對審計工作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加大審計信息公開、公告的力度。隨著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頒布實施,審計公開、公告已成為一種趨勢。對于群眾關心的典型案例,通過向社會公告審計結果,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