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推進雙語教學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大力推進“雙語”教學是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著眼于全面提高少數民族教育質量和勞動者素質,大力培養“民漢兼通”人才,確保西部大開發戰略和“穩疆興疆、富民固邊”戰略的順利實施,加快全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切實維護新疆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決策。現根據《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和《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雙語”教學工作的決定》的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雙語”教學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明確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1、語言是人們學習、工作和社會交流的工具。學習和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于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有利于增強各族青少年的祖國意識和中華民族認同感,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同時,學習掌握國家通用語言,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在我區大力推進“雙語”教學工作,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對少數民族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少數民族整體素質,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和進步的重要舉措,對于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實現我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保持邊疆的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雙語”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漢語教學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少數民族教育質量,培養“民漢兼通”的少數民族人才為目的,促進初等、中等、高等教育“雙語”教學協調發展,努力開創我區“雙語”教學工作的新局面。
3、我區“雙語”教學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在鞏固和提高母語教學質量的同時,切實把“雙語”教學擺在少數民族教育的突出地位,以提高漢語教學質量為重點,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積極推進“雙語”教學工作,不斷擴大“雙語”教學的范圍和規模,全面提高少數民族教育質量,使少數民族語言授課的中小學,其“雙語”教學模式,由現階段的以理科為主的部分課程用漢語授課,或除母語之外的其他課程用漢語授課的模式,最終過渡到全部課程用漢語言授課,同時加授母語文的模式,使少數民族學生高中畢業達到“民漢兼通”的目標,為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大力推進“雙語”教學工作
4、少數民族漢語教學要從幼兒抓起。要重視并扶持幼兒教育的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個人或機構創辦有漢語教學特色的幼兒園。積極推進幼兒教育民漢合園,2006年前,全地區有條件的公辦幼兒園要實現民漢合園,并實行民漢幼兒混合編班。民族幼兒園要有專職漢語教師,對少數民族幼兒進行漢語口語訓練;對少數民族兒童的一年學前教育要以漢語口語教學為主。
5、現階段小學的漢語教學,要大力推進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漢語課,從三年級起數學課使用漢語授課。鼓勵有條件的民語系小學,試行除母語文外的其它學科均用漢語授課的“雙語”教學模式。
現階段初中和高中民語系學校,要進一步提高漢語課的教學質量,繼續擴大理科課程全部用漢語授課模式,鼓勵有條件的民語系中學,試行除母語文外的其它學科均用漢語授課的“雙語”教學模式。
農村中小學要在努力提高漢語教學質量的基礎上,逐步從小學一年級開設漢語課,要積極探索除母語文外的其它學科均用漢語授課的“雙語”教學模式。
6、按照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的原則,積極推進我區民語系中小學“雙語”教學深入發展。*年全區實施“雙語”教學中小學學生數(包括高中)達總人數的3%,2006年達6%,*年達10%,*年達18%,2009年達30%,2010年達45%,2011年達65%,2012年達85%以上。
*年起有條件的縣城(市區)民語系中小學(包括高中)從起始年級起開辦“雙語”教學班(理科漢語授課),從*年起所有的縣城(市區)民語系中小學(包括高中)從起始年級起開辦“雙語”教學班,從*年、2009年起縣城(市區)民語系中小學(包括高中)起始年級過渡到“雙語”教學模式(漢語言授課,加授母語文)。
*年起有條件的鄉鎮中小學起始年級開辦“雙語”教學班,2009年起所有鄉鎮中小學起始年級開辦“雙語”教學班,2010年、2011年起鄉鎮中小學起始年級過渡到“雙語”教學模式。
7、地區大中專院校、職業高中要加快推進漢語教學力度。2005年,除少數民族語言等特殊專業部分課程外,有條件的大中專院校的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專業課,逐步使用漢語授課。地直大中專學校2008年基本達到漢語授課,各縣市職業高中2010年基本達到漢語授課。
8、大力推進中小學民漢合校,積極鼓勵民漢學生混合編班。結合中小學布局調整和危房改造工作,實施民漢合校工程。加強我區漢語系學校建設,擴大漢語言學校辦學規模,鼓勵少數民族學生自愿進入漢語系學校學習。繼續加大“雙語”辦學力度,抓好典型,充分揮好在“雙語”教學工作中的示范引導作用。各縣、市要結合當地實際,盡快建成一所民漢合校小學和一所民漢合校完全中學。
9、實施“雙語”教學后,少數民族畢業生的HSK等級合格標準為,漢語專業: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為6級;非漢語專業: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為5級;普通高中畢業生為5級,普通職業生為4級。
三、加快建設適應“雙語”教師教學要求的教師隊伍
10、我區各類學校少數民族“雙語”教師的HSK合格標準為,漢語課教師:高等學校教師為9級,中等職業學校和高中教師為8級,初中教師為7級,小學教師為6級;非漢語課教師:高等學校教師為8級,中等職業學校和高中教師為7級,初中教師為6級,小學教師為5級。
11、加強“漢語”教師培訓基地建設。要以合并后的*成人學院和南疆少數民族小學教師培訓中心為依托,分別建立*地區初中“雙語”教師培訓基地和小學“雙語”骨干教師培訓基地,各縣市也要切實加大投入,建設好小學“雙語”教師培訓基地。
12、結合教師繼續教育,以提高漢語水平為重點,積極推進少數民族教師全員培訓工作,使少數民族教師的漢語水平和教學能力基本勝任“雙語”教學的要求。
實施少數民族中小學“雙語”教師培訓工程,不斷提高少數民族教師的“雙語”教學能力,著重提高用漢語言進行教學的能力。對全區40歲以下的“雙語”教學水平不達標的理科教師,進行1至2年的脫產培訓,使城鎮和農村中小學教師分別在*年和2011年前達到“雙語”授課的要求。各縣市要制定具體規劃,確保自治區、地區教師培訓計劃的落實,保證參訓教師達到相應的漢語要求。
開展好多種形式的教師培訓。積極做好以“雙語”授課和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為核心內容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設備,大力開展“雙語”教師培訓。要以定期開展脫產培訓、短期輪訓、在職自學、在崗業余培訓、校本培訓、到漢語系中小學實習等多種形式,提高我區民語系中小學教師漢語教學能力。漢語系中小學要克服困難,積極主動地承擔好少數民族教師“雙語”教學實習和教學培訓工作。
積極開展漢語教學研究。漢語教研工作要和課程改革實驗相結合,為民語系中小學漢語教學做好服務。充實和加強漢語教研員隊伍。要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漢語教學觀摩,學術交流、教學研究等活動,努力提高我區“雙語”教學質量。
13、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管理,依法實行教師資格認定制度。教師資格認定要嚴格漢語等級標準,新招考、新錄用的教師必須具備相應教師資格和漢語水平,提高新任教師的學歷層次和漢語水平等級標準,杜絕漢語水平未達標的人員進入教師隊伍,加大力度采取措施對不具備教師資格的在職教師進行培訓,力爭在2006年2月1日前取得教師資格。
14、穩步推進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按需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用,科學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則,制定并嚴格實施《*地區新增教師考核暫行辦法》,建立不合格教師淘汰機制,城鎮*年、農村2012年仍達不到“雙語”合格標準的教師(45周歲以下)實行末位淘汰。推行教師聘任制度,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有利于“雙語”教師隊伍建設的制度環境。
15、積極引導、鼓勵教師和行政、事業等單位具備教師資格的人員到農村中小學從事漢語教學和“雙語”教學工作,有計劃地聘用母語為漢語或“民考漢”的具備教師資格的人員,到縣以下少數民族學校從事漢語教學工作,教師自然減員的指標要全部補充能勝任“雙語”教學的教師,適當擴大招聘教師范圍。建立城鎮中小學教師到鄉村服務期制度,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積極爭取區內外對我區教育對口支援。在2010年以前力爭為每個鄉(鎮)中小學配備2至3名母語為漢語或“民考漢”的教師,以切實提高漢語教學質量。
四、加強對“雙語”教學工作的領導
16、各級黨政要把“雙語”教學作為一項長期而重要的政治任務列入議事日程,依照地區推進“雙語”教學實施意見,結合本縣市實際制定“雙語”教學規劃,建立目標責任制。地區將成立由行署專員任組長,分管領導和教育、計劃、財政、人事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組成的“雙語”教學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市都要成立由縣市長任組長的“雙語”教學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切實加強對我區全面推行“雙語”教學工作的領導,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同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雙語”教學方面的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7、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干部、學校領導及教育管理人員要在推進“雙語”工作中率先垂范,轉變觀念,首先達到漢語水平合格標準。要把漢語達標作為各級各類學校校長選拔、競聘的重要條件。
18、各級各類學校要進一步加強對學校“雙語”教學工作的組織領導。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規劃,改革教學方式,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按計劃、按目標大力推進漢語教學和“雙語”教學工作。民漢學校的領導與教師要通過相互之間的交叉任職或任教,相互學習交流,提高學校管理和漢語教學能力。民語系中小學要努力營造實施漢語教學的良好氛圍和有利環境,逐步改善漢語教學的設施條件,校領導和教師要帶頭學習、掌握和使用漢語,為青少年學生樹立榜樣。
19、宣傳、報刊、廣播、電視、語言文字、民族、宗教等部門,都要重視和支持推進“雙語”教學工作,積極協助教育等部門做好“雙語”教學工作,在推進我區“雙語”教學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做好“雙語”教學宣傳工作,提高全社會對“雙語”教學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積極營造有利于“雙語”教學的良好輿論環境。
20、為積極推進我區“雙語”教學工作,從*年起地區財政每年安排100萬元“雙語”教學專項經費,用于全區“雙語”教學教師培訓(全區初中教師、小學骨干教師)、表彰獎勵、教學研究、學習交流等。各縣市也要安排專項資金,加大對“雙語”教師培訓、設備購置、教學研究等方面的投入,為全面實現我區“雙語”教學目標規劃提供經費保障。
2l、通過國家、自治區支持和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力爭到*年,使我區高中具備閉路電視教學系統,初中具備計算機教室,小學具備語音室。結合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加快推進現代遠程教育設施建設。地區要建設好現代遠程教育教師培訓基地,制定優惠辦法,支持和鼓勵中小學教師個人配備計算機。
22、各級政府教育督導機構要制定“雙語”教學督導評估方案,定期對“雙語”教學工作進行專項督導,確保“雙語”教學各項措施及工作目標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