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加強馬鈴薯產業發展意見縣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我縣馬鈴薯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馬鈴薯產業已經成為我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優勢產業之一。*年播種面積7萬余畝,總產量24515噸,占糧食總產量的30%。為了進一步發揮馬鈴薯產業的特色優勢,推進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現就*年馬鈴薯產業發展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馬鈴薯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
繼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馬鈴薯產業發展全局,加強領導,堅持用工業化的理念、產業化的思路、標準化的要求抓馬鈴薯產業,優化種植模式,落實配套技術,突出重點鄉鎮、重點村,推進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增長方式,突出發展適銷對路的馬鈴薯品種,努力提高馬鈴薯產業發展的整體效益,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
(二)馬鈴薯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
按照縣委政府以項目帶動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馬鈴薯產業發展為目標,實現馬鈴薯產業規?;岣唏R鈴薯商品率,堅持“區域化布局,規?;a,產業化發展”。一是積極發揮優勢,優化種植布局,加快馬鈴薯商品基地建設;二是堅持依靠科技,實施標準化生產,切實抓好脫毒馬鈴薯網室種薯生產和良種體系建設,推進良種良法推廣,提高品質,提高單產,提高競爭力;三是加快發展馬鈴薯加工,延伸產業鏈條,實現馬鈴薯產品增值,推動馬鈴薯產業化經營。完成100畝原種基地,1000畝中心示范片,10000畝高產示范片,帶動全縣92000畝馬鈴薯生產,目標產量為原種生產實現20萬斤,中心示范片二代種薯產量300萬斤,高產片總產3000萬斤,全縣馬鈴薯總產量實現30820噸,比*年增產6305噸,增產25%,馬鈴薯商品率達到38%。
二、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工作重點
(一)良種繁育建設
由縣農業局植保站負責脫毒馬鈴薯網室基地原種生產,完成標準種薯產量5000斤,125萬粒微型小薯,試點試管苗進入網室。根據我縣的地理、氣候、土壤等自然資源的條件和群眾的種植管理水平與勞動力的利用狀況,選擇脫毒米拉、涼薯17、涼薯97等群眾喜歡,適應性、豐產性、抗病性強的馬鈴薯品種,在農作鄉、依果覺鄉建設一級良種基地100畝。
(二)重點鄉鎮示范片建設
堅持“以點帶面、以片促面、規模生產”原則,落實縣委書記、縣長主抓100畝原種基地,縣委政府分管領導、縣級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抓好二級良種示范基地1000畝,12個鄉鎮推廣高純度馬鈴薯商品薯10000畝,各工委、鄉鎮主要領導負責重點村組,確保馬鈴薯播種面積達到92000畝以上。
(三)加工、營銷、專業組織建設
堅持市場配置資源的理念,為龍頭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支持龍頭企業打造馬鈴薯產品品牌,支持龍頭企業與薯農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依靠龍頭企業抓好訂單生產。
1、營銷體系建設
各地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建設馬鈴薯專業批發市場。有條件的鄉,選擇馬鈴薯生產、銷售集散地,先建立市場,逐步完善配套設施。加強馬鈴薯營銷常年聯系人制度建設,大力發展營銷大戶、農民經紀人隊伍等形式多樣的經濟組織,重點鄉鎮重點扶持1戶以上的營銷大戶,提高組織化程度,實現生產變商品。
2、農村專合組織建設
建立健全馬鈴薯生產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堅持政府引導,企業支持,農民自愿,發展馬鈴薯專合經濟組織,健全公司+協會+農戶,支部+協會等馬鈴薯發展機制,重點鄉至少扶持鞏固1個馬鈴薯協會。
三、主要措施
(一)良種繁育到位
基礎種薯及低代種薯是馬鈴薯生產發展的基礎。要加大基礎擴大繁育力度,良種做到“四個統一”,即統一繁育,統一收購,統一貯藏,統一供種。尤其是100畝原種繁育基地的馬鈴薯,要以高與市場價30%的價格全部回收,分發到有關的重點鄉鎮、重點村,由技術人員指導、生產大戶繁殖,串換給附近農戶。要建立田間檔案,規范種薯管理,確保低代種薯不流失、不混雜,大面積所用的種薯都是品質優良、增產潛力大的二、三代種薯,五代以后堅決淘汰,充分發揮馬鈴薯的增產增收潛力。縣農業局要確定主推品種,與州農科所銜接好所需的試管畝及原種,做到品種對路,主推米拉、涼薯97、涼薯14、合作88等;蔬菜型品種主推會—2、HP、抗青9—1等??h級網室生產品種一般2—3。
(二)關鍵措施到位
一是增施肥料,大力推廣農家肥、磷肥的全面施用,增加肥料用量,做到平衡施肥。畝施農家肥1500—2500公斤,尿素8—15公斤,磷肥20—30公斤,硫酸鉀5—10公斤(或三元復合費25—35公斤)。二是大力推動雙行壟作,要把雙行壟作作為標準化生產的前提。壟寬100厘米,寬行66.7厘米,窄行33.3厘米,窩距30—33.3厘米。三是增加密度,一般畝植4000株(窩)以上,提高馬鈴薯生產技術經濟效益。四是加強晚疫病的防治,做到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制定當地馬鈴薯病蟲害防治預案并落實防治措施。
(三)培訓推廣到位
加強實用技術培訓,嚴格按照《*州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規范》的要點培訓到位,把科技措施送到戶,做到科技人員到戶,良種良法到田,技術要領到人,一戶一個明白人。狠抓“五良”(良壤、良灌、良種、良法、良制)配套到位,“改改”措施落實,全面推行改使用劣、雜品種為應用主導優良品種;改滿天星種植為雙行壟作;改一次壟墑為二、三次中耕培土;改偏施氮肥為測土配方平衡施肥;改粗放管理為精細管理,綜合防治病蟲害。全面推廣“脫毒良種、雙行壟作、增加密度、增施磷鉀肥、加強田管、綜防病蟲”等覆蓋全過程的標準化、無公害綜合生產技術。要嚴格農資投入品的管理,以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為標準,組織生產出市場需要、符合質量的馬鈴薯。
(四)投入措施到位
增強搶抓機遇,創新投入機制,以規劃帶項目,以項目找資金,爭取國家、省級立項支持一點,州、縣財政擠出一點、扶貧、科技、農業等部門自籌一點,農民自積一點,小額信貸扶持一點,把區域內的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以工代賑、農業產業化項目資金統籌捆綁使用,加大馬鈴薯產業化的投入。各鄉要加大對馬鈴薯產業的投入。
(五)考核獎懲到位
一是縣馬鈴薯產業化領導小組與各鄉簽訂目標責任書,實行目標責任獎勵。二是對各鄉馬鈴薯產業發展情況嚴格考核,實行以獎代補。三是對各鄉馬鈴薯產業的投入情況將作為年底考核的依據。用于馬鈴薯生產項目建設資金要求嚴格實行??顚S?,實行縣級報帳制,嚴禁將項目資金挪作它用。
總之,按照州委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縣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堅持“舉旗幟、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牢固樹立“全黨抓經濟,重點抓產業,關鍵看效果,高山地區重點抓馬鈴薯產業”的理念,進一步加強對馬鈴薯生產的領導。各級各部門實行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實行縣馬鈴薯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包鄉鎮,技術人員包片制度。強化目標考核,切實做到培訓、技術、資金、管理、督查“五到位”,保證服務高效運行。各鄉要進一步總結經驗,創新機制,真抓實干,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使馬鈴薯產業真正成為我縣山區農民致富的骨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