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加強茶葉產業建設的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茶葉產業是全縣的傳統產業、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我縣產茶歷史悠久,茶葉品質優良,茶文化底蘊豐厚,具有較好的發展基礎和廣闊的市場前景。為進一步做大做強茶葉產業,發展農村經濟,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我縣茶葉產業發展現狀,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茶葉產業建設的思路和目標
1、指導思想:以黨的*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全縣現代農業體系建設,充分發揮茶葉資源優勢,壯大基地,培育龍頭,打造品牌,拓寬市場,提高茶葉產業的經濟效益,把茶葉產業培育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2、發展目標:以現有茶葉資源為基礎,注重提升質量、提高效益,加快良種推廣和低產茶園改造,加快龍頭企業培育,加強品牌打造與保護。20*年,全縣新發展高標準良種茶園1500畝,改造低產茶園2萬畝,培育茶葉生產大戶*0戶;新建標準化規模茶葉企業6家,培育產值超千萬元的龍頭企業2家;實現產量5000噸、產值2億元。至20*年,全縣良種茶園面積3萬畝,其中高標準良種茶園1.5萬畝,低改面達70%以上;爭創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規模茶葉企業15家,其中產值超千萬元5家,超億元1家;實現茶葉總產值4億元。
二、突出茶葉產業建設的任務和重點
1、加強茶葉基地建設
加快茶樹良種推廣。以我縣西南部山區鄉鎮為重點,以本地品種為基礎,選育適制*黃芽茶的地方良種,開展無性繁殖,每年育苗300畝,發展良種茶園1萬畝。引進試種適宜我縣栽培的外地良種。
實施茶園清潔化工程。按照生態縣建設和茶葉綠色食品基地縣創建要求,打“有機”牌,走“綠色”路,擴大宣傳引導,加強技術培訓,指導茶農科學合理使用生物農藥、農家肥和有機肥,增強茶農的質量安全意識。加強生產資料市場管理,禁止高毒高殘留農藥、除草劑及生物調節劑等在茶區銷售。
探索茶園承包權流轉機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因地制宜,鼓勵茶葉大戶承包經營農戶分散茶園,支持加工企業在重點茶區建立基地,實行標準化生產和管理。企業、大戶承包經營茶園、建立高標準基地將給予重點扶持。
2、著力培育茶葉龍頭企業
加快培育茶葉規模企業。實行政府推動、協會牽頭,鼓勵采取股份合作、兼并、租賃、轉讓等方式,整合現有茶葉企業和品牌,重點扶持一批規模大、有潛力、市場競爭力強的茶葉生產骨干龍頭企業。
加快茶葉企業科技創新。支持龍頭企業提高技術裝備和加工工藝水平,鼓勵技術人員到龍頭企業任職或兼職,開展技術、信息等服務。注重新產品開發,在重點抓好*黃芽、炒青綠茶、黃大茶等主導產品的基礎上,研制開發烏龍茶、扁形茶、針形茶、瓜片等新產品,提高茶葉資源利用率。
加快茶業與旅游業融合。建設觀光茶園,開發茶旅游產品,開辟名茶產地觀光旅游線路,發展游客參與采摘、制作、品嘗*黃芽的體驗式旅游項目。建設環境優美的標準化茶葉加工廠,申報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和旅游商品定點生產銷售企業。
3、加強品牌宣傳與保護
辦好*黃芽茶文化節和展銷會。突出銷區市場,創新思路,注重實效,辦出特色,抓好“走出去”辦節辦會,展示*形象,宣傳*茶葉,促進經濟發展。鼓勵企業、大戶到省內外大中城市開設*茶葉營銷窗口。
加強“*黃芽”品牌保護。加大執法檢查力度,規范“*黃芽”證明商標和地理標志的使用和管理,依法查處違規使用“*黃芽”證明商標和地理標志的行為,保護廣大茶農、茶商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加快茶葉專業市場建設。充分發揮大別山綠色商城茶葉及農副土特產品交易集散中心的作用,弘揚茶文化,挖掘茶文化,正確引導,規范經營,繁榮綠色商城茶葉市場。鼓勵支持茶葉主產區加快專業市場建設。
三、加大茶葉產業建設的扶持和投入
1、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縣政府建立“以獎代補”機制,20*年縣政府統籌安排資金*0萬元,今后將逐年增加,作為茶葉產業建設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獎勵良種推廣和基地建設、*黃芽品牌宣傳和保護、產品的認證、名茶評比、茶農合作組織建設等。具體標準為:良種苗繁育每畝補助2000元,良種栽植每畝補助種苗款500元;組建茶葉專業合作社或協會一次補助5000元;產品獲國際大獎獎勵1萬元,國內金獎獎勵5000元;獲得有機、綠色、QS認證補助認證經費1萬元。
2、加大產業招商力度。充分依托我縣茶葉資源豐富、內質好的優勢,鼓勵有經濟實力、有經營能力的社會各界人士多形式、多渠道投資開發*茶葉產業,對于新建、擴建、改建茶葉加工企業及其深加工項目,在土地使用、相關規費收取、稅收等方面按照《*縣招商引資優惠辦法》和國家相關的優惠政策執行。
3、多渠道加大投入。積極向省、市爭取各類茶葉發展項目和資金,加快茶葉基地、市場建設和企業技術創新;積極與金融部門對接,引導信貸資金投入,建設高標準茶葉基地,提高龍頭企業設備和工藝水平;鼓勵龍頭企業立足自身,挖掘潛力,吸納社會資金,建立產業基地,增加基礎性投入。
四、加強茶葉產業建設的組織和領導
1、建立政府領導協調機制。縣政府成立以分管縣長為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茶葉產業化領導組,對全縣茶葉發展實行統一規劃,對重大問題實行科學決策,組織和協調各地、各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快推進茶葉產業化進程。縣茶業辦要認真做好發展規劃和具體工作方案,制定各項驗收補助的細則和具體辦法,做到技術培訓到位,跟蹤服務到位,檢查驗收到位,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2、加強茶葉行業合作組織建設。以大戶或企業牽頭,組建茶葉生產合作社或茶農協會,把分散的茶農聯合起來,通過培訓提高技術水平,統一生產、加工和銷售,增加茶農收入,提高經濟效益。
3、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各地各部門要重視、關心、支持茶葉產業發展,縣直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自身職責,出臺相應辦法和措施,加強協調和配合,共同促進*茶葉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