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加強地震群測群防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事業單位,市屬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中央、省駐濱各單位:
為全面提升我市防震減災能力,根據《*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意見》(魯政辦發〔2009〕36號),經市政府同意,現就切實加強我市地震群測群防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重要性
我市是地震災害多發的地區之一。*地震帶縱貫南北,*—*斷裂帶在北部沿海通過,河北平原強震帶對我市有較強的影響,具有發生中強以上地震的地質構造背景。有歷史記載以來,我市內陸及沿海發生5級以上地震40余次,其中7級以上地震4次,最大為*年*7.5級地震。我市處在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地震災害的潛在危險。“專群結合”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方針,地震群測群防工作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地震群測群防在地震監測預報、地震災害預防、地震應急與救援、震后恢復與重建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地震短期和臨震預報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我市地震群測群防工作取得一定的進展,新建、擴建了一部分群測骨干觀測點和宏觀測報點,但仍存在專業地震監測臺網不完備、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管理制度不健全、網點建設運行不規范、信息報送不暢通、人員經費缺乏保障等問題,影響和制約了我市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開展。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重要意義,推進我市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又好又快發展。
二、新時期群測群防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
(一)總體要求。以現有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為基礎,以繼續推進“三網一員”(地震宏觀異常測報網、地震災情速報網、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網和防震減災助理員)建設為重點,實現管理到位、措施到位、人員到位、經費到位,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群測群防工作隊伍,構建縱向暢通、橫向聯合的群測群防工作體系,全面提升我市群測群防工作效能。
(二)主要任務。
1.建立健全地震宏觀異常測報網。每個縣(區)至少建立1個、地震重點監測防御區的縣(區)至少建成2個群測骨干點,配備專業設備,保證每天報送數據;每個鄉(鎮)和遠離主城區的街道辦事處至少選擇1個深水井或水產、畜禽養殖場等作為固定的宏觀測報點,明確1名責任心強的社會地震觀測員,在地震部門和防震減災助理員的指導下開展地震宏觀異常的調查核實,做到常年跟蹤、上報及時、落實有效。今后,各地應根據震情變化和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密群測骨干點和宏觀測報點。2.建立健全地震災情速報網。各鄉(鎮、辦)和村(社區)應明確1名工作人員作為地震災情速報員,在震后及時收集和報送宏觀震中、人員傷亡、房屋損壞、經濟損失、群眾心理及社會治安等信息,協助政府做好維持社會秩序等工作。完善地震災情速報通信網絡,保證通信渠道暢通,確保一旦有感地震或破壞性地震發生,及時上報、及時核實,為各級政府地震應急指揮機構有效組織開展抗震救災工作提供科學依據。3.建立健全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網。各縣(區)政府要依托科技館、文化館、地震科普示范學校等場所建立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各鄉(鎮、辦)要以文化站、廣播站為依托,設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網點,構筑全市地震科普宣傳網。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督促義務教育學校認真開設安全教育地方課程。通過設立宣傳櫥窗、墻報,舉辦科普講座,組織知識競賽,播放聲像資料,組織地震自救互救演練,散發科普資料和學生課外活動等多種方式,大力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和國家防震減災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在群眾中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4.推動抗震設防技術進村入戶。各級政府要切實推進抗震設防技術進村入戶工作,加強農村民居抗震設防知識宣傳教育和抗震設防技術指導,引導農村居民建設符合抗震設防要求的房屋。各縣(區)政府應成立農居抗震技術服務組織,鄉(鎮)政府和遠離主城區的街道辦事處應明確負責管理農居建設的工作人員,對農村民居施工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形成能長期發揮作用的農村防震抗震技術服務網絡。要在開展農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的基礎上,擴大試點,推廣經濟適用、達到抗震設防要求、戶型結構和功能合理的農村民居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把農村抗震防災管理與村鎮規劃、農村集中居住區建設和管理、新居建設和舊房加固有機結合起來。5.推動地震應急工作進社區。各級政府要切實推動社區地震應急工作,制定社區地震應急響應方案,明確社區地震應急領導和指揮協調工作機制,建設應急避難場所和疏散通道,組建社區地震應急救援志愿者隊伍。指導群眾做好地震應急準備工作,掌握地震災害預防、疏散、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識,熟知附近的避難場所和疏散通道,定期開展地震應急演練。臨震、震后立即啟動社區地震應急預案,迅速組織群眾開展避震疏散、自救互救和搶險工作,迅速向當地政府報告災情和緊急救助情況,協助發放救援物品,協助維護社區生活秩序,防止次生衍生災害的發生。6.規范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程序。各級政府要制定和組織實施地震群測群防網絡建設方案,建立和完善地震群測群防管理、培訓等制度。要規范地震群測群防網點設立程序、信息報送方式、日常管理模式,統一制發群測群防工作手冊,明確測報內容,細化工作流程,量化技術指標,統一上報內容格式等。
三、加強群測群防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政府要進一步提高對群測群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加強對防震減災工作的組織領導;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明確1名負責同志分管地震工作,選擇1名責任心強的干部兼任防震減災助理員,具體負責組織、管理和指導地震群測群防工作;村委會、居委會具體負責組織、管理和指導地震群測群防工作;村委會、居委會要明確防震減災工作聯絡員,落實好地震災情速報、地震科普宣傳、地震應急準備等工作。
(二)切實保障工作經費。要建立穩定的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經費渠道,將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經費納入各級財政年度預算,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逐步增加經費投入。要根據國家、省、市有關規定,制定社會地震觀測員的補助標準,保證群眾觀測點隊伍的基本穩定。
(三)大力推進資源共享。防震減災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行業、各部門和社會力量要大力支持地震群測群防工作的開展。要有效依托和整合各方面資源,充分發揮環境保護、水文地質、畜牧養殖、漁業水產等部門的現有資源和行業優勢,搞好地震群測網點建設、數據收集等工作,努力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觀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