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加強門牌管理實施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加強我市門牌管理,保證第二代身份證發放工作順利進行,根據國家對地名管理的有關規定和要求,現就門牌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工作原則及目標
此次門牌發放,遵循“保持穩定、標準規范、整齊美觀、有利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避免因為管理體制轉變而導致門牌號碼的大幅變動。
具體從20*年12月開始實施,到20*年底前完成市區門牌設置、門牌證的發放和農村門牌證的發放工作。市區門牌設置和門牌證發放、農村門牌證發放覆蓋率力爭達到100%,20*年完成40%、20*年完成75%、20*年完成100%。
二、基本要求
(一)市區門牌管理基本要求
由街道地名管理機構協助市地名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市地名辦”)共同做好市區門牌的摸底、編制工作。
市區門牌摸底所需采集的信息包括以下內容:
1.門(樓)牌信息:社區居委會名稱、小區名稱、幢號、梯號、室號、戶主姓名。
2.道路門牌信息:社區居委會名稱、路名、門牌號、戶主姓名。
(二)鎮、街道門牌管理基本要求
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專門成立地名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鎮、街道地名辦”),落實專人負責。在門牌管理整治期間,由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從相關部門抽調人員統一到鎮、街道地名辦集中辦公。鎮、街道地名辦的人員經費、辦公經費和新門牌、門牌證制作經費列入鎮、街道財政的下一年度預算,鎮、街道地名辦在業務上接受市地名辦的培訓、指導。
農村門牌摸底所需采集的信息包括:鎮、街道名稱、行政村原名、行政村現名、自然村名稱、門牌號、戶主姓名。
對于因為行政村合并后出現的自然村重名情況,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應及時申報市地名委員會進行更名。
三、門牌發放進度安排
門牌發放工作分前期準備、門牌核對、集中發放、總結表彰四個階段進行。
(一)前期準備階段(20*年12月至20*年3月)
1.建立機構。市區和各鎮、街道門牌發放工作,由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牽頭,建立鎮、街道地名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其及辦公室,明確負責人和聯系人,并根據本地實際盡快制定具體工作方案,確定工作日程。
2.落實經費。門牌發放工作所需的人員經費,信息采集、信息核對、信息錄入和日常辦公等經費,由鎮、街道地名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按規定和實際需要編制預算,由鎮、街道財政安排解決。
3.宣傳發動。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有關門牌發放的意義和具體要求,動員群眾主動配合鎮、街道地名辦做好門牌核對等工作。
4.開展培訓。由鎮、街道地名辦確定村(居)委會成員為培訓對象,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面向全體工作人員的信息采集、信息核對、門牌編號規則等業務培訓,計算機操作人員的信息錄入操作培訓。培訓工作由市地名辦組織實施。
(二)門牌核對階段(20*年4月至20*年7月)
門牌核對工作必須在市地名辦指導,鎮、街道地名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廣泛借助民間力量,整合社會資源,有組織、按計劃、分步驟實施。各鎮、街道地名辦要組織動員村(居)委會和各類調查人員,采取內部核對和入戶調查相結合的方法,認真開展門牌核對工作,做到城鄉門(樓)牌編制到戶、規范統一、不漏一戶。全面清理、準確登記轄區門(樓)牌、道路門牌信息,差錯率不超過千分之三,切實從源頭上保證門牌信息的準確,為門牌證及第二代身份證發放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門牌證集中發放階段(20*年8月至20*年12月)
20*年8月開始集中發放門牌證,開展門牌的設置與安裝工作。門牌證的制發主要分信息確認、數據報送、門牌證發放3個程序。市區門牌的設置與安裝由市地名辦負責。
1.信息確認。在村(居)委會工作人員門牌核對的基礎上,從打印生成的門牌信息欄中,由申領人確認無誤后簽字確認。
2.數據報送。由鎮、街道地名辦將各村(居)委會上報的數據統一匯總后,通過電子郵件形式上報到市地名辦(minzhengju@)備案。
3.門牌證發放。市地名辦將省民政廳制作的門牌證按行政區域發放到鎮、街道(市區三個街道城鎮住宅由市地名辦發放)。完成門牌證的填寫和數據核對工作,將核對無誤的門牌證發放到申領人手中。
(四)總結表彰階段(20*年上半年)
全市集中門牌證發放和門牌設置工作基本結束或階段性工作完成后,在認真總結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