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廣闊的發展前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由此開啟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真理標準討論,奏響了新時期思想解放運動的序曲。為紀念這一關系當代中國前途和命運的大討論30周年,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黨校、光明日報社5月8日在北京聯合召開座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國記協名譽主席邵華澤、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求是雜志社原總編輯邢賁思、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李景田、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偉光、光明日報社總編輯茍天林等同志在座談會上發言。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理論界專家學者近200人參加座談會。
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重大歷史意義
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是30年前在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領導和支持下,全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一場大討論。對于這場大討論產生的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與會代表給予了高度評價。
邵華澤在發言中說,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直接的意義和最大的貢獻就在于恢復了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沖破并從世界觀和方法論上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大大解放了被長期禁錮的人們的思想,從而為1978年底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正確的政治路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由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現偉大歷史轉折奠定了極其重要的思想和理論基礎。正因為如此,鄧小平同志明確指出,不要小看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爭論,“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爭論,的確是個思想路線問題,是個政治問題,是個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問題”。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是一場解放思想的運動,也是一場普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動,其涉及主題之重要,規模之大,意義之深,在我國社會主義發展史和我們黨的歷史上,都是值得大書一筆的。
邢賁思認為,真理標準雖是一個哲學問題,但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決不只是一場理論是非之爭。它關系到我們黨應當執行一條什么樣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還是一切從本本出發;它也關系到我國的社會主義今后將怎樣發展,是沿著“”的錯誤道路繼續走下去,還是棄舊圖新,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建設社會主義的新路。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意義遠遠超出理論本身的范圍。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是一次思想大解放,它使人們從迷信盛行、思想僵化的狀態下解脫了出來,使黨恢復了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并重新煥發了生機和活力。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重大成果。在這條思想路線指引下,我們黨作出了工作重點轉移和實行改革開放這兩大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戰略決策,從此,我國社會主義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李景田認為,這場討論是一場呼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思想解放運動;是形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的思想解放運動;是為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的思想解放運動。這場討論從當時看,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作了充分的思想理論準備;從長遠來看,為完成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王偉光認為,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不僅推動了全面撥亂反正,還進一步引發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基本問題的思考,從而開啟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從農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從經濟體制改革到政治體制改革乃至全面改革,從封閉到開放,闖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
茍天林發言說,從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開始,我們黨重新確立并在實踐中始終堅持和發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30年來,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生動實踐中,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基本路線和一系列方針政策,探索、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總結、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黨的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中華民族在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雖已過去了30年,但它給我們的啟示是深刻而久遠的。
邵華澤認為,一是重視正確理論在社會發展和社會變革中的先導作用。以極大注意力關注理論,在理論原則問題上旗幟鮮明,積極推進理論建設和理論創新,保持理論的先進性,是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奪取勝利的關鍵。二是樹立實踐標準的權威性。密切關注實踐的進程,時刻傾聽實踐的呼聲,充分依靠億萬人民在實踐中的創造,堅持任何理論和認識都必須接受實踐的檢驗,是我們黨科學決策的前提和完善政策、創新理論的基礎。三是用科學理論武裝群眾。正確的理論代表廣大人民的利益,但這種理論只有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為廣大群眾所理解和掌握,變為自覺指導自己思想和行動的武器,才能發揮其最大的效能。四是創造理論探討的良好氛圍。理論探討需要思想活躍,需要獨立思考,需要暢所欲言。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條件,萬馬齊喑的窒息空氣是理論創造的大敵。因而,形成和保持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對激發理論創造的活力至關重要。
邢賁思發言說,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在新時期,我們一定要用好這個法寶,而要用好它,就必須正確認識它。首先要認識到解放思想不能和實事求是相脫離,二者是統一的整體。鄧小平同志說得很清楚:“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同志進一步指出:“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是統一的,應一以貫之。不解放思想,教條主義盛行,不可能做到實事求是;離開實事求是,脫離實際,脫離億萬群眾的創造性實踐,不是真正的思想解放。”可見,解放思想決不是脫離實際的空想。只要符合客觀實際的要求,無論是破還是立,都是思想解放的表現。我們既要有摧毀舊事物的勇氣,也要有創造和發展新事物的勇氣,兩者都是解放思想所必需的。其次要認識到解放思想不能和解決問題相脫離,二者也是統一的整體。現在,解放思想是一個熱門話題,各行各業的人都在談論,但關鍵是要把功夫用在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上。因為口頭上談論解放思想易,而扎扎實實地解決實際問題難。而且,不解決實際問題的解放思想,又怎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呢?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獲得真知,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本質體現,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必然要求,也是解放思想的必由之路。解放思想對于我們黨之所以特別重要,是因為通過解放思想,能夠切實推進工作,真正解決問題,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離開這個基點,所謂的解放思想,就成了一句毫無意義的空話。
李景田認為,30年來,我們黨每一次推進思想解放,都牢牢把握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牢牢把握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牢牢把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根本任務。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及之后30年的思想解放,給我們一個十分重要的啟示是,解放思想必須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展開,為黨的中心任務服務。這是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成功經驗和規律性認識。
茍天林發言說,在紀念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30周年的時候,我們深深感到,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牢記“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對于我們做好黨的新聞工作、辦好報紙十分重要。一是要遵循客觀規律,堅持正確導向。撰寫和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正是遵循這一客觀規律,堅持正確導向,服務黨和國家的大局所需,順應了人民群眾的愿望,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是要面向實際,堅持“三貼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和在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中發表的大量文章,所關注的是當時黨和國家面臨的重大實際問題,所闡述的是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希望傾吐的心聲、需要回答的疑問,因而受到了普遍的歡迎。三是要突出特色,注重質量。《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組稿和刊發過程中,報社的同志和作者以及中央黨校的理論工作者,字斟句酌,使這篇文章成為新聞、理論宣傳中的一篇代表之作。四是要牢記使命,增強責任感。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刊發和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中,黨的新聞工作者、理論工作者等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理論勇氣,為重新確立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堅持馬列主義、思想的科學原理,大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對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最好紀念
30年前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是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呼喚偉大變革的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對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發言同志認為,今天我們紀念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30周年,最重要的是繼續解放思想,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王偉光說,改革開放30年來的一條基本經驗就是,思想的大解放,帶來改革開放大發展,帶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發展。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這應該成為今天繼續解放思想的重要著力點。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解放思想,必須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黨針對我國發展實際,總結我國和世界發展經驗,關于發展問題的理念和思路的重大創新,也是思想解放的結果。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改革開放必須集中破解“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一時代課題,解放思想也必須破解“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一時代課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擯棄一切影響發展的傳統觀念、傳統方式和傳統做法,破除一切影響發展的思想觀念障礙和體制、機制性障礙,改變一切不符合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的認識、觀念和做法,不斷創新發展理念,不斷創新發展思路,不斷創新發展模式,不斷創新發展方法,切實推進改革開放,真正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出一條科學發展、社會和諧之路。
李景田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繼續解放思想,要緊緊圍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這個中心來進行,要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在一定意義上說,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過程就是不斷解放思想的過程。繼續解放思想要貫穿于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全過程和各方面,切實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局面。這是繼續解放思想的根本任務。圍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要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要立足基本國情,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必須從我國基本國情及新的階段性特征出發。二是要著眼于新的發展,做到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與科學發展觀不相適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各種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形形色色的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三是要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把人的積極性、創造性調動和發揮出來。
邵華澤發言說,30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中恢復并豐富發展了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始終保持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中表現出來的為了人民的利益無所畏懼的理論勇氣和政治勇氣,不斷探索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形成了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30年來,正是由于理論上的與時俱進,我們黨才能夠保持并不斷增強對改革發展各項指導的正確性和權威性,調動和匯聚蘊藏在億萬人民中的積極因素和創造活力,成功地應對各種嚴峻考驗,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今天我們面臨的問題很多,困難不少,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繁重。按照黨的十七大精神,珍惜、堅持并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去奪取黨和人民事業的新勝利,就是我們對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最好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