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是黨的十七大對全黨、全社會提出的總體要求,更是對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提出的要求。因此,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各項關系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求,大力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堅決糾正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促進農村實現健康、快速、持續的發展。下面就如何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提幾點看法。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長期以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取得了較好效果,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要看到,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還存在一些與科學發展觀不相適應的突出問題。
1、思想認識難以完全到位。主要存在四多四少的現象,一是注重形式的多,解決實際問題的少;二是注重經濟發展的多,加強廉政建設工作的少;三是要求別人廉潔自律的多,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少;四是片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多,追求統籌兼顧大局觀念,全面發展的少。從而束縛了基層組織抓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手腳,制約了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2、突出問題難以得到根本性解決。主要存在缺乏“四觀”:一是缺乏正確的政績觀。一些基層干部工作作風不正,形成了欺上瞞下出“假政績”的風氣,致使抓項目辦事情不顧群眾所愿、不求群眾滿意、不惜損害群眾利益,結果面子工程上馬了,群眾利益受損了,干群矛盾上升了,發展的阻力增大了。二是缺乏民主決策觀。有的村委會決策不民主、辦事不透明,民主決策流于形式,群眾反映強烈,嚴重影響了干群關系。三是缺乏接受群眾監督觀。村務公開,僅停留在“公示”層面,只公開結果不公開過程。公開財務只列出幾個大項目,沒有具體明細。特別是“其他支出”或“管理費”一項,數額較大,大都一筆帶過。“村帳鄉管”成為“村帳鄉做”,支配權過于集中在少數村干部手中。三是不愿接受社會的監督。一些村對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以及舉報的事項不能正確對待,該解決的不解決,該整改的不整改,造成矛盾激化,引發群眾集體上訪,甚至越級上訪。四是缺乏嚴格的自律觀。一些村干部對集體資產的土地流轉、山塘水庫、山地林地、老廠房、磚窯廠的對外承包,許多小型工程建設等不公開,不經過招投標;有些村干部用公款大吃大喝、請客送禮,進行高檔消費;個別干部私心嚴重,以權謀私,優親厚友,甚至貪污受賄。
3、制度建設難以配套。主要存在“四不”現象:一是制度不健全。在制度建設上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能達到全面科學和配套。二是制度不落實制訂的制度很多只停留在會議上,寫在紙上,不能很好地落實在實際工作中,制度成為了虛設和擺設。三是執行不督查。有的鄉鎮村級組織制度落實的好壞,執行是否有力,從不進行督促、檢查,缺乏科學的操作機制和必要的監督制約手段。四是監督不到位。有的基層單位制度的落實執行,缺乏有效的社會監督機制。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不認真對待,敷衍塞責,甚至打擊報復,造成群眾怕惹人、怕惹事,對腐敗行為和不正之風不敢監督,不敢揭露,嚴重地挫傷了廣大群眾參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積極性。
4、工作力度難以加大。主要存在“三難”問題。一是工作精力難集中。鄉鎮紀委書記分管工作較多,難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紀檢監察工作上。二是工作能力難提高。紀委委員全是兼職,對紀檢監察工作不熟悉,也難以發揮作用,工作力度大打折扣。三是用人導向難適應。在干部任用提拔上存在重中心工作,輕紀檢工作,造成有的鄉鎮紀委書記不敢、不愿大膽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
1、對農村基層干部科學發展觀教育力度不夠。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在抓干部教育中,有時忽略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的教育模式,廣大黨員干部如何將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基本要求和精神實質融匯到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不甚了解,致使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條件下,一些意識薄弱的基層農村黨員干部容易受到消極腐朽思想的侵蝕,甚至動搖他們的理想信念,從而誘發和產生腐敗行為,客觀上阻礙了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
2、村級組織建設仍然存在薄弱環節。有的村“兩委”班子整體素質不高,部分村干部對黨風廉政建設理解不深入、不透徹,貫徹執行能力不強。因村委會班子在選舉過程中,有的滲入了宗族和家族勢力,使有的村委會班子與村黨支部班子關系不夠協調,相互之間不能積極配合工作,存在推諉扯皮現象,不能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影響了干群關系。有的對農村黨員的教育管理還不到位,沒能充分發揮他們在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中的骨干帶頭作用,甚至有少數村在發展黨員時,出現了“家庭化”、“世襲化”傾向,使一些作風不實、素質偏低、能力不強的人進入了基層黨員隊伍,削弱了農村黨員隊伍的整體戰斗力。有的村委會班子成員由于素質低,法紀淡薄,本位主義嚴重,全局意識不足,在制訂當地社會經濟發展計劃,難以做到全面考慮,片面地追求經濟利益,放松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在工作中難以做到公正、公平、公開,有時做出損害群眾利益而個人撈取好處的事情,造成了很壞的影響。
3、對農村集體經濟運行監管不到位。有的村級組織集體經濟產權不清,主體錯位,使得一些農村基層干部利用手中權力控制集體資產的經營管理,農民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證,客觀上激化了各種矛盾和問題。有的村的主要領導班子成員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約束機制,在管財、管人、管事的重點領域里,監督意識淡薄,監督的體制還不健全,監督的管理還不到位,制度得不到真正落實,造成權力過分集中,少數人說了算,甚至出現“一言堂”。少數村組干部甚至借助家族宗族勢力,貪污和侵占集體資產,使得集體資產流失成為難以克服的頑癥。實踐證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沒有一套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農村集體資產流失和權益糾紛等問題將一直得不到解決,必將是引發農村基層干群矛盾的一條重要導火索,是引起基層各類違紀違法現象的制度缺陷之一。
4、紀檢監察干部在監督檢查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還不夠。有的基層紀檢監察干部沒有從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性,不是主動地參與當地人、財、物的監管工作,怕得罪人、怕影響自己的前途,對違紀違法問題聽之任之,致使科學發展觀在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中得不到真正的貫徹落實。
三、解決的對策思考
1、深化教育,從思想上保障落實科學發展觀。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各級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之一,因此,對干部的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一是找準教育對象。以鄉鎮、村組班子成員和基層站所負責人為重點,要適應農村干部臺上是干部,臺下是群眾的特點,使教育內容更加貼近教育對象,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是豐富教育內容。加強科學發展觀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政策法規和黨紀條規教育,引導廣大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自覺對照“六要六不要”的標準,使廣大農村黨員干部明確行為規范,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教育的內容要結合本地一段時期內存在的問題,突出教育的針對性。三是創新教育形式。賦予反腐倡廉教育更加鮮明的時代特色,利用現代傳媒,如開辟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電視專欄,開通廉政短信平臺,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力推進廉政文化進農村,結合新農村的建設,滲入廉政文化的內容,開展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廉政活動。同時,要以查處的典型案例事件為教材,解剖典型,深挖根源,使黨員干部接受教育,得到警示。
2、夯實基礎,從基礎上保障落實科學發展觀。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成果只有讓群眾得到實惠,才能真正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也才具有生命力。為此,一是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努力將民主監督落到實處。要真正使群眾參與管理集體事務。在具體措施上,要進一步健全和落實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在支農惠農資金的管理上堅持從嚴從緊,如對村級公路建設、改水治污等公用性支農資金,采取鄉鎮統管,村書記、主任負責,群眾代表參與,工程承包人簽字畫押,并進行事前、事中、事后三次公開的形式加強監督管理;對退耕還林、糧食直補等直接發放給農民的支農資金,采用“一卡通”的形式,按標準及時發給農民,并在村務公開欄上公布,接受群眾監督。二是突出抓好損害群眾利益問題的治理。狠抓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糾正違規收取農民建房費、強行征訂報刊問題;加強農村合作醫療資金的監管,確保合作醫療資金正常合理使用;加大打擊坑農害農行為的力度,查處銷售假農藥、劣質化肥案,維護農民的利益。三是突出抓好鄉村財務管理。啟動鄉財縣管,完善村財鄉管制度,實行帳、款分離。真正做到鄉鎮大額度開支集體研究決定,村大項公用事業性開支由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大會決定,并將經費使用情況適時在政務、村務公開欄上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建立預算備案、決算報告制度,增強財務管理的透明度,有效防止違規亂開支的問題。四是突出抓好農村基層違紀違法案件查處。建立縣紀委監察局機關與鄉鎮紀委捆綁制辦案模式,確保辦案力度和辦案質量。認真查處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違紀案件,并做到查處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五是進一步加強村級“兩委”班子建設。要把好選人用人關。采取有力措施,堅決防止和查處賄選、逼選等違法行為,逐步消除家族宗族勢力對村委選舉的影響,保證選民真正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選舉權。要從法律法規上,盡快完善村委會干部的罷免機制,并對村官的任期作出一定的限制,避免長時間在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盡快研究制定非黨員村委會干部的責任追究辦法,強化對他們的紀律約束。
3、構建機制,從機制上保障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是確保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全面深入推進的有效保障。為此,一是著力構建領導機制。建立黨委書記、支部書記為組長的縣、鄉、村三級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領導小組,狠抓“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落實,充分發揮紀委和村紀檢委員組織協調作用,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形成一級抓一級的領導機制和責任落實機制。二是著力構建預警機制。通過廣泛設立基層信訪工作站(室)和信訪聯絡員,以及開展下訪等,認真查民情、聽民聲、集民意,并形成預警信息資料庫,及時分析、排查、處理,采取打招呼或誡勉談話等形式預防違紀違法問題的出現,對確實涉兼違紀違法的進行立案調查。三是著力構建預防機制。在鄉村組建立適合當地實際工作制度上,要著力加大預防機制,對各項工程建設,國有、集體資產出讓、出租等重大事項要集體研究,進行公開招投標,防止暗箱操作,預防違紀違法現象的出現。四是著力構建監督機制。采取派員督導和對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巡查等方式,加強對鄉、村民主生活會及貫徹民主集中制情況的監督檢查;認真落實“三公開”制度,縣紀委會同組織部門,定期督查鄉鎮集體決策和村民主決策制度的落實,堅持述廉制度,鄉、村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每年分別向縣、鄉紀委進行述廉;每年縣紀委對各鄉鎮黨風廉政建設進行一次巡查。
4、抓好隊伍建設,從紀檢干部作風上保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求真務實干事業是實現科學發展的作風要求,新形勢新任務對紀檢監察干部特別是從事監督檢查工作的紀檢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在要求廣大紀檢監察干部堅定信念。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的同時,必須以提高監督能力為目標,切實加大業務培訓力度,督促紀檢監察干部根據履行監督職責的不同要求,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業務素質,努力成為行家里手。二是還要開展學習活動。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容和精神實質,正確處理和把握反腐倡廉工作與科學發展觀的關系,始終把服務科學發展、保障科學發展、促進科學發展作為監督檢查工作的首要任務。此外,應進一步加強對現代經濟知識、科技知識、社會管理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學習,研究探索新形勢下加強監督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努力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創造性。三是改進用人機制。要充分使用和提拔在紀檢監察戰線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紀檢監察干部,不能以中心工作沖淡紀檢監察干部的工作重心,使紀檢監察干部的政績觀真正轉移到紀檢監察工作上,從而調動全體基層紀檢監察干部為維護黨紀政紀而獻身的積極性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