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影響農民增收調研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影響農民增收調研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影響農民增收調研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民收入增長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大致說來,80年代初期和90年代前半期是兩個農民收入增長較快,農民獲得實惠較多的持續階段。1978~1984年間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7.7%(扣除物價影響仍達15.9%),現金純收入年均增長23.9%。經過1985~1988年間農民純收入的緩慢增長(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1.9%),以及1989-1991間農民收入的徘徊停滯(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0.7%)后,1992年開始了農民收入恢復性增長階段,一直持續到1996年,這一期間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5.6%,現金純收入年均增長24.4%。1997年開始出現的農民增收困難直到現在仍未出現顯著的轉機,*0年農民純收入增幅下降到1.9%,估計今年增幅下滑能夠停止。

      農民收入為什么有時增長快,有時增長慢?尤其是近年來盡管出臺了一系列增收政策,各地也千方百計采取措施促進農民增收,但效果仍不十分理想,根源在哪?過去對農民增收做出過重要貢獻的因素為什么現在不發揮作用?讓我們在回顧曾對農民收入有重要影響的因素的基礎上來回答這些問題。

      (一)農業收入

      農業收入一直是我國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直到今天,在農民收入中仍然占一半左右的比例,對于典型農區的農民,農業收入的意義更大。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的農業收入在1998~*0年間連續3年下降,累計減少131.6元,是農民增幅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1.農產品產量

      農產品產量曾在改革開放初期對農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貢獻。當時,我國農產品普遍短缺,供不應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政府幾次大幅度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產出快速增長。1978~1984年,我國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7.6%(按1978年價計算),糧食產量年均增長4.9%,其他農產品也普遍豐收,農民收入增長的絕大部分來源于農業產量的增加。1992~1996年間農業豐收也起了重要作用,據估計僅糧食產量增長一項直接對農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就達22%。

      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農產品供求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增產不增收成為這一階段的主要矛盾,它影響著很多政策措施的收入效應的發揮。而且這一矛盾始終影響著我國農業政策的選擇,因為在市場經濟中幾乎不可能找到只影響農產品價格而對農產品產量不起作用的政策來。

      2.農業生產結構

      與農產品產量相關的是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我國已經經歷了幾輪的農業結構調整,每輪結構調整的確給部分農民和一些地方農民帶來收入的增加。1985年進行的結構調整,對于當時發展多種經營和養殖業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業收入趨于多元化,讓部分農民獲得實惠。90年代初進行的結構調整,以廣東為代表的“三高”農業得到快速發展,農民收入因此增加。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浙江通過發展優勢農業和創匯農業,*0年農民出售農產品的現金收入較上年增長11%(全國平均水平下降)。可見,農業結構調整呈現出的收入分配效應比較明顯。

      從全國來看,農業生產結構調整雖然對于部分農民和局部地區增加農業收入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但在讓全國農民普遍增收方面的作用有限,尤其是典型農區在農業結構調整中與東部沿海地區的收入差距往往進一步拉大。在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中,受農產品市場容量的限制,出現了結構雷同,調什么,市場上就“爛”什么,這對典型農區的農民增收產生了一定的負面效應,妨礙著政策目標的實現。*0年東北三省、河北、河南、山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四川等糧食主產區農民人均純收入較上年只增長了1.2%,低于其他地區。

      3.農產品價格

      農產品價格是農業能否增收的決定性因素。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普遍提高了農產品收購價格,1979年國家同時提高了18種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平均提價幅度達24.8%,農民直接從提價中得到的實惠特別多。1994年和1996年國家又兩次提高了農副產品收購價格,提價幅度達40%。據測算,1992~1996年間的農民收入增長,有40%來源于農產品價格的提高。

      近年來農產品價格持續低迷,是農業減收的主要原因。自1997年以來,農產品市場供求關系一直沒有得到改善,恰巧又碰上國際農產品價格同時不斷走低,受國內外的多重影響,我國農產品價格幾年來基本上也呈現為大幅度下跌態勢。盡管我國實施了糧食等保護價政策,但由于受市場價格的制約以及庫存積壓不能消化,糧食收購價也跟著下跌。1999年農產品收購價格較上年下跌了12.8個百分點。價格支持在沒有扭轉農業收入跌勢的情況下,還使財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0年財政用于糧棉油價格補貼和肉食品補貼達778.13億元,比90年代前半期高出約500億美元。而且,價格補貼屬于黃箱政策,將受到WTO農業規則的約束。

      (二)非農收入

      非農收入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保持較快增長,對農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貢獻。據測算,1991~1996年間,來自于農村非農產業發展和勞動力外出打工的收入對農民純收入貢獻達35%。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農民增收基本上來源于非農產業。1997~*0年間,農民工資性收入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部分收入抵消了農業收入的絕對數減少。

      1.鄉鎮企業

      改革開放后鄉鎮企業的興起對農民收入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1978~1984年,農民從鄉村兩級企業得到的報酬收入增長4.2倍,年均遞增31.6%。近年來農民從鄉鎮企業獲得的收入雖然趨于減少,但1999年農民工資性收入中仍有34%來源于鄉鎮企業。

      鄉鎮企業能否繼續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值得關注。由于宏觀經濟形勢和經營環境的變化,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鄉鎮企業長期以來過分追求短期效益,加上受資金、技術和人才的限制,對環境和資源的保護以及對安全隱患的消除等工作起色不大,發展面臨的不利因素越來越多。

      2.外出務工收入

      外出務工是近年來農民收入的主要增長源。國家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對基礎建設、農田水利建設、道路建設和農村電網改造等項目的啟動,有效地增加了農民外出務工的機會。據統計,1999年在外出勞動力報酬下降3%以上的情況下,由于外出務工農民人數增加15.8%,使外出務工收入仍增長11.7%。

      從長期來看,外出務工受到限制的因素也不少。農民進城就業必然增加城市就業壓力。入世后我國就業形勢更加嚴峻,據估計,我國入世后的5年內將有約4000萬的勞動力失去現有的工作崗位。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工資率可能進一步下降,轉移成本又要增加,農民從中得到的實惠因此減少。而且異地轉移勞動力難以解決純農戶的收入問題,這一途徑對農民增收的效應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家庭經營中非農產業收入

      家庭經營純收入中非農業收入長期以來所占比重一直比較小,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近年來,在家庭經營純收入中農業收入持續下降的情況下,以服務于當地農民為主,以家庭為單位開展的建筑業、運輸業、商業等活動,得到較快發展。1997~1999年間家庭經營中非農產業收入對農民純收入貢獻率達33%,所占比重也上升了6個百分點。隨著農村城鎮化的推進,家庭經營中非農產業收入,尤其是第三產業收入的增長潛力可能會表現出來。

      (三)農民負擔

      自80年代中期以來,農民負擔問題日益顯露,而且愈演愈烈,嚴重影響了農民收入的提高。1988~1992年,農民負擔支出年均遞增16.9%,明顯高于同期農民純收入增長幅度。中央一直高度重視農民減負工作,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低收入階層、純農戶的負擔仍顯得尤其偏重。據資料,1997~1999年間農村中低收入戶各項稅費支出約占其純收入的10%,純農戶約9%。減輕農民負擔,對于農村中弱勢群體,對于不能實現勞動力轉移的農戶,更為迫切。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色大18成人网站WWW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亚洲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亚洲国产精品lv|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亚洲an日韩专区在线|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中文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亚洲第一AAAAA片|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亚洲高清乱码午夜电影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亚洲综合色7777情网站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