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學社會主義原則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在于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那么,什么是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
探討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問題,必須回到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去。科學社會主義中那些帶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為其他規律的基礎的、可以作為認識和實踐社會主義所依據的法則或標準的基本原則是什么?對于這樣一個深層次問題的理解,必須遵循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思想及其邏輯結構。這樣來看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或原則,包括認識和實踐社會主義的方法論、社會主義本質規定、社會主義價值。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我們必須堅持這些基本原則。
不僅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不同于馬克思恩格斯預示的那個社會主義的現實基礎,而且我國到本世紀中葉基本上實現了現代化以后的基本國情也不同于馬克思恩格斯預示的那個社會主義的現實基礎。
堅持社會主義的方法論原則。科學性和實踐性的統一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特性。恩格斯指出的“要使社會主義變為科學,就必須首先把它置于現實基礎上”,《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強調的“這些基本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都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這種基本特性。把社會主義置于現實基礎上,是馬克思恩格斯將空想社會主義轉變成科學社會主義的根本經驗,也是認識和實踐社會主義的根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所謂“現實基礎”、“當時的歷史條件”,就是不斷變化著的客觀實際。共產黨人和社會主義者必須從實際出發運用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今天,我們把社會主義置于現實基礎上,首要的是必須真正地科學認識“現實基礎”。現階段,我們面對的“現實基礎”,無論從我國國情看還是從時代主題和世界局勢看,與馬克思恩格斯預示的那個社會主義的現實基礎是不同的。在這樣的現實基礎上建設的社會主義必然不同于馬克思恩格斯預示的那個社會主義。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不僅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不同于馬克思恩格斯預示的那個社會主義的現實基礎,而且我國到本世紀中葉基本上實現了現代化以后的基本國情也不同于馬克思恩格斯預示的那個社會主義的現實基礎。在這樣的現實基礎上推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然不同于馬克思恩格斯預示的那個社會主義。我們必須用新的視角、新的觀念、新的理論范式、新的經驗來談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科學社會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就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社會主義本質的實現是一個過程,是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相互作用、相互推動的長過程。
堅持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社會主義本質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屬性即內在規定性,是社會主義社會區別于其他社會的根本標志,貫穿于社會主義社會發展全過程,決定著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和發展方向。科學社會主義關于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就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馬克思恩格斯認為,隨著人類社會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階段發展,必然出現以消滅剝削和壓迫以及人與社會都得到全面發展為特征的更高階段的社會形態。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恩格斯在1894年1月9日致卡內帕的信中,應《新世紀》周刊關于用簡短的字句來表述未來社會主義本質規定的請求,摘下了這段話作為答復。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是共產主義對資本主義社會人的異化的揚棄,是未來社會主義社會區別于其它一切社會的顯著特征和根本標志,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價值。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們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不是完全清醒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隨著對社會主義認識的不斷深化,鄧小平提出了“社會主義本質”的概念,并且把社會主義本質概括為“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是對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嶄新概括,對于推動思想解放和推進改革開放實踐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以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堅持和發展了這個本質論,把社會主義本質進一步概括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社會主義本質的實現是一個過程,是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相互作用、相互推動的長過程。我們堅持社會主義本質規定,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建設的長遠目標和正確方向,也就是要根據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根本要求和基本國情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
社會主義價值是人類價值目標追求的延續和發展。在科學社會主義中,人類的社會理想以社會主義價值的形式得到了科學表達。
堅持社會主義價值。社會主義價值是社會主義對社會主體的功能和積極意義,是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最高社會理想,是社會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本質的集中反映。社會主義價值是人類價值目標追求的延續和發展。在社會主義產生以前,富有、快樂、幸福、公正、自由、平等、民主、博愛等價值就是人類共同的理想和生生不息的追求。在科學社會主義中,人類的社會理想以社會主義價值的形式得到了科學表達。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繼承了14世紀文藝復興運動以后的各種人道主義思潮和19世紀空想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科學地分析了資產階級鼓吹的“自由、平等、博愛”的兩面性,并且揭示了未來社會的基本價值。恩格斯引用人類學家摩爾根《古代社會》中的一段話預言:“管理上的民主,社會中的博愛,權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將揭開社會的下一個更高的階段,經驗、理智和科學正在不斷向這個階段努力。這將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愛的復活,但卻是在更高級形式上的復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13頁)這表明,未來社會主義社會將是一個真正公正、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的社會。共產黨人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必然堅持社會主義價值。過去長時期,我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是完全清醒的”,主要是忽視了社會主義本質規定和社會主義價值,甚至把公正、民主、自由、平等、博愛、人權、人道主義等原則當作資產階級的專利加以否定和批判,使社會主義建設中長期見“物”不見“人”、見“原則”不見“人”,偏離人民群眾生存和發展的各種需求,結果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總結了社會主義實踐的深刻教訓,逐步提出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和共富、公正、自由、平等、民主、互助、和諧等價值理念,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趨勢和社會主義本質規定,反映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和人類的共同社會理想。堅持社會主義價值,就是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會制度框架和實踐進程都必須圍繞這些價值原則展開。
社會主義方法論、社會主義本質規定、社會主義價值是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其中,社會主義本質規定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高命題,是從最深層次上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則。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必須堅持由社會主義方法論、社會主義本質規定、社會主義價值組成的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整體。我們必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探索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和價值,并在實踐中深化認識和進一步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