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促進農民增收提供保障工作措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央把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縣區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落實平臺,既是各級黨委、政府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用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和方法,增加農民收入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具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基礎優勢的農業大縣,我們結合開展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始終把農民增收放到突出位置來抓,明確增收目標,建立健全農民增收考核評價體系,切實發揮目標責任考核的激勵導向作用,增強基層組織加快農民增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農民收入實現持續快速增長提供堅強的保障。
創新考核思路體現導向性
今年是省上用新的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辦法進行規范、系統考核的第二年,也是實行三位一體考核的第一年,省、市把農民人均純收入作為一項主要指標列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加大對基層促進農民增收的考核力度,充分體現了上級黨委、政府對加快農民增收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我縣在深入調研、充分研究討論的基礎上,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關于強力推進標準化生產確保獼猴桃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的決定》等一系列文件,重新修訂了《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考核獎勵辦法》。從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擴大勞務輸出規模、推動多元化就業、加大支農力度、加強組織領導等五個方面,制定出臺了促進農民增收的扶持政策和具體措施。同時,修訂和完善了《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暫行辦法》,及時調整了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在考核的六大體系中,及增加了反映農民增收的“農民增收計劃、規劃和措施”、“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增速”、“項目實施和儲備”、“新農村環境衛生治理”等重要考核內容,細化農民增收考核指標,強調農民增收絕對值和增速,加大了農民增收考核指標的分值權重,注重考核農民增收的絕對值和增加速度。考核的重點突出四個方面:一是突出主導產業發展,從擴大獼猴桃種植規模、發展規模養殖基地、“一村一品”建設、優惠扶持政策兌現等方面進行考核;二是突出二、三產業發展,從加大勞務培訓、勞務輸出、旅游產業發展、城鎮建設等方面進行考核;三是突出工業經濟發展,從科技工業園建設、工業經濟增長、吸納就業等方面進行考核;四是突出支農惠農政策落實,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優惠政策兌現等方面進行考核。實行縣、鄉、村三級連考,引導鄉鎮、部門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工作重心,圍繞增收政策落實好、增收措施到戶好、增收工作效果好的“三好”目標,建立農民增收工作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強化了目標責任考核在促進農民增收中的導向作用。
合理確定目標體現分類性
目標任務是引導、是方向,是做好考核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只有因地制宜、科學合理的確定目標任務,才能真正考出重點、激發工作活力。我們在確定農民增收考核目標前,首先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在準確定位、突出重點、適當加壓、體現超額”的原則下,實行分類下達,準確把握各鄉鎮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和構成,針對不同的對象下達不同的目標任務。一方面,突出不同側重點,根據鄉鎮地域、經濟基礎、產業結構的不同特點,目標任務下達區別對待,不搞“一刀切”。我縣渭河以南8個鄉鎮果畜兩業發展較快,具有進一步加快發展的優勢和基礎,目標任務下達就著重考核“一村一品”和畜牧業發展;渭河以北兩個鄉鎮人均土地面積少,農業生產以糧食主,在下達任務時就偏重考核優質糧生產和勞務輸出。金渠鎮獼猴桃產業發展優勢明顯,目標任務下達就側重于考核新增優質獼猴桃面積、獼猴桃套袋及訂單生產面積、百畝連片示范園建設、農民科技培訓等內容。首善鎮地處縣城,二、三產業發展較快,目標任務下達則側重于招商引資、非公經濟發展、勞動力轉移就業等內容。另一方面,突出長效性和連續性,著力培育促進農民增收突破點。我縣是全國僅有的幾個獼猴桃最佳適生區之一,獼猴桃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在促進獼猴桃產業做大做強方面,我們不僅確定了獼猴桃長期發展目標,而且在下達年度目標任務時,將新增面積和標準化示范園建設作為骨干考核指標予以下達,對考核的內容和指標建立年度臺帳,實行動態管理,逐年調整,適當加壓,確保產業發展連續穩步推進。由于目標任務下達實行一鎮一策,科學合理,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使各鄉鎮在不同的地域差異中既看到了自己的優勢,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從而能夠鼓勵鄉鎮突出特色,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促進農民經營性、工資性收入實現大幅增長。
認真檢查考核體現落實性
全面細致的檢查考核是促進目標任務完成、確保考核結果客觀真實的重要保障。我縣堅持把加強督促檢查作為考核農民增收目標任務的一個重要環節來抓,始終遵循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深入實地進行檢查,確保考核結果真實準確。針對農業生產季節性強,量化考核難度較大的實際情況,考核工作注重抓平時考核,同時規范年終考核。平時考核以檢查指導和督促解決問題為主,強調時限、進度、標準概念,逐項目標任務進行跟蹤檢查,及時通報,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及時解決。對下達到各鄉鎮的新栽獼猴桃面積、套袋獼猴桃面積、蔬菜大棚、新增奶牛數量、規模養殖戶都按照登記冊,到田間地頭逐一檢查落實,對驗收合格的發給驗收卡,作為年終考核的依據。年終考核在聽匯報、查資料的基礎上,深入一線,看現場、查實情。考核結果既看顯績,又看未來發展的潛力;既看農民收入的增量,還看考核指標的增速。通過“實打實”的檢查考核,既增加了鄉鎮部門的工作壓力,也增添了工作動力,極大地調動了鄉鎮、部門促進農民增收的工作熱情和干勁,加快了全縣農民收入增長步伐。
嚴格兌現獎懲體現激勵性
嚴格依據考核結果進行獎懲是體現目標責任考核實效的關鍵。我縣把農民增收作為考核鄉鎮、相關部門工作成效和工作業績的重要依據,把考核結果與鄉鎮考核等次相結合,與評優樹模相結合,與干部的提拔使用相結合。對被評為全市農民增收“三好”鄉鎮,給予以獎代補資金10萬元;被評為全市農民增收“三好”村,給予以獎代補資金1萬元。通過明確各項獎懲措施,目標責任考核在促進農民增收的激勵導向作用日益凸顯,在全縣形成了各級干部狠抓落實、促進農民增收的良好工作局面。今年以來,全縣新栽獼猴桃4.2萬畝,建成百畝以上連片示范園26個,獼猴桃總面積有望突破19萬畝,獼猴桃產業一項為全縣農民人均增收有望突破2000元。同時,投資6.5億元的蒙牛兩萬頭奶牛場和澳華千頭奶牛場的建設和投入使用,將在畜牧業上又為農民增收添上重重的一筆。另外,通過勞務輸出、就近轉移就業等途徑,1—5月,轉移勞動力就業9.3萬人,全縣農民家庭工資性現金收入人均達到205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32元,增長31.6%。全縣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2258元,增速達29%,為農民致富奔小康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