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調查報告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調查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各項宏觀調控政策措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緊緊抓住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這一重大機遇,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戰勝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開創了科學發展新局面。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經濟總量跨上新臺階,經濟效益大幅提高,產業結構升級轉型,三次產業全面協調發展,投資、消費和出口需求增長強勁,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位居全國前茅,經濟發展方式出現積極轉變,經濟運行呈現出速度、結構和效益同步提升的良好態勢,民生狀況明顯改善,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是建省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最好的一年。

      一、綜合

      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經濟總量跨上新臺階。年全省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052.12億元,比上年增長15.8%,增速提高4.1個百分點,比全國GDP增速高5.5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9.32億元,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566.55億元,增長19.2%;第三產業增加值946.25億元,增長19.6%。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三千美元大關,經濟社會步入發展新階段。年全省人均生產總值23644元,按現行匯率折算為3505美元,登上了3000美元的新臺階。按照國際經驗,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標志著一個國家或地區處于消費加快升級換代時期,服務業發展加速,經濟將進入快速發展軌道。

      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要進展,三次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7.6%,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超過第一產業1.3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6.1%,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經濟結構調整實現歷史性轉型,由“三一二”轉變為“三二一”。

      地方財政收入、企業利潤大幅增長,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年全省全口徑一般預算收入528.64億元,比上年增長40.4%。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71.06億元,增長52.1%,增速比全國財政收入增長21.3%高30.8個百分點,增幅全國第一。全年列入統計監測的42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效益指數310.5%,比上年提高14.0個百分點,創歷年新高;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117.28億元,增長31.1%。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盈利61.20億元,比上年增長51.9%。

      物價上漲較快,結構性上漲特征較明顯。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4.8%。受房地產迅猛發展的拉動,建房及裝修材料、租房、水電、燃料等居住類價格明顯上漲,漲幅達9.7%,居八大類價格之首;其次是食品類上漲7.6%,居住類和食品類價格較快上漲是推動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商品零售價格上漲4.6%,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7.3%,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7.7%,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0.3%,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5.2%。

      二、民生

      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加。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581元,比上年增長13.3%;全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946元,比上年增長24.1%。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275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工資性收入增長29.7%。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679.85億元,比年初增長29.7%。居民消費支出較快增長,生活質量不斷改善。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927元,比上年增長8.3%;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446元,增長11.6%。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積達28.88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積24.74平方米。

      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超額完成任務。年全省計劃建設保障性住房10.09萬套、716.02萬平方米。全年開工12.63萬套,開工率125.2%,其中竣工7.4萬套(含上年結轉3.5萬套);開工建設面積1057.19萬平方米,占計劃總面積的147.6%,其中竣工面積561.72萬平方米(含上年結轉287.73萬平方米)。農墾、國有林場及農村危房改造套數為2.41萬套、0.48萬套和1.95萬套,分別完成計劃的105.3%、106.3%和135.2%。

      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水平明顯提高。年全省最低工資標準上調200元,增幅居全國之首。城鎮從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納入省級統籌,全省60歲及以上農民享受普惠式的養老保障,有55萬人每人每月領取55元的基礎養老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醫療保險已基本覆蓋全省城鄉居民。年末全省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含離退休人員)180萬人,比上年末增長7.1%;參加醫療保險人數323.29萬人,增長13.8%;參加工傷保險人數95.43萬人,增長5.9%;參加生育保險92.59萬人,增長8.9%;參加失業保險112.48萬人,增長9.7%。社會救助顯著加強。年末全省城鎮各種社區服務設施91個;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6萬人;年末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6.98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3.07萬人,農村五保戶供養人數3.62萬人。全年實施城鄉醫療救助56.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4%。其中,城市醫療救助21.6萬人次,增長20.3%;農村醫療救助35.1萬人次,增長18.9%;全年救助災民223.5萬人次。全省共銷售福利彩票8.4億元,比上年增長1.2倍;籌集社會福利彩票公益金2.1億元,增長96.3%;直接接收社會捐贈5.52億元。

      勞動就業人數持續增加。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9.36萬人,比上年增長2.9%;城鎮登記失業率3%,下降0.48個百分點;農村勞動力轉移9萬人,增長1.1%。勞動就業規模繼續擴大,年末全省從業人員436.87萬人,比上年末增長2.9%,其中城鎮從業人員148.68萬人,在崗職工年末人數78.8萬人,分別增長4%和1.4%。

      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年全省新建教育扶貧(移民)學校9所,改造中小學校舍479所。重點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辦學能力明顯提高。年起,高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幼兒園教師及省、市研訓、電教機構等全體人員享受績效工資,教師績效工資實現全覆蓋。全年普通高校招生5.66萬人,比上年增長0.2%,在校學生17.59萬人,比上年增長2.9%;中職(含技工)在校學生15.72萬人,比上年增長11.3%;普通高中招生5.6萬人,增長2.2%,在校學生16.05萬人,增長3.0%;普通初中招生13.35萬人,在校學生42.16萬人,初中毛入學率101.8%;普通小學招生10.34萬人,在校學生78.05萬人,小學凈入學率達99.76%。

      醫療衛生事業取得新發展。年,省干部醫療保健中心、省人民醫院綜合住院大樓、省中醫院門診綜合大樓、海口市人民醫院醫療綜合大樓等建成投入運營,301醫院分院進入后期施工階段,省眼耳鼻喉專科醫院正在加快建設。全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7.1%,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全年改造鄉鎮衛生院12個。年末全省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312個,增長2.0%。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6個,婦幼保健機構24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25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20個,增長34.8%;農村鄉(鎮)衛生院307個。全省共有醫院病床位2.53萬張,增長7.7%。各類衛生技術人員4.09萬人,增長10.1%。其中,執業醫師1.15萬人,增長7.5%;執業助理醫師0.3萬人,增長3.2%;注冊護士1.71萬人,增長14.2%;藥劑人員0.2萬人,增長5.7%;檢驗人員0.25萬人,增長10.9%。報告甲、乙類傳染病發病人數2.21萬例,下降3.7%;報告死亡141人,報告傳染病發病率十萬分之791.79,死亡率十萬分之1.69。

      三、農業

      農業生產平穩較快發展。年全省農業完成增加值539.32億元,比上年增長6.3%。分產業看,漁業完成增加值133.18億元,比上年增長7.5%。臨高縣深水網箱養殖擴建,已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深海抗風浪網箱養殖基地。林業完成增加值83.21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干膠產量33.35萬噸,增長8.6%。種植業完成增加值218.80億元,比上年增長5.0%。瓜菜產量528.05萬噸,增長7.2%;水果產量286.25萬噸,增長6.8%。南繁育種業和花卉業、桑蠶業等特色綠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畜牧業完成增加值91.41億元,增長4.3%。肉類總產量68.49萬噸,增長3.7%。溫氏、羅牛山、海平達、鵬翔、禾牧、永茂等大型龍頭企業的生豬標準化養殖規模迅猛擴大,有10多個標準化養殖場被農業部列入首批示范項目。新建萬頭養豬場47個,全省萬頭以上豬場已達到153個。全年瓜果菜出島540萬噸,生豬出島量173萬頭,水產品出口12.9萬噸,創歷史新高。

      農業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25.24萬千瓦,增長7.4%,其中排灌機械動力90.52萬千瓦,增長3.6%。大中型拖拉機13203臺,增長9.0%;小型拖拉機52163臺,增長5.3%;農用載重汽車4948輛,增長1.0%。化肥施用量(折純量)46.4萬噸,增長0.3%。全年農村用電量5.95億千瓦時,增長5.5%。現有農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積17.99萬公頃,增長0.6%。

      四、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明顯提速。年,全省工業完成增加值380.76億元,比上年增長17.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54.80億元,增長18.5%,增速加快11個百分點。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83.10億元,增長16.7%;重工業增加值271.70億元,增長19.1%。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長20.8%,集體企業增長82.0%,股份合作企業下降3.5%,股份制企業增長28.6%,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11.8%,其他經濟類型工業增長0.9%。工業產品產銷銜接良好,產銷率達97.5%。

      從企業生產情況看,大中型企業生產增勢強勁,推動了工業加快增長。一汽海馬、金海漿紙、礦業、海口供電公司、中海石油化學公司、海宇錫板、紅塔卷煙、海洋石油富島股份等企業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9.2%。金海160萬噸造紙一期、英利100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一期、中航特玻一期、海馬10萬臺發動機技改、80萬噸甲醇、漢地陽光石油化工、威隆造船一期、東方四更風電場一期、叉河100萬噸水泥二期、華盛水泥三期等一批工業項目建成投產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建筑業快速發展。年全省建筑業完成增加值185.79億元,比上年增長23.3%。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企業單位149個,從業人員9.54萬人;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413.3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5.8%;房屋建筑竣工面積488.42萬平方米,增長25.1%。本省資質內建筑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13億元,比上年增長11.0%;上繳稅金5.95億元,增長1.3%。

      五、固定資產投資與房地產開發

      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年,東環快速鐵路、金海160萬噸造紙一期、100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一期、中航特玻一期、80萬噸甲醇、威隆船舶、華盛水泥三期、海馬10萬臺發動機技改、生態軟件園一期、海口綜合保稅區、省人民醫院擴建一期、省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建成投產;大廣壩二期、會展中心、解放軍總醫院分院、昌江核電、電網建設與改造、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三亞繞城高速公路、三亞灣新城、洋浦港區深水航道及岸灘整治工程和海棠灣、神州半島、石梅灣、銅鼓嶺等開發區,一大批旅游房地產項目等加快建設,以及各市縣保障性住房大規模開工建設,促進了投資快速增長。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完成投資總額1331.46億元,比上年增長32.8%,比全國增長23.8%快9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257.50億元,增長33.4%;農村投資73.96億元,增長24.0%。全年137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53.6億元,占全部投資的44.0%。

      區域投資發生新變化,中部投資明顯加強。中部地區投資67.79億元,增長65.1%;西部地區投資276.05億元,增長45.3%;東部地區投資934.78億元,增長35.4%。

      房地產開發投資迅猛增長,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主導力量。全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467.87億元,同比增長62.5%,占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的37.2%,是拉動投資快速增長的主力。全年房屋銷售面積854.73萬平方米,增長52.3%。

      六、消費品市場

      消費需求保持旺盛勢頭。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23.82億元,比上年增長19.5%。按經營地分,城鎮零售額555.34億元,增長20.2%;鄉村零售額68.48億元,增長14.0%。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536.98億元,增長19.5%;餐飲收入86.84億元,增長19.7%。

      熱點商品持續旺銷。全年限額以上企業的汽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50.8%,汽車銷售快速增長帶旺了石油及制品銷售額同比增長39.4%,實施家電下鄉優惠政策及商家開展多種促銷活動推動家用電器銷售額增長42.6%,房地產業迅猛發展帶動建筑裝潢材料銷售額增長82.7%,金銀珠寶、通訊器材銷售額分別比上年增長50.1%和40.8%。

      七、旅游業和交通運輸郵電業

      旅游業較快發展。年,全省接待旅游過夜人數2587.3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0%。其中,接待國內旅游者2521.03萬人次,增長14.8%;接待入境旅游者66.31萬人次,增長20.2%。旅游總收入257.63億元,增長21.7%。其中,國內旅游收入235.61億元,增長22.2%;入境旅游收入22.02億元,增長16.5%。旅游飯店客房開房率60.4%,提高1.5個百分點。年末全省共有星級賓館235家,其中五星級賓館20家,四星級賓館55家,三星級賓館110家。

      交通運輸郵電業較快增長。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電業實現增加值102.12億元,比上年增長14.3%。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233.7億元,其中,電信業務總量227.5億元,郵政業務總量6.2億元。年末全省固定電話用戶179.8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124.9萬戶,農村電話用戶54.9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594.33萬戶,增長19.7%。年末擁有互聯網用戶91.3萬戶,增長58.0%。固定電話普及率21.2%,移動電話普及率57.4%。已通電話的行政村達100%。

      八、金融、證券和保險業

      金融業快速健康發展。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4217.3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32.8%。其中,企事業單位存款余額1760.14億元,增長29.9%。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2509.7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9.3%。其中,短期貸款397.79億元,增長1.3%;中長期貸款2062.76億元,增長43.6%;票據融資34.08億元,下降61.7%。金融機構效益顯著提高。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5470.36億元,比上年增長32.8%;利潤總額61.20億元,增長51.9%;不良貸款率2.0%,下降0.7個百分點。

      證券業發展勢頭強勁。全年通過發行、配售股票共籌集資金122.14億元,比上年增長8.16倍;年末上市公司由上年末的21家增加到23家,股票市價總值1504.57億元,增長35.2%;證券和期貨交易總額28919.48億元,比上年增長1.3倍。

      保險業務規模迅速擴大。全年保險機構承保金額21727.19億元,比上年增長23.9%。實現保費收入47.95億元,增長45.0%。其中,財產險業務收入17.85億元,增長50.6%;人身險業務收入30.10億元,增長41.9%。在人身險業務收入中,壽險收入27.25億元,增長44.6%;健康險收入1.76億元,增長18.4%;人身意外傷害險收入1.09億元,增長23.0%。全年各項賠款和給付金額11.34億元,比上年增長6.8%。其中,財產險業務賠付6.74億元,增長23.2%;人身險業務賠付4.60億元,下降10.6%。在人身險業務賠付中,壽險賠付3.98億元,下降13.8%;健康險賠付0.45億元,增長33.1%;人身意外傷害險賠付0.18億元,下降9.1%。

      九、對外開放和改革

      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年,實施入境免簽證政策范圍擴大到26個國家,境外游客購物退稅政策正式實施,出臺《省游艇管理試行辦法》,在游艇登記、駕駛、入境查驗、活動水域等多項游艇管理政策上實現突破,對外開放的范圍不斷擴大、領域不斷拓寬、層次不斷提高。加強經貿和招商活動,積極融入區域合作。精心策劃世博會周活動、現代服務業推介會等,參與了“環渤海”、珠江三角洲區域合作論壇等大型經貿活動,舉辦、協辦博鰲國際旅游論壇、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等,與、福建等省市和國電、南航、港中旅等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等。境外大財團、大企業來瓊投資日益增多,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貿易、科技、教育、文化等領域的交流日益加強,政府、民間和社會團體之間的友好往來進一步活躍。全年全省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108.02億美元(含中石化煉油廠),比上年增長21.2%。其中,出口總值23.91億美元,增長25.8%;進口總值84.11億美元,增長20.0%。在出口總值中,對香港出口5.84億美元,增長13.1%;對東盟出口6.59億美元,增長27.7%;對歐盟出口2.41億美元,增長72.0%;對美國出口2.20億美元,增長17.7%;對日本出口1.24億美元,增長2.8%。全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總額15.2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1.5%。其中,外商直接投資15.12億美元,增長61.2%。新簽利用外資協議合同數72宗,下降18.2%;新簽協議合同規定外商投資額4.02億美元,下降3.7%。

      各項改革不斷深化。農墾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農墾總公司與農墾總局實現政企分開,27個氣象臺、3所農墾中學、民政職能全部移交地方,農場管理屬地化試點啟動。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基本完成。組建省建設集團、省林業集團。康芝藥業在創業板塊上市,橡膠集團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出臺扶持農信社改革發展十條政策,完成社保、地稅、農稅征管“三項體制”改革,48項涉農補貼納入惠民“一卡通”,行政審批制度繼續深化,各項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

      十、科學技術、文化和體育

      科技事業取得較大成就。深入實施科教興瓊戰略,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科技事業取得了豐碩成果。年全省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省級重點實驗室6家,分別比上年增長66.7%和50.0%。全省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組織實施國家火炬計劃項目10項、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17項、國家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課題5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13項、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17項、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項目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2項。全年共申請專利1019項,較上年減少2.0%;獲得專利授權714項,比上年增長13.3%。

      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圍繞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的總目標,大力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公共文體服務設施建設實現新突破,省歌舞劇院建成投入運營、市民文化廣場落成啟用、文化公園全面竣工等。“六大文化惠民工程”進展順利。截止年全省建成20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成農家書屋1279家、職工書屋373家,其中年建成798家,文化資源信息共享工程完成20個市縣支中心、1200個村文化室設備配置,廣播電視村村通共完成直播衛星接收設備52406套,農村數字多路微波入戶1.5萬多戶,廣播進村完成1114個。全年送戲下鄉1300多場、送書下鄉230萬冊。文化精品生產再結碩果,現代瓊劇《下南洋》、黎族山歌劇《黎山戀歌》、舞蹈《黎鄉雨趣》、《迎親》等分獲第十三屆文華獎、劇作獎、全國第九屆文化藝術節表演獎、第十五屆“群星獎”,舞蹈《三亞郎典打柴舞》榮獲國家級大獎。《解放島》、《南下、南下》等電視連續劇和建省以來首部文獻紀錄片《瓊崖縱隊》第一部《日出瓊崖》等在央視播出。全年舉辦了60項重大文體活動,其中有“海島歡歌”惠民演出季、迎新藝術節、年上海世博會活動周演藝活動及“三民”展演團展演,并組織參加了年博鰲國際旅游論壇、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合作交流暨環渤海經貿活動”演出以及第九屆中國藝術節、第十三屆文華獎和第十五屆群星獎比賽。有線數字電視穩步推進,全省注冊有線用戶終端116萬個。初步實現農村數字電視覆蓋目標。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果豐碩,南海水下考古首次發現元代青花瓷,獲得各類水下文物標本3000件,建成大型非遺保護陳列館3個,傳習所32個。對外文化交流有效開展。年末全省共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20個,文化藝術館21個,公共圖書館20個。全省共有報社17家,雜志社44家;全年出版報紙27425萬份、雜志1116萬冊,分別比上年增長20.8%和7.1%。全省有線電視用戶達80萬戶,比上年增長1.3%。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96.4%和95.4%。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年全省運動健兒在亞洲運動會比賽中獲得銀牌1枚;在全國體育運動會比賽中,獲得金牌20枚,獲得銀牌1枚,獲得銅牌5枚。舉辦了首屆環島國際大帆船賽、中國體育博覽會、觀瀾湖明星邀請賽、“金椰子”高爾夫公開賽、全國山地自行車冠軍賽、中國鐵人三項賽、全國男子拳擊錦標賽、全國男子摔跤冠軍賽、亞洲沙灘排球錦標賽、世界女子沙排巡回賽、全國首屆國際象棋特級大師超霸戰、環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全國釣魚錦標賽、儋州國際馬拉松賽等大型體育賽事。并先后組織了年省體育大拜年活動、省第四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第三屆省直機關運動會、盈濱龍水節全國龍舟邀請賽、“力加杯”排球聯賽、籃球聯賽等一系列群眾體育賽事。

      十一、節能減排、環境資源、地質勘查和安全生產

      節能減排取得明顯成效。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實施重點節能減排項目,大力淘汰小鋼鐵、小水泥、實心粘土磚等落后產能;嚴格落實動態巡查制度,確保煤電廠脫硫設施穩定運行;積極推廣使用節能燈和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等,國家下達給我省的“十一五”節能目標有望全面完成,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減排目標內。全年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96.56%、二氧化硫排放達標率為95.2%。加大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項目建設力度,新建成了15個污水處理廠和6個城鎮垃圾處理設施,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提高到7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提高到86%。

      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取得新進展。繼續加強退耕還林、水土流失治理、土地荒漠化治理、采空礦區生態恢復、海洋生態保護等方面工作,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年末全省有自然保護區50個,其中國家級9個,省級24個;自然保護區面積達273.36萬公頃,其中國家級10.36萬公頃,省級261.57萬公頃。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15種;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87種。列入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4種;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45種。森林覆蓋率達60.2%,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9.08%,提高0.28個百分點。繼續推進文明生態村創建工程,新建文明生態村960個,累計達到11461個。年末全省有環境監測站20個,其中國家一級站1個,國家二級站2個,國家三級站17個;環境監測人員376人。

      城市(鎮)環境空氣質量總體保持優級。城鎮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100%。所有監測城鎮的環境空氣質量均達到或優于居住區空氣質量要求的國家二級標準,其中94.8%的監測日符合國家一級標準,達到自然保護、風景名勝區的空氣質量水平。環境空氣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濃度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一級標準。

      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狀態。全省82.8%的監測河段、94.4%的監測湖庫達到或優于可作為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的國家地表水Ⅲ類標準;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三大河流水質保持優良態勢,絕大多數中小河流水質優良;開展監測的絕大多數城市(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符合國家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要求。

      近岸海域水質總體保持優良。島絕大部分近岸海域水質處于清潔狀態,一、二類海水占88.9%,91.1%的監測海域水質符合水環境管理目標要求;洋浦經濟開發區、東方化工城和老城開發區三大重點工業區及18個主要濱海旅游區近岸海域水質保持一、二類海水水質;西沙群島近岸海域水質保持一類海水水質。

      地質勘查取得新成果。全年新發現礦產9處,其中金屬礦產3種,非金屬礦產6種。地質勘查機械巖心鉆探9.51萬米。

      安全生產狀況總體穩定。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0.28人,比上年下降24.3%。全年無重特大事故發生。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2645起,比上年上升8.6%,其中死亡571人,下降6.7%;直接經濟損失4031.84萬元,下降23.2%。全年道路交通事故發生1499起,上升12.5%;造成死亡471人,下降5.6%;直接經濟損失552.64萬元,上升36.8%。火災事故發生1054起,上升4.7%;造成死亡3人,下降50%;直接經濟損失1225.93萬元,下降16.7%。

      国产av天堂亚洲国产av天堂|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亚洲一级片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av影院| 国产亚洲成归v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亚洲| 美腿丝袜亚洲综合|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国产亚洲成av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内射干少妇亚洲69XXX|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专区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亚洲AV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深夜国产福利99亚洲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动漫 | 亚洲三级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