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退耕還林檔案管理工作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正視存在問題
1部分鄉鎮管理松懈,影響工程成果鞏固。隨著國家對退耕還林工程實行結構性調整,部分鄉鎮放松了工程的撫育管護和檔案管理,造林管護工作落后,工程質量下降。從年秋季檢查驗收結果來看,全縣10.83萬畝退耕地造林成活保存率≥85%面積為25585.3畝,僅占25%7085%之間的面積為72528.87畝,占67%5168%之間的面積為8155.08畝,占8%成活保存率≤50面積為1031.75畝,占1%特別是年度工程,各鄉鎮不同程度的存在不合格現象,不合格面積達8576.83畝。
2林草爭水矛盾突出,林木成活保存困難。林草間作的個別地段,由于工程實施初期間作苜蓿時沒有開溝,未能留足通風帶,而苜蓿根系發達,導致栽植的樹木吸收水分不足,逐漸干枯死亡。
3責任主體不夠明確,撫育管護工作落后。村社集中實施、分攤到戶的退耕還林,涉及農戶較多,撫育管護中責任主體不明確,造成農戶之間互相依賴,極大地影響了工程建設質量。
5思想重視程度不夠,群眾存在僥幸心理。隨著退耕還林年限的增加,個別群眾放松了對退耕還林的管理,思想上重視不夠,行動上疏于管護,個別地塊出現質量逐年下降的現象。
5基礎資料不夠健全,檔案管理不夠規范。由于對退耕還林檔案的建立和管理重視程度不夠,部分鄉鎮檔案資料不健全、管理不規范,個別鄉鎮甚至至今尚未確定專人進行管理。
二、明確整改措施
1逐塊核查,摸清底數。各鄉鎮要在春季造林前,安排專人組成工作小組,深入各實施村社,對退耕還林工程的成活保存、補植補造、檔案管理等情況逐地逐塊進行詳細調查,并對成活保存率在85%以下的全部進行補植補造。
2廣泛動員,精心組織。各鄉鎮要結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宣傳活動,從3月初開始,采取多種形式對退耕還林補植補造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行廣泛宣傳,使廣大群眾了解到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的重大意義及補植補造與政策兌現的利害關系,集中力量開展補植補造工作。
3明確責任,層層把關。各鄉鎮要結合實際制定補植補造工作方案,與各村社簽訂退耕還林補植補造責任書,根據摸底結果向退耕農戶下發《限期補植補造通知書》鄉鎮包村干部和林業技術人員要跟班作業,督促指導退耕農戶完成補植補造工作。
5健全機制,強化管理。根據國家林業局《退耕還林條例》等有關規定,對連續兩年驗收不達標、群眾補植補造積極性不高的退耕地,視為發生造林質量事故。縣政府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更權屬、調整任務指標,由積極性高、管護能力強的村社實施。
5嚴把“兩關”確保質量。補植補造工作中,各鄉鎮要嚴格按照造林技術規程把好質量關和驗收關,結合作業設計和立地條件,科學合理的確定造林樹種、造林模式、栽植密度,加強撫育管護。補植補造結束后,各鄉鎮要認真進行自查自驗,經林業部門復查后,對達到合格標準要求的予以確認;不達標的責令限期進行補救,切實提高退耕還林工程建設質量。
6健全檔案,規范管理。為全面真實地反映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及管理情況,為各級檢查驗收提供詳實材料,各鄉鎮、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退耕還林工程建卡立檔工作,對各類文件、會議記錄、責任合同、自查驗收、政策兌現等各個環節的資料認真收集,梳理歸類,專柜專存,專人管理。
三、落實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保障,落實工作責任。為了確保退耕還林補植補造工程的順利完成,縣上將把退耕還林工程管理作為今年林業工作重點之一,全面安排部署,并在林業工作會議上對工程建設情況進行全面通報。各鄉鎮要成立退耕還林補植補造工作領導小組,確定專人具體負責,及時協調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保證補植補造和檔案管理工作順利完成。
2提供優質苗木,夯實工作基礎。林業部門要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統一調配、就近供應”原則積極籌備苗木,用于退耕還林工程的苗木都必須具有“兩證一簽”質量檢驗合格證、檢疫合格證和苗木標簽)保證補植補造所需苗木優質、足額供應。
3保障技術服務,提高造林質量。林業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實行“一定四包”責任制,從系統內部抽調專業技術人員包鄉蹲點,確保從技術培訓、組織發動、苗木調供、施工定植、灌水撫育等環節全程跟班服務,及時解決補植補造過程中存的困難和問題。
5明確工作責任,嚴格考核獎懲。今年縣委、縣政府將把工程的撫育管護、補植補造工作列入鄉鎮年度目標責任書進行考核,各鄉鎮人民政府作為退耕還林工程建設責任主體,要真正擔負起工程管理職責。對在工作中敷衍塞責、應付差事,影響上級部門檢查驗收的縣委、縣政府將嚴肅追究有關鄉鎮、部門、單位第一責任人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