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農村建設總結及進展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按照市政府辦公室要求,現將××市2006年新農村建設工作及2007年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2006年工作情況
1、全市新農村建設總體情況
2006年我市新農村建設工作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針要求為指導,結合本市實際,開展了“十、百、千”工程。(即十屯示范、百屯規劃、千屯整治)。重點抓了省、地、市三級試點,其中省級一鎮兩村:紅石鎮,八道河子鎮李家村、二道甸子鎮新風村;一個地級試點村:常山鎮清水村,我市在省市試點的基礎上,擴大了試點范圍,增加了9個本市級試點村:夾皮溝鎮葦沙河村、樺郊鄉東柳樹村、永吉街道集廠子村、樺樹鄉平和村、蘇密溝鄉先鋒村、公吉鄉永勝村、橫道河子鄉文華村、紅石鎮雞冠砬子村、金沙鄉密勝村。
2006年全市新農村建設共投入建設資金8516萬元,其中國家、省、地級投入3120萬元,占總投入的36.7%,本市級投入659萬元,占總投入的7.7%,鄉鎮投入1745萬元,占總投入的20.5%,村集體投入88萬元,占總投入的1%,農民自籌2904萬元,占總投入的34.1%。共修建水泥路238.46公里,磚砌圍墻48011延長米,改水、改廁、改廚、改圈合計13963戶,建設沼氣池442個,圍繞“四清”,投工投勞47440個,清理垃圾11454噸,清污泥18734噸,清路障41088延長米,清柴垛2436處。村屯美化、綠化植樹31.66萬株;新建村級文化室42個,新通有線電視3740戶,新裝電話3796戶。
按照標準化、專業化、區域化和服務系列化的要求,全市以項目建設和基地建設為突破口,集中扶持了一批有較強帶動力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06年新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個,總投資4.51億元,二道甸子鎮新風村的年加工6萬噸糖化秸桿飼料、年出欄1500頭育肥牛的金牛公司已建成并投產,現已育肥牛500頭。建設了67個園區(基地),其中黃牛園區34個,優特糧園區11個,中藥材園區9個,食用菌園區6個,其它類園區7個,通過科技示范園區的建設,帶動了我市五大主導產業的快速發展,全市優特糧種植面積達5161公頃,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0136公頃,食用菌達1783.7萬袋,黃牛飼養量達18.3萬頭,林蛙養殖面積達到27.64萬公頃。
本著先行試點、循序漸進、科學規劃、分類指導、梯次推進的原則,對全市179個行政村880個自然屯進行全面系統調查摸底,逐鎮、逐村、逐社建立了檔案。在科學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和標準的同時,認真開展“十、百、千”工程,即抓好12個試點村屯示范建設、100個村屯規劃和880個村屯整治工作,示范和帶動整體工作的扎實開展。全市12個鄉鎮街道分別委托××市規劃設計處、蛟河市規劃設計處、吉林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和中石油工程設計公司等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規劃編制。目前全市完成16個村屯新農村建設的短期、中期、長期總體規劃,建設規劃,經濟發展規劃編制及建設實施方案,75個屯已全部完成規劃編制基礎資料收集,其中30個屯完成了現狀圖、地形圖測繪,正在進行規劃編制。
2、試點村建設推進情況
(1)經濟發展方面:試點村在產業發展上都有各自的優勢主導產業。優特糧552公頃、黃牛9064頭、中藥材409公頃、食用菌17.5萬袋、林蛙9783公頃。二道甸子鎮新風村、公吉鄉永勝村、橫道河子鄉文華村等黃牛飼養量都在千頭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個。八道河子鎮李家村首冠苗木公司、樺郊鄉江山木業、二道甸子鎮新風村金牛飼料有限公司。積極推廣農業新技術,農業機械化播種面積達到5500公頃;標準化種植面積達到2511公頃;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3665公頃;農田滅鼠4460公頃;生物防螟面積1092公頃;其他新技術推廣面積1771公頃。圍繞主導產業發展農村各類經濟合作組織31個,3391戶,占總戶數63%。轉移勞動力3867人,年人均可實現勞務收入0.8萬元。農田水利建設等農業基礎設施共投入6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00元,最高達到6500元,最低收入3200元,平均增長幅度18%。最高增長幅27%,最低增長幅14%。12個村集體經濟積累總計392萬元。
(2)社會發展方面: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上共投入資金200萬元。新建學校1個,新建村部1個,新建文化體育廣場4個,新建村文化室、活動室6個。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參合農民達18003人,占應參合人數的96%。貧困人口比上年降低2.1%。
(3)人口素質方面:小學適齡人口入學率達到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達到98%,農民職業技能培訓9058人,占農村勞動力總數82%。
(4)生活質量方面:投入資金915萬元,改水、改廁、改廚、改圈2464戶;建設沼氣池325個;新通有線電視447戶;新通電話355戶,電話普及率達到95%。磚砌圍墻26281延長米,修建水泥路32.4公里,道路硬化率達87%。村村通達到93.4%,屯屯通達到73%,巷道硬化達到87%。
(5)民主法制方面:加強村級“兩委”班子建設,挑選政治思想過硬,遵紀守法,思維超前,群眾基礎好、威信高,敢于挑戰,有一技之長能夠帶領農民發展產業增收致富的帶頭人,通過民主測評、選舉進入村級“兩委”班子。調整充實村“兩委”班子13個。強化了基層組織建設。對農民關心的集體積累、財務支出、計劃生育指標、土地使用、扶貧救濟等焦點問題及時開展村務公開,增加透明度,對公益事業建設的專項資金使用、農民投工投勞、建設的內容做到一事一議。通過開展“五五”普法提高了農民遵法守法自覺性,凈化了社會風氣,為建設和諧社會奠定了基礎。
(6)資源環境方面:圍繞“四清”農民投工投勞7968個集中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動,清垃圾4762噸,清污泥6629噸,清路障7372延長米,清柴垛349處,村美化、綠化植樹8.5萬株。徹底改變村容村貌臟、亂、差現象,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7)其他方面:按照吉新農村辦[2006]8號文件要求,全市12個試點村委托××市規劃設計處進行規劃編制?,F已全部完成,其中省級試點村二道甸子鎮新風村、八道河子鎮李家村的規劃已上報到省新農村建設辦公室規劃處。
2006年,省市下撥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共計210萬元。其中:省級試點紅石鎮100萬元、省級試點村二道甸子新風村50萬元省級試點八道河子李家村50萬元、地級試點常山鎮10萬元,全部用于改水、改廁、道路硬化、綠化美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規劃編制。
二、主要做法
1、加強組織領導
一是成立以市委書記、市長為組長,相關市級領導為副組長,農業、財政、建設、水利等42個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市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先后制定出臺了《××市2006年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市2006年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標準》、《××市市直相關部門新農村建設責任分工表》、《××市市直相關部門2006年度新農村建設計劃表》等系列文件,對我市新農村建設做了具體安排。二是成立新農村建設辦公室。市編委以樺編制[2006]73號文件核定了7個事業編制,專門組建了市新農村建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全市新農村建設的規劃制定、綜合協調、督查指導、工作調度和監督檢查等工作,是全省第二個實現定崗、定職、定編市。各鄉鎮同時按要求也相應地成立了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配備了專職工作人員,實現辦公網絡化。三是引導農民成立新農村建設理事會。使農民積極、主動、自覺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來。四是加大了督查力度。全年由兩辦督查室對新農村建設情況督查四次。同時對各試點村鎮工作進度情況定期實行“半月報”調度制度,及時準確掌握試點村鎮新農村建設動態。
2、搞好學習培訓和宣傳發動
一是學習引導。06年4月下旬,由我市市委書記朱淳、市委宣傳部長孫全仁為團長,市直相關部門一把手、各鄉鎮黨委書記和全市12個試點村黨支部書記37人參加組成新農村建設考察團,赴江西、河北、山東、遼寧等4省11縣(市)21個考察點進行考察,通過考察學習,考察團成員開闊了視野,學到了寶貴的先進經驗。二是聘請資深教授、專家學者,開展多種形式培訓班,提高三級基層干部,督查員、指導員建設新農村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服務于新農村建設。全市共舉辦各級干部、農民培訓班27次,培訓3萬余人次。三是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新農村建設氛圍。市電視臺、市廣播電臺、《××通訊》等新聞媒體開設新農村建設專題專欄,市新農村建設辦公室創辦《××市新農村建設簡報》,編制印發宣傳標語,積極宣傳國家、省市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及時介紹、總結、刊發試點村鎮在新農村建設中成功經驗和好的做法,已出刊20期。
3、全面調研,科學規劃
按照省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吉新農村辦[2006]8號文件“關于做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的通知”的精神,首先,我們對全市12個鄉鎮(街道)179個村880個自然屯各方面情況進行全面系統的調查摸底,建立了新農村建設檔案;其次,從實際出發,制定村鎮新農村建設規劃。各鄉鎮、街道分別委托××市城建局規劃設計處、蛟河市規劃設計處、吉林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中石油工程設計公司等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規劃編制。已完成了兩個鄉鎮、16個村屯新農村建設的短期、中期、長期總體規劃、建設規劃、經濟發展規劃、建設實施方案的編制和制定,有75個屯全部完成規劃編制基礎資料收集,有30個屯完成了現狀圖、地形圖測繪,正在進行規劃編制。
4、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務力度
年初,市委、市政府為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制定并下發了《××市關于進一步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意見》、《××市2006年農民增收實施方案》等文件,對發展生產,促農增收給予政策扶持,市政府拿出300萬元專門扶持產業發展。各鄉鎮和各部門也相應地落實了一些扶持政策。夾皮溝鎮黨委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認真領會貫徹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千方百計籌措資金200余萬元用于試點村新農村建設,提前保質保量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務。八道河子鎮籌措資金30萬元用于李家村苗木產業發展,目前該村已發展苗木60公頃,年內可創產值480萬元,占全村經濟總量的54.73%。市農業局以“陽光工程”為依托,先后成立市農廣校、市農機校、市就業培訓中心、市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市新春美容美發等五個勞動力培訓基地,大力培育知識型、創業型、守法型、文明型農民,2006年,通過開展“農民素質提升工程”,結合“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質量年”活動,目前已轉移勞動力1,1045人。
5、爭取支持,搞好幫扶
一方面,我們經常向省和吉林市包扶部門請示匯報工作,積極主動爭得他們的支持和幫助。2006年,按照省和吉林市的安排,由吉林省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吉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吉林北華大學,吉林市委辦公室、吉林市文化局等單位和部門分別包扶我市紅石鎮、二道甸子鎮新風村、八道河子鎮李家村、常山鎮清水村。幫扶部門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吉林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意見》,科學制定幫扶工作方案,深入到所幫扶村鎮,對幫扶對象進行資金和物資幫扶,共落實幫扶資金689萬元。其中省、地級幫扶單位30萬元,本市級幫扶單位659萬元。省國資委為××市提供28套沼氣池模具,價值20萬元。吉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北華大學發揮自身在信息、科研和技術等方面優勢,多次深入幫扶村鎮進行科技培訓,普及科技知識,為農民在養殖、種植等方面的生產提供技術指導。
6、突出重點,典型引路
我們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注重從村鎮實際出發,因村而異、突出特色,在全市范圍內以發展產業經濟,帶動農民增收,以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村容鎮貌,以村屯環境整治凈化美化家園為重點,抓好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二道甸子鎮新風村依托本村資源優勢,引進新建了金牛飼料養殖有限公司,該項目總投資2100萬元,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現已投產。金牛飼料養殖有限公司的建成,帶動了新風村黃牛產業向規模化、基地化方向發展。金沙鄉密勝村結合本村實際,建立健全提高農民素質的長效保障機制,先后投入資金90萬元,建設高標準農民文化活動室,購進文化活動器材和相關影音資料。結合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積極開展農民職業技能教育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提高了村民整體素質活躍了農民業余文化生活。在沼氣池建設上我們注重以典型引導,先后兩次組織全市各鄉鎮領導和村書記到公主嶺市學習沼氣建設經驗,在蘇密溝鄉先鋒村進行“一池三改”沼氣建設試點,僅用三個月的時間,全村70戶農戶中建成了沼氣池70個,并投入使用。市政府兩次在先鋒村召開全市能源建設現場會,推廣先進經驗。有力地推動了全市沼氣建設進程。
四、2007年工作安排及進展情況
1、抓好調研,明確任務。3月12日-14日,副市長陳輝帶領市政府辦、農業局、牧業局、財政局等14個涉農部門主要領導深入各鄉鎮、街判處道,對2007年新農村建設、農業產業化等工作進行調研,理清了思路,明確了2007年的重點工作,為2007年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2、明確了新農村試點村鎮。在鞏固完善2006年1個省級試點鎮和2個省級、1個地級、9個本市級計12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的同時,按照市政府的要求,2007年擴大試點范圍,各鄉鎮(街道)重新落實了一個試點村,試點村總數達到了24個。同時按照省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的工作安排,我市初步確定了夾皮溝鎮、金沙鄉密勝村、橫道河子鄉荒山村為2007年省級試點鎮村,月末前將有關材料報送到省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審批。
2、搞好規劃和合村并屯工作。一是村屯規劃。07年計劃編制完成11個鄉鎮和50個村的三個規劃和一個方案(鄉鎮、村總體規劃,建設規劃,經濟發展規劃,試點鎮村新農村建設方案)。同時,每個鄉鎮要抓好1個合村并屯的試點,要求各鄉鎮要首先拿出合村并屯規劃,經市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審批后方可實施,現有的鄉鎮已著手落實。
3、抓好沿路村屯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計劃從2007年6月到9月,利用3個月的時間,對全市公路沿線59個村、119個屯開展一次以“四清”、“五改”、“五建”(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改水、改路、改廚、改廁、改圈,建沼氣池、建青黃貯窖、建無公害示范基地、建現代文明家庭、建生態村屯)為整治內容的環境整治活動,進行高標準設計、高標準施工,使試點村鎮和省市沿線村分別屯達到水泥道路巷巷通,自來水改造戶戶通,沼氣池、青黃貯窖、畜禽圈舍家家建,“四旁”(宅旁、村旁、水旁、路旁)達到綠化美化,村屯環境衛生整治達到凈化的新農村建設標準。
4、集中力量,發展“一村一品”。各鄉鎮新農村建設試點村要依托本村實際和產業發展基礎,推進實施“一村一品”,集中發展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項目等優勢主導產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產業支撐。2007年全市實現“一村一品”的村要達到39個。全市已落實一村一品的村個,涉及到中藥材、黃牛、食用菌、優特糧等個產業。
5、加大宣傳工作。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通訊、××市新農村建設簡報等宣傳媒介,進一步加大新農村建設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參與新農村建設程度,增強廣大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6、抓好包扶工作。要繼續與省、市包扶單位搞好配合,對包扶的鄉鎮和試點村加大資金、物資、技術的投入,使試點村鎮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的目標。
7、做好督查指導。重點是督導規劃編制情況、項目啟動建設情況、各項政策配套和資金投入使用情況、總體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具體完善的措施等。要繼續執行“半月報”調度制度,定期調度各鄉鎮新農村建設的進展情況,對侵占挪用建設資金等違法違紀行為,要及時上報市委、市政府,予以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