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鎮化跨越式發展情況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堅持規劃引領,引導小城鎮有序發展。按照“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統一規劃,分期建設”的原則和“規劃是龍頭”理念,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宜居古鎮,聘請有關專家完善制定了《縣鎮“十二五”小城鎮建設規劃》、《縣鎮總體規劃》和《鎮小城鎮建設實施方案》,形成了遠、中、近結合,總體、分區、專項和單體規劃相配套的規劃體系。在規劃編制時,依托鎮區四周青山環抱,兩河穿境而過的自然優勢,體現地域特色,大力挖掘明清古街、環境優美鄉鎮和歷史文化名鎮的內在底蘊,多角度、全方位地對鎮區空間布局、建筑色彩、體量高度、空間輪廓、風貌特色等方面進行規劃設計。同時,強化規劃剛性約束,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隨意干預、更改規劃,為高標準建設和高水平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堅持項目帶動,提升鎮區公共服務水平。堅持市場配套和功能完善相促進的原則,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高起點定位抓建設,鎮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一是加強鎮區道路建設,爭取項目資金800多萬元,硬化鎮區道路3.2公里,新建南河大橋1座,新修堤防2.1公里,形成了“三縱兩橫”的鎮區路網結構。二是興辦各類專業市場,依托“退市還路”、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等項目,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新建了山貨、中藥材、牲畜交易和小商品市場,建設商鋪134套,交易大棚8座,招商引資3000萬元,啟動建設鎮興二期農貿市場,新建二三層商鋪97套12720平方米,建成了占地5畝的武商購物中心,市場體系不斷完善。三是加快配套設施建設,整合項目資金300多萬元,鋪裝道牙石4公里、彩磚2萬平方米,安裝路燈110盞,鋪設排水管網1.8公里,栽植塔柏、香花槐、側柏2萬余株。五是完善服務功能,建成了建筑面積8800平方米的南山商務賓館,新建了衛生院、派出所等業務樓,啟動實施初中整體遷建工程,力爭盡快建成投入使用。
(三)堅持城鄉統籌,不斷增強集聚輻射能力。堅持走“經濟強鎮、特色亮鎮、產業帶鎮”路子,以河谷川道區6村為點,以賀岷公路和四馬公路為軸,以點帶軸、以軸哺點,培育打造“條帶形”城鎮發展群。一是大力發展特色優勢農業。積極推進農業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社會化服務,按照公司+農戶+基地的種植模式,依托農業合作社,建成了黑池殿、漆莊、代磨3個蔬菜產業園,新建了樊莊、費莊、野峪等養殖小區,發展規模養殖戶130戶,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產業布局。二是積極鼓勵發展個體工商經濟。立足鎮情,制定了鼓勵個體工商經濟發展具體措施,扶持發展了一批中藥材購銷、山貨加工銷售、日用品批零等個體經營戶,壯大了鎮域經濟。三是加快發展旅游業。依托豐富的資源優勢,積極發展鄉村旅游、休閑旅游等特色旅游,建成了臥牛山3A級旅游景區和萬花寺、明清古街旅游景點,帶動了餐飲、交通運輸業,加快了農業向二、三產業的轉移,農民向“居民”的轉變。
(四)堅持建管并舉,努力提升小城鎮品味。始終把城市管理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抓,一手抓建設,一手抓管理,做到建管并舉,建管并重。一是建立健全了小城鎮管理制度。結合實際,制定了《鎮城鎮建設管理辦法》、“門前三包”等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加大管理的執法力度。按照《省(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規范了小城鎮建設程序,嚴格執行“一書兩證”制度,管理小城鎮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三是成立了環衛機構。結合城鄉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成立了鎮城建辦和環衛所,購置垃圾清運車11輛,安裝大型垃圾箱5個,安裝國家環境整治項目分類垃圾箱16個,在野峪溝新建垃圾集中處理場1處,組建了由20名下崗職工組成的保潔隊伍,每日對鎮區主街道進行定時清掃,做到了垃圾日產日清。四是開展鎮區綜合整治活動。積極溝通銜接縣交警、運管等有關部門,對鎮區車輛清理整頓,與鎮城建辦、司法所等組成聯合執法組,對鎮區環境衛生和交通、市場、建設秩序進行經常性的整治,極大地改善了鎮區環境面貌,有力提升了小城鎮品位。
(五)堅持機制創新,激發小城鎮內在活力。我們牢固樹立“經營城市”理念,大膽創新、盤活資產,把城市這篇文章做活。一是克服等、靠、怕的思想。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抓住國家和省、市、縣項目建設的機遇,精心策劃項目,最大限度地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社會資源,取得政策支持;二是搞好土地資本運營。堅持走“土地換資金”的路子,吸引投資者在小城鎮開發房地產,實現以地生財,聚財建鎮,完善了鎮區基礎設施;三是大力招商引資。按照“誰投資、誰建設、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制定優惠政策,創造寬松的投資環境,廣泛招商引資,吸引外地客商投資興建各類專業市場、餐飲住宿服務,拉動房地產投資,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四是激活群眾自籌資金。我們按照“政府貼一點,項目幫一點,以群眾自籌資金為主”的辦法,在城鎮規劃區選定合適的居住區,統一建設標準和建筑風格,按照群眾自愿的原則,鼓勵鎮區居民或遠山區居民自建房屋。
二、幾點體會
通過近年來的工作實踐,我們深刻地體會到:
(一)積極爭取政策支持,是加強小城鎮建設的前提。由于我鎮財力不足,用于小城鎮建設的專項資金十分緊缺。為此,我們按照“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積極向縣委、縣政府匯報,大力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并充分整合項目資金和技術力量,抓點示范,促進了小城鎮建設開發步伐。
(二)提高經營城鎮水平,是加強小城鎮建設的根本出路。為了解決小城鎮建設中的資金問題,我們采取“誰投資、誰管理、誰建設、誰受益”的辦法,充分利用市場機制作用,積極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城鎮公用設施建設,既改善了小城鎮基礎設施,也聚集了小城鎮的“財氣”、“人氣”。
(三)堅持項目帶動戰略,是加強小城鎮建設的有效途徑。近幾年來,我鎮通過積極爭取和認真實施整村推進、新農村建設試點、農村危舊房改造等項目,建成了黑池殿、漆莊和代磨3個新農村,很好地發揮了項目資金的杠桿作用,調動了農戶自籌資金建設家園的積極性,使農村居住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小城鎮面貌有了很大改觀。
三、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雖然我們小城鎮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省、市、縣的要求相比,與廣大人民群眾期盼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工作中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小城鎮建設投入嚴重不足。由于我鎮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小城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起步晚、起點低,進展相對緩慢,在省、市、縣城鎮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的情況下,僅靠全鎮財力和民間資本搞建設困難相當大;二是小城鎮建設后勁不足。由于資金投入不足,融資渠道狹窄,致使小城鎮缺乏支柱產業的支撐,發展后勁不足。三是小城鎮發展受土地政策、拆遷等因素的制約較大。在嚴格的土地政策下,小城鎮發展的空間不足,影響了規模擴張;小城鎮土地屬集體所有,拆遷政策不完善,也給小城鎮拆遷安置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
四、今后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以統籌鎮村發展為主線,按照科學規劃、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完善功能、合理布局的要求,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資源優化、建管并舉的原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鎮功能,繼續聚集人氣商氣,增強對周邊村鎮的輻射帶動能力,努力實現資源節約、生態良好、經濟高效、社會和諧的商貿服務型小城鎮的目標。
一要強化科學規劃。加快制定《縣鎮鎮村一體化發展規劃》,按照區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經濟發展和吸納人口潛力,合理配置公共資源,不斷完善小城鎮的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整合各類規劃資源,將經濟發展、土地利用、村莊布局、環境保護等規劃與小城鎮總體規劃進行有機銜接。
二要發展特色經濟。以市場為導向,圍繞我鎮蔬菜、養殖等產業開發,找準切入點,加快發展第三產業。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資源,發展特色生態旅游,積極爭取國家文化遺產保護及文物資源保護項目,對明清古街古建筑群進行修繕改造,開發建設鎮區內萬華寺、老君觀、魁星閣、鎮興堡、明清古街等一批旅游景點,全力打造“明清一條街—鎮興堡—萬華寺—臥牛山森林公園—宋代摩崖石碑—白馬溝妖精潭”旅游精品線路,著力打響全省生態旅游文明鄉鎮的品牌。
三要創新體制機制。積極穩妥地推進小城鎮投融資體制改革,拓寬融資渠道,吸引各類資本以多種形式參與小城鎮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產業功能建設。積極探索集體建設用地的多種開發經營模式,通過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整理,加大小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力度,鼓勵農村居民以宅基地置換的方式遷移到小城鎮落戶就業,破解小城鎮建設的土地制約瓶頸問題。
四要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繼續堅持教育放優先發展,積極爭取項目,加快村小學校舍改造,盡快完成初中整體遷建。著力抓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使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5%以上;實施好衛生院和村級定點醫療機構建設,建成衛生院門診大樓,標準化衛生室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方便群眾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