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深入學習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用科學發展觀促機關科技文化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個時代需要一個主題,一個機關也需要一種文化。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題是構建和諧社會,我們xx局機關也正在大力發展我們的機關文化建設,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對我們局機關文化建設進行指導,必將對我們xx局機關文化建設,特別是科技文化建設,產生深遠影響。
大家都知道,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從確保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全面分析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原則和重大舉措,分析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探討了如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問題。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也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根本理念和一貫的價值追求。我們建設的和諧社會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現代的、新型的和諧社會,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形成合力、持續推進的和諧社會。民主法治是社會和諧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政治條件和制度保障。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安定有序是社會和諧的重要特征和道德基礎。激發社會活力,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實現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等諸多方面,既要著力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又需要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長期歷史過程中不斷推進。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和重要價值目標。從字義上看,“和諧”兩字都是指音樂的合拍與禾苗的成長,引申為各種事物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協調。從外延上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包括人與自身、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與世界和諧。立足于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將得到全民族的廣泛認同。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對歷史教訓的科學總結。社會和諧是我們黨不懈奮斗的目標。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為促進社會和諧進行了艱辛探索,積累了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我們適時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比較完備的國民經濟體系和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了前提條件。但在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仍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信奉斗爭哲學,結果是政治互信喪失,經濟瀕于崩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但同時也出現了經濟建設搞上去了,文化建設大滑坡了的問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標志著我們黨執政理念的成熟。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對現實問題的正確回應。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000美元到3000美元過渡的關鍵時期。從國際經驗看,這既是黃金發展期,又是矛盾凸顯期。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目前我國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的,但也存在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像就業難、就學難、就醫難等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近年來干部群眾都反映比較多,意見比較大。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和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不斷加快,社會利益日趨多樣化,今后一段時間內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可能更復雜、更突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實實在在地反映了人們的愿望和要求。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中國社會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對于和諧社會的理論,我們要深入學習,并且用和諧社會的理念來對我們局的機關文化建設進行指導,用科學發展觀來促進我們的機關文化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全局良好的共同理想信念和道德規范,才能打牢全局共同團結奮斗的思想道德基礎,才能增強全局的凝聚力、向心力、親和力,才能推動我局機關科技文化建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良性循環的軌道。
那什么是機關文化,我們又為什么要用科學發展觀促進機關文化建設呢?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維系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而機關文化,是指把全體干部職工的力量統一于履行機關職能過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取向、道德規范、群體意識、精神風面貌、業務技能,是一個機關基本信念、價值標準的集中體現,是機關每個工作人員言談舉止、為人處事所帶有的機關烙印和標簽,它是在組織和管理相關工作或事物的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為多數成員所認同和共同遵守。一個機關只有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鮮活的機關文化,才能更好地調動每一個人的工作積極性,才能樹立良好的機關形象,才能使政府機關這架機器高效運轉,推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機關文化有兩個顯著的特征:一方面,機關文化建設內涵豐富,外延廣博,包括了制度文化、思想文化、人生修養文化、工作氛圍文化、職業道德文化和環境文化等方面,滲透于機關的管理等各個領域,體現于干部職工的行為、習慣、交往等各個方面,涉及各個部門、各個處室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機關文化建設是發展的,是動態的,是與時俱進的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只要這個機關生存發展,機關文化建設就不能停止,就需要不斷完善、提煉、升華、發展。
我們要運用科學發展觀促進機關文化建設,科學發展觀最核心的內容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我們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促進機關文化建設,就是要在我們局培育和諧精神,倡導和諧理念,以人為本,融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規范、社會風尚為一體,引導人們用和諧的思想認識事物,用和諧的態度對待問題,用和諧的方式處理矛盾。這對于指導xxxx司工作,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具體到我局的機關文化建設,應當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作好理論學習。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全體職工,組織干部職工深入學習《鄧小平理論》、《文選》、《科學發展觀理論》,學習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增強干部群眾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倡導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加強國情和形勢政策教育,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制度、改革開放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信念和信心,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牢思想基礎。
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使八榮八恥滲透到每個職工的內心,轉化為每個職工的行為自覺,在全局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風尚。
營造良好氛圍。堅持正確導向,營造積極健康的思想輿論氛圍,積極宣傳黨的主張,反映人民心聲,通達社情民意,疏導公眾情緒,努力營造顧全大局、珍視團結、維護穩定的良好氛圍,使廣大干部群眾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強化文化管理。和諧社會是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充分迸發、社會各階層和各群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的社會。在我局機關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堅持強化文化管理,努力營造高漲的文化氛圍,進一步革除制約文化發展的體制性障礙。
加強陣地建設。宣傳文化陣地是機關文化建設的依托和基礎。應牢固樹立陣地意識,加快改革發展步伐,不斷拓展宣傳文化陣地。適應互聯網信息傳播的新形勢,創辦新聞網站,豐富內容,拓展功能,使之成為傳播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要渠道。
我們在運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進行機關文化建設時,必須全面推進,各方協調,上下聯動。要堅持以人為本,發動各個部門、各個處室廣泛參與,努力在機關內部營造一種團結融洽、蓬勃向上的工作氛圍,力求在機關中形成一種莊重、高雅、大氣的文化氣質,努力為機關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形象和內部氛圍,使機關文化真正形成氣候,使每個人在工作中受到無形的熏陶,自覺自愿成長為高素質的人才,增強機關的凝聚力,使機關展現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和諧社會一個重要的內容是各部門各盡其職,我們進行機關文化建設也不能脫離機關工作職能,進行機關文化建設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機關職能服務,而不能單純為了文化建設而建設。這就要求在機關建設中必須把握兩個基本要求:一是完善和明確機關文化的內涵和本質,要從機關的工作性質和特點出發,在機關內大力倡導“認真負責、勇于創新、嚴謹細致、團結和諧”的精神;二是在培育和樹立上要加大力度、深入人心,使機關倡導的精神見諸行動,落到實處,實現干部職工對機關價值觀由認同到自覺遵守的轉變。
和諧社會一個重要思想是以人為本,我們進行機關文化建設時,也要建設一支政治合格,業務過硬,作風精良的職工隊伍,這是創建機關文化之本。我們要不斷采取措施,在機關干部職工中形成求真務實、埋頭苦干、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價值追求和敢闖敢干、勇于創新、積極開拓、銳意改革的精神氛圍,要使每個工作人員都應牢固樹立全局觀念,努力提高機關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
最后,我們要在機關形成既體現科學發展觀,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規范實用的和諧的機關科技文化體系,包括職業道德、行為準則、團隊管理、溝通渠道、培訓體系、激勵機制、績效評估等,通過它們不斷增強機關干部對機關文化的認同和融合,產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進質檢科技事業的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