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習十一五規劃建議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秋時節,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后,在北京勝利閉幕。
這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擘畫了未來五年的宏偉發展藍圖。
這是今后一個時期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十六屆五中全會及其審議通過的《建議》,必將對中國未來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關鍵時期:“十一五”時期的歷史方位
“關鍵時期的一次關鍵會議”——這是輿論對十六屆五中全會的基本定位。
“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比昵?,黨的十六大作出的這一重大判斷,吹響了新世紀新階段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新號角。
彈指之間,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第一個五年即將過去?!笆濉睍r期的中國,以舉世矚目的成就贏得全世界的贊嘆。“十一五”時期能否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為下一個十年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對于能否實現十六大提出的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年翻兩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
這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面臨的第一個“五年時期”。如何適應紛繁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趨利避害,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航船繼續乘風破浪?成為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這是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0美元后的第一個“五年時期”。一些國家、地區的發展歷程昭示我們:在這個機遇和挑戰并存、希望與壓力同在的黃金發展期、矛盾凸顯期,如果舉措得當,經濟社會發展將實現新的跨越;如果應對失誤,很容易導致經濟徘徊、社會動蕩。
面對戰略機遇期,我們耽誤不得;處于發展關鍵期,我們失誤不起。五中全會在深入分析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后,突出強調我們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十一五”時期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歷史地位”。
科學發展:“十一五”規劃的靈魂
“十一五”規劃,是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后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是這一重大戰略思想由理念全面轉化為實踐的第一份“五年路徑圖”。針對“十一五”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會突出強調,要堅定不移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發展取得的成績,讓每一個中國人自豪;發展存在的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讓我國危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暴露無遺。不斷拉大的城鄉差別、區域差別,嚴重制約經濟社會更快的發展。不少地方在發展中單純追求增長規模,經濟質量和效益低下,生態環境遭到極大破壞。重大安全事故接連發生,安全事故損失已占全國GDP的2.5%……
堅持不同的發展觀,就會有不同的發展前景。*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第一次全面、完整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總結了國內外在發展問題上的經驗教訓,站在歷史的、時代的高度,進一步指明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導思想的重大發展。
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的道路——這是十六屆五中全會傳遞出的鮮明訊息。全會突出強調,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軌道。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五中全會對“十一五”期間的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6個“必須”: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并作出一系列具體部署。
以人為本:提綱挈領的發展本質
突出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強調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是十六屆五中全會一個引人注目的亮點。
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從黨的十六大提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到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以人為本的重大思想,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一切決策、舉措的中心。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都具有提綱挈領的意義。從各級干部深入基層噓寒問暖、解困救急,從全國28個省區市免征農業稅,到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初步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不僅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政績觀、利益觀、地位觀產生深刻的影響,更在社會生活的角角落落引發廣泛的變化。
發展的力量來源于最廣大人民,發展的成果必須惠及最廣大人民。專家指出,雖然近年來我國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但堅持以人為本,親近民生、關注民生,對“十一五”的中國而言,仍然是緊迫而現實的重大課題。
5年前,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不斷提高城鄉居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是發展經濟的出發點和歸宿?!?年后,十六屆五中全會高揚“以人為本”的大旗,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一系列層面,提出了諸多新的思路。這預示著,“十一五”規劃的編制,將從過去偏重于物質財富的增長,轉向更加重視人的發展。就業、教育、衛生、公共安全等人文和社會指標,正引人注目地出現在規劃編制者的視野。
和諧社會:進入操作、實踐的新階段
“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位置”“認真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