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用科學發展觀統攬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建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2005年2月7日至11日,同志到貴州考察工作時指出,進一步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切實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這對以小康建設為主線,扎實推進貴州新農村建設具有現實和長遠的指導意義。
一、用科學發展觀統攬貴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局,充分認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六大在新世紀、新階段向全黨和全國人民提出的宏偉奮斗目標,是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體現。也就是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是要建設全面的小康的社會,就是要在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各項領域深入進行改革、創新,這將是一次深刻的社會變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扎實推進貴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線,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階段。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就是中國經濟全面起飛的過程。十六大報告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措施,是動員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實現中國經濟起飛的宣言書。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有兩方面:一是法制建設和制度建設。制度完備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保證,也是重要標志。二是擴大中等收入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應當是以中等收入者為主體的社會,使他們有較高的收入水平、較高的道德水準和文化素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面臨的主要難點是解決收入差距擴大,城鄉和東、中、西部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等問題。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扎實推進貴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經濟是基礎,發展是關鍵。保持經濟發展的勢頭,要堅定不移擴大內需,是立足于充分調動國內增長潛力加快發展的根本之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把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放到非常突出的位置;把可持續發展問題真正放在戰略位置上,大力加強科教興國戰略。同時,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管理于服務之中,鼓勵創新,支持創業,依法行政,努力營造一個人人爭先,奮發創業的良好環境和氛圍。充分認識和理解十六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用科學發展觀統攬貴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全局。
二、從實際出發,扎實推進貴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穩定地解決溫飽奔小康、扎實推進貴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選準路子,找準著力點,真抓實干。主要正確把握四個方面:
1、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促進先進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是社會全面發展和全面進步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最終決定力量。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先進生產力不斷取代落后生產力的歷史進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要堅持把發展作為主題,大力發展生產力,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努力創造社會財富,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關系。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要協調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促進先進文化發展。文化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條件,社會發展不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增長過程,而是一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發展和相互促進的社會全面進步過程。這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鮮明特點,也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重要體現。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精神動力,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體現和標志。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就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使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體現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要求,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
3、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目標,是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而社會的全面進步,最終要體現在人的全面發展上。同時,人的全面發展,又可以有力地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就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社會發展的前進方向。我們黨要始終堅持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4、加強投資軟環境建設,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一是構建內部環境。杜絕對外來投資者的卡、吃、要等現象,建立健全各級外來投資者的舉報制度和投訴中心,對舉報問題限期處理。二是清理文件,制定新的優惠政策。對招商引資政策進行清理,對不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的予以廢除,同時在我省政策規定的框架下,利用經濟開發區最大權限,制定出符合本地實際的完整、權威、操作性強的優惠政策。三是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執法部門的服務逐步規范化,公開辦事內容、辦事程序,實行統一收費標準和收費立項管理,建立持證收費。對外來投資和開發者,實行綠卡制,掛牌保護。為外來投資者提供透明、穩定的法律環境。四是加強對外宣傳。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開展以提高知名度,樹立改革開放新形象為目的,以介紹優勢資源、旅游景觀、風土人情、招商引資項目及優惠政策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活動,定期項目信息和招商引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