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紅樓之賈母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事難求全,人們做事總喜歡追求完美,這不是錯,但現實總給我們瑕疵的存在。《紅樓夢》中就常有這樣的場景。賈母中秋賞月,不見子女,回想起往年中秋節,老爺們不在家,請姨太太賞月倒也熱鬧。今年老爺們都在,可李紈、寶琴、鳳姐她們卻不在。想想每年不是這個不在就是那個不在。真是月圓人不圓。夜深了,只有探春一個人陪伴在身邊。可一想明年探春遠嫁。這中秋團圓夜,何時能全呀?其實,花月全開月未圓的時候,往往是最美的時候。人也一樣,不要去苛求完美。正所謂:士若求全何所樂?
感恩,《紅樓夢》中感恩的例子太多了。賈母就曾說過“在咱們家,奶過爺兒、哥兒的媽媽們,可是比主子都體面呢”一個封建官僚家庭,能夠如此的對待下人,提倡感恩,確實是難能可貴。然而,更可貴的是劉姥姥感恩賈府,賈府落難時伸出援助之手。榮寧二府被抄,劉姥姥帶著板兒探監。得知巧姐被拐賣到秦淮河,劉姥姥豁出老命,把省吃儉用一輩子的的積蓄都拿出來。一個老太太,帶著個半大不小的孩子。一路上饑餐渴飲,風塵仆仆。劉姥姥的感恩,不是強者對弱者的投桃報李。而是弱者對弱者的結草銜環。這份感恩更感人,這便是人性的偉大。賈母感恩襲人,給她加工錢,王夫人感恩金釧兒,提攜了她妹妹。可是今天,這種大義少有,處處是忘恩負義,見風使舵。真是人心不古!
懺悔,《紅樓夢》包含懺悔精神。如鳳姐誤解平兒,將其怒打。可事后感念平兒平日里的好,心生懺悔。尤三姐被二姐調侃嫁給寶玉時,也自愧過去的不檢點,并且自此改邪歸正,書中說:“真真是換了個人”。在湘蓮索要定婚信物時,尤三姐自刎而死,這復雜情感的背后,更多的是對愛情的忠貞和自己過去的懺悔。呆霸王薛蟠曾戲弄柳湘蓮,一波三折后與賈璉、湘蓮同桌吃飯時,也悔過自己酒后戲弄湘蓮實屬不該,在湘蓮出家時哭的淚如雨下。今天,我們對日本懷著很復雜的心態,痛恨他,卻不得不敬佩他。的確,福島核事故,日本首相菅直人敢于懺悔,并引咎辭職。一個沒有懺悔精神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同時一個有懺悔精神的民族也是可怕的民族。
重孝,《紅樓夢》中一直倡導孝道,借寶琴描寫賈家隆重祭祖的場景。而且賈家全家都很尊重賈母,外出遠門回來都要去拜見賈母。節日或平常時不時都要給賈母請安。就連賈珍、賈蓉這些品行敗壞的人,對賈母也是畢恭畢敬。賈政便是個大孝子,除夕節猜燈謎。他煞費苦心,賈母出的謎,他假裝猜不出。他出的謎,暗示給寶玉,由寶玉告訴賈母。這樣一來,眾人連連夸賈母聰慧,更讓賈母歡心。為人子女,真是用心良苦!探春為人精明強干,改革大觀園,打破“大鍋飯”承包給個人,足見她能力超群。但在對待生母上,他竟當著趙姨娘的面說自己眼中只有老爺、太太,不認趙姨娘。這當中雖說有封建禮教影響,但卻成了詬病探春不孝。
關懷,《紅樓夢》中,處處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懷。上元節寶玉找丫鬟,結果鴛鴦、襲人榻上聊天沒去打擾。賈母關心唱戲的累,讓歇會吃碗元宵。黛玉、湘云關懷岫煙,岫煙當棉衣,生活不容易。紫鵑關懷黛玉,不止一次為她和寶玉的事盡力。芳官關心,為五兒找活。蔣玉菡關心寶玉,冒著危險搭救寶玉。鳳姐千秋,賈璉通奸被抓卻累及平兒。平兒挨了打,她本是個收作“房內人”的丫鬟,但李紈、寶釵、賈母等先后都來關懷。主仆之間、奴仆之間相互關心的例子不勝枚舉。可是我們今天,人與人之間缺乏關懷,別說是噓寒問暖,已然見死不救了,廣州小悅悅事件,太湖游船事件。社會的冷漠正在殺死每個活著的中國人的心。
關鍵詞:紅樓夢;茶文化;美
中國分類號:I10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115(2014)05-229-1
《紅樓夢》中關于茶文化的描繪主要集中在前八十回,這些生動的記敘極大地豐富和充實了我國茶文化的內容,篇中人物喝茶品茶覆蓋全篇,深得中華茶文化之精妙。
一、好水
水,“茶之司命者也”。(《十六湯品》)
在明代茶文化復興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茶疏》稱:“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茶也。”明人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談》中也說:“茶性必發于水。有十分之水,方可得十分之茶。”古人論水的代表作田藝蘅的《煮泉小品》論水尤詳。曹雪芹通過先賢之論,在小說中作了極為豐富而生動的藝術描寫。
第41回妙玉煎茶用水的情節是這么說的:
賈母接了,問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舊年蠲的雨水。”賈母便吃了半盞,便笑著遞與劉姥姥說:“你嘗嘗這個茶。”劉姥姥便一口吃盡,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賈母眾人都笑起來。
陸羽《茶經》中尚未論及雨水,明人尤精此道,文震亨在《長物志》分別論述了四季雨水之優劣。而緊接著賈母飲茶之后的著力描寫:“那妙玉便把寶釵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隨他出去。……妙玉自向風爐上扇滾了水,另泡一壺茶。”我們注意到妙玉此時用的水已然不是“舊年蠲的雨水”,而是“珍藏了五年的玄墓蟠香寺前,梅花上的雪水”,確實有充分的茶道依據。白居易《晚起》等詩中已有“融雪煎香茗”“閑嘗雪水茶”之句,可見晚唐人已知雪水煎茶之妙。辛棄疾也有“細寫茶經煮香雪”句,陶轂還有命姬掬雪烹茶的故事流傳下來,發展至明清,雪水身價愈高。文震亨《長物志》稱:“雪為五谷之精,取之烹茶,是為幽況。”熊明遇更有:“雪水,天地之精也。”賈寶玉有“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便不足為奇。
二、名茶
茶生于靈山妙峰,承甘露之芳澤,蘊天地之精氣。而秉清靈、玄幽之秉性。中國茶類繁多,品種千姿百態,在《紅樓夢》中出現的有:賈母不愛吃的“六安茶”,妙玉為賈母特備的“老君眉”,寶玉所鐘愛的“楓露茶”“普洱茶”,黛玉房中的“龍井茶”等。
六安茶為安徽名茶。《援鶉堂隨筆》載:“六安茶產自霍山,舊例于四月初八進貢以后,始得發售。茶山周圍八百里,而以仙人街、黃溪澗、烏梅尖、佛寺等處尤佳。茶葉有蕊尖、貢尖、皇尖等名目,分白茶與明茶,有毛者不論粗細皆曰白茶,無毛者曰明茶,皆老葉也。”毛尖、銀針等都為六安茶著名白茶,香氣高爽,其葉甘醇,比一般茶略淡,也難怪劉姥姥嫌其味淡。此茶針長如眉,故曰老君眉,為六安所產,故而賈母又誤以為是一般六安茶。
三、良器
公欲善茶道,必先精茶具。受“美食不如美器”思想的影響,我國自古無論是飲還是食,都極看重器具美。在傳統茶文化中,器與道是相通的,因此歷代的茶人對茶具都有很高的要求。第41回“品茶櫳翠庵”對茶具的描寫尤為詳細,妙玉一口氣拿出數種并不常見的珍貴茶具,有“成窯五彩小蓋鐘”、“官窯脫胎填白蓋碗”、“綠玉斗”、“蟠虬整雕竹根的大海”,以及“宋元豐四月眉山蘇軾見于秘府”的“晉王愷珍玩”的“”和鐫著三個垂珠篆字的“點犀”。翻遍古今中外茶具譜,我們還找不到一件茶具可與妙玉所用的茶具媲美。
四、烹茶
名茶好水良器之外,烹茶的藝術也是必需的。《紅樓夢》對此多有詳述。
如賈寶玉為茗煙改名為焙茗,便是紅樓茶藝精神適例。據茗煙說:“我們寶二爺嫌煙字不好,改了,叫焙茗了。”“煙”字為什么不好?其實并非因茗煙與鋤藥、引泉等眾小廝的命名方法不一,而是因為茶極忌煙。宋人在《十六湯品魔湯》、《北苑別錄過黃》等中已指出:“而湯最惡煙。”故稱煙為“大魔”。蘇軾在《汲江煎茶》中寫道:“活水仍需活火煎。”活火者,無煙之火也。清代無名氏《樂水清話》還具體談到煎茶水以三年陳樟樹炭或橄欖果核做燃料最佳。據說這些燃料點燃后“只有藍色火焰,絕無一點火氣”。此便為賈寶玉為茗煙改名的原因。
五、品茶
古人講品茗,總是把飲茶提高到一種典雅清和的意境中,展現出生活的享受、情趣和藝術化。馮正卿在《芥茶箋?茶宜》中有提到適宜品茶的十三條件,如:無事,俗務去身,悠閑自得;嘉客,志趣相投,主客兩洽;幽坐,心地安逸,環境幽雅等。茶人品茶,最好是山堂夜坐,親自動手,觀水火相戰之狀,聽壺中沸水發出松濤般的聲音,香茗入杯,茶煙裊裊,恍若置身云光縹緲之仙境。一如妙玉所言:“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品茶人先灌漱口幾下,再慢慢下咽,讓舌上的味蕾充分接觸茶湯,感受茶中的各種滋味,滿口生津,齒頰生香,才算嘗到茶的真味。
六、結語
曹雪芹的描寫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清人茶文化的主要特征,文人茶雖說在審美上達到了極致,但也正因此,中國傳統茶文化發展到清代,已現頹勢。茶文化只有走向民間,才是其發展的新路。
參考文獻:
[1]何哲群.從“妙玉論茶”看清代文人茶文化[J].時代文學,2008,(02).
[2]周健.紅樓茶文化小識[J].華夏文化,2001,(04).
紅樓養生方法之一:感冒采用饑餓療法。
《紅樓夢》中,從主子到丫環,一日三餐吃得都很少,感冒傷風時尤其如此,大夫不是開藥方,而是讓人先“清清凈凈地餓兩頓”,或者要求飲食一定要清淡。
小病不吃藥是古人的養生良方。所謂饑餓療法,不是真的一點都不吃,而是適當地喝些米湯,主要是大米湯,有潤五臟的作用。患普通感冒時,可采取饑餓療法,多喝白米粥,夏天可放點綠豆,冬天加點糯米,中老年人放點山藥和棗。對于胃腸型感冒,表現為厭惡油膩的食物、腹瀉,可以用白蘿卜加鹽煮湯喝,連蘿卜一起吃下去,有助消化的作用。
紅樓養生方法之二:不過量飲茶。
妙玉曾說過,喝茶“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不僅茶要小口地喝,紅樓夢里,每個人喜歡的茶都不同。賈母吃完油膩的食物后,就不喝六安茶;寶玉吃了面,要喝“女兒茶”。
茶葉中含有鞣酸,大量飲茶會造成體內鞣酸過多,引起胃腸功能失調。六安茶是偏苦的一種綠茶,能清熱解毒,不適合老年人;女兒茶其實是普洱茶的一種,促消化、排毒功能強,還有一定的通經作用,適合女性喝。根據體質喝茶很重要。年齡大、寒性體質、胃寒、月經期的女性,都要少喝綠茶。冬天就是普通人也要少喝太濃的綠茶,最好喝紅茶。下午2點以后,最晚4點以后,也不要喝濃茶。
紅樓養生方法之三:學會捶背。
在《紅樓夢》里,丫環給賈母、王夫人捶背的場景比比皆是。這是古代最常見的一種保健方法。
背上有三條重要的經絡,沿著脊柱的是督脈,是人體的陽中之陽,兩邊各距離督脈1.5寸,是膀胱經,關系到人體的五臟六腑。捶背關鍵是要“輕”,正確方法是五指并攏稍微彎曲,手心為空地拍背,沿著脊柱從上到下,從中間到兩邊。捶背的時間,最好是下午3點到5點,這是膀胱經值令的時候,養生效果最好。
紅樓養生方法之四:壽從樂中來。
賈母去世時83歲,劉姥姥85歲依然健在。兩人雖然一富一貧,生活環境有很大不同,但都是高壽,她們的長壽秘訣是什么呢?
賈母的最大長壽秘訣是重視享受天倫,喜歡和全家人一起吃團圓飯,愛熱鬧,不孤獨。劉姥姥多動,生性樂觀、幽默,受了戲弄也不生氣,有一顆平常心,常常自嘲“端多大碗吃多大飯”,是她長壽的關鍵。現代人要多學學賈母和劉姥姥的“壽從樂中來”。許多疾病,如胃病、腸炎、高血壓、冠心病、癌癥等,都和心情有很大關系。現代人最缺乏親情,子女一般和老人分開住,導致老人很孤獨。對此,老人首先自己要想開點,兒女也應多抽時間陪陪父母。
紅樓養生方法之五:豆腐皮包子是“長壽包”。
豆腐皮包子是用豆腐皮做皮,木耳、香菇、青菜等做餡蒸成的包子。在清朝曾長期作為貢品,給皇上吃。所以《紅樓夢》第8回里,有了寶玉自己舍不得吃,卻要留給晴雯的場景。
豆腐皮包子也叫“長壽包”。其中,木耳、豆腐都有降血脂的作用,尤其是豆腐皮,含有很多植物雌激素,有延緩衰老、美容的作用。對于“三高”患者來說,豆腐皮包子是非常好的一道健康菜。
紅樓養生方法之六:酷夏養生法。
“夏不敞胸熱不晾背”,是《紅樓夢》中的酷暑養生法。即使再熱,也不能光著上身睡覺,至少要穿個肚兜,保護好胸和肚子;不能睡在太涼的地方,比如石凳子上,否則會睡出病來;三伏天也不要吃冰,頂多是將茶壺浸在井水里,有點涼意就了。
人體最怕著涼的幾個部位是:咽喉,太涼的食物刺激黏膜,會導致咽炎;頸部,著涼容易導致肌肉痙攣;腹部,會引發很多婦科疾病;胃部,造成胃脹、腹瀉;肩部和膝部,著涼易傷害關節。不少人喜歡夏天鋪涼席,其實涼席最好只在三伏天鋪,入伏前和出了伏,就不要再鋪了。
紅樓養生方法之七:春天最適合梳頭養生。
《紅樓夢》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梳頭、篦頭。古代養生講究“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乾隆皇帝活到了89歲,“發常梳”是其養生秘訣之一。
頭頂正中最重要的一個穴位叫做百會穴。梳頭的作用就是按摩這一穴位,不僅能保養頭發,讓頭發更有光澤、少脫發,還能有助睡眠。梳頭時,以百會穴為中心向前或向后梳。現代人時間都比較緊張,所以每次梳10―20下就夠了。實在沒時間,可以五指張開,稍微用力,從前向后攏過頭發,也可起到按摩頭皮的功效。
紅樓養生方法之八:火腿燉肘子孝敬老人。
紅樓夢第16回,賈璉和鳳姐請乳母趙嬤嬤吃飯,鳳姐怕老人牙口不好,特意讓人拿了一碗從早晨就開始燉的爛爛的火腿燉肘子給她吃。
聽父輩說,君山銀針就是“老君眉”。所以每年春天都要買幾兩喝。隨意翻看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紅樓夢鑒賞辭典》說:“老君眉”即湖南洞庭湖的君山所產的毛尖茶。光緒《巴陵縣志》卷七《輿地志?物產》:“巴陵君山產茶,嫩綠似蓮心,歲以充貢。君山貢茶自國朝乾隆四十六年始,每歲貢十八斤,谷雨前知縣遣人監山僧采制一旗一槍,白毛茸然,俗稱白毛尖。”由于這種毛尖茶是君山所產,外形如老人的長眉,帶有增壽之意,特別受到老人們的喜愛。
多年前,看到美食家、史學家逯耀東在《茶香滿紙》的《賈母不吃六安茶妙玉更奉老君眉》說:“至于老君眉,莊晚芳《中國名茶》認為即君山銀針……1988年我游洞庭湖登岳陽樓,曾于君山飲此茶。”所以,茶友們問我“老君眉”時,就告訴他們這些。
可是,86版的《紅樓夢》電視劇民俗指導、民俗學家、紅學家鄧云鄉先生,對“老君眉”又有兩種說法:其一,在《紅樓識小錄》的《吃茶》說:“妙玉說是‘老君眉’。此名不見《茶譜》,似即‘珍眉’中之極細者,名‘銀毫’,乃婺源、屯溪綠茶中之最細者。”其二。在《云鄉叢稿》的《紅樓茶事》說:“‘老君眉’是紅茶的一種,近人徐珂《清稗類鈔》‘茶肆品茶’條云:茶肆所售之茶,有紅茶、綠茶兩大別。紅者日烏龍、日壽眉、日紅梅i綠者日雨前、日明前、日本山……所說紅茶中的‘壽眉’。就是‘老君眉’。”
鄧先生把一個“老君眉”說成兩種茶,一紅一綠、又紅又綠的,我想一定有鄧先生的道理。從此,改弦更張,我又改喝鄧先生說的其一,買鄧先生說的綠茶銀毫(即老君眉?),想起賈母在“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櫳翠庵品的茶,喝綠茶挺好的;看到鄧先生其二,就又跑到北京馬連道茶城,貢眉、壽眉都有,我都買了幾兩。熟識的賣茶人邊拿邊笑,好像知道我是受了《紅樓夢》的“病”了!
2005年馮其庸先生在畢生研究《紅樓夢》的集大成之作《瓜飯樓重校評批》中說:“‘老君眉’,亦安徽名茶,產于六安,葉細長,有白毫,今尚產,予曾喝過。”馮先生不僅是紅學名宿,還是我心儀已久的紫砂壺收藏、鑒賞大家,品茶鑒茶當不在話下。我又托六安茶友,按馮老說的“老君眉”買來喝。
養生方法之一:感冒采用饑餓療法。
《紅樓夢》中,從主子到丫環,一日三餐吃得都很少,感冒傷風時尤其如此,大夫不是開藥方,而是讓人先“清清凈凈地餓兩頓”,或者要求飲食一定要清淡。
小病不吃藥是古人的養生良方。所謂饑餓療法,不是真的一點都不吃,而是適當地喝些米湯,主要是大米湯,有潤五臟的作用。患普通感冒時,可采取饑餓療法,多喝白米粥,夏天可放點綠豆,冬天加點糯米,中老年人放點山藥和棗。對于胃腸型感冒,表現為厭惡油膩的食物、腹瀉,可以用白蘿卜加鹽煮湯喝,連蘿卜一起吃下去,有助消化的作用。
養生方法之二:不過量飲茶。
妙玉曾說過,喝茶“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不僅茶要小口地喝,紅樓夢里,每個人喜歡的茶都不同。賈母吃完油膩的食物后,就不喝六安茶;寶玉吃了面,要喝“女兒茶”。
茶葉中含有鞣酸,大量飲茶會造成體內鞣酸過多,引起胃腸功能失調。六安茶是偏苦的一種綠茶,能清熱解毒,不適合老年人;女兒茶其實是普洱茶的一種,促消化、排毒功能強,還有一定的通經作用,適合女性喝。根據體質喝茶很重要。年齡大、寒性體質、胃寒、月經期的女性,都要少喝綠茶。冬天就是普通人也要少喝太濃的綠茶,最好喝紅茶。下午2點以后,最晚4點以后,也不要喝濃茶。
養生方法之三:學會捶背。
在《紅樓夢》里,丫環給賈母、王夫人捶背的場景比比皆是。這是古代最常見的一種保健方法。
背上有三條重要的經絡,沿著脊柱的是督脈,是人體的陽中之陽,兩邊各距離督脈1.5寸,是膀胱經,關系到人體的五臟六腑。捶背關鍵是要“輕”,正確方法是五指并攏稍微彎曲,手心為空地拍背,沿著脊柱從上到下,從中間到兩邊。捶背的時間,最好是下午3點到5點,這是膀胱經值令的時候,養生效果最好。
養生方法之四:壽從樂中來。
賈母去世時83歲,劉姥姥85歲依然健在。兩人雖然一富一貧,生活環境有很大不同,但都是高壽,她們的長壽秘訣是什么呢?
賈母的最大長壽秘訣是重視享受天倫之樂,喜歡和全家人一起吃團圓飯,愛熱鬧,不孤獨。劉姥姥多動,生性樂觀、幽默,受了戲弄也不生氣,有一顆平常心,常常自嘲“端多大碗吃多大飯”,是她長壽的關鍵。現代人要多學學賈母和劉姥姥的“壽從樂中來”。許多疾病,如胃病、腸炎、高血壓、冠心病、癌癥等,都和心情有很大關系。現代人最缺乏親情,子女一般和老人分開住,導致老人很孤獨。對此,老人首先自己要想開點,兒女也應多抽時間陪陪父母。老人還要多動,掃地也能延年益壽。
養生方法之五:豆腐皮包子是“長壽包”。
豆腐皮包子是用豆腐皮做皮,木耳、香菇、青菜等做餡蒸成的包子。在清朝曾長期作為貢品,給皇上吃。所以《紅樓夢》第8回里,有了寶玉自己舍不得吃,卻要留給晴雯的場景。
豆腐皮包子也叫“長壽包”。其中,木耳、豆腐都有降血脂的作用,尤其是豆腐皮,含有很多植物雌激素,有延緩衰老、美容的作用。對于“三高”患者來說,豆腐皮包子是非常好的一道健康菜。
養生方法之六:酷夏養生法。
“夏不敞胸熱不晾背”,是《紅樓夢》中的酷暑養生法。即使再熱,也不能光著上身睡覺,至少要穿個肚兜,保護好胸和肚子;不能睡在太涼的地方,比如石凳子上,否則會睡出病來;三伏天也不要吃冰,頂多是將茶壺浸在井水里,有點涼意就行了。
人體最怕著涼的幾個部位是:咽喉,太涼的食物刺激黏膜,會導致咽炎;頸部,著涼容易導致肌肉痙攣;腹部,會引發很多婦科疾病;胃部,造成胃脹、腹瀉;肩部和膝部,著涼易傷害關節。不少人喜歡夏天鋪涼席,其實涼席最好只在三伏天鋪,入伏前和出了伏,就不要再鋪了。
養生方法之七:春天最適合梳頭養生。
《紅樓夢》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梳頭、篦頭。古代養生講究“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乾隆皇帝活到了89歲,“發常梳”是其養生秘訣之一。
頭頂正中最重要的一個穴位叫做百會穴。梳頭的作用就是按摩這一穴位,不僅能保養頭發,讓頭發更有光澤、少脫發,還能有助睡眠。梳頭時,以百會穴為中心向前或向后梳。現代人時間都比較緊張,所以每次梳10-20下就夠了。實在沒時間,可以五指張開,稍微用力,從前向后攏過頭發,也可起到按摩頭皮的功效。
養生方法之八:火腿燉肘子孝敬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