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數學規劃

      數學規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數學規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數學規劃

      數學規劃范文第1篇

      瀏陽市集里中學陳嫻

      從事初中數學教學22年,中考數學改革一直都在進行,近幾年,從中考命題的趨勢來看,更加注重對知識點、學習能力的考查,注重對學生運用只是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也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數學活動過程的考查,命題的方向開始趨向于點多面廣,題目難度降低,同時,創新和實踐相結合,創建數學模型,解決數學問題已經更多的出現在中考命題中。

      這也就要求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我也對自己近兩年的工作和學習做出了新的規劃

      1、堅持一年看1-2本關于數學教學方面的叢書,盡量多接觸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面。

      2、積極參與繼續教育和名師工作室等教育教研活動,在教育實踐中去落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

      3、用1-2年時間,摸索學習信息技術2.0等先進的教學手段,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升自己的教學課堂教學質量。

      數學規劃范文第2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including linear programming,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integer programm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etho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oduction with an example.

      關鍵詞: 線性規劃;靈敏度分析;整數規劃;測繪

      Key words: linear programming;sensitivity analysis;integer programming;surveying and mapping

      中圖分類號:P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14-0297-03

      0 引言

      測繪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前期工作。隨著經濟的發展,現代測繪的生產規模日益擴大,分工越來越細,要求測繪生產組織必須具有高度計劃性。將數學規劃的方法運用于測繪工作中,對測繪工作實施過程中各種錯綜復雜的數量關系進行研究,并歸結成一定的數學模型,用數學方法找到最合理的工作方案,在保證工程要求和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達到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生產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的目的。

      1 線性規劃的應用

      在測繪經營管理中,經常要解決兩類問題:一類是對于某項確定的生產任務,如何使用最少的資源,保質保量的完成測繪任務;另一類是對于有限的資源,如何安排使其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取得更多的測繪成果。對于這些問題,都可以應用線性規劃的方法,通過建立數字模型、求解、應用,科學合理地解決。這里以一例說明線性規劃問題在測繪工作中的應用。

      現有某測繪單位為下月生產計劃做安排,該測繪單位計劃安排建筑物放線、1:500竣工測量兩種種測繪工作。4 整數規劃

      在前面的線性規劃,目標規劃中,求出的最優解都有可能包含小數或分數。而在實際測繪生產工作中,由于人員、儀器設備、控制點個數甚至工時工天都只能是整數而不能使小數或分數。此時如果簡單的將求得的最優解進行四舍五入取整,得到的結果可能不符合約束條件,或者即使滿足約束條件,卻不是最優解。此時,需要通過整數規劃的方法進行最優解的求解。

      仍以上文中的例子為例,假設由于該測繪單位擴大生產能力,內業工作時間增加了10工天,總共有230工天。

      在這種情況下,依據線性規劃的理論,利用單純形法可求得,安排生產22.5件建筑物放線,32.5幅1:500竣工測量時,可獲得最大收益68200元。

      如果簡單的通過四舍五入來取整,即安排建筑物放線23件,1:500竣工33幅,那么它破壞了約束條件,即超出了實際生產能力。為了確定最優方案,這里通過分支定界解法求解。

      參考文獻:

      [1]甘應愛等.運籌學(第三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6).

      [2]鄭肇葆等.數學規劃在測繪運籌學中應用(第二版)[M].測繪出版社,2003.

      數學規劃范文第3篇

      一、本學期教材分析,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容是華師大版七年級上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非常密切,知識的綜合性也較強,教材為學生動手操作,歸納猜想提供了可能。觀察、思考、實驗、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等,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讓學生能更好地自主學習。因此對每一章的教學都要體現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要求老師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促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數學知識、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學第一周我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中發現少部分學生基礎還可以,而大部分學生基礎和能力比較差,甚至加減乘除運算都不過關,更不用提解決實際問題了。所以一定要想方設法,鼓勵他們增強信心,改變現狀。在扎實基礎上提高他們解題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確立本學期的教學目標及實施目標的具體做法

      本學期的教學目標是七年級(上)的五章內容,力求學生掌握基礎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動手操的能力,概括的能力,類比猜想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初中的數學教學實踐中,常常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一開始不適應中學教師的教法,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究其原因,就學生方面主要有三點:一是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二是智能上存在差異;三是學習方法不科學。我以為施教之功,貴在引導,重在轉化,妙在開竅。因此為防止過早出現兩極分化,我準備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掌握學生心理特征,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學生由小學進入中學,心理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開始要求“獨立自主”,但學生環境的更換并不等于他們已經具備了中學生的諸多能力。因此對學習道路上的困難估計不足。鑒于這些心理特征,教師必須十分重視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時時地向學生介紹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還要想辦法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離開數學知識將無法進行。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直接興趣,數學第一章內容的正確把握能較好地做到這些。同時在言行上,教師要切忌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二)努力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

      (1)在教師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讀教材,駕奴教材,認真備課,認真備學生,認真備教法,對所講知識的每一環節的過渡都要精心設計。給學生出示的問題也要有層次,有梯度,哪些是獨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組合作完成的,知識的達標程度教師更要掌握。同時作業也要分層次進行,使優生吃飽,差生吃好。

      (2)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

      七年級的數學是培養學生運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當前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的精神,在教學中我著重對學生進行上述幾方面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盡可能地把學生的潛能全部挖掘出來。

      (三)加強對學生學法指導

      進入中學,有些學生縱然很努力,成績依舊上不去,這說明中學階段學習方法問題已成為突出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知識的內存規律,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斷、綜合、歸納的解題能力,我要求學生養成先復習,后做作業的好習慣。課后注意及時復習鞏固以及經常復習鞏固,能使學過的知識達到永久記憶,遺忘緩慢。

      三.教學研究計劃

      課堂教學與數學改革是相鋪相成的,做好教學研究能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本學期將積極參加學校和備課組的各項教研活動,撰寫“教學隨筆”和“教學反思”。本人決定在第十一周開一堂公開課,與學校同組的老師共同探討教學。:

      四、繼續教育計劃

      繼續教育是提高教師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徑。本學期我積極參與校內外組織的各項繼續教育,努力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1、通過網絡繼續教育培訓,學習新教育理念,不斷完善教育教學方式。

      數學規劃范文第4篇

      【關鍵詞】Excel;規劃求解;線性規劃;規劃模型

      在實際工作中,如:生產與銷售、人員調度、材料調配、運輸管理等問題涉及很多的因素、無數方案需要就算、比較和分析,希望能夠合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得到最佳的經濟效果,包括達到產量最高、利潤最大、成本最小、資源消耗最少等目標。這些問題都屬于數學規劃研究的內容,具體包括: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多目標規劃、動態規劃、組合優化等,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中。除了一些專業化的軟件如Matlab、LINDO等,Excel的規劃求解工具是一個不需用戶編程即可實現對數據進行因果分析的有效而簡潔的工具。

      規劃問題歸結起來一般分為兩類:一是確定了某個任務,研究如何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完成它;二是研究如何在已有人力、物力、財力的有限資源下獲得最大的收益。

      1.規劃模型的建立

      在進行規劃求解時首先要將實際問題數學化、模型化,也就是將實際問題用一組決策變量、一組用不等式或等式表示的約束條件以及目標函數來表示,這是求解規劃問題的關鍵。其中,決策變量是指每個規劃問題都有一組需要求解的未知數(x1,x2,…,xn),這組決策變量的一組確定值就代表一個具體的規劃方案;約束條件是指對于規劃問題的決策變量通常都有一定的限制條件,通常是用包含決策變量的不等式或等式來表示;目標函數是指每個問題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通常是用與決策變量有關的表達式表示。

      從問題提出到模型建立一般經歷的過程為:尋求決策,即應回答的問題是什么;確定決策變量;確定優化目標,用決策變量表示的利潤、成本等;尋找約束條件,決策變量之間、決策變量與常量之間的關系;構成數學模型,將目標以及約束放在一起,寫成數學表達式。

      實例:某廠制定下一年度生產計劃。按照合同,第1季度到第4季度需要分別向客戶供貨80、60、60、90。該廠季度最大生產能力為150,生產費用為:,x為季度生產的數量。從函數可以看出生產規模越大,平均生產費用越低,若生產數量大于交貨數量,多余部分可以下季度交貨,但需支付每個15元的存儲費用。如何安排各季度的產量,既保證完成供貨合同,同時又使得各種費用總體最少?

      Step1:需要回答的問題是什么?

      A.各季度的產量如何安排?B.費用是多少?

      Step2:決策變量?

      各個季度的產量,分別用x1,x2,x3和x4表示。

      Step3:目標函數

      目標:費用最小,總費用為生產費用與存儲費用之和。

      Step4:約束條件

      交貨數量約束與生產能力約束

      Step5:數學模型

      其中y為實際生產數量與交貨數量的差。

      2.“規劃求解”工具的安裝及數據、公式的輸入

      默認安裝Office辦公軟件時,不加載規劃求解工具,使用前必須進行加載。操作步驟有:Step1:打開“加載宏”對話框。單擊菜單“工具”,“加載宏”,系統彈出“加載宏”對話框。Step2:選擇“規劃求解”復選框,單擊“確定”按鈕。安裝完后,在“工具”菜單中會出現“規劃求解”命令。

      建立好規劃模型后,就可以將規劃好的模型基本數據和公式輸入到工作表中,具體步驟如下:

      Step1:輸入有關參數。在工作表B4:B7單元格區域輸入1到4季度的應交貨數量。在C4:C7單元格區域存放需要計算求解的各季度生產數量,可填入初始值與應交貨數量相同。在G4:G7單元格區域輸入生產能力限制數量。

      Step2:建立計算公式。在D4單元格建立1季度生產費用公式:=80+98*C4-0.12*C4^2,自動填充到D5至D8單元格中。在E4單元格建立1季度存儲數量公式:=C4-B4,在E5單元格建立第2季度存儲數量公式:=E4+C5-B5,即等于1季度的存儲數量加上2季度的生產數量減去2季度的應交貨數量,并填充到E6和E7中,計算3季度和4季度存儲數量。在F4單元格中輸入1季度倉儲費用公式:=15*E4,并通過鼠標拖拽方式填充到F5至F7中。在H4單元格中建立1季度可交貨數量的公式:=C4。在H5單元格為2季度可交貨數量:=E4+C5,即1季度存儲量加2季度生產數量。將其公式填充到H6、H7單元格中,計算3季度和4季度可交貨數量。在B8:F8單元格中輸入計算應交貨數量、生產數量、生產費用、存儲費用合計的公式。最后在B2單元格中輸入計算目標函數的公式:=D8+F8,即生產費用和存儲費用總和。

      從初始方案即按照應交貨數量安排每個季度生產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生產費用為25485,沒有倉儲費用,總費用為25485。雖然沒有倉儲費用,但這也不一定就是最佳方案。

      若換一種方案生產,生產數量分別為:120,40,40,90,實驗得到總費用25785,其中存在倉儲費用900。顯然,此方案還不如初始方案好。

      可選的方案有很多,但究竟選哪種最好,人工窮舉是不現實的。利用Excel提供的規劃求解工具求解,快速找到最優解。

      3.規劃模型的最優解及結果分析

      應用規劃求解工具的操作步驟為:

      Step1:單擊“工具”菜單,選擇“規劃求解”,彈出“規劃求解參數”對話框。

      Step2:設置目標函數。將鼠標輸入焦點放在”設置目標單元格“上,選擇B2單元格,自動的帶上絕對地址引用$B$2,并選擇“最小值”單選按鈕。

      Step3:設置決策變量。指定“可變單元格”為決策變量所在的單元格區域:$C$4:$C$7。最多選定200個單元格。

      Step4:設置約束條件。單擊“約束”框中的“添加”按鈕,彈出“添加約束”對話框。按照分析完的數學模型依次添入的約束條件有:$H$4>=$B$4;$H$5>=$B$5;$H$6>=$B$6;$H$=$B$7;$C$4

      Step5:求解并保存結果。單擊“求解”按鈕,會彈出“規劃求解結果”對話框。可以保存規劃求解結果及生成運算結果報告、敏感性報告和極限值報告。本例得到的結果如下表1所示。

      第1季度到第4季度生產數量分別是140、0、60和90,目標函數值即最低總費用為24945,這便是最優解。

      最后通過生成的運算結果報告、敏感性報告和極限值報告可以進一步了解規劃求解的一些細節。

      4.結束語

      Excel的“規劃求解”工具能夠幫助一般工作人員在不需要更多了解復雜數學求解過程的情況下,進行線性、非線性等規劃問題求解,而且也可以不必掌握更專業、更復雜的求解軟件,只需要在Excel的數據表中設置好目標函數、決策變量和約束條件等內容即可。可見只要正確地建立數學模型,熟練運用Excel的工具,就能快速得到結果。

      參考文獻:

      [1]顧運筠.Excel規劃求解的兩類應用[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05,22(1):137-139.

      [2]劉連香,陳鑫源.線性規劃與Excel求解[J].時代報告(下半月),2012(2):20.

      數學規劃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職數學;課程;教材;建設

      作者簡介:管建福(1960-),男,湖南衡陽人,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公共課教學部,副教授。(廣東 深圳 518172)

      中圖分類號:G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8-0122-02

      根據國家教育部的統一部署,我國高職數學課程十二五規劃教材正處于申報立項階段。隨著教育部的審批結束,即將進入教材全面建設階段。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上,回顧高職數學課程教材建設走過的歷程,總結高職數學課程教材建設取得的理論和實踐成果,反思高職數學課程教材建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探討十二五規劃教材的理論基礎、編寫原則和主要特色,對于提高十二五規劃教材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原有高職課程教材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內容陳舊

      大多數高職數學教材沿用的是大學本、專科的高等數學體系,與學生的實際數學基礎不相適應,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專業學習、職業發展對數學的要求不相適應,存在日常生活、專業學習和職業發展與數學學習相分離的“兩張皮”現象。學習內容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熱情。

      2.形式單一

      大多數教材只有文字教材,沒有電子教材和多媒體課件,不能反映近年來的教育技術,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技術不斷發展所取得的理論和實踐成果。教學大多停留在課堂教學上,對如何通過課堂教學將學生的學習引向無比廣闊的外部世界還沒有建立有效通道,在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自主學習資源和環境上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

      3.觀念滯后

      大多數教材還在沿用行為主義心理學作為高職教材的理論基礎,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看作是刺激—反應―再刺激―再反應如此不斷循環的過程。仍然把知識傳授作為教材的重點,在如何通過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意義建構來促使學生成為一個好的學習者上沒有實現有效突破。

      4.人文功能缺失

      大多數教材沒有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沒有意識到數學是一種文化成果,更不知數學是一種特殊的知識建構過程。對學生而言,數學學習沒有入腦入心,興趣索然。

      課程是教育的載體,教材是課程的載體,我國高職教育改革的實踐熱切呼喚高職數學課程能夠在理論和實踐中進行新的探索。高職數學課程十二五規劃教材應該從理論和實踐上探索高職高等數學課程的開發模式,為高職高等數學課程提供一套立足于中外高職數學課程比較基礎、具有國際視野和專業眼光的高職數學課程教材。

      二、高職數學課程十二五規劃教材建設的思考

      1.高職數學課程十二五規劃教材的理論基礎

      高職數學課程十二五規劃教材應該吸收近年來哲學、教育學、心理學和數學教學理論的最新成果,將多元智能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社會文化理論應用于高職數學教育課程,開發具有生態效益的高職數學課程。

      多元智能理論給高職數學課程帶來了革命性的啟示。首先,它使人們重新認識了人類智能的含義,改變了傳統的以智商作為判斷智能唯一標準的看法和做法。多元智能理論證明了每一個人的智能構造是獨特的,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途徑和能力發展也是不同的;除了極個別的個體外,幾乎所有的人都以多種智能組合運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因而教育的宗旨應該是開發學生的多種智能,并幫助學生發現適合其智能特點的業余愛好和特長。其次,多元智能理論不僅在觀念上改變了人們對學生發展和教育的看法,還引導著研究者們為教育的理想而探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模式。這種課程應該提供一種既兼顧學生發展個別差異性,又考慮學生發展全面性的課程架構,尋找相對符合學生興趣和可以容許不同學生共同學習的內容。尋找各個發展領域的核心概念和核心技能,并將此有效整合到課程目標內容中去,使學生在學習中逐步掌握和發展這些領域概念和技能。要通過活動的方式來引導高職學生學習,盡可能地為不同需要的高職學生提供輕松自在的、合適的學習情景。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與發展有重要聯系,當學生在他們的“最近發展區”內進行活動,并且得到了引導的前提下,學習就能引導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是在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實現的,主動的學生與積極的社會環境合作才產生發展。學生的發展是在與他人相互影響的活動過程中實現的,如果學生與同伴或其他人形成有效的合作學習共同體,那么就可以幫助他們完成合作建構的過程。根據學生學習理論,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應滿足下列要求:活動具有具體目標導向;活動需要人際互動;活動存在著中介因素;活動需要一定的情景;活動需要預成的計劃和生成的空間。

      社會文化理論帶來的啟示是文化的多元性與文化本土性并重。一方面當代全球社會經濟和技術的高度發展,已經并繼續打破著教育的國家界限和族群界限,需要課程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和開放的觀念,從而培養對未來高度適應的人才;另一方面,學生從出生起就是積極的自我成長參與者,他們的成長是在與他人的交互作用中實現的,因而他們受到來自周圍環境中他人所攜帶的特定社會文化的影響。優質的數學教育課程要給學生清晰的社會文化定義,在幫助他們認識不同社會文化存在的同時,還要使他們認識自己所處的文化環境的獨特性,從而發展自己的數學。

      高職數學課程十二五規劃教材應該吸收近年來國內外高職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特別是多元智能理論、學生學習理論、社會文化理論的最新成果,融匯多年來國內外高職教育改革的實踐探索,開發出一套既有國際視野,又有中國特色的高職數學教材。

      2.高職數學課程十二五規劃教材應具有的主要特點

      (1)具有國際視野和時代特征。高職數學課程十二五規劃教材應該在充分研究國外(特別是美國)高職數學標準和教材的基礎上,立足于吸收國內外高職數學課程教材的精華,反映近年來我國高職數學課程改革的理論和實踐成果,適應移動互聯網、云計算時代學生學習條件的變化,體現教育要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思維,為我國高職數學課程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2)以高職數學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為支撐。由參編單位主持成立“高職數學課程改革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科研課題組,作為教材的研發平臺和服務平臺,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建立我國高職院校數學課程科研、教研和教學情況數據庫。在充分分析社會經濟需要、學生專業職業需要和高職數學課程現狀的基礎上開展編寫工作。以科研和教研成果作為教材編寫的支撐。

      (3)從研究制定高職數學課程標準入手,開展教材編寫工作,高職數學課程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歸根結底是高職數學課程沒有標準。課程標準對課程改革具有導向作用、調控作用、反饋作用和評價作用。因此,制定高職數學課程標準是編寫高職數學教材的基礎性工作。

      (4)系統建構高職數學的課程體系。高職數學課程對學生具有人文價值、思維價值、美育價值、發展價值和實用價值,是高職課程體系中不可代替的重要基礎課程。根據高職教育的目標要求和人才培養方向,通過優化學科課程,加強活動課程,開發潛在課程,發展網絡課程,建立課程“云”為高職數學課程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3.高職數學課程十二五規劃教材的建設目標

      第一,以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以《高職院校教學專業標準》為依據,設計和實施最有價值的“任務驅動下的自主學習”;加強與經濟、社會和生活的聯系,提供現實而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重視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學習方式的培養,重視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課程中的應用,為高職的高等數學教學提供一套“不一樣”的教材。

      教材編寫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特色:密切聯系專業實際、生活實際和學生實際,注重數學問題解決和數學應用;以建構主義心理學作為教材編寫的心理學基礎,注重數學建模和數學實驗;引進計算器和計算機作為數學學習工具,強調“做”數學;教材的主要編寫人員有豐富的企業經歷,選編的案例來自行業和職業實際,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第二,以教材為平臺,建立高職數學課程“云”,為教師數學教學、學生數學學習、交流和分享提供強大支持。在此基礎上建立全國高職數學課程教研協作組織,開展教研活動,進行師資培訓和對外交流。

      第三,以教材為核心,探索高職數學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教學手段等方面的改革。

      4.高職數學十二五規劃教材建設的基本原則

      (1)激發興趣原則。興趣是人們探求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所表現出的特殊積極的個性傾向。這種個性傾向可以使人對某種事物給予優先注意,并且具有向往的心情。一個人的興趣越濃,他的觀察就越仔細,感知、思維、記憶、聯想等智力活動就越有成效。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持久、最強烈的心理成分,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

      貫徹激發興趣原則,首先要求教材的材料要能引起學生的注意,使他們感到數學就在生活當中;其次,要求教材的內容與生活情境、專業應用和職業發展密切相關。

      (2)發展能力原則。能力是個體勝任或完成某種活動的個性心理特征。數學能力使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和方法并且在各種情況下辨明數學關系,進行邏輯推理,解決各種問題。

      數學能力還包括交流數學的才能,除了如何利用知識解決問題之外,學生還必須會閱讀并理解數學課本,并且以口頭和書面的形式把數學研究和問題解決的結果向別人表達,因此,新數學課程教材必須提供適當的情境,讓學生讀數學、寫數學和說數學。

      (3)面向應用原則。面向應用是高職數學十二五規劃教材建設的一個重要原則。面向應用就是面向生活、面向問題、面向專業。

      面向生活的選材才能讓學生真實感受數學的用處,從而產生學習動機;面向問題的選材,才能讓學生經歷收集數據—建立模型—解決問題的過程,獲得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面向專業的選材,才能讓學生感到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是獲得良好職業發展的前提,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4)運用工具原則。由于計算機和智能計算器的出現,數學不僅是一門科學,而且是一門技術。在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用計算機和計算器已經十分普遍。因此,在建設高職數學十二五規劃教材時,應考慮引入計算機和計算器,并把應用計算機和計算器解決問題作為一項基本技能加以培養。這樣,可以騰出時間訓練學生更多地關注數學思維過程,而不僅僅是計算過程。同時,計算機和計算器也是進行數學實驗的好平臺,借助這個平臺,學生可以進行驗證、猜想、模擬和仿真,縮短研發周期,掌握核心技術。

      (5)促進參與原則。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和自覺地參與學習活動,為此,首先要引入學習工具,如計算機和計算器等學習工具,盡量減少學生在具體計算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使學生更多地享受思維的快樂,把主要精力指向問題的核心。其次,教材的設計要為學生的參與預留時間、空間和問題,讓學生能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參與方式和渠道。

      (6)價值性原則。選擇哪些材料作為高職數學十二五規劃教材的內容,必須依據價值性原則進行判斷和取舍,要與時俱進,努力反映這些內容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科學實驗中的應用,特別是學生所學習的專業和今后將從事的職業對數學的新要求,加強選材的針對性、科學性、情境性和趣味性。堅決拋棄固有思維,不能把“課程已經有了”作為某個內容應當保留的主要理由,而應“從零開始”,對高職數學課程進行重新建構。

      總之,高職數學課程十二五規劃教材建設應該站在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高度,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全面總結高職數學課程教材建設的經驗教訓,充分學習和借鑒國外高職數學課程教材建設的成果,適應新形勢下學生學習條件的變化,反映掌握教育技術和使用學習終端的新成果,在此基礎上開發出“不一樣”的課程教材。

      參考文獻: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人成亚洲第一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国产婷婷综合丁香亚洲欧洲| 亚洲 日韩经典 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豆国产96在线|亚洲| 亚洲av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亚洲日韩在线第一页|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 亚洲宅男永久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AV麻豆|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亚洲人成电影在在线观看网色|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高清|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亚洲国产亚洲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中文无码亚洲人成影院|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