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登岳陽樓陳與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下列黑體詞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道狹草木長(zhǎng)
屬(shǔ)國過居延
B.簾旌(jīng)不動夕陽遲
晨興理荒穢(huì)
C.徙倚(yǐ)湖山欲暮時
都護在燕(yān)然
D.帶月荷(hé)鋤歸
江入大荒(huāng)流
2.下列黑體詞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帶月荷(扛著)鋤歸
但(只要)使愿無違
晨興理荒穢(污穢的垃圾)
B.屬國(一種官名)過居延
大漠孤煙(烽煙)直
長河(黃河)落日圓
C.渡(通過)遠荊門外
仍憐(可憐)故鄉水
云生結海樓(形容江上云霞的美麗景象)
D.徙倚(徘徊)湖山欲暮時
三年多難更憑危(登樓)
簾旌不動夕陽遲(遲到)
3.下列詩句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
A.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B.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C.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D.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4.寫出下列詩句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1)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
(2)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
5.詩句默寫。
(1)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中寫詩人辛勤耕種的句子是:
, 。抒發詩人愿望的句子是: ,
。
(2)陳與義的《登岳陽樓(其一)》中描寫了一個亡國之臣心中的憤懣之情的句子是: ,
。
(3)王維的《使至塞上》中描寫邊塞奇特壯美景色的句子是:
, 。
(4)李白的《渡荊門送別》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抒發詩人思鄉惜別之情的句子是: ,
。
6.文學常識填空。
(1)陶淵明,字 ,又名潛,自號 ,潯陽柴桑人, 時期文學家。他的詩歌從內容上可分為 詩、詠懷詩和 詩三大類。
(2)王維,字 ,盛唐 派詩人,有“ ”之稱。蘇軾評價他的詩是“ ”。
(3)李白,字 ,號
,有“ ”之稱,唐朝偉大的 詩人。
(4)陳與義,字 ,號簡齋,
代詩人。岳陽樓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其余兩座名樓分別為
、 。
【課文鞏固】
背誦并默寫《歸園田居(其三)》,回答問題。
7.“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對比有什么作用?
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一、二句寫詩人在南山下種豆,草很茂盛豆苗卻稀稀疏疏的情景。三、四句可以看出詩人不是很會種地,但為了不使豆苗荒蕪,他一大早就去了地頭,到了晚上才披著月光回來。雖然很辛苦,但詩人卻并不抱怨。
B.五至八句寫雖然路窄草木叢生,夕露沾衣,但詩人卻并不覺得可惜,“愿”字蘊含了不要在那污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自我的哲理。
C.“種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帶月荷鋤歸”是平淡之語;前句虛寫,后句實寫。全詩在平淡與幽美、實景與虛景的相互映襯下交相輝映,柔和完美。
D.本詩的主題是寫田園勞作之樂,表現的是歸隱山林的遁世思想。詩人將樸素、自然、平淡的口語上升為詩句,使平淡的口語和醇美的詩意達到了和諧的統一。
背誦并默寫《使至塞上》,回答問題。
9.從詩歌體裁上看,這是一首
詩。從詩歌類別上看,這是一首 詩。從表達方式上看,詩歌首聯、尾聯為 ,頷聯、頸聯為 。
10.為什么說這是一首邊塞詩?請結合詩題、詩句作具體說明。
11.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試分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兩句中描寫了哪些景物?營造出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背誦并默寫《渡荊門送別》,回答問題。
12.請依次寫出這首詩中押韻的詞: 。
13.“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詩人是從什么角度來寫景的?
14.談談你對“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所描繪的意境的理解。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詩的一開頭,就直接點明了此行途中已經到達的地方、將要前往的目的地,以及乘坐的交通工具。
B.頷、頸二聯,一近景,一遠景,細致入微地刻畫了長江江面開闊、兩岸平曠的景色。
C.“山隨平野盡”給人以流動感和空間感,將靜止的山嶺摹狀出活動的趨向來。
D.全詩以遠游起筆,中間寫途中所見景色,最后以惜別作結,過渡自然,結構嚴謹。
背誦并默寫《登岳陽樓(其一)》,回答問題。
16.詩歌以“ ”和“ ”點明登臨岳陽樓的時間,以“無限悲”直接抒發了詩人的情感。
17.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此詩意境開闊,情感蒼涼悲壯。
B.“簾旌不動夕陽遲”由遠及近地描繪了洞庭湖風平浪靜、祥和安寧的景象。
C.“萬里來游”“三年多難”,傳遞出詩人寫此詩的處境。
D.“老木滄波”既是眼前實景,又飽含了詩人歷經風霜后的憔悴悲愁之緒。
18.請從修辭手法、寫作角度等方面賞析詩歌的頸聯。
【能力提升】
(能力目標:①理解詩詞內容。②了解作者創作的背景并能理解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浣溪沙
[北宋]蘇 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19.下面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全詞上闋寫景,山下小溪邊,長著矮小嬌嫩的蘭花,松間沙路潔凈無塵,畫面清新優美,淡雅寧靜。
B.“瀟瀟暮雨子規啼”一句寫出了黃昏瀟瀟細雨中杜鵑的啼叫聲,正所謂“鳥鳴山更幽”,突出了環境的靜謐。
C.下闋轉入抒懷,“門前流水尚能西”,寫詞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無再少”,因此為時光流逝、人生短暫而嘆息。
D.全詞情景交融,恬淡優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語言、充滿人生哲理的議論,表現了詞人執著生活、召喚青春的無限情懷。
20.請簡要分析這首詞的主題思想和詞人的情感態度。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
亂峰圍繞水平鋪①。
松排山面②千重翠,
月點波心③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④,
青羅裙帶展新蒲⑤。
未能拋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⑥是此湖。
[注釋]①亂峰:指峰巒眾多,高低參差。水平鋪:漲滿的湖水平靜地鋪展在群山里面。②松排山面:指山上有許多松樹。③月點波心:月亮倒映在水中。④碧毯:碧綠的稻田如同地毯。線頭:指一棵棵稻子。⑤青羅裙帶展新蒲:湖上青綠的香蒲好像展開的一條絲織裙帶。⑥勾留:留戀。
21.“此湖”所在地是杭州,據此推斷湖名為 。我們學過白居易另一首寫此湖的詩,詩名是 ,請默寫出這首詩的頸聯: ,
。
母愛是一根穿線針
尤天晨
母親為兒子整理衣服時,發現兒子襯衣袖子上的紐扣松動了。她決定為兒子釘一下。
兒子很年輕,卻已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天賦和勤奮成就了他的今天。母親因此而驕傲――她是作家的母親!
屋子里很靜,只有兒子敲擊鍵盤的滴滴嗒嗒聲,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親能從兒子的神態上看出他文思泉涌。她在抽屜里找針時,不敢弄出一點聲響,唯恐打擾了兒子。還好,母親發現了一個線管,針就插在線管上。她把它們取出來,輕輕推好抽屜。
可她遇到了麻煩,當年的繡花女工連針也穿不上了。一個月前她還穿針引線縫被子,現在明明看見針孔在那兒,就是穿不進。
她不相信視力下降得這么厲害。再次把線頭伸進嘴里濡濕,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細,再次抬起手臂,讓針與眼睛的距離最近,再試一次。
――還是失敗。
再試……
線仍未穿進針眼里。
兒子在對文章進行后期排版,他從顯示屏上看見反射過來的母親,怔住了。他忽然覺得自己就是那根縫衣針,雖然與母親朝夕相處,可他的心卻被沒完沒了的文章堵死了。母愛的絲線在他這里已找不到進出的“孔”,可她還是不甘放棄。
兒子的眼睛熱了。他這才想起已許久不曾和母親交流過感情,也沒有關心過她的衣食起居了。
“媽,我來幫你。”兒子離開電腦,只一剎那,絲線穿針而過。母親笑紋如花,用心為兒子釘起紐扣來,像在縫合一個美麗的夢。
兒子知道今后該怎么做了。因為,母親很容易滿足,比如,只是幫她穿一根針,實現她為你釘一顆紐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愛暢通無阻――僅僅如此簡單。
(節選自《陽光的味道》,九州出版社)
母愛如絲線,幾十年來縷縷不絕,不求回報;兒子的心像“孔”,唯有真心感受,愛才能暢通無阻。子女只要用心穿起一根通向母親心房的絲線,就能溫暖她的心――母親的要求不過如此。
親情、母愛、回報、奉獻
火 光
〔俄羅斯〕柯羅連科
很久以前,在一個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亞一條陰森森的河上。船到一個轉彎處,只見前面黑黢黢的山峰下面一星火光驀地一閃。
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
“好啦,謝天謝地!”我高興地說,“馬上就到過夜的地方啦!”
船夫扭頭朝向后的火光望了一眼,又不以為然地劃起槳來。
“遠著呢!”
我不相信他的話,因為火光沖破朦朧的夜色,明明就在那兒閃爍。不過船夫是對的,事實上,火光的確還遠著呢。
這些黑夜的火光的特點是:驅散黑暗,閃閃發亮,近在眼前,令人神往。乍一看,再劃幾下就到了……其實卻還遠著呢!……
我們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又劃了很久。一個個峽谷和懸崖,迎面駛來,又向后移去,仿佛消失在茫茫的遠方,而火光卻依然停在前頭,閃閃發亮,令人神往――依然是這么近,又依然是這么遠……
現在,無論是這條被懸崖峭壁的陰影籠罩的漆黑的河流,還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經常浮現在我的腦際,在這以前和在這以后,曾有許多火光,似乎近在咫尺,不止使我一人心馳神往。可是生活之河卻仍然在那陰森森的兩岸之間流著,而火光也依舊非常遙遠。因此,必須加勁劃槳……然而,火光啊……畢竟……畢竟就在前頭!
(節選自《俄羅斯散文百年精選》,張鐵夫、廖子高譯,中國華僑出版社)
在夜色中閃爍的“驅散黑暗”“令人神往”的“火光”正像是我們美好的理想,人的一生正是在這樣一種理想之光的照耀下永恒地期待、行動和奮斗著。
光明、奮斗、理想、堅持
麥穗的挫折
〔法國〕維羅?克勞德施
過去上帝還住在地球上的時候,有一天,一個農夫找到上帝,對他說:“我的神啊,也許是你創造了世界,但是你畢竟不是農夫,我得教你點東西。”
上帝借著胡子的遮掩,偷偷笑了,對他說:“那你就告訴我吧。”
“給我一年時間,在這一年里,按照我所說的去做。我會讓你看見,世界上再不會有貧窮和饑餓。”
在這一年里,上帝滿足了農夫所有的要求。沒有狂風暴雨,沒有電閃雷鳴,沒有任何對莊稼有危險的自然災害發生。
當農夫覺得該出太陽了,就會陽光普照;要是覺得該下點雨了,就會有雨滴落下,而且想讓雨停雨就停。
環境真是太好了,小麥的長勢特別喜人。
一年的時間到了,農夫看到麥子長得那么好,就又到上帝那兒去了,對上帝說:“你瞧,要是再這么過十年,就會有足夠的糧食來養活所有的人。人們就算不干活兒也不會餓死了。”
然而,等人們收割的時候,卻發現麥穗里什么都沒有,空空如也。這些長得那么好的麥子,竟然什么都沒結出來。
農夫驚訝極了,又跑到上帝那兒去了:“上帝呀,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那是因為小麥都過得太舒服了,沒有任何打擊是不行的。這一年里,它們沒經過風吹雨打,也沒受到過烈日煎熬。你幫它們避免了一切可能傷害它們的東西。沒錯,它們長得又高又好,但是你也看見了,麥穗里什么都結不出來。還是時不時需要些挫折的,我的孩子。就像白晝之間總有黑夜,風雨雷電都是必需的,正是這些鍛煉了小麥。”
(選自《文苑?經典美文》2010年第11期,施秋琳譯)
就如同風雨雷電鍛煉了小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只有經歷過挫折的磨練才能品嘗到收獲的甘甜。
挫折的磨練、人生隱喻
人生偶得
羅 蘭
人人都有軟弱的時候,只看他有沒有方法使自己平安地度過這陣心緒上的低潮。假如你有力量,夠堅強,就會發現總有峰回路轉的一天。
當你設想門外是寒冷可怕的世界時,你還應該開門出去看看,是否真的如此。
如果你有信心,你對前途就不猶豫了。如果你有勇氣,你就不怕前途是否有困難或危險了。
每人心中都應有兩盞燈光,一盞是希望的燈光,一盞是勇氣的燈光。有了這兩盞燈光,我們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風濤的險惡了。
人的一生很像是在霧中行走,遠遠望去,只是迷一片,辨不出方向和吉兇。可是,當你鼓起勇氣,放下憂懼和懷疑,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每走一步,你都能把下一步路看得清楚一點。“往前走,別站在遠遠的地方觀望!”你就可以找到你的方向。
當危險緊張的事故環繞著的時候,緊張慌亂是沒有用的。而最要緊的是鎮靜和堅強。當你在心理上有最壞的準備時,眼前的一切就都沒有什么值得畏懼的了。
(節選自《人生大智慧》,北岳文藝出版社)
“在全部的美德之中,最強大、最慷慨、最自豪的,是真正的勇敢。”在生活中我們必須勇敢地面對一切風風雨雨,無論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有勇氣,只要有信心,就會有希望。
勇敢、希望、信心、人生感悟
古代詩詞名篇
商山路有感
〔唐〕白居易
萬里路長在,
六年身始歸。
所經多舊館,
太半主人非。
再登岳陽樓感慨賦詩
〔北宋〕陳與義
岳陽壯觀天下傳,
樓陰背日堤綿綿。
草木相連南服內,
江湖異態欄干前。
乾坤萬事集雙鬢,
臣子一謫今五年。
欲題文字吊古昔,
風壯浪涌心茫然。
名言警句
生命如同寓言,其價值不在長短,而在內容。
――〔古羅馬〕塞內卡
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俄國〕列夫?托爾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