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甲魚養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根據實際需要和規模大小,認真搞好溫室、養殖池和外塘的建造,使之便于生產,降低成本,提高產量,并且利于防病治病。
(1)溫室建造應符合建筑管理的規定,具備良好的保溫性能,并配備相應的加溫、增氧、進排水等設備。一般5000m2養殖池配備0.5t的鍋爐2臺,1.1KW增氧機10臺,顆粒飼料機1臺,加溫池80m3,管理用房100m2左右。
(2)養殖池建造應符合甲魚生活習性的要求,大小統一,每口面積20m2,池高1m,池壁頂端向內伸延10cm左右,以防甲魚外逃。飼料臺用長3m、寬0.5m的木板或水泥預制板搭設,淹沒在水下15cm。池中設置網袋用以甲魚隱蔽之用。
(3)外養大塘的面積根據實際需要確定,一般1hm2放養1.5萬只左右,塘四周要有防逃設施,以高1m的圍墻為好,塘中搭建隱蔽網袋和飼料臺。
2苗種的選擇和放養
稚甲魚應選擇健康、無傷無病、活力強、反應快、規格整齊、體重3g左右、種質優良的品種。放養前,必須先進行消毒。將稚甲魚放進塑料盆里,用15~20g/L食鹽水浸泡10min或20mg/L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0min,浸泡水以沒過稚甲魚背為宜。浸泡過甲魚的水溶液,要倒到池塘外面,不能隨甲魚倒進養殖池。
溫室內合理的放養密度十分重要,一般稚甲魚的放養密度為20~30只/m2,放苗后應在養殖池中直接開食,這樣既可減少苗體損傷,又可使其早適應、早生長。開食飼料可用稚鱉飲料等商品飼料,且從第1次開食就可把新鮮的豬肝按10%~20%的比例添加于開食飼料中。
3溫室溫度的控制
水溫30~32℃為甲魚的最適生長溫度,水溫高于20℃時就開始攝食,攝食量隨水溫升高而增加。若低于最佳溫度,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飼料轉化率低;若高于最佳溫度,甲魚活動量增加,也會降低飼料轉化率。因此,室溫一般控制在33~35℃,且盡量保持恒定。
4充分利用微生物和增氧機調控水質
甲魚生性喜凈怕臟,良好的水體環境是甲魚穩定生長的重要條件。因此,要充分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進行水質調控,提高水體的穩定性和自凈能力。微生物制劑的合理使用可大大節約水質調控及其他方面的投入。一般光線較暗的溫室可用光合細菌或活水寶(芽孢桿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劑來降低水中氨氮、亞硝酸鹽的含量,分解有機質和其他有害物質。采光溫室可采用EM復合微生物制劑培養水中有益藻類來創造水體平衡,同時可減少換水次數和數量,節約水電費用。生產實踐證明,使用有益微生態制劑是改善水質、凈化底質及預防疾病的有效方式和途徑。
溫室甲魚養殖池人工增氧很重要,合理的增氧既能增加氧氣,又可改善水體環境,加速有機質的分解,提高理化指標,促進甲魚生長。放養密度為20~30只/m2的一般前2個月,1.1KW的增氧機每天開4h左右,第3~4個月每天開9h左右,第5~6個月每天開15h左右,6個月以后全天增氧,期間可以結合化學增氧制劑來調節水質。
5狠抓病害控制
溫室養甲魚由于集約化程度高,養殖密度大,很容易滋生病菌,引起疾病發生。因此,必須嚴格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在防治過程中,嚴格按照《NY5071-2002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和《NY5070-2002無公害食品水產品中漁藥殘留限量》執行。要堅持“全面預防,積極治療”的方針,強調“防重于治,防治結合”的原則,可根據甲魚生長不同階段的發病特點,每15d消毒1次,消毒藥物有生石灰、溴氯海因、光合細菌及EM菌等,可交替潑灑使用。同時,定期在飼料中交替添加免疫多糖、VC及病毒星等,以增強甲魚的免疫力。藥物防治時盡量使用生物制劑或中草藥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應用健康養殖技術,適當控制養殖密度,在飼料中添加酶益生菌、復合維生素等來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改善養殖水體的生態環境。若發現疾病立即查明原因,并根據癥狀,正確診斷,對癥下藥,及時治療。
漁藥的使用必須嚴格按照國務院、農業部有關規定,禁止使用未取得生產許可證、批準文號、產品執行標準的漁藥,嚴禁使用違禁藥品。藥物作用后,要嚴格執行休藥期規定。
6高度重視從溫室養殖到外塘養殖方式的轉變
甲魚從溫室轉到外塘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搞好轉塘工作必須注意下列幾個問題。
(1)搞好消毒和防病。外塘提前15d用生石灰消毒,用量為450kg/hm2(或提前7d用強氯精15kg/hm2潑灑)。且在放養前對苗種進行消毒,消毒方法同稚甲魚的放養。轉外塘養殖的甲魚容易患穿孔和咽喉炎等疾病,預防方法以內服為主,飼料中每100kg干料加雙黃連或雙黃毒片100g,連續喂5~7d。
(2)注意溫度和溫差。甲魚移出溫室前3~5d逐步降溫,前1d停止喂食,逐個檢查,體質不好和帶病的甲魚不得放入外塘。當溫室溫度與外界溫度相差不超過3℃,外塘水溫穩定在25℃時可以轉外塘,時間選擇在晴天上午,同時還要考慮放養后幾天天氣,以晴朗為宜。
合作社所在的橫山村是個水產村,村里有很多養殖水產的村民,其中3家是養甲魚的,年收入還算不錯。“看到效益不錯,其他村民也就想跟著養甲魚。”神塘甲魚養殖專業合作社應運而生,從此合作社開始了大規模的甲魚養殖。
合作社成立初期,需要流轉很多土地,這成了一大難題。“因為每戶的土地多少不一樣,養殖的面積也不一樣,有的土地多,但養殖的少,而有的土地少,卻想多養殖一些,因此一時間很難平衡。”莊建坤介紹說,針對這些問題,合作社制定了“多拿少補”的原則,把土地和養殖面積轉變為現金,通過現金的補貼來平衡養殖戶的利益,使問題得到了妥善的解決。
2008年,合作社規模再度大面積擴大,沒有足夠的甲魚苗,莊建坤就從外地買進了一批。“由于當時是7月份,天氣悶熱,很多小甲魚都出現了腐皮病,不少小甲魚死亡。”莊建坤告訴記者,在省淡水研究所相關專家的幫助下,腐皮病才斷了根。如今,該合作社依靠浙江大學等高等院校的技術支撐,養殖技術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甲魚質量得到保障。
關鍵詞:甲魚;養殖條件;市場趨勢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ft shelled turtle animal science, reasonable technology measures, analyzes the culture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commercial value and medicinal potential.
Key words: soft shelled turtle; culture condition; market trend
中圖分類號:S954.2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甲魚又名“團魚”、“腳魚”、“水魚”、“鱉”、“王八”。其特征是:形似烏龜,吻突尖長,頭形似蛇,背腹無角板,而是柔軟革質皮膚,背呈灰綠色,邊緣有厚實的裙邊。腹部乳白色,指趾間有蹼,內側有三指,趾上有爪。甲魚主要生活在水中,是用肺呼吸的兩棲動物,喜歡生活在岸邊有沙灘或山坡的水域。因此它在全國各地均有生長或養殖,成為很多人脫貧致富的一個門路。但養殖甲魚也要“因地制宜”,要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生存環境及市場前景等等。所以,本文就相關內容展開敘述,僅供參考和相互學習。
一、甲魚養殖的氣候條件:
甲魚屬于脊椎動物門、爬蟲綱、龜目、蹩科、鱉屬動物,它與氣候的關系密切。
1、水溫條件 甲魚體溫隨水溫的變化而變化,生活適宜水溫在17-32度,最適水溫28-30度,此時吃食旺盛,生長也最快。15度以下時開始入土冬眠,呼吸微弱,不吃不動,靠體內儲存的營養維持生命,因此此時體質差的甲魚往往在冬眠時死亡。水溫在32度以上時,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吃食量相應下降,生長也緩慢。
2、光照需求甲魚喜光,常爬上地上曬太陽。甲魚又是冬眠動物,當水溫降到10度以下時便進入了冬眠期。為提高甲魚產卵量,根據它的生長特點,可采用光照處理飼料法。并在甲魚池的上方用熒光燈照射,使水面的亮度達到3000勒克斯以上,與夏季的長日照幾乎相同。結果是:1.5kg以上的親甲魚,第二年的產卵期從5-10月變為整年產卵,2令以上甲魚的產卵數比原來顯著增加。
3、產卵孵化每年4-6月,水溫在20度以上時,性成熟的雌雄甲魚就開始,時間一般在下午至黎明前夕。甲魚受精卵孵化的適宜溫度為26-31度,最高溫度是36度,超過36度,如37-39度時,15天左右受精卵全部死亡。孵化的天數與溫度高低有關,兩者的乘積為孵化積溫。孵化積溫一般是36000度·小時。孵化過程中溫差不宜超過3度,沙的含水量最好為7%-8%。
二、甲魚養殖的技術措施:
甲魚生長發育離不開氣候條件。同樣,人工養殖的技術措施也非常重要,大致有如下6個方面:
1、選址建池選光照充足、水方便(可用水泵)、比較衛生的庭院或其它場地。建池時先用碎石、水泥砂漿打底,用水泥砂漿抹面。四周用磚砌或用混凝土搗成高1米以上的豎直光滑池壁。開好排水縫。做好高出水面的食臺。放置木板作曬甲魚臺兼作遮陽板。池底上水面以下稍呈坡度橫穿池壁裝一根金屬管。池面蓋膜,池做一小簿膜拱棚。
2、甲魚苗處理池內鋪適量細砂,注入加殺菌滅蟲藥物的水洗數次,洗至PH值降到7-7.72之間,且其它指標均適合甲魚生存時,按每平方米8只的密度放入優質、純正、健康甲魚苗進池。苗入池前應用殺菌滅蟲藥液浸。
3、日常管理甲魚苗保持4-6cm的淺水位養,以后隨個體增大加深水位。其適宜范圍隨個體增大。甲魚以28-30℃水溫生長最快。水溫不能在短時間內變化太快。溫度過高時遮陰或拆掀簿膜,過低時加溫、蓋膜增溫。水質在保持水溫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細水長流或間歇進水,以防水體腐敗變質。同時注意保持池水一定的能見度和肥度。
4、食物喂養1天喂1-2次。甲魚食物來源廣,可買配合飼料或買原料自配或撈挖拾取自然的、常見的餌料來喂,如:魚蝦、蚯蚓、畜禽內臟等。飼料放食臺上喂,以防水體污染。
5、病蟲防治甲魚一般不發病。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平時定時向水中灑殺菌滅蟲藥、搞好食物衛生、食物拌喂預防藥。萬一發病時,對癥用藥,用藥方法:潑灑、注射等。
6、孵化繁殖受精后的雌甲魚將蛋產于池中干砂堆內36-48時之后,將蛋放于細砂內孵化,注意保溫。當積溫達到36000度足夠溫度時,甲魚苗即破殼而出,繁殖便順利完成。
三、甲魚的價值及前景:
甲魚營養豐富,具有雞、鹿、牛、豬、魚5種肉的美味,素有“美食五味肉”之稱;甲魚還渾身是寶,醫藥作用大,它的頭、甲、骨、肉、卵、膽、脂肪均可入藥。養殖前景好,市場優勢明顯。
1、食用價值豐富據記載:“鱉可補癆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 ,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視為滋補的營養保健品。鱉的營養價值舉世公認,是水產品之珍品,高檔酒宴之佳肴,是深受人們喜愛的食品,它不但味道鮮美、高蛋白、低脂肪,而且是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滋補珍品。據分析,每百克鮮鱉肉含:水分73-83克,蛋白質15.3-17.3克,脂肪0.1-3.5克,碳水化合物1.6-1.49克,灰分0.9-1克,鎂3.9毫克,鈣1-107毫克,鐵1.4-4.3毫克,磷0.54-430毫克,維生素A13-20國際單位,維生素B10.02毫克,維生素B20.037-0.047毫克,尼克酸3.7-7毫克,硫胺素0.62毫克,核黃素0.37毫克,熱量288-744千焦耳。鱉的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占75.43%,其中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占32.4%,是牛肉的6.54倍,羅非魚的2.54倍,鐵等微量元素是其他食品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1.湖州市湖州市農業局,浙江湖州313000;2.衢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浙江衢州324000;
3.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浙江湖州313001)
基金項目:浙江省公益技術應用研究項目(2013C32042):太湖流域桑基魚塘生態高效循環技術研究與示范。
作者簡介:李玉峰(1969.10-),男,浙江湖州人,碩士,高級農藝師。
通訊作者:胡廷尖(1961.06-),男,教授,淡水養殖。E-mail:zjscmz@163.com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5.07.011
“桑基甲魚塘”是把桑、蠶廢棄物或蟲害轉化成高蛋白營養產品—甲魚,同時充分利用桑基空間和微小生物,減少桑樹疾病。是一種把種桑、養甲魚相互配合,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發揮物產潛力生態高效循環養殖新的模式。
1模式特點
采用先進的無公害標準化種養技術模式,從池塘、水質、苗種、養殖、飼料等實行控制,全過程不使用藥物;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做好養殖日志記錄。
該模式是根據中華鱉的生物學特性和桑基地生境,為中華鱉營造一個良好的、有利于桑葉快速生長,最大限度地減少桑樹與甲魚疾病的發生,提高桑基魚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2技術要點
2.1桑基魚塘修建及選址
選用人工開挖的桑基魚塘,桑園間挖掘有1?2m深魚塘,四周用密網圍起來,桑基魚塘面積1∶1為宜,環境安靜。桑基魚塘周圍無工業“三廢”及農業城鎮生活、醫療廢物等污染源進入。
2.2桑基魚塘清塘、消毒、培育及防逃
清塘選用生石灰,方法有干法清塘和濕法清塘2種,干法清塘生石灰用量1125~1500kg/hm2,濕法清塘生石灰用量2250~3000kg/hm2;清塘后一周即可放養鱉苗。防逃采用養殖場地周圍建圍T型密網方法,上面蓋網防天敵的傷害和騷擾。
甲魚可以入水,也可進入桑園上岸爬行吃蟲覓食,U字形池塘南北朝向,南邊右進水,北邊可出水,邊沿種水培蔬菜吸收硝酸鹽。
2.3放養時間和密度
稚鱉來源于溫室,放養時間在6-7月期間,選擇溫度在30℃左右進行,平均規格250~500g/只,密度控制在2~3只/m2。鱉放養前均用高錳酸鉀或者食鹽或者聚維酮碘進行消毒,消毒結束后把鱉小心放入池塘。
2.4投餌
餌料以小魚蝦為主,同時也投喂配合飼料,配合餌料采用正規廠家生產的甲魚專用料,采取定時、定點、定量、定質的“四定”投餌原則進行科學投喂,每天分別在上午7:00-8:00和下午17:00-18:00投喂2次。同時,根據季節、天氣變化適當調整投餌頻率和次數。
2.5日常管理
養殖過程中根據季節、天氣變化適時換水和使用水質改良劑進行水質調節,水質改良劑每月全池潑灑一次。及時把病死甲魚深埋。
漁藥和餌料符合國標漁業無公害標準,不得添加國家禁用藥物作為防治鱉病和促生長目的。
3養殖實例
1、鯧魚具有益氣養血、補胃益精、滑利關節、柔筋利骨之功效,對消化不良、脾虛泄瀉、貧血、筋骨酸痛等很有效。
2、鯧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脂肪分為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中又包括油酸與亞油酸。當膳食中不飽和脂肪酸不足時,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膽固醇增加,產生動脈粥樣硬化,誘發心腦血管病,不飽和脂肪酸攝入不足還容易影響記憶力和思維力,對嬰幼兒將影響智力發育,對老年人將產生老年癡呆癥等。而腰果中的脂肪恰恰大部分都是不飽和脂肪酸,有助于預防高血脂與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3、鯧魚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鎂,鎂元素對冠狀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預防作用,硒元素有強抗氧化的功效,硒能清除體內自由基,排除體內毒素、抗氧化、能有效的抑制過氧化脂質的產生,防止血凝塊,清除膽固醇,同時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