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只要有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
在人生某個寂靜清冷的時刻
總需要一些溫暖心靈的東西
等到把所有的風景都看透
卻發覺只有這顆心最真最好
/
你的目光那么深那么暖
不經意間就將我的一切纏繞
若一個人是你愛的故事
必定是你的流年
/
遇見不等于愛情
但愛情一定刻骨了那次相遇
用一生去思念一個人
算不算一種愛的堅持
/
一觸即感的文字和一觸即生的思念
莫名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人生太多的時候
竟不能如文字般隨心而行
/
總是害怕回憶
那回憶的腳步卻偏偏讓心兒無處可逃
寧靜的夜晚那一段段心靈的告白
遠方的你是否已經聽到
/
有些夢沒有說出
并不是在心底沒有過認真的追逐
那串記憶里浪漫的風鈴
從來不敢用力去搖
/
文字那么輕
思念那么重
時光深處總有等不來結果的渴望
只有文字激蕩著內心的繁華與寂寥
/
有一種想念從來不因時間而老去
有些緣分一旦結下便是一生
給文字插上心靈的翅膀
只為天涯海角將你找到
/
生命的轉角
忽然就撞見了你迷人的微笑
你一直都在我的思念里
/
如果上天能夠滿足我的一個心愿
我希望有一天
能夠真實的握著你的手慢慢變老
而不只是,不只是一種文字里的依靠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就不會總在入睡前想你想到無法呼吸,一遍一遍聽王菲唱著“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如影隨形”,在不知不覺中淚流滿面;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就不會安靜的坐在電腦前,只為等待你的頭像閃爍亮起;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就不會在每一次分別后的第一時間,就開始期待什么時候可以再次的相見;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就不會覺得孤單,注視著街頭相互依偎的戀人,微笑著送上我溫暖的祝福、嘆息著有種不完整的心情;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就不會收集起所有與你有關的文字與照片,每晚讀著它們看著你的照片,想起總是微微笑的你,想起我們的相遇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就不會恐懼文藝小說和愛情電影,只是怕心底那一根敏感的弦在不經意間被撩撥,不斷提醒著沒有你在身旁的顧影自憐;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就不會在想麻痹的時候不敢喝酒,因為害怕那一雙溫暖的手卻不是屬于你;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就不會羨慕天上的白云,因為它們可以飄到那座城市的上空,靜靜的看著我朝思暮想的你;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就不會討厭秋天,原來相似的氣溫和季節也能讓人感染哀愁,讓回憶的影子沿著人的心髓慢慢慢慢的蔓延開來……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會在每次醒來,傻傻的、一動不動的看著你,傾聽你還是昨夜夢中的呼吸,看著你清晰的熟睡的笑容,在我目光的照耀下,燦爛的綻放;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會精心的給你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讓房間里充溢著的飯菜香沖淡你一天工作的勞頓,心滿意足地看著你津津有味的吃著我做的晚餐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會牽著你的手,大搖大擺的走在最繁華的街道,旁若無人的恣意親吻,任憑路人羨慕的眼光肆虐,昭告著我最甜蜜的幸福;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會抱著一大桶爆米花,和你一起看一場永遠沒有謝幕的演出,在只有兩個人的世界里有你分享我的喜怒哀樂,就不用去理會窗外的疾風驟雨;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會面對漫天的流言蜚語,只是淡然一笑,依然溫柔的,一如既往的堅持——你,是我的寓言;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可以帶你去放風箏。那個大而寬廣的廣場,我曾不止一次在那徘徊,卻找不到一個可以陪我放風箏的人。如果你在我身邊,我們一起用竹子做骨架,用紙糊出漂亮的蝴蝶風箏。然后我提著線跑,你把它高高拋在風里。我們的風箏會飛得很高很遠,和藍天小鳥對話。風箏有小鳥陪,我有你陪,快樂就會像那肥皂泡沫般四處兜轉。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會收起我所有的鋒芒和驕傲,在你耳邊淺淺的吟唱:“我愿意為你,我愿意為你,我愿意為你被放逐天際。只要你真心,拿愛與我回應,我什么都愿意,什么都愿意,為你……”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會告訴你,其實有或無,并不是那般的重要,重要的是我和你一起走過了這段最艱難的日子,重要的是我們在一起。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會抱緊你,用我所有體溫將你緊緊包圍,讓這一刻擁抱變成一種永恒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會讓你枕著我的肩窩躲避失眠的困擾,讓你甜蜜的熟睡,做一個有我的美夢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會牽著你的手走過十字街口;在你跟不上我腳步的時候,停下來|轉過頭|伸出手,沖著你得意的壞笑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會體恤你腳上高跟鞋,隨時隨地準備背起你,走過未來漫長的人生路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會在你孩子氣的時候,溫柔的抹去你掛在眼角的淚痕,堅定的、一字不斷的說出:“從現在開始,我只疼你一個人,會寵你,不會騙你,答應你的每一件事都會做到,對你講得每一句話都是真心,不會欺負你,罵你,會相信你,別人欺負你,我會在第一時間出來幫你,你開心了,我會陪著你開心,你不開心了,我會哄你開心,永遠都會覺得你是最漂亮的,夢里也會見到你,在我的心里面只有你,一輩子愛你疼你。”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會用我平靜溫暖的手,緊緊的握住你,從此永遠的在一起,永不分離……
如果你在我身邊,因為你不在我身邊,我會千方百計的讓你知道我在想你,不讓你像荒島中迷途的孩子,感應不到我深愛你的心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用這一生的情溫暖你一生…
如果你在我身邊,我會傾盡所有的愛你;到老后,我依然會對著你說寶貝我愛你……
后記:
這段文字,寫在我們相識相愛已經有17個月零24天,在去年的3月29日我們相識4月16日我們相知相惜相愛。
與其在圈里消磨時間和情感,不如遠離演技和圍觀。從停更朋友圈的那天起,你仿佛一個從世界消失了的人。
未曾想,假裝的“消失”,卻在朋友圈里與真實的“消失”迎頭相撞。一位朋友在朋友圈和微博同時發出長文,陳述未婚夫出軌造成的精神打擊和內心崩潰,字里行間透露輕生意圖。你心中忐忑。每個人都以為死亡很遙遠,但在朋友圈里,它卻迫近在你的面前。所有的萍水相逢,都如同天涯咫尺,你在私信里盡力勸慰,未有回音。
一小時后,她走了。這個消息,你是在兩天之后得知的――#女記者自殺殉情#的話題超過1500萬閱讀,上了徽博熱搜。突如其來,始料未及,你半天回不過勁。
你打開和她之間的對話框,上一次聊天還是不久以前。你知道,往里面敲任何文字,都不會再有回應。
她,已經是你朋友圈里永遠消失的第三個人。
01社交從線下延伸到線上,“世事無常”更加鄰近、真實
社交媒體的誕生,延展了熟人社會的交際邊界,你可以在6人的關系以內認識到世界上的任意一個人,將陌生人變成“熟人”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普通人微信通訊錄隨隨便便就有上千個好友,任何人輕易就能成為“交游廣闊”之人。
在從前的傳統社會關系中,生老病死、紅白兩事,可能從村口榕樹頭的信息集散地出發,通過人口相傳,才來到你的耳邊。塌樓、車禍、死人等社會民生新聞,慘烈都在報頭文字或電視鏡頭里,遙遠得三天之內必然忘記。
有了社交媒體,處于關系網絡中的你,輕易就能獲取信息。如果你認識的一個人死了,信息的來源或故事主角還是你的朋友,那么你知道的不只是結果,還目睹整個過程。你會發現,過去耳聞或者在公共媒體的新聞報道中才會出現的生存困境和人身危機,就鮮活地發生在你身邊。
互聯網的世界是虛擬的,但互聯網讓世界天涯若比鄰卻是真實的。
在大學同學畢業二十年的聚會上得知某個久未聯系的同學已經去世,你可能沉默五分鐘,然后繼續觥籌交錯,悵惘人生,感慨無常。
在朋友圈每天看到的那個人突然在這個世界徹底消失,你的難受可能會長時間堵在心里,因為死亡就這樣真切而逼近。
02網絡虛幻,但朋友不是
那條新聞被1500萬人閱讀,641萬人搜索。數以萬計的人在評論欄里準確無誤地找到一根會動的紅色蠟燭即時發出。朋友圈里不少同行懷念她曾經美好的生命,然后惋惜地打上三個英文字符:R.I.P.
你知道,這種輕飄的祭奠,和廉價的點贊與虛偽的感動之間沒有區別。從什么時候開始,社交媒體讓人世之痛只剩一聲嘆息?
所有社交媒體的初衷,都是為了促進溝通、消除孤獨。它是一個快樂場,孤獨者尋找慰藉、無聊者尋找消遣、單向度尋找認同、低沉者尋找愉悅。你享受了社交媒體給你帶來的熱情、外向、可親的人際交往幸福感,將朋友圈當成自我心理建設的日記本,甚至把它當成社交市場,憑借關系網編織起自己的資源庫。
可見的資產在朋友圈流通,但越刷朋友圈真正的朋友卻越少。社交媒體異化成生活的劇場,每個人都是演員,只要站到臺前就不自覺地戴上假面具,同時認為所有站在臺上的都必然是配戲的演員。
你看到有人在朋友圈恩愛,覺得必然是曬;你看到有人在朋友圈快樂,一邊腹誹一邊點贊;你看到有人在朋友圈出軌,圍觀得津津有味;你看到有人在朋友圈里抱怨,認為無非玻璃心;你看到有人在朋友圈里悲傷不已,點了一個“擁抱”的表情;你看到有人在朋友圈自殺,在評論里發一句“怎么了”然后再無下文,直到這個人在朋友圈里消失……
一個生命的消失無比真實。你頓然發現,搭建社交的基礎單元,都是真的朋友,真實的人。社交媒體讓人際狂歡的時空無限延展,仿佛生活里的煩惱和愁苦都是一個屁;同時讓世事無常和人世之痛無限逼近,這時候,你應該回歸生活,看到朋友的重要性。
現代社會的常態是“既不給別人添麻煩,也不讓別人給我添麻煩”,但在寒冷的世界里,是朋友靠在一起給你暖意。
03朋友圈不止曬與點贊,還有生死別離
我們都是社交媒體的獲益者,也是社交媒體的病人。是時候,讓生活回歸生活,讓朋友變回朋友。交友過熱,反而孤獨;交友真摯,才是珍貴。
當有人在你的朋友圈出現危機狀態,你要怎么辦?2010年8月底,中國出現第一例微博自殺直播――微博網友“蘇小沫兒”連發30多條微博,直播其自殺過程,在社交媒體專家董崇飛、新周刊等微博用戶和警方介入下,事主最終獲救。此后,社交媒體世界中一直存在自殺直播,有幸運者,也有不幸者。
在社交媒體上直播自殺,從心理學上講,是發出求助的信號。心理學把它稱之為一種“表演式求救”。一心求死的人已經對這個世界無話可說,既不希望有人看到,也不想看到別人。如果在社交媒體上顯露自殺傾向,實際上說明他即使求死意識強烈,但仍然想和這個世界打交道,有生的留戀。
一個人在社交媒體上突發危機,不管是現實中還是網絡上的“朋友”,首先是不看戲不圍觀,其次是不能視而不見,用無能無力和鞭長莫及作為心理借口。密茨凱維支說:“友誼、活躍和青春的歌聲會減輕我們的痛苦。”寒冬凜冽,唯有抱團取暖。你能做的事情,是不要任由朋友一個人獨自面對――人生大河彎彎,轉機隨時出現。
大問題 電視控制著兒子的生物鐘
“現在是廣告了,讓電視休息一下吧,電視很累了,關了哈。”付正會一邊哄著劉宇恒,一邊悄悄把電視遙控器拿了起來,之所以要這么做,是因為劉宇恒算是個“電視人”了。只要劉宇恒回家,那么家里的電視就只有少兒頻道可以看,沒完沒了的動畫片可以支配劉宇恒的時間作息:演動畫片的時候,是不許別人打擾他的,而那些吃飯啊、洗澡啊之類的“瑣碎”事情,都是要在廣告時間才值得去做的,所以電視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劉宇恒的生物鐘。因為這一點,付正會也沒少生氣,最典型的就是劉宇恒因為電視節目的原因會經常磨磨蹭蹭。
付正會基本上每個周末都會帶劉宇恒出去玩,除非天氣特別惡劣,否則雷打不動,但是如果遇到電視正在演動畫片的話,這個出去玩的計劃執行難度就陡然增加了——別看劉宇恒才5歲,但是卻會用電視來拖延時間。“我馬上就好。”“你等我穿個鞋嘛!”“哎呀一分鐘一分鐘……”這都是劉宇恒為了拖延時間的說辭,目的不過是為了多看幾眼動畫片,經常這么一拖再拖,搞得最后付正會不得不給他下最后通牒:“我只給你1分鐘,時間到了我就走了!”每到這個時候,劉宇恒才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時間的緊迫性,只好依依不舍地關掉心愛的電視,告別牽腸掛肚的動畫片,換鞋子跟著付正會出門。
中問題 有時候也不都是孩子的錯
在跟劉宇恒的溝通上,付正會曾經做過很“深刻”的思考,得出的結論就是:其實有時候也不都是小孩兒的錯。
有次付正會帶著兒子去公園玩,幾個小時過去了,劉宇恒已經累得大汗淋漓,這時候一個朋友打來電話,約她去吃飯,因為不好推辭,所以付正會決定帶著劉宇恒赴約。沒想到劉宇恒一直“消極不合作”,從一開始說不想去,到后來哄著上了出租車,再到車子到了目的地死活不肯下車,都是劉宇恒的“招數”,這套功夫用上之后,最后飯也沒吃好,還鬧了一肚子氣。不過回家之后,付正會沒有急著責備劉宇恒,反而發現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他。“我仔細想了一下,那天他在外面玩了幾個小時,肯定也是累了,我還要帶著他去跟朋友應酬,他體力支持不了,心里肯定也不高興,所以有的時候家長覺得小孩是在氣自己,如果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其實很容易就想通了,因為小孩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感受,只不過經常要被大人的意志控制,其實他們真實的想法應該被重視。”
因為有“思想覺悟”很高的媽媽,所以劉宇恒的日子也就比較好過,不會經常被戴上“氣人的小孩”的帽子。也許是因為體會到了媽媽的體諒,劉宇恒也曾經立下過豪言壯語:“我以后要讀研究生,上了班拿了工資都給你,買糖吃!”這句話可沒少賺取付正會的感動。不過這種小感動只能帶給付正會“一會兒的溫暖”,因為當付正會很正經地問劉宇恒,想上什么興趣班時,那小小的感動又被劉宇恒給“擊碎”了。面對這個嚴肅的問題,劉宇恒同樣很嚴肅地回答:“我就喜歡玩兒!”付正會只好哭笑不得地說:“真不知道哪里有這個興趣班可以給你報名啊兒子!”
小問題 關于購買指標的若干規定
關于劉宇恒同學經常暴漲的購買玩具的欲望,付正會做出了嚴厲的批評和嚴格的規定:“以前他看到什么都想買,后來我就開始給他定指標,比如說今天去超市,規定他可以買兩樣吃的,這個時候他就不會看到什么就要什么,而是開始專心思考怎么利用這僅有的兩個名額。”這種分散注意力的做法對于劉宇恒來說還頗為有效,自從這個規定出臺后,劉宇恒便被正確引導了,再也不看到什么就要什么,于是付正會也解決了劉宇恒老是吵著買玩具的麻煩。
盡管如此,劉宇恒的玩具還是多到抱不過來,這個時候,付正會又面臨了另外一個問題:劉宇恒同學不能好好愛護玩具,經常把好好的東西摔壞,拆開了裝不上。于是,劉宇恒也同時面臨著媽媽提出的問題: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安不好,事情就麻煩了。
所以雖然購買指標的若干規定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關于劉宇恒同學的玩具的若干問題”,還需要付正會繼續慢慢研究解決。
可以忽略不計的問題兒子根本守不住秘密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劉宇恒也不例外,不過他的秘密里隱藏著巨大的興奮,所以,最終紙沒有包住火。
六一之前,有天付正會去幼兒園接劉宇恒放學,剛走到幼兒園門口,劉宇恒就特別激動地說:“媽媽我有個秘密,回家告訴你。”緊接著劉宇恒就閉口不言,生怕自己不小心把秘密泄露了,結果剛走沒多遠,他就變卦了:“媽媽我忍不住了,我現在就告訴你吧!”原來六一兒童節的時候,學校要組織活動,通知小朋友們第二天吃西餐,劉宇恒就是因為這個事情才這么興奮,付正會還以為是多大的秘密。
“不過這個秘密的保質期也太短了,只有幾分鐘就被他自己說破了。”付正會一邊笑一邊說,弄得在一旁看電視的劉宇恒都不好意思了,撲過來抓著付正會喊:“不許說我不許說我!”其實在整個采訪的過程中,劉宇恒都有點“不高興”,聽到媽媽在說自己,一直都很害羞,這次又說到了自己的“小秘密”,于是迫不及待地沖了討來。
爸爸媽媽育兒經
《成都女報》:現階段覺得劉宇恒身上有什么需要改正或者鍛煉的地方?
付正會:他不太愛跟大人打招呼,去幼兒園的時候,別的小朋友見到同學的家長都會很熱情地叫叔叔阿姨,他就不是特別熱情,包括跟老師打招呼,聲音也比較小,在大人面前會表現得很靦腆。
《成都女報》:對于自己的孩子,你有沒有哪一方面管得比較嚴?
付正會:我會比較控制他玩游戲。現在很多小孩都會用電腦玩游戲,我見過年齡很小的小孩,抱著電腦不放,我覺得這樣對小孩成長不好,所以家里就沒有裝電腦,只是讓他看看電視就可以了,偶爾帶他到我單位,他也會擺弄一會兒電腦,我覺得足夠了,讓他們太早沉溺于電腦游戲很不好。
自由行短期應急保險最佳
外出旅行,背包里除了急救藥品,還應該有份旅游意外險。在保障內容上,除普通意外險的身故、殘疾、意外傷害醫療、意外住院津貼等保障之外,旅游意外險還要增加航班延誤、行李證件損失、緊急救援服務等保障。
目前國內旅游意外險所包含的部分要更寬于意外險,因此不少人覺得自己已經購買了意外險,就不需要再買旅游保險。其實意外險并不能完全替代旅游意外險,消費者在旅游出行時,還是應該積極投保旅游意外險,將意外事故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
自駕一族買車險必不可少
由于假期時間短,小長假選擇在周邊地區自駕出游的市民不在少數。自駕游雖好,但市民同樣不能掉以輕心,不妨給人、車都買份保險,圖個踏實。已購買過車險的市民在自駕出行前,仍要了解清楚車載財物和車上人員是否在承保范圍內。如有些車主平時只投保了三責險和車損險,車上的財物和車上乘客的人身意外則處于無保障狀態。
業內人士還提醒消費者,異地出險的麻煩主要集中在定責、定損兩個環節上,如果處理不當,則有可能給車主造成額外的損失。此時不妨購買自駕游保險,將可能發生的損失降至最低。如果不了解理賠條款,車主應在發生事故的第一時間撥打服務電話,以獲取專業事故處理指導,避免額外損失。
旅游財產險減輕損失
旅游當中,除了人身傷害外,我們的財物也同樣面臨風險。針對旅行當中發生的造成財物損失的意外情況,保險公司推出相關的險種,對這類損失給予賠償。比如,緊急醫療運送、運返費用;個人行李財物的丟失損壞、行李延誤、取消旅程、旅程延誤、縮短旅程等等意外,保險公司都是可以提供賠償的。另外還有個人責任險:若受保人因個人疏忽,導致他人身體受損或財物損失,而依法應負的經濟賠償責任,保險公司可代為賠償。有些保險公司的產品將意外傷害和財產險結合在一起,推出了適合不同旅游方式的旅游保險,比如中國人民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推出的自駕車逍遙行等。
跟團出行自己再買份保險
一般而言,在旅行社責任險的基礎上投保旅游意外險,能有效地轉移更多風險。外出旅游時,可能會有很多突發狀況,消費者在投保時,切記不要認為所有的事故,僅憑一張意外保單便可全部理賠。旅游出行前,消費者在訂立旅游險合同時,要著重注意責任免除條款,了解哪些是保險公司不能進行理賠的項目,自己單獨投保,以彌補漏洞。
旅行社責任險是國家旅游局強制旅行社購買,以防止出現大規模事故后,旅行社無力承擔賠償而誕生的保險。關于這一點,不少人誤以為購買了旅行社責任險,就萬無一失了。專家提醒,實際上旅行社提供的旅行責任保險只承擔行程范圍內的責任,脫離旅行社安排,自行活動產生的意外傷害或者突發疾病,該保險并不承擔賠償責任。
因此,如果旅行社僅幫助游客購買旅行社責任險,那么建議您還需自己購買一份旅游意外險。旅游意外險,是游客自愿購買的傳統意外險,其險種的投保人和受益人均是游客,旅行社只是代游客辦理投保手續。當外出旅行發生意外時,不管旅行社是否有責任,游客皆可獲得賠付。
提示1:投保限期與出行時間錯開
消費者在出行時,一定要注意保險期間與旅行計劃的匹配。旅游險的保險期間應不短于旅行期間,以避免出現空窗期。此外,可根據自己的出行方式,差別性地安排海、陸、空方面的交通保障。如果旅游行程發生變更,游客應調整所選保險的保障期限。在購買保險時,投保人一定要核對保單上的保險期限。
提示2:仔細閱讀責任免除條款
外出旅游時,可能會有很多突發狀況,消費者在投保時,切記不要認為所有的事故,僅憑一張意外保單便可全部理賠。旅游出行前,消費者在訂立旅游險合同時,要著重注意責任免除條款,有哪些是保險公司不能進行理賠的項目,如果需要投保該項目,消費者應當及時咨詢保險專家,以彌補漏洞。
提示3:保費不是越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