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文書信格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高考作文 寫作 書信體
[中圖分類號]H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01-0165-01
書信是應用文中很重要的一種體裁,是人與人交流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國際交流日趨緊密的今天,書信交流更為頻繁,同樣在高考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主要介紹英文書信體的寫作方式。
一、書信體要點
1.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2.寄信人的姓名及其與收信人的關系;3.寄信人的地址(比較熟悉的人之間可以省略);4.寫信的時間;5.書信的內容。
二、格式
在上述提示要點中,要著重注意第5點(書信的內容),靈活運用所學的詞匯、語法及句型來組織語言,進行表達。既不能是提示的簡單翻譯,又不能是漫無邊界的亂談。內容要準確清楚,文字要連貫流暢。同時,還必須講究英文書信的格式。
英文私人信件通常包括以下五個部分:1.信頭(Heading);
2.稱呼(Salutation);3.正文(Body of the letter);4.結束語和謙稱(Complimentary close);5.簽名(Signature)。
Xinshiji Middle School
Xinhua Road, Licheng
寫信人地址 Jinan, 250033
(信頭) Shandong ,China
寫信日期 December 24, 2010
Dear Ade,(稱呼)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of November 29 …………………………….……………………………………
………………………………………………(正文)……………
……………………
Best wishes to your parents!
(結束語)
Yours sincerely,(謙稱)
Li Hua(簽名)
三、內容
(一)信頭(Heading)
信頭包括兩部分:寫信人的地址和寫信日期(通常寫在信箋的右上角)。書寫順序是,先寫地址,再寫日期。地址要遵循“先小后大”的原則,即先寫最小單位、小地名,然后逐步寫大的行政區劃。例如,先寫學校名稱(或門牌號碼),然后寫街道名稱和區名,再寫縣市,最后寫省或自治區和國家名稱。郵政編碼通常寫在縣(市)名之后,地址的每行末尾可以有逗號,也可以沒有,但每行內該用逗號的地方,仍需使用。一般來說,門牌號和街道名稱之間可以不用逗號,但城市名稱和國家名稱之間必須用逗號隔開。在歐美,城市名稱之后往往寫有字母或數字(如Washington 8, London,SW367;New York,1031),表示城市的郵區號碼。這樣標明,便于郵局分信和迅速投遞,避免差錯。
寫信日期位于寫信人地址之后,通常空開一行。寫日期時,有兩種不同的書寫順序;一種是按“月、日、年”的順序(如Feb.12st,2012);另一種是按“日、月、年”的順序(如14st,Jan.,2012)。這里要提示一點,在年份之前有一個逗號,而月份通常可以用縮寫詞(如Jan.,Feb.,Mar.等)。
(二)稱呼(Salutation)
稱呼是指對收信人的稱呼,寫的位置是信頭的下方,要留一行的舉例,寫字的順序是從信箋的左邊開始寫。英文書信的稱呼通常以Dear… 或My dear…開頭。給親屬寫信時,在Dear或My dear的后面加上表示親屬關系的詞,如“Dear Grandma,Dear Grandpa,My dear son”等。給輩分小的人或熟悉的人寫信時,可在Dear或My dear后面直接寫上對方的名字即可。例如“Dear Xiao Hong,Dear Jack”等。寫給不太熟悉的人通常用Dear Mr.Smith,Dear Mrs.White等。
(三)正文(Body of letters)
正文是書信的主體部分。從稱呼的下一行開始寫起,可以與稱呼起頭寫,也可以向內縮五個字母再開始寫。正文語言表達準確、清晰,字跡清楚。
(四)結束語和謙稱(Complimentary close)
一、信封的寫法
1.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
收信人的姓名要寫在信封正面的中央或偏右下角的地方。注意,要先寫收信人的姓名,再寫收信人的地址。
寫英文姓名時,要先寫名,再寫姓。姓名前要加上適當的稱呼,如Mr, Mrs, Miss, Dr.等。稱呼之后可寫收信人的全名,也可寫收信人名字的開頭字母加上姓。例如,收信人的姓名是John Henry Brown,你可以在信封上寫:Mr John Henry Brown, Mr J. H. Brown或Mr John H. Brown。
寫地址要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寫,具體要求是:第一行寫門牌號及街道名稱,第二行寫城鎮名稱及郵政編碼,第三行寫城鎮所在的國家分區的名稱,若該城市為大城市,則可以省去分區名稱,而在這一行寫上國名。國家名稱也可單獨列一行。如,收信人的地址是“澳大利亞悉尼市新城區國王大街29號”,可以寫成:
29 King Street
New Town 2042
Sydney, Australia
2.寫信人的姓名和地址
寫信人的姓名和地址可以寫在信封的左上角,也可以寫在信封口(蓋)上。
郵票一般貼在信封的右上角。
信封的寫法請看圖示:
二、信件內容的格式和要求
英文書信一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信頭(Heading)(寫信人的地址和寫信的日期)
寫信人的地址從信紙的上端中央往右寫,其寫法與上面介紹的地址寫法相同。寫信的日期寫在地址的下面。如:
9 Ya’an Street
Nan Kai District, 300113
Tianjin, China
June 10, 2004
在信內附上自己的地址是為了方便收信人回信。如果收信人知道你的地址,就可將地址省去,這樣,信的右上角只寫日期一行就行了。考試時有時會要求寫出完整的地址,以考查同學們對書信格式的掌握,希望同學們認真審題。
信頭下方隔一兩行從左邊頂格開始寫信內地址,包括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第一行寫姓名、頭銜,第二行寫地址,地址的寫法與信封上地址的寫法相同。親友、熟人之間的信可以不寫信內地址。
2.稱呼(Salutation)(對收信人的稱呼)
收信人的稱呼,和中文書信的要求一樣,從信紙左邊頂格開始寫。一般要先寫Dear一詞,再加上稱呼,如Dear Father, Dear Aunt, Dear John等。如果收信人是不大熟悉的人,可以在Dear之后加上表示稱呼的Mr, Mrs或Miss,或表示職務的Dr., Pro.等,以示尊敬與慎重,但此時后面所接的稱呼語不可以是名,而必須是姓氏或姓氏加名字,如Dear Mr Brown,Dear Dr John Brown等。稱呼后要有逗號。
3.正文(Body of Letter)
書信的正文是寫信者所要說的話。長信要分段寫,一般每段一個中心,內容要清楚,語言要簡單明了。短信可不分段,一氣呵成。同學們應注意,考試時一定要把題目中規定的內容寫清楚。在正文結尾處可以寫上一兩句表達心愿的話,如:
Best wishes to you.
Remember me to your family.
Hoping to hear from you soon.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4.結束語(Complimentary Close)
結束語是寫信人的謙稱或對收信人的致敬語,從正文下面中間偏右的地方寫起,一般是客套語,如Yours sincerely, Sincerely yours, Yours, Yours ever, Ever yours 等,后面用逗號。
5.簽名(Signature)
寫信人的簽名要寫在結束語下面偏右處,用手寫或用打字機打印。若是打印的,則要在打印的姓名上再親自簽名。
一、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差異大
即使處于同一個班級,學生們的信息技術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對于計算機與互聯網知識的掌握和加工,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情況。某些學生可以熟練運用計算機,獨立地完成對信息的處理;而有的學生卻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一竅不通。之所以造成這種現象,主要原因在于,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沒有接受統一的教學指導,因此課程設置就會不連貫,而學生們就會呈現出差異性。實踐證明,進入高中的時候,學生的語文、數學等學科都存在差異,但是差異并不是非常大,而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等不斷在演變,同時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所以,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存在嚴重差異性。
(二)課堂紀律非常差
不管是什么樣的課堂教學都需要有一個有序的紀律作為保障。因此,如果課堂教學紀律差,課堂效率則難以得到提升。對信息技術課程來說也是一樣。目前情況來看,大部分的信息技術課都存在紀律問題。例如,已經上課很久了,學生才陸續進入教室;上課時,有的學生喜歡交頭接耳;還沒到下課時間,就有學生翹課離開;讓學生自由操作,學生卻在一邊玩游戲等等。在很多人眼中,信息技術是是沒有用的學科,有時還會被領導、老師等忽略。甚至在上信息技術課的時候,還有學生被其他老師叫去補課或干其他事。由此可見,大家對于信息技術課的重視程度極其不夠。
(三)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
有的學生自制能力非常差,學生們一接觸到電腦首先想到的就是游戲、娛樂,而老師要求學生進行演示操作的時候,學生們則沒有認真操作,而是只顧自己玩樂,但是由于人數較多,老師不能時刻盯著每個學生,從而影響了課堂效率。特別是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學生完全不當老師的話為一回事,而這一現象具有傳染作用,其他的一些學生也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信息技術課程的整體效果。
(四)不聽老師講課,操作能力差
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在前面演示、講解,而有的學生卻不愿意聽老師講,一門心思地自己操作。等到老師講解完畢,讓他們動手操作的時候,他們卻難以找到正確的操作方法。而這一現象的出現主要還是由于學生缺乏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興趣可以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可以使他們思想活躍,可以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求知欲。
二、解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問題的對策
(一)了解學生差異,將學生進行分層、分組
首先,老師要對學生之間的差異了如指掌,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不同的組。但是,分層的不能過多,否則難以達到教學目的,老師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一定要兼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把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差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采用這樣的組合方式可以讓成績好的學生幫助成績差的學生,有利于他們的智力優勢得到發揮,提升其學習的自信心和主動性。雖然每節課的內容都不一樣,但是,學生們對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掌握水平都是固定的,或者有特殊情況出現,這時老師應該對其進行合理的調整。小組成員比較固定的情況下有利于學生相互學習和幫助,有利于整體水平的提高。
(二)轉變學生觀念、做好教學設計
作為學生,應該對信息技術課有正確的認識。老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學生轉變觀念,同時還要制定嚴格的課堂紀律制度,并堅持實施,讓學生更加明確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老師要認真做好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設計。可以通過各種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興趣度,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此外,課后練習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估計一下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以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針對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有難度的練習,而針對水平較低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較為簡單的練習。老師還要多給學生鼓勵和支持,表揚他們的長處,這樣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如果存在一些不自覺完成作業的學生,老師要及時提醒并監督其完成作業。
(三)制定管束條例、加強約束力
如果學生經常玩游戲、上網、不完成作業,老師要加強管束,制定相關的約束條例,并與其班主任取得聯系,從而保證學生認真上課。可以采用一些反面教材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他們才會知道沉迷于游戲的嚴重后果。可以利用網絡監控技術實現對學生的監督,扼殺他們想玩游戲的念頭。有的學生通過USB設備將事先拷貝好的游戲安裝在計算機上,老師可以通過程序禁用USB設備,讓他們沒有玩游戲的機會。
(四)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首先,信息技術課程不是一門照本宣科的課程,不僅要完成一定的教學內容,還要使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得到提高。如果只是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長時間下去就會對課程失去興趣。因此,老師應該盡量多采用有趣的、新鮮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來帶動他們的積極性。
[關鍵詞]新時期 初中數學 教學改革 分析 探討
一、初中數學教學在整個初中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數學課程是初中教學中的核心和骨干課程之一,一方面它有著自身的獨特而鮮明的邏輯理論體系和個體特征,相對于其他課程來說它有著較強的獨立性,另一方面,學好初中數學對于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能力的提高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數學對于中學生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理性的分析判斷能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義,這是由數學的兩重性所決定的,即數學通常意義上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它是遵循歐幾里德式的嚴謹科學,從這個方面看,數學像是一門系統的演繹科學,但另一方面,創造過程中的數學,看起來卻像是一門試驗性的歸納科學。
二、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及其原因
我國目前初中數學教學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不斷推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和國外發達國家的中學教育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綜合分析起來看,我國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著下面幾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在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凸顯和發揮,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致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壓抑,從而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其次,單純的數學知識和原理的傳授未能實現數學知識在學生素質中的內化,數學的科學精神和求實態度未能讓學生充分吸收和進一步發揚,調查統計顯示,學生對于目前近65%的初中生學習數學的知識并為在其科學求實精神上有所幫助和提高;再次,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未能將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數學課程基于實踐導向而引入相關機制保障中學生實踐能力和相關操作技能隨之相應地提高。
三、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問題的若干建議和對策
根據前面對于初中數學在整個初中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闡述,在分析了我國目前初中教學中亟待改善和提高的問題的基礎上,結合發達國家的相關經驗和成功做法,對我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提出如下的建議和對策。
第一,真正樹立和貫徹實施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手段。以學生發展為本,更進一步說,就是在數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尊重、關心、理解、信任學生,為學生提供一個充滿信任感和安全感的“數學環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不要把學生視為解題的客體或接受“題海”的容器,也不要把教學視為單純教會學生學會教師所傳授的“常識”。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教與學之間關系的一個基點。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教學效率的深與淺主要取決于全體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學習程度的高低。
第二,加強數學基本知識和理論傳授的同時,注重數學知識在學生素質中的內化。數學的兩重性反映在數學教育上,就是要求進行一種范式的數學教育,即在數學教育活動中應充分體現數學本體論的兩重性特點,既要重視數學內容的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更要重視數學發現、數學創造過程中具體化、經驗化的一面,而后者對于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數學教育顯得更為重要。
第三,初中數學教學中樹立以實踐導向的案例教學法,加強數學知識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師要確保數學教學的高質量、高效率,必須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只有設計的充分準備,才會有教學上的運用自如、有的放矢。精心設計問題,有心安排教學流程,無“心”點燃學生思維,就必須讓每個學生有效地動起來,讓每篇教材有趣地活起來,讓每一個問題、每一道習題精起來。老師在設計每個題目時,都要基于實踐的需要,從實際應用出發,強調應用情境的模擬。
四、總結
本文分析和探討了新時期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若干問題,按照下面的思維邏輯和方法對該問題進行了探討,首先分析了初中數學教學在整個初中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確了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性,接著對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研究,明確了改革的重點和關鍵,最后基于前面問題闡述及其原因解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系統化的建議和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鄭子平.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9,(24).
[2]楊開東.如何深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J].新課程(教師),2009,(03).
[3]魯玲睿.滲透數學思想體現新課標理念――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初探[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9,(02).
[4]周鵬.初中數學探究性學習教學改革初探[J].成功(教育),2009,(01).
[5]王小紅.走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誤區[J].中國教師,2009,(S1).
[6]林曉波.初中數學教學新課程改革的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09,(06).
論文摘要: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教學形式一直延續著“一支粉筆,三尺講臺”的教育模式,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充分在教育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質量,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自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作開展以來,由于硬件短缺、觀念認識膚淺等諸多原因,在培訓過程中,遇到了種種問題,嚴重的影響了信息技術培訓的質量,阻礙了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和。因此,發現并解決在信息技術培訓中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運用,加強教師的信息技術教育成為教師教育的重要內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和,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改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利的學習工具。”由此可見,作為教學前沿的教師,認識、掌握并創新的運用信息技術已成為必然,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加強對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在我國廣大中小學,尤其是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困難。在此,筆者就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作做一些淺要的分析。
1觀念滯后培訓目的不明確
觀念問題是制約農村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工作健康發展的一大瓶頸。WWW.133229.COM在調研中,一些教師對信息技術培訓工作存在著質疑,他們認為信息技術的引入會使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過于分散,最終影響教學質量和效果,不見得就好,而且認為目前不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工作,教學效果也不錯,由于這些觀念上誤區,致使仍習慣與傳統授課的模式,一些教師在接受信息技術培訓工作中熱情不高。
由于觀念的陳舊導致了培訓目的的不明確。開展技術培訓,目的在于樹立現代教育新觀念,掌握教育新技術,并輔助與教育教學過程,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而一些地方對過分的強調培訓人數,培訓效果的好壞僅以教師是否考試及格、是否拿到證書或是會做課件為評價標準。為此,教育有關負責人強調,開展信息技術培訓,讓教師掌握技術是應該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教技術的過程中轉變教師的傳統觀念,如果只僅僅停留在知識的范疇,停靠在技術的亮點,教師只學會把教案生搬到電腦上,那就成了“穿新鞋走老路”,培訓也就無法促進受訓教師在觀念上的轉變、教學方式的轉變和信息素養的提升。如果培訓只僅僅為了考取一個“證書”,那就有可能游離了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的宗旨和目標。
2培訓方式單一存在著“一刀切”
據調查,教學一線的教師大部分是歡迎信息技術培訓的,然而,教師繼續教育中的團體推進、整齊劃一的運作方式難以激發教師的學習興趣,不能滿足學習的需要。比如,一些地方把全員培訓簡單的理解成全體教師集中培訓,教師不論學段、學科,全部集中在一起學習,講到基本操作還行,但講到信息技術如何與學科整和時,問題就凸顯出來了,由于學科教學內容的差異,對學科教師的技能要求不同,教師培訓要求也就不同,所以,有的教師認為培訓內容與自己所教課程關系不大時,興趣就大大的降低了;另外,雖然要求上機時間應占到整個培訓時間的三分之二,但有些地方因開辦規模過大,設備過少等原因,仍以從上到下“滿堂灌”的培訓方式為主,教師想到自己動手操作的時間太少了,培訓方式的“一刀切”,使教師對不適合自己教學實際的培訓產生了不滿與懈怠,使得操作技能極強的信息技術培訓只能流與形式,使得受訓教師的主體性和創造性難以發揮出來,即不能保證促成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和,也不能培養教師的動手操作能力,培訓的效果當然就無從談起。
3師資力量的薄弱
調查顯示,目前廣大農村擔負中小學信息技術工作的培訓點由于師資力量薄弱,計算機專業或是電教專業畢業的教師寥寥無幾,專職信息技術課的教師大多是從其它學科教師經過培訓或從其它行業招聘而來,這些教師絕大多數都缺乏信息技術知識,充其量也就是“一桶水”。有些教師反映,一些培訓班的授課教師有的只懂技術,不懂教學;有的只講理論,不聯系實際;不注重教材的研究,照本宣科;不注重教法的探討,并因材施教。導致課堂氛圍乏味、枯燥,淡化了教師接受培訓的積極性,抑制了教師學習信息技術的求知欲,更談不上如何引導參培教師把信息技術融入到所教學科中。
4學“不致用”
要使培訓活動堅持下去,就應為教師提供運用信息技術的機會,激發他們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大部分教師對學習信息技術很困惑,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目的是服務教學。而教師回到教學第一線后,要么是學校硬、軟件資源的短缺,無法運用計算機去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致使參培教師有勁使不上;要么是學校領導觀念跟不上,無法運用各種激勵措施調動教師將信息技術服務與教學的積極性;要么是教師的評價制度不完善等因素,造成信息技術與教學出現嚴重的斷層,久而久之,教師所學的就會逐漸淡忘,難怪有些教師對學習信息技術感到困惑。筆者認為,要改變這種信息技術與教學上的“空中樓閣”,亟需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1)籌集資金,優化資源配置。“工欲善其事,比先利其器”。現代化的設施是實施教育現代化的前提條件,農村中小學面對現代教育的落后面貌,僅僅依靠財政投入開展信息技術培訓是不夠的,應想法設法多方籌措資金,解決信息技術硬件資源的不足。比如爭取學生家長的贊助,挖掘學校自身潛力,綜合各方面的力量等,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建立資源庫,將優秀的教學軟件輸入資源庫,使之完善和不斷的豐富,以此優化設備,為教師實施現代化教學搭建舞臺。(2)改革評價體制,建立激勵機制。為使農村中小學普及信息教育技術,使應有的設備發揮其作用,學校應該有意識的改革教育教學評價體系,建立激勵機制,使教師對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成為一種內心的需求,并把運用信息技術教學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依據。
其實,當前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培訓中的問題遠非以上諸種。高水平基地的欠缺、培訓中的功利主義色彩等都是影響著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培訓工作健康發展的因素。筆者認為,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是一項嶄新的工作,尚處在探索階段,要解決培訓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務必從中小學教師教學實際出發,面向中小學教師,研究中小學課程;從本地教師隊伍的實際出發,按需施教,學用結合,切實加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實踐性,使信息技術培訓工作更加趨于完善,為信息技術培訓和學科整和打下堅實的基礎,讓教師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培訓中來,在“游泳中學會游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