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李白之死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本文對印度佛教文學史上非常重要的佛贊作者摩里制吒及其作品《四百贊》進行了初步研究,參照相關的梵文殘卷和藏文譯本,將《四百贊》首次翻譯為漢文,并輔以簡單的譯注,力圖為進一步研究這一重要的佛教贊頌文學作品提供一個可靠的漢譯本。
[關鍵詞]
佛教贊頌 摩里制吒
《四百贊》
佛教贊頌文學是佛教文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在漢傳佛教譯經史上,對佛教贊頌文學的翻譯不是很多,與此相關的研究也不夠全面和深入。藏譯佛經保存了許多佛教贊頌文學作品。在《丹珠爾》的論典分類中,專門有一類“贊頌部”。據筆者不完全統計,《丹珠爾》中的顯教贊頌作品有74部,對密教各種本尊、天眾的贊頌更是數量眾多。此外,在中亞和、新疆等地也發現了一些佛教贊頌的梵文原典,足見佛教贊頌文學在這些地方的興盛情況。
在眾多佛贊作者中,最有名的當推摩里制吒,《丹珠爾》中直接題名為他所造作的作品有12部,其中贊頌就有9部。摩里制吒最著名的作品是《一百五十贊》和《四百贊》。他所創作的佛贊在印度、中亞流傳至廣,他本人在這些地區也聲名卓著。藏文文獻對其生平多有記述,據多羅那它的《印度佛教史》記載,摩里制吒出生于婆羅門種姓,幼時狡黠多辯,曾多次與佛教徒辯難,后入那爛陀寺弘法利生。關于其造作佛贊的因緣以及功德利益,文中敘述如下:
于夢中佛母授記策勵(摩里制吒):“汝應多作佛贊,往昔于法所造罪業障礙即得清靜。”為懺罪而作《贊所應贊頌》。據聞除此還造作百余種佛贊,諸贊中最為殊勝者為《一百五十贊》。……
此阿閉梨所造贊頌幾等佛語,加持甚大,因其為勝者親自授記造作贊頌之故。其所造一切贊頌遍揚全域,下至歌舞者及插科打諢者亦為諷誦,全域一切人眾油然對佛心生信仰。因此各地一切人眾自然而然對佛陀生起信仰.僅由贊頌于教法弘揚亦有廣大利益。
上面的敘述在漢文文獻中亦可得到印證,如唐高僧義凈所著《南海寄歸內法傳》中說:
且如尊者摩里制咤者,乃西方宏才碩德,秀冠群英之人也。……其人初依外道出家,事大自在天,既是所尊,具申贊詠。后乃見所記名,翻心奉佛,染衣出俗,廣興贊嘆。悔前非之已往,遵勝轍于將來。自悲不遇大師,但逢遺像。遂抽盛藻,仰符授記,贊佛功德。初造《四百贊》,次造《一百五十贊》,總陳六度,明佛世尊所有勝德。斯可謂文情婉麗,共天蘸而齊芳;理致清高,與地岳而爭峻。西方造贊頌者,莫不成同祖習。無著、世親菩薩悉皆仰止。故五天之地,初出家者,亦即誦得五戒十戒,即須先教誦斯二贊,無問大乘小乘,咸同遵此。
《一百五十贊》的梵文原本由羅喉羅發現于,并經貝利校勘出版,亦有藏漢譯本存世。《四百贊》的梵文原本僅在中亞發現了部分殘卷,以及部分佛教論書對其有引用,基于這些材料,哈特曼還原了大約百分之八十的梵文原文,并校勘出版。《四百贊》有藏文譯本,但沒有漢譯本,這不能不說是從漢語角度研究佛贊文學的一個缺憾。因此,筆者參考相應的梵文校勘、藏文譯本以及西方的相關研究論文,將《四百贊》翻譯為漢文,并配以譯注,力圖為進一步研究佛教贊頌文學提供一個可靠的漢譯本。
第一章 贊無能贊
1. 由昔不知田非田,僅僅跟隨所聽聞,犯有過錯之自我,說此贊無能贊頌。
2. 福德所降之臺地,能仁蒞臨依于汝,語之污泥所染污,始能極為得洗濯。
3. 由于愚癡而目盲,吾對至尊群冒犯,吾之任何之過錯,愿得消除而清凈。
4. 由語所詮汝功德,汝語所依之功勛,愿吾直至于入滅,語業二者無減失。
5. 唯此敘說為精髓,除此余為鴉聒噪,若宣讓我唯宣此,否則讓我不說話。
6. 唯有汝法相似汝,汝亦唯有執持此,因此其余一切法,悉皆無能透汝圍。
7. 超越一切之佛法,(與諸)思維造作法,倘若面對面放置,其余實法如不凈。
8. 無有與汝相似者,更毋需說勝出者,甚至對汝之些許,降低也是不存在。
9. 吾用任何之比喻,無法比喻導師汝,無有比喻之空間,頂禮無能喻之汝。
10. 因為佛法無能比,由此其余之士夫,相似解脫即便獲,與汝仍有天壤別。
11. 僅僅由于空相似,發之小小之孔洞,用其比之以虛空,誰不知曉此差異?
12. 汝之功德之數目,與諸威勢無能限,無能計算孰能計?無能測量孰能測?
13. 如同漫步無邊之,如意樹之園林中,吾對汝之善行為,無有饜足無能盡。
14. 諸功德之功德海,汝之諸種如來法,倘若存在能宣說,虛空亦無能包容。
15. 汝之近前侍奉者,佛陀法之商隊主,一切聲聞之首要,隨稱之為甚深者。
16. 問(其)佛法之知識,以“(吾)不(知)”作回答,表達佛法深無盡。
17. 倘若此等大龍象,于汝亦有能力礙,存于不凈之小蟲,如我何以有可能?
18. 大桫欏樹汝自身,由于悲憫而彎折,諸等功德之樹枝,凡夫亦能得些許。
19. 大雨云所降下雨,夏日渴熱所逼迫,雨燕又能飲幾何?
20. 即使四條大河流,從瑪納薩湖流出,無能使之損耗盡,其他河流何須說。
21. 諸等寶之所生處,世間無能作標記,詮說瞄主汝功德,吾亦僅唯作此想。
22. 從汝教法波吒樹,采摘諸等功德花,如同花樹之白花,吾將它們呈于汝。
23. 如同寶藏有自寶,如同大山有自礦,如同旃檀有自香,如同大海有自蓮。
24. 如同出金摩尼寶,黃金本身自然出,從汝教法所收集,諸等功德吾敬汝。
25. 并非從空照十方,一切月光均有用,照于地上之月光,無有不讓蓮苑開。
26. 勝者贊之無邊海,無量海水為其德,俗人詮其一方面,所愿果報無不具。
27. 贊佛言詞有其果,由生之價所購買,此處是好粘土團,含有信根和其他功德,這些功德是超出樂道,無有障礙之梵凈乘。
28. 諸根傾向信奉(汝),努力造作贊佛章,一一剎那之法流,非全知者無能量。
29. 有勢命運亦不定,獲得圓滿極稀有,(汝若)不勤行于此,過此欺騙余孰有?
第二章 頂灌頂
1. 佛陀汝之住世時,吾將信根傾向(汝),大悲濕潤佛陀眼,敬請瞻視眷顧我。
2. 朝向吾之汝悲憫,吾將其置吾眼前,值得頂禮吾向汝,口稱南無如現前。
3. 非全知者何能了解全知者你?頂禮你,(你)自己心量寬廣只有(你)自己知!
4. “這是像這樣的”,這樣說你超出了像我這樣(的人)理解的范圍,你是誰和什么我無法測度,頂禮象這樣的你!
5. 怙主汝像汝自己,諸等勝者(亦)像汝,其余任何皆不存,如此之汝(吾)頂禮!
6. 如此汝為自知曉,如此象汝知曉汝,如此其余不知汝,如此之汝(吾)頂禮!
7. 如此汝之汝自身,籍由大悲十力等,諸等功德所顯示,如此之汝(吾)頂禮!
8. 因此提取汝之功德所生之處之精髓,我從現在盡我所能頂禮你!
9. 頂札阿羅漢你!頂禮應供你!頂禮值得頂禮你!頂禮頂禮頂禮你!
10. 頂禮圓滿正覺寶,此為法寶之自性,亦為僧寶所生處,(因此汝)集合三寶!
11. 頂禮一切寶貝汝,(汝之)形體為色寶,(汝之)內心為意寶,(汝為)法寶所生處!
12. 頂禮真實寶貝汝,一切寶中之上首,超出一切諸寶貝,一切寶貝所生處!
13. 頂禮色寶汝!頂禮意寶汝!頂禮法寶汝!頂禮一切寶汝!
14. 由于嫻熟修有無,能仁為一切上首,值得頂禮阿羅漢,恭恭敬敬頂禮汝!
15. 無能超越者,住于最盡邊,達至沙門果,頂禮無上汝!
16. 一切方面皆圓滿,一切光輝皆超越,一切時候皆悅意,頂禮佛陀蓮華汝!
17. 妙色妙香味,善見無衰敗,等正覺之白蓮華,頂禮開而無謝汝!
18. 修行安樂之精髓,如其所欲得而嘗,行于安樂之沙門,頂禮極其年輕汝!
19. 獲得究竟圓滿艱苦果,由此確定(其)正號,頂禮沙門汝!
20. 依于梵行,通曉吠陀吠陀支,知識行為皆清凈,頂禮梵志汝!
21. 圣法無能抗,圣業無倫比,世之導師成其事,頂禮圣者汝!
22. 由執苦行之禁戒,心意得以變清凈,蕩滌一切諸罪過,頂禮浴者汝!
23. 獲得人主之上首,震懾一切諸眾生,發出大聲獅子吼,頂禮人中獅子汝!
24. 阿波陀那之大跡,依憑正法之高處,其余諸法皆滅除,頂禮大象汝!
25. 承擔(重)軛而行走,由其法性而極重,除汝其余無能忍,頂禮世間能負汝!
26. 溫和善馴能忍受,具速妙色與力量,擁有支分圓滿身,頂禮俊麒汝!
27. 知曉方向淺灘與牧場,堅固行走無歪斜,獲得牛王位,頂禮牛王汝!
28. 對于一切調伏法,嫻熟掌握無懈怠,諸等受調士夫中,頂禮最勝御者汝!
29. 倘若無有汝教法,有緣亦是無意義,頂禮成就梵行汝!
30. 由于正善圓滿之,一切功德悉圓滿,希求善法之相續,悉皆斷除頂禮汝!
31. 圓滿自身之利益,利益他人勤勤行,饜足正法之甘露,頂禮賜滿足者汝!
32. 舍棄無岸之邊界,由諸恐怖所生怖,徙涉通過大河流,頂禮抵達對岸汝!
33. 滅除一切煩惱病,拔除一切諸毒箭,執持明咒之成就,頂禮醫中圣者汝!
34. 知曉善與不善道,指導寂靜之方向,產生成就與安樂,頂禮商隊首領汝!
35. 恒常滅除諸冥暗,恒常睜開其雙眸,恒常于法無忘失,頂禮極具敏銳汝!
36.無垢正法之水中,滌除有垢之污泥,(從而達到)凈之邊,頂禮極其清凈汝!
37.舍棄罪與福,空性熏染自,損益平等行,頂禮離貪汝!
38.一切煩惱諸習氣,決定去除無垢心,解脫無有其障礙,頂禮善得解脫汝!
39.觀無饜足之形色,身體由光赫赫明,一切所可睹見中,頂禮至為可愛汝!
40.諸種大人相,具足三十二,以及眾隨好,頂禮宜睹汝!
41.佛陀之法為無上,無畏以及十力等,于眾生中而宣說,頂禮值得喜愛汝!
42.無上白凈之圣法,由于諸等皆嫻熟,熏染二種之身體,頂禮值得修行汝!
43.身語意之諸功業,悉皆變得極清凈,從護戒中所勝出,頂禮純潔清凈汝!
44.拋棄煩惱之講說,思慮寂靜業之邊,承擔靜默之實踐,頂禮牟尼之主汝!
45.諸種快樂與憂惱,無能制心堅固心,勝伏一切眾生之,最勝精髓汝頂禮!
46.你是無忘失的,因為你的智力和思維盡管運用于各個方面,在各種情形中(也)是堅固而住,頂禮你!
47.富足出世間功德,毀除世間之財物,能作光明照世間,頂禮世間怙主汝!
48.平等友敵與生人,思維利益諸眾生,造作隨愍者,頂禮大悲汝!
49.于法之想正圓滿,護者具備一切通,知曉能作不能作,頂禮一切智者汝!
50.一切機會悉拋棄,一切束縛悉斷除,智慧明凈造作者,頂禮滅除汝!
51.值得喜愛與恭敬,不宜辯駁無有誤,值得努力作供養,頂禮具三明者汝!
52.善巧移除無利益,勤勤專心增長利,專心致志于悲憫,頂禮正直之友汝!
53.人于邪道諸眾生,現于面前正善道,恒常努力指示之,頂禮正直親友汝!
54.知曉地位眾中尊,汝獲殊勝之地位,成為兩足眾中尊,除此更勝地位無。
55.知曉無上之地位,滅除一切諸痛苦,無有住處無近取,頂禮兩足至尊汝!
56.不依止于汝教法,誰亦無法睹真性,如同冥盲之世間,頂禮成為眼目汝!
57.如若太陽不存在,存在油燈存在火,存在星辰珠寶月,地上明凈仍不滿。
58.這些那些之光明,雖然比其更殊勝,汝若不出現于世,無能照亮諸眾生。
59.如此無明之黑暗,極其可怕之翳障,障礙心識世間暗,頂禮成為明燈汝!
60.于法智慧未嫻熟,不知利益為利益,不知損惱為損惱,依汝而得以嫻熟。
61.通常愚夫欲舍害,(結果反而)棄利益,渴望得到利益(者),由于無知(反)得害。
62.然而依止于汝后,兩者皆能正確行,由于宣說此方便,頂禮成為利益汝!
63.由于知道諸方面,知曉一切……頂禮你!
64.那些世間之上師,汝又成為其上師,上師之中之上師,頂禮成為上師汝!
65.世間智者所尊敬,尊敬應值尊敬汝,值得尊敬所尊敬,頂禮最值尊敬汝!
66.贊頌值得稱頌者,任何凡夫均贊汝,諸等值得稱頌者,亦加贊頌頂禮汝!
67.諸等仙人頂禮汝,諸等天神頂禮汝,諸等值得頂禮者,亦以頂禮頂禮汝!
68. 任何具有心識者,頂禮值得頂禮汝,無量福德之田地,何時才能得饜足?
69. 因此對汝行頂禮,頂禮值得頂禮汝,不斷頂禮之相續,恒常對汝行頂禮。
70. 獲得滅與無滅分析智之知者,其徒恒常行正行,其為大節慶,為無量,頂禮值得頂禮汝、阿羅漢、大阿羅漢!
71. 頂禮具有無喻悅意身體汝!頂禮具有如蜜甜蜜語言汝!頂禮具有無垢清凈心意汝!頂禮自我修習功德聚集汝!
72.由田之智所生凈,對佛禮敬些微許,所有祭祀無能比,苦行禁戒無能比,一切洗浴無能比,吉祥儀式無能比。
73.頂禮牟尼尊,揚名建祥瑞,增長威勢光,根除一切罪,消除諸怨敵,世間人相續,善趣一定行,終定熟安樂。
74.如此思慮眾功德,智者頂禮敬佛陀,思慮身體亦有壞,其余身業何人行?
75.能滅死主之教法,(倘若)變成為衰敗,冥暗籠罩諸一切,汝等向何行禮拜?因此對于無等(尊),迅速向其作禮拜,諸種未來之恐怖,現在早已經產生。
第三章 成就一切智
1. 成為太陽之親屬,比之日光光更明,一切所敬中最尊,敬禮宜敬所敬汝!
2.力量巨大大英雄,神通廣大大威力,戰斗之中舉巨弓,慶賀極大慶典汝!
3.世間宜敬宜敬尊,世間所敬所尊敬,所敬器中之無上,敬禮值得尊敬汝!
4.獲得尊敬而喜悅,驕傲習氣心中無,去除驕傲之心識,尊敬值得尊敬汝!
5.平等禮拜與無禮,世間禮敬所禮敬,禮拜之中謙卑根,禮拜所應禮拜汝!
6.與汝相似不存在,任何超越不存在,(未來也)不會產生,因此一切眾生中,(汝為)無能相等者,平等不等與平等。
7.不共圣氏中所生,緣分等諸一切佛,美色智慧之光輝,從汝生出耀十方。
8.具有三十二中相,發出一尋之光輝,與相相順之隨好,八十具赫赫威光。
9.具有吉祥廣大身,勝伏一切之美色,汝之照耀于世間,如同太陽而升起。
10.佛證一切時之法,出生諸種一切處,如同掌中庵摩羅,成為汝之心識境。
11.諸法在于一與多,滅與無滅之各別,如同風行于空中,汝之心識無掛礙。
12.汝之事業得完成,如此僅于發心頃,一切自在得實現,如此善通達法界。
13.抵達善之邊界汝,無有任何加行善,汝欲抵達任何處,愿望之頃得以成。
14.諸法之中實有法,法性以及法威力,各各具因別別住,具有助緣與結果。
15.具界分剮之差異,具足生滅與增廣,一切各各全方面,知諸法者汝非余。
16.于汝極其障亦顯,極其遙遠亦復近,極難穿透亦能達,極其崇高亦復低。
17.極其冥暗亦具明,極猶豫處亦決定,所知極為甚深遠,于汝極為清晰顯。
18. 如同因陀羅之象,由金所成之象帶,法性雖然極深遠,于汝無有生勞倦。
19.如諸法中之離貪,如出離中之正直,如圓滿中之佛果,汝為一切有情尊。
20.如解脫中之不動,如正理中之法性,如般若中之全知,汝為一切有身尊。
21.如清凈中之解脫,如真性中之法性,如苦行中之忍辱,汝為一切有命尊。
22.如形色中之汝身,如心識中之汝意,如諸法中之汝法,汝為一切有命尊。
第四章 力無畏贊
1.唯有汝為唯一法,知曉一切諸行相,(光明)顯現一切法,他人無有具此者。
2.唯其只有汝智慧,周遍全部之所知,因此其余一切之,所知唯有汝超過。
3.“由此因緣有此果,由此不能存在此”,處與非處之決定,一切汝知余不知。
4.業法導致之異熟,一切時分一切地,一切汝知余不知。
5.一切瑜伽地無余,雜染安立與清凈,以及具有諸甚深,唯有汝能得通達。
6.根之上勝與非上,下劣中等與優勝,部分分別之無邊,除汝其余無證知。
7.任何成為相順之,以及任何不相順,人之勝解之種種,一切唯有汝通達。
8.世間之界之種種,種種界性之一切,種種界分唯有汝,知曉其余不能曉。
9.由于種種因與緣,現前成就之種種,由至一切之道力,一切由汝得通達。
10.無始以來之存在,以及無終之存在,納入汝之智慧觀,使其如同在眼前。
11.世界得以正確成,前際以及其后際,如此結生之相續,如邊之中汝瞻視。
12.無論近處與遠處,猶如現于汝面前,如此蓋障與習氣,汝均將其拋卻之。
13.“此件事情不知曉,煩惱殘留之習氣”,說(此而)無向后視,此等地位汝獲得。
14.汝所宣說之障礙,它們決定為障礙,汝所宣說之道路,僅僅唯其為出離。
15.說此不存在障礙,說其不能得出離,他人責難稍微許,此處亦無其存在。
16.汝能制勝無勝無,所知無顯不存在,一切智與一切勝,自在汝有他人無。
17.“由具力而無所畏”,此為正理無憂惱,有力而對任何人,不加蔑視未曾有。
18.任何具邪懦慢者,做出離諸懦慢行,僅僅由調伏方便,于此恃強不存在。
19.“具有力者勝一切”,世上均這樣宣說,對于別人無疑問,此種地位汝圓滿。
20.導師汝與法相順,無人能作其違犯,無有過失與責難,獲得平安與穩定。
21. 即使不尋求護四,(汝)亦清凈而純潔,此之四者正圓滿,無人能尋汝弱點。
22.一切無礙具智慧,憶念近住于一切,大悲平等諸一切,心思于一切無貪。
23.渡過一切所知海,拋棄一切諸習氣,確知一切諸障礙,嫻熟一切諸出離。
24.知曉一切諸意樂,達諸調伏方便岸,種種一切煩惱之,對治嫻熟(汝具有)。
25.依止于汝宣說者,愚夫以及未增長,具有無明暗稠林,與之相等猛烈力。
26.確實此為此障礙,此為此之最上障,即使依止汝言說,仍然不能得離除。
第五章 語清凈贊
1.如是牟尼汝之語,如同聽聞詮罪語,輪回苦痛猛烈火,即使熾然于世間。
2.眾生披無知鎧甲,如此不覺有厭離,如是怙主汝之語,比之現前義更明。
3.法性甚深底無邊,由于宣說而明顯,尋常諸種之神變,于汝語言得顯示。
4.詞之邊界不得睹,義之深遠不能測,然而互相能隨入,何有比之更稀奇?
5.宣說正善汝之語,存在種種之品類,然而不存在重復,結合方法亦如理。
6.宣說正善汝之語,具有四住之功德,成為四種授記依,于義無有二存在。
7.承許以及諸遮止,汝語有些為決定,有些成為不決定,然而相違亦不存。
8.如是法之本性義,處于無辨之地位,經由如理賢功德,一切惡說得破除。
9.唯一指向第一義,于俗諦亦無有過,與二諦義無違犯,汝之話語如理生。
10.于無煩惱惟柔軟,于有煩惱決定起,然而汝之諸話語,元有諂媚傲慢過。
11.清凈純潔隨順之,然而不墮入此方,成為煩惱之敵人,然而無怒汝之語。
12.譏毀之詞百充滿,然而無有怨恨過,發出贊美之言詞,然而不著于任何。
13.無有增益與舍除,具有集合與廣大,與諸思維而合順,然而從初無不善。
14.妙語音聲而無礙,眾多而非無精髓,種種而無惑亂義,諸多稀奇此之語。
15.語之主人汝之語,迷人而無有貪著,具有光明不眩目,顯而惡人無有證。
16.毛發豎立汗流出,肢體僵硬生顫抖。
17.音聲回響撼天界,堅固大地六震動。
18.無始時間所串習,身體自性之回轉,于無熟悉之自性,他人心上而安住。
19.不為自己罪所阻,心意如同被熱惱,如理而降于賢士,如同降下甘露雨。
20.汝之語言于初始,中間結尾均為善,聽聞思慮與修習,成就此等成甘露。
21.具有種種之勝解,眾多(聽者)坐(汝前),僅僅賜予一句語,如同眾多而顯示。
22.“此惟為我”之思慮,眾人皆明白(其意),有何比此更奇特?有何比此更稀有?
23.不做丟棄法性事,世間俗諦亦相順,一個方面作宣說,另一方面亦修行。
24.存在煩惱與清凈,存在業與業之果,具此能作者以及,能作不存汝之語。
25.一切人天之世界,初次聽聞汝之語,各各皆為之震撼,猶如水月之搖動。
26.善與不善之行為,生出相異諸種種,倘若一切憑借緣,如何存在有作者?
27.“任何均為獨立存,存在作者不如理”,如是于諸一切法,無有作者汝宣說。
28.于有天神之世界,由擂大鼓而發出,獅子吼之空性法,截斷眾流而安住。 29.因此如同于太陽,發出光明耀世間,除此其余一切語,成為極輕不相宜。
第六章 無諍贊
l. “一切諸法無有我,一切諸行皆剎那,涅寂靜”如此說,此之三相為法印。
2.一切言說無能達,無能分開汝安立,如何宣說于世上,孰能超越其自性?
3.任何興起征難者,即使嫻熟于辯論,誰能將此變其他,如將火性變為冷?
4.虛空即使無掛礙,有人能使其生傷,與法相順之法印,無人能使其穿透。
5.知曉諸法真性汝,于語宜說黑和大,此之如此而成立,其余之說不存在。
6.由依各各之見解,世間之人墮諍辯,汝為唯一而通達,無有諍辯之地位。
7.諸目盲者雖興辯,具眼之人睹諸色,如此而不入諍辯,此為汝與愚者喻。
8.如法宣說者為汝,與任何^無有諍,不因善說而與智(者辯),不因輕蔑與無智(者辯)。
9.諸種已消失,邪見之網亦毀除,由是無有根基汝,何興無根之諍辯?
10.勝利光輝如汝者,賢士何能興諍辯?具足千光之(汝者),如尸冥暗何能諍?
11.如在虛空舞鞭子,諍者無能損害汝,逆風而揚之灰塵,回返而使揚者污。
12.世間之人墮分別,汝為清凈如實境,由是陷入諸顛倒,眾多人與汝不等。
13.如同鐵與黃金,顛倒愛戀之諸人,與無愛戀之汝如何能混雜?
14.諸等愚夫由無知,攻擊無能攻擊汝,希求利樂之怙主,(實為)自己毀自己。
15.自己無法將自己,投于火圈之臺地,勝者難近之光輝,怎能得以接近其?
16.向汝提出挑戰者,汝亦向其提挑戰,如被牧樁所系住,不能從座位而起。
17.汝于大眾集會時,折斷薩遮卡辯牙,其他一切諸辯者,角亦如同得斷除。
18.興諍辯者有一些,與汝相遇而頂禮,其余退卻至遠方,其余環坐于汝前。
19.其余由汝而降下,正法甘露流之雨,親近此等之正法,達致圓滿之地位。
20.悲哉愚癡惡煩惱,悲哉之散播,悲哉自我空顯示,哎呀怙主大悲主!
21.由此三種非正法,眾生于此而惑亂,如同不善之河流,與汝教法而遠離。
22.由從此根而散布,邪見以及猶豫等,一切正惱近煩惱,各各成為道之礙。
23.如聞哀鸞音聲后,不復貪戀烏鴉叫,知曉汝法滋味后,不復貪戀其余說。
24.依于相似之法者,即使入于汝語境,于吃不加選擇者,猶如蜂蜜于駱駝。
25.真實易解具意義,合意堅固具神通,無有損耗簡言之,唯一大力遍一切。
26.具妙精髓具妙味,具有分類具方便,圓滿而無有混雜,具有威光與名稱。
27.聽聞具有如此德,汝之話語孰能夠,由此回轉而去嗅,如同腐爛其他語?
28.有利無利和合事,痛苦安樂汝宣說,“一個應該被丟棄,另一相反應培養。”
29.依于可欲不可欲,汝之一系列宣說,于其些微許說者,如何可能得隨行?
30.于行持中汝顯示,汝之語詞之意義,僅此足以作區分,汝之言詞與他言。
31.汝之言詞與他言,具有如此大區別,毒與甘露無有此,黑暗光明無有此。
32.汝之言詞與他言,具有如此廣區別,善趣惡道無有此,甘露渣滓無有此。
33.彼僅具有詞之髓,此具詞與詞之義,由此汝言與他言,二者區別得宣說。
34.善逝汝與諸論師,所具任何之區別,即為汝言與他言,具有高下之區別。
35.猶如存在與解脫,二者差別難思議,大雄汝言與他言,具有相似之區別。
36.猶如前進與回轉,猶如煩惱與清凈,勝者汝言與他言,具有如此之區別。
37.此處唯有真實性,彼處唯有欺騙法,汝言他言之差別,過此其余孰存在?
38.此為唯一之全善,其余與之全相反,汝言他言不相似,過此其余孰存在?
39.彼處沾染近染者,此處清凈被給予,怙主汝言與他言,具有如此之區別。
40.彼為完全之惡語,此為唯一之善語,汝之言詞與他言,有力虛弱為一定。
第七章 與梵隨順語贊
1.顯現以及不顯現,任何眾生之自性,一切世人及天神,各各均不能違越。
2.順次以及逆次第,十二之詞之為二,正法太陽顯法日。
3.由是化生所成之,一有支分不完滿,如是支分之各各,排列四次為三贊。
4.復次支分之完滿,十二字母之四分,如理排列同于前,如此成為迦噶體。
5.三種清凈之梵天,對其如理作禮敬,汝教法中之梵志,成為梵天汝梵天!
6.梵性以及諸梵志,梵性之果梵性義,妙梵汝之教法中,舍此他處不存在。
7.無有梵性之存在,任何梵志亦不存,除此正直之道外,其他地方何處尋?
8.圓滿諸明及行持,諸梵志才稱梵志,此等明與此行持,除汝教法余處無。
9.學與無學之諸人,獲得此等明行持,然而此等諸法道,唯名余處亦無有。
10.(倘若)于此而嫻熟,一切種姓成二生,長久關閉甘露門,由汝而得以開啟。
11.執持邪見及猶豫,何人能成為梵志?斷除此等之結索,唯汝教法余處無。
12.“諸梵志為梵嫡子,從其口中而生出,”此為世上眾周知,于汝而得以實現。
13.于汝為梵存梵道,汝為梵志眾中尊,汝為導師宣教者,汝為祭師為輔弼。
14.由于被汝所凈化,任何梵志無不凈,得汝指導諸梵志,從梵性墮不復存。
15.除汝教法其余處,無有成為梵志法,無有梵志之祭祀,梵志之道亦不存。
16.梵之真實具有三,梵之性相之三種,及與最尊梵之三,梵志種姓亦不存。
17.世間任何之善語,一切出自汝教法,無有過失之宣說,唯有善逝汝具有。
18.除汝而外之其余,語言無失任何人,其為遍知諸法汝,善語所說之梵志。
19.如同蟲食所成字,由此所見余善語,如同鐵中之黃金,此處無有相似處。
20.如同牛頭旃檀樹,立于伊蘭樹叢中,前后相違此與此,此種存在誰能信?
21.成熟淺黃庵摩果,(倘若)苦楝樹上系,出于“相同”之信任,思維其余有善語。
22.于此神伴之世界,除汝余處不存在,善妙語言之寶庫,如同摩羅耶旃檀。
第八章 利益贊
1.難得間或有某人,靜默領會生歡喜,如同自然而生之,麟角奮迅而行進。
2.由于衰敗路甚多,即使思慮亦難得,通向涅之道路,由汝開創為大道。
3.于此如同諸龍象,隨其心意懵懂童,力量智慧二指寬,婦人亦能嫻熟此。
4.具足光明眾中尊,依于汝之神通變,佛所擁有為不共,無量威勢之光輝。
5.由于諸等煩惱蛇,諸多方面被執持,汝為共通對治之,無誤生處而不共。
6.貪欲等等所沾染,過失使之成無過,不凈禪觀等等法,亦由汝得以顯明。
7.道之資糧之諸法,為有漏善汝宣說,存于諸等實事中,彼此差異汝亦說。
8.其又由于煩惱染,共通行相遭破壞,猶如尸林之火炬,此等智慧火中焚。
9.證得菩提之以前,順次宣說樂因法,由此獲得菩提后,逆次樂因法亦宣。
10.即使處于佛果位,有漏善法亦宣說,將其大部轉換為,(進入)涅之順因。
11.存在何種之不幸,汝不替眾生拔除?又有何種之利益,汝不給予此世界?
12.猶豫之結由汝斷,壓碎邪見之荊棘,焚除之毒藤,勝伏一切忿怒毒。
13.清除無明之翳障,推倒諸等懦慢幢,破碎諸等心之蕪,離除種種之束縛。
14.一切諸結得解開,暴流之中所建舟,諸等駛流之根本,大海由汝而干涸。
15.諂曲過失與渣滓,隱秘散布于心中,諸等煩惱毒樹根,由汝而得以根除。
16.顛倒不順諸邪道,一切皆得以關閉,導向不死之唯一,吉祥直道得顯明。
17.所化過失之八種,決定從其拔除之,具足可欲八支分,置于善賢易調處。
18.由煩惱蟲所云集,不凈污泥中拔除,具足無煩惱支分,無垢水中使之游。
19.滅除惡戒之壞味,施予戒之香藥膏,知慚以及具愧之,無垢衣服所遮蔽。
20.諸種正法之裝飾,光明顯耀具妙美,由其所飾之(佛陀),貴重禪定獅座坐。
21.散布菩提分諸華,具有無漏妙香味,法之喜悅圣滋味,無有染污而滿足。
22.無始以來受欺騙,贖回此等奴,使其成為自己子,永遠不再墮入此。
23.一些于其未來時,成為緣覺之法器,其余則于大乘之,最上紹圣中灌頂。
24.知曉一切法之詞,了達一切義之基,通曉一切辭之分,一切方面具辯才。
25.“吾是汝等”之宣說,諸無怙者得依怙,以其大悲而站立,如同擁抱一切眾。
26.擁有大悲之導師,具足憐惜與哀憫,專注而無有懈怠,與汝相似余何有?
27.一切有情怙主汝,是為共通賢善友,不知汝為依怙者,如此眾生成失望。
28.能作依怙之諸法,除汝余人無能證,(倘若)獲得此等(法),極惡之人亦能怙。
29.一切外之支分力,由汝得以正善成,由于內力不充足,諸等愚夫具厄難。
30.世人如此無觀察,法性如此之甚深,下劣如此之愛樂,邪道如此之眾多。
31.無始以來串習之,系縛如此自然成,極大努力而修行,(嫻熟)如此甚難得。
32.于此世間就像汝,正善取得白法之,實事明宣之根本,倘若賢士不出生。
33.一切眾生成冥盲,不欲感受所生出,發出苦痛大哀嚎,惡趣自性唯此成。
34.于汝行為具三種,此為他人所成就,汝于友敵與中間,成為具悲之善友。
第九章 無能還贊
1.具有慈善之法性,唯有汝能使圓滿,其余不同之眾生,聚于其余之利益。
2.即使汝之諸弟子,于諸攝事而善巧,由于善巧不圓滿,只能隨行汝部分。
3.世尊汝之財施舍,存在于此生期中,正善之法之施舍,阿梨拳中無有。
4.汝為施舍之事業,無比高尚之行者,圓滿一切諸圓滿,于汝不能行舍棄。
5.世人大都不溫良,喜愛損害其余人,于此世人自性流,回轉方向汝進入。
6.報答所作此等少,一些行諸等利益,其亦大部具(報)望,唯汝為具凈法者。
7.不由利益汝前行,不由損害汝回退,口中宣說“有緣分”,汝于一切平等人。
8.于夜晚間君陀花,開花然而日蓮閉,白天日蓮花盛開,然而其他花閉合。
9.但是太陽與月亮,其光不落于一方,以此譬喻(比喻)汝,教導愚夫與賢者。
10.何時怙主汝所做,一切僅僅為利他,無量利益造作者,如何向汝行報答?
11.不能利益諸有情,任何行為汝無有,僅僅于汝呼氣間,仍利眾生生安樂。
12.佛陀所吐之氣息,勝伏一切諸氣味,即使具有怨恨者,聞其亦對汝生喜。
13,佛陀氣息味下降,即使諸等放逸天,天之居所亦拋棄,成為汝之所化者。
14.由于從汝聞正法,一切均無有饜足,如是于此正善利,自足之汝使滿足。
15.于諸眾生如雨霖,汝為諸賢之養者,如是成為汝所養,無有此(養)此(不養)。
16.于諸尋求弒汝者,汝之仁心為如何,心未凈治之愚夫,于此不能生敬信。
17.于諸懷有嗔恚者,汝成如何利善行,雖然傾慕于此地,然而超出其行域。
18.行使利益之妙味,某些人能得通達,其等將成汝同伴,同一族類之法嗣。
19.倘若此等諸有情,知曉汝之悲意樂,其等人于汝教法,如同活著(投)烈火。
20.由于魔敵所染污,不能得證之諸人,于汝教法而違犯,此等愚夫殺自己。
21.背棄汝之教法者,于大險境黑暗中,遭受無比之痛苦,悲哉長久流浪此!
22.拒絕汝教之凡夫,由于愚癡而冥盲,雖然達致有頂中,修行再生痛苦有。
23.隨行于汝教法者,雖然未獲基本禪,然能回遮此諸有,如同魔羅之眼脂。
24.首先天子魔花幢,由汝得以被放倒,然后對于煩惱魔,懦慢高幢被推倒。
25.未曾獲得菩提前,欲界之主汝勝伏,處于菩提無間道,三界之主被戰勝。
26.世間自在即為汝,諸勇者中最勇者,煩惱所制眾生中,勇者之尊孰能算?
27.自他二者相續中,魔軍由汝而摧伏,比汝更勇其余無,惡戰之中其無勝。
第十章 身之部分贊
1.眼之功德具有三,紺青白色與黑色,,有主世界諸功德,于此差異無能測。
2.祥瑞無上之上唇,吉祥下唇此二者,大種以及大種造,極其圓滿而無上。
3.倘若任一不存在,結合也不會存在,上(唇)為何上處存?下(唇)為何置于下?
4.汝唇于此祥瑞處,彼此適合而存在,嗨呀如此妙結合!嗨呀相合為無上!
5.宣講之時其運動,明凈本身無變動,如同月升祥瑞齒,從中得以些許現。
6.由自之處所生音,如同鮮華而散布,由別而得諸發動,眾生道路而利益。
7.如同烊銅之光輝,光華燦爛此等前,頻婆果實與彩霞,紅蓮之美如死尸。
8.汝唇具有驚秫美,任何得睹此之者,正善獲得其眼眸,于其具有所睹果。
9.怙主珍珠之華,茉莉及白蓮華,月之光華所覆蓋,連綿不斷之雪峰。
10.嘲弄秋天之水之,金翅鳥之潔白飾,秋天初升之新月,無云虛空燦燦然。
11.于調柔汝齒之,光明輝耀而皓白,即使些微亦不及,如同燈光(比)日光。
12.金剛芽苗之華,使用圣法甘露液,浸透沾染此等之,與其相等事為何?
13.茉莉秋月白蓮等,依于此等潔白喻,汝之齒產生后,變成如無計可施。
14.由于世間其出生,白凈而具粲然之,一切實事皆無余,如同變得有污垢。
15.汝之舌與唇之間,此等無隙而存在,如同觀察寂靜間,存有解脫燦燦然。
16.由汝齒之祥瑞,此等世人被映蔽,如同軍旗由汝舉,“睹見即成為勝利”。
17.汝齒平等而齊整,光明銳利而白凈,超越一切喻方便,如同火焰而存在。
18.盡管世間之新月,顯出彎曲被睹見,汝之牙齒之構成,無彎光明之形像。
19.新月由汝齒映蔽,滿月由面光輝(蔽),半月由前額(映蔽),月暈由尋光(映蔽)。
20.諸等能仁之月亮!汝身功德皆圓滿,月亮功德之圓滿,任何時候均衰敗。
21.善逝汝身恰似如,天界蓮華之花萼,發右旋長一根根,柔軟無垢而朝上。
22.無亂無彎曲,猶如帝青之密集,光明輝耀如鑲嵌,細小珠寶之環釵。
23.汝為人中之龍象,具有大象不共相,內部外面之煩惱,任何均不能染污。
24.如同汝之肢體飾,與汝妙肢而相宜,如同純金所鑄成,輪圍之上而安立。
25.汝之形體具妙色,一切賢敏眾中尊,所生之相具美麗,(汝)勝伏其而安立。
26.由于怙主住梵行,如是形體亦極妙,甚至汝之隱秘處,為善而無有隱秘。
27.剛剛開放之蓮華,其蕊必定顫悠悠,上師汝之勝肢體,無有(此種之晃動)。
28.由悲對諸猶豫者,汝之諸相用他法,屢屢將其顯示之,猶如從云見月輪。
29.知慚具有愧之山,無動如同被撼動,由于(汝之)大悲(心),造作眼之薏境域。
30.具有祥瑞滿月中,盡管存在有漩繞,然而于汝勝肢分,無有完滿譬喻處。
31.福德成百廣大之,業所化現之端嚴,其他有識之引出,與汝相配為何等?
32.即使由自鞘衣服,以及律儀善遮蔽,由于其他相圓滿,如同變得可顯示。
33.具有殊勝肢分者,汝之肢分為最勝,低頭以此敬信心,以及語言來供養。
34.應做敬信中最尊,對于觀無饜足汝,倘若存有忿恨念,如此可鄙愚癡呸!
第十一章 廣長舌贊
l. 諸等有情之勝解,按照諸界而存在,此刻吾之意樂心,廣長舌上而增廣。
2.孰不用其頭意語,于此廣長舌供養?此為一切言教母,以及產生珠寶(者)。
3.至尊汝之諸無上,一切之中廣長舌,于吾而言最無上。
4.于諸眾生宣教法,由于獲得法權威,一切相中之尊首,如同國王而站立。
5.為斷他人之疑惑,其從口中而吐出,如同秋天彩霞帶,滿月臉上而覆蓋。
6.如此寬廣而明凈,于充滿齒之口中,無有擁擠而安住,何有比此更稀奇?
7.是皆從其美麗與柔軟(來),(而且)一定(由于)汝之無限之業力。
8.于汝發出雷音口,如同瞻部之融金,以及烊銅之光輝,亦如閃電之鏈條。
9.由于教授之圓滿,如同獲得增上力,從汝口中悠閑游,于他處而行嬉戲。
10.凡有聞見香味者,宣稱(汝為)“花語者”,語之鮮華無過失,此等由其而拋灑。
11.由此勝者從汝出,至上蜜之語蜂蜜,由其殊妙之滋味,汝以“蜜語者”著稱。
12.由于威勢似汝者,以“賜甘露者”著稱,宣說以及與教誡,正是依憑于此處。
13.于此天人之世界,由其而轉動,不懼自己之辛勞,由善引發而行動。
14.猶如珠寶之攤散,百種善語之拋灑,此之世界被照亮,由是此為其威力。
15.詮說正行與諸明,宣說諸法之圣(舌),猶如如意寶樹藤,賜予種種珠寶果。
16.無有廣舌之世界,一切智中所包含,別別無礙曉了之,辯才之擔孰能負?
17.汝對諸等一切法,如其產生而提供,此(舌)無有疲倦(時),如同鮮花編成。
18.倘若此(舌)不宣說,誰人知汝一切智?誰人知汝大悲意,其他一切諸功德?
19.諸等教誡若不存,如汝善巧無法顯,教誡亦依于廣舌,猶如悉地(依)正理。
20.宣說形形法,品嘗形形味,不為味貪所污染,猶如污泥于虛空。
21.于諸靜默而隨順,言語亦無有過失,不相隨順之二法,唯有(汝舌)能共享。
22.處于靜默無急躁,宣說而無有疲倦,種姓高貴之善(舌),于一切處平穩行。
23.人于行境多稀奇!專注正理多稀奇!能夠宣說諸一切,然所宣說唯為法。
24.大種所成之福德,以及法音之自性,佛弟子之無上香,此二恒常熏習(舌)。
25.由其眼域之光明,功德美譽之自性,兩種美譽稱揚色,稱揚普遍于(十)方。
26.凡見無一切過失,從口而出之(舌者),此等眾生具有眼,此等眼眸具祥瑞。
27.于此語言之殊妙,現前耳(根而聽聞),如捧甘露流而飲,此等賢善最具祥。
28.如同裝飾諸聲音,如同以聲飾大地,宣說話語時汝口,如同變得極美麗。
29.由自端嚴之功德,能仁汝之滿月臉,盡管已是世嚴飾,成為更勝之裝飾。
30.顏色形狀與蜜語,極其柔和自之力,如同廣舌有色之,實事任何吾不見。
31.倘若女神妙音天,存在任何之有色,其將成此廣長舌,具有無過之肢分。
32.一但汝之廣長舌,敲響法鼓之時候,諸天人等之音聲,一切均變成無味。
33.導師汝與此舌根,以及此種無上語,具有三支最勝藥,除滅一切煩惱毒。
第十二章厭離有贊
1.與汝相似之(福)田,三界之中無處尋,汝為應供中最尊,凈化友伴之純凈。
2.如同虛空無盡之,長度以及與寬度,對汝所做利害之,異熟盡頭不存在。
3.即使于汝取中立,其亦有時會墮入,無有限量之冥暗,顛倒眾生何須說?
4.如是無上之福田,于汝正善成就業,興盛盡頭吾不見。
5.抵達圓滿成就邊,于汝顛倒行之業,衰敗盡頭亦不見。
6.汝具一切行相力,于(此)仍作損惱事,此種無常極討厭,必定墮落可鄙中!
7.悲哉輪回惡本性!奇哉涅之寂靜!有如汝悲本性者,此等存在亦人此!
8.未來可怖亦宣說,法之道理亦建立,于其四眾之眷屬,諸種無畏被獲得。
9.心性已成為純熟,迦葉阿難等上首,(此等弟子汝)吩咐,(堅固)護持此善道。
10.汝為世間唯一眼,無有污垢若閉合,此世盡管有光亮,亦如同被冥暗障。
11.即使善逝汝善妙,語言存于此(世間),汝子與子之正善,學無學亦存于(世)。
12.然無眾生怙主汝,如同星光燦爛之,夜空無有皎月存,世界具有大變化。
13.無有汝之此言教,殊妙變得不一樣,如同移除龍之湖,祥瑞迅即而消失。
白鹿洞書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觀,享有“海內第一書院”之譽,被評為“中國四大書院之首”。書院大門是一座雙層飛檐單門,門上高懸明正德年間李夢陽手書的“白鹿洞書院”橫額。門前古樹垂蔭,溪水輕吟。
白鹿洞書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間(公元940年),是中國首間完備的書院;為宋末至清初數百年中國一個重要文化搖籃,是中國教育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來源:文章屋網 )
病因:80%是曾經的自我職業背景和管理經驗引起,在靜態的、完美的市場預估前提下資源和時間不匹配的狀態下發作。
癥狀:管理機構、人員臃腫,管理人員多于價值創造人員,在直接管理成本和間接管理成本疊加下成為壓在企業生存發展的一座大山。
不少職業經理人因在某一行業種某一企業的某一管理崗位上的成功,積累人脈和創業資源,在美好遠景下投身于創業的大潮中,資源多的職業經理人會帶著曾經的舊部團隊在大家都是老板股東翻身解放做主人的豪氣中扎進了創業的大海中。這類創業團隊最容易感染大企業病。在原來的大企業中分工機制促使每個人成為專業的人,專業的人就需要系列專業的資源與之匹配才能發揮其作用。于是這類創業團隊就開始復制大企業的管理機構,人可以少但是崗位是必須的,最后形成了一個看似完美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管理官僚體系,創業帶頭人依然可以在三五個人的會議室里揮灑運籌幃幕的當年豪情。精神上比做職業經理人前更解放了,當年做職業經理人還有個頂頭老板,有些話還不能講、不敢講,這下精神世界全是自己的了,想講、想干一切自由,按照自己的意識形態去塑造這個企業這個品牌,于是把曾經適用于大企業的精神法寶整出來裱在墻上、印在CATALOG上如同大話西游的唐僧喋喋不休的宣講往日曾經的輝煌。
這個世界是需要營銷,至少是形而下是必須的,創業的職業經理人形而上則需要清醒的認識,但是往往很多創業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在終年累月的宣講中形而上和形而下一體化了。說多了自己也信了,就如同當年的洪秀全南京被圍,號召軍民食甜露(草),說多了變成群體行為,洪也信了最后堅決吃草而亡。
以資生堂獨創的‘液質純維生素A技術’研制而成,配方滲透性高,有助改善皺紋、干燥和暗啞等肌膚問題。
緊致度:
黏膩度:
刺激度:
B. BeautyEasy玫瑰水嫩晚安凍膜 ¥120/70ml
這款堪稱凍膜始祖的晚安凍膜,不僅創造出累計銷售1.2億瓶的神話,還贏得了千萬好口碑!清爽不油膩的質地,冰涼的觸感,好像給肌膚吃了冰淇淋!
C. OLAY新生修紋緊致彈力面膜 ¥220/6片
結合突破性的‘拉伸伏貼’面膜設計和全新升級的Amino-peptide新生雙肽科技,不僅減少皺紋細紋,更全面改善松弛,仿佛逆轉歲月進程!
緊致度:
黏膩度:
刺激度:
D. DHC輔酶精萃賦活面膜 ¥218/5片裝
添加0.3%的高濃度輔酶Q10的高滲透性面貼膜,特殊貼膜設計雙重呵護眼周脆弱肌膚。揭下面膜的瞬間重現柔嫩亮澤的青春素顏。
緊致度:
黏膩度:
刺激度:
E. Mamonde柑橘滋養面貼膜 ¥12/24ml(片)
柑橘(廣西沙柑果)萃取物為粗糙疲憊的肌膚補充豐富營養,層層滋養,令膚質回復健康。
緊致度:
黏膩度:
刺激度:
F. BIODERMA舒妍面膜 ¥298/75ml
含TOLERIDINE 抗炎舒敏專利配方,舒緩敏感肌膚,為肌膚表面形成保濕膜;獨有水凝抗氧重整配方,對抗游離基,令細胞恢復健康飽滿。
G. Neogence玻尿酸保濕面膜 ¥110/30ml×6片
獨特13刀剪裁,可完全密合臉部肌膚。短短15分鐘,以‘封閉式集中滲透法’,舒緩改善干燥肌膚的粗糙缺水狀態,同時提升肌膚光澤。
緊致度:
黏膩度:
刺激度:
H. SK-II活膚緊顏雙面膜 ¥970/6片
獨特3D立體設計緊貼面部最易老化的3大區域,Oli-Vityl和Pitera?激活面部抗老能量細胞,顯著提升眼角、鼻唇線以及嘴角的線條。
緊致度:
黏膩度:
刺激度:
I. FANCL鎖水補濕精華面膜 ¥158/3片
以補濕成分包裹滋潤成分,快速潤澤細胞,解救干渴,同時層層鎖住水分和營養,以水油不分離的狀態延長保濕效果,使皮膚持久水潤飽滿,豐盈柔滑。
緊致度:
黏膩度:
刺激度:
患者,女,60歲,以“發作性記憶力喪失2 h”為代主訴入院治療,住院號:185680。
入院后給予口服拜阿司匹林和注射奧扎格雷鈉以抗血小板聚集;并注射桂哌齊特以改善循環等對癥治療。入院當日(2010,08,20),即行血常規檢查:血小板計數 165×109/L。經上述治療12 d后(2010,08,31),出院前行血常規檢查:血小板計數93×109/L。已低于血小板正常值的低界7%;低于入院當日血小板計數達72%。
2 討論
定義血小板減少癥為低于正常值下限(即血小板計數
患者平素身體健康,很少用藥,并無藥物過敏史。住院期間刷牙時已出現牙齦出血的現象,但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直至出院時血常規檢查顯示血小板低于正常值下限,才到血液科會診,血液科醫生建議停服拜阿司匹林,并一周后復查。因考慮到奧扎格雷鈉在抗血小板聚集的同時,可以引起皮下出血及血小板減少癥,我們建議患者出院后停服一切藥物。
一周后復查血小板為95×109/L,仍在正常范圍以下;一月后繼續復查,血小板達102×109/L,考慮到病情的需要,且口服藥比較方便,建議患者繼續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每晚一次。其他藥物均未使用。一月后又復查血小板降至90×109/L,此時患者再次出現牙齦出血現象。
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活性,可抑制血小板的釋放反應(如 腎上腺素, 膠原,凝血酶等引起的釋放)和聚集反應(第二相聚集)。在體內能延長出血時間,減少血栓形成,其抗血小板作用機制在于使血小板的環氧酶(即PG合成酶)乙酰化,從而抑制了環內過氧化物的形成,TXA2的生成也減少。另外它還可使血小板膜蛋白乙酰化,并抑制血小板膜酶,這也有助于抑制血小板功能,其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腸道反應,如腹疼和腸道稍微出血,偶然出現惡心,嘔吐和腹瀉[2],而并未提及其可使血小板減少的副作用。
該患者有高血壓,冠心病的家族史:其父親在64歲時因急性心肌梗死去世;其母親在63歲時因腦溢血突發病故,并且兩位老人均為高血壓患者。在隨后的深入了解中得知,該患者具有很強的健康保健意識,十多年來她一直堅持每天食用6 g亞麻籽油(冷榨法壓榨)。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在對于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方面,人們探尋到了更多的方法,比如天然藥物、飲食療法和心理治療,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學者關注和使用。合理的飲食是預防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膳食中合理油脂的攝入,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植物油中含有多不飽和(多烯)脂肪酸,依其化學結構主要可分為兩種:一種稱之為n-3型多烯酸,另一種稱之為n-6型多烯酸[3,4]。該患者服用的亞麻籽油(18∶3n-3)屬于富含(含量10%)α-亞麻酸的n-3型多烯酸的油脂。n-3型與n-6型多烯酸在動物體內的代謝關系如下圖:
由上圖可以看出花生四烯酸(20∶4n-6)是合成Ⅱ類前列腺素(PGH2)的母體。而PGH2在相應酶的作用下可以生產血栓素A2(TXA2)和前列腺素I2(PGI2),TXA2具有強烈的促凝作用,而PGI2具有強烈的抗凝功能,生理狀況下二者維持動態平衡。n-6型多烯酸的過度攝入可導致平衡移向TXA2的生成方向,增加血小板激活從而形成血栓。而阿司匹林可以使TXA2的生成減少,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由上圖可知二十碳五烯酸(20:5n-3)是合成Ⅲ類前列腺素(PGH3)的母體,亦可生成血栓素A3(TXA3)和PGI3,與Ⅱ類前列腺素不同的是TXA3幾乎沒有生理活性,而PGI3具有很強的抗凝血作用,從而使抗凝物質的總量和實力增加,表現為抗凝血及降血壓的功能。該患者長期食用富含α-亞麻酸的油脂,是其體內產生PGI3的物質基礎,因此服用阿司匹林后,二者的共同作用使抗血小板的效果更加明顯。鑒于上述的理論,臨床醫生可根據患者平時使用油脂的情況用藥,如n-6型多烯酸攝入過多可增加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的用量;n-3型多烯酸攝入每日6 g以上則應適當減少阿司匹林的用量。
那么拜阿司匹林對于血小板抗聚集的過程中可否引起血小板的破壞及生成減少有待進一步研究。此患者牙齦出血可能與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過量及α-亞麻酸的抗凝血功能有關。臨床上對于很少用藥的患者來說,治療藥物會更加有效,此患者一入院即給予奧扎格雷鈉80 mg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點滴每日兩次,拜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每晚一次,致使該患者血小板在12 d內下降72%(入院時血小板165×109/L,出院時血小板93×109/L)。建議臨床醫生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可否在奧扎格雷鈉和拜阿司匹林這兩種同是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中,選擇一種使用,從而將其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副作用降低,使患者用藥更加安全。
參 考 文 獻
[1] 陳超,郭代紅,等.住院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致相關性血小板減少的危險因素分析.中國藥物警戒,2012,9(2):71.
[2] 陳新謙,等.新編藥物學. 第17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