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莫言語錄

      莫言語錄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莫言語錄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莫言語錄范文第1篇

      是電視劇《夏至未至》的第二十三集。《夏至未至》是由上海辛迪加影視有限公司出品,根據郭敬明同名小說改編,由陳學冬、鄭爽、白敬亭領銜主演,夏梓桐、柴碧云、龐瀚辰、王玉雯聯合主演,張超、鄭合惠子友情主演,李現特別出演的青春言情偶像劇。該劇講述了在每個人都被急速到來的世界沖撞得看不清未來的時候,更大的逆境接踵而至,幾乎完全逆轉并影響了每個人的人生:傅小司的坎坷、立夏的離開、陸之昂的入獄、程七七的背叛、遇見男友的去世。在離夏天最遠的地方,十年的光陰讓人發現,除了記憶外,什么也不能永久,但他們都學會了愛和成長,于2017年6月11日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首播。

      劇本改編方面不僅還原了原著的劇情,還增添了嚴密的邏輯設置和密集的情節,使劇情更能迎合當下年輕人的口味。對于夢想與現實之間“度”的把握,不僅引發了觀眾對青春歲月美好的懷念,也讓人不自覺產生對成長殘酷的感慨和“且行且珍惜”的共鳴。無論是苦盡甘來的明朗少年陸之昂,還是“命運不濟”的堅強少女遇見,亦或是為愛不擇手段的程七七,每個角色都鮮活豐滿,并在現實生活當中有跡可循。

      (來源:文章屋網 )

      莫言語錄范文第2篇

      關鍵詞:《聽聽那冷雨》; 陌生化; 詞匯; 語法; 修辭;

      《聽聽那冷雨》語言生動華美,如川劇的“變臉”,不斷跳出窠臼,讓人耳目一新。奇光異彩的語言得益于作者余光中熟練掌握用詞造句的辯證法,既能循規蹈矩,又能藝術反常;而他藝術反常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語言以“陌生化”反制“臉譜化”。這種方法值得我們同學學習。

      這里所講的“陌生化”就是使日常語言感受新鮮化的手段。 “所謂陌生化,就是對常規常識的偏離,造成語言理解與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稱上,要使那些現實生活中為人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化為一種具有新的意義、新的生命力的語言感覺;在語言結構上,要使那些日常語言中為人們司空見慣的語法規則化為一種具有新的形態、新的審美價值的語言藝術。”(――王安憶在《漂泊的語言》)“陌生化”這一原理是由俄國形式主義理論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為技巧的藝術》中最先提出來的。他認為“陌生化”是相對于習慣、傳統而言的,它產生于變形與破壞,產生于差異與獨特,常見說法就是推陳出新、變習見為新知、化腐朽為神奇。

      與“陌生化”語言相對立的是“臉譜化”語言。所謂“臉譜化”語言,是指那些為人們形成思維定勢、不再能引起人們注意的語言。語言自它的產生之日起就是人類進行交流的工具,它的歷史積淀性使人們在日常的交往中必須遵守語言的規范,這樣才可以保證語言的可交流性。《荀子?正名》中提出“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于約則謂之不宜。”說的就是人們不能隨意地改變約定俗成的語言,否則,就會發生交際混亂。比如:人們習慣于用“雨”這個詞來表示從云層中降向地面的水,所以,只要一提到“雨”人們便可心領神會。而約定俗成的最后結果會導致語言的臉譜化、熟知化,原有的語言方式在人們的頭腦中生了根,人們養成了慣性和惰性,感覺鈍化,對普通語言熟視無睹。提到“雨”,人們交流的過程中言傳意會的就是從云層中降向地面的水,難以想象出來你所說的“雨”和別人所說的有什么不同,個人的獨特的見聞和感受難以用這個約定俗成的詞來表達,人成了語言的奴隸。語言陌生化正是要不斷破壞人們“臉譜化”、“機械化”的“常備反應”,使人們從遲鈍麻木中驚醒過來,以一種新奇的眼光,去感受事物的生動性和豐富性。

      在《聽聽那冷雨》中,余光中將語言“陌生化”用得嫻熟并臻爐火純青,他實現語言“陌生化”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

      一.詞匯“陌生化”

      余光中主張,“真正豐富的心靈,在自然流露之中,必定左右逢源,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步步蓮花,字字珠玉,絕無冷場”,“對于文字特別敏感的作家,必然有他自己專用的字匯;他的衣服是定做的,不是現成的”。在《聽聽那冷雨》中余光中自創了大量的個性化詞語或短語,形成“他自己專用的字匯”,使讀者閱讀時有一種瞬間的陌生化體驗,能強烈地感知到冷雨的存在和特性。

      1.用描寫象征的手法構成偏正式詞或短語。如“鬼雨”、“冷雨”、“天顏”、“潤碧”、“濕翠”等,形象具體,生動可感。

      2.用借代、比喻等手法組成偏正式新詞或短語,取代舊詞或舊短語。如文中“雪”用“白雨”代替、“雨落屋瓦”用“美麗的灰蝴蝶”來代替等。

      3.用成語里常見的并列結構形式創造四字格成語。如文中“潮天濕地”、“云情雨意”、“云繚煙繞”、“山隱水迢”、“摧心折骨”、“斷柯折枝”、“豪情俠氣”等。語素粒子自由組合,前后兩分,地位相同地并列,聯合起來共同表示一個意思;彼此又結構相同,長短一致,形成十分對稱的格式。給人以新鮮活潑的感覺。

      4.用不一樣的重疊方式,個性化搭配多音節疊音詞。如,“潮潤潤”、“濕漓漓”、“濕黏黏”、“忐忑忑”等ABB式三音節疊音詞,“曲曲彎彎”、“滂滂沛沛”、“潮潮潤潤”、“細細密密”、“干干爽爽”、“回回旋旋”等AABB式四音節疊音詞,“滴滴點點滴滴”、“輕輕重重輕輕”、“清清爽爽新新”、“細細瑣瑣屑屑”等AABBAA式或AABBCC式六音節疊音詞,自創的疊音詞充滿感性,音律和諧。

      余光中以俯拾即是的“陌生化”詞匯出現在讀者的面前,語言不斷“變臉”,使讀者從另一角度欣賞到了冷雨的美感。

      二.語法“陌生化”

      所謂語法“陌生化”,即打破常規語法,打破一般語言線型排列的組合方式,將語法成分重組或強化、濃縮、扭曲、套疊、拖長、顛倒普通語言,使熟悉的語言突然變得陌生,以追求“陌生化”表達效果。

      《聽聽那冷雨》中主要通過顛倒語序、超常搭配、取消標點、省略句法成分等來實現語法的“陌生化”。

      1.顛倒語序

      余光中寫作時相當靈活地組合詞語、改變句子成分的位置,句前的可以到句末,句末的可以到句前;改變句子成分屬性,主語改變為賓語,狀語改變作賓語,定語改變做謂語……讀者感受到文中的雨的情景偏離正規的傳統軌道,身心產生從未體驗過的情感沖擊,從而獲得審美享受。

      如“廈門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與記憶等長,……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記憶。”表述不符合現代漢語的規范,這幾句話的常規表述應是“廈門街的雨巷,我走了與記憶等長的二十年,……晚餐后,我沉思冥想,整理青苔似的深深的記憶。”這樣的表述優美的散文味兒少了,但把本來做定語的成分移去充當句子謂語、把本來做謂語的移去充當句子的介詞賓語的中心語,奇跡就出現了“廈門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與記憶等長,……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記憶。”這么一倒錯,語言立刻變得陌生有味,正如《紅樓夢》中香菱讀王國維詩歌所說的“念在嘴里倒像有幾斤重的一個橄欖。”

      “鳥聲減了啾啾,蛙聲沉了咯咯,秋天的蟲吟也減了唧唧。” 句子成分屬性發生了改變,定語“啾啾”“咯咯”“唧唧”改變成了賓語。顛倒語序后的語言對讀者而言是受阻的、扭曲的,仔細體味這樣的句子,相比“啾啾的鳥聲減少了,咯咯的蛙聲沉沒了,唧唧的秋天蟲吟也減少了”拉長了讀者感受的時間,讀者的生命狀態便被激活,從而獲得閱讀的。

      再如“因為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樂從記憶的彼端敲起。瓦是最最低沉的樂器灰蒙蒙的溫柔覆蓋著聽雨的人,瓦是音樂的雨傘撐起。”正常表述為“雨是從記憶的彼端敲起的最原始的敲打樂,瓦是覆蓋著聽雨的人的最低沉的樂器,瓦是撐起音樂的傘”,“雨是最最原始的敲打樂從記憶的彼端敲起”,從語法上講,應作“從記憶的彼端敲起的是雨,那最最原始的敲打樂”或“雨從記憶的彼端敲起,那最最原始的敲打樂”更符合規范。但是如何換序都不如原文有味道。“瓦是音樂的雨傘撐起”將動詞后置并且略去被動語態的標志,句子讀起來一下子就生動而立體,屋瓦微微上揚、雨打青瓦的美妙意境一下子就豐滿起來。

      作者顛倒語序,使語意變得靈活生動、豐富多彩,語言的表現力得以提升。

      2.搭配新奇

      詞語的語義特征決定了它在使用過程中的特定的搭配對象,某個詞能與哪些詞語搭配,不能與哪些詞語搭配,構成了一定的語法搭配規則,也形成了一定的思維定勢。為表達的需要,余光中有意識打破了固有的搭配習慣,使不同系統的詞語組合在一起,造成詞語間的新奇搭配,給平常的語言賦予了一種不平常的氣氛。

      如文中“枕著潤碧濕翠蒼蒼交疊的山影和萬籟都歇的岑寂,仙人一樣睡去。”“枕”做動詞用,后面的賓語一般是具象的名詞性短語,如枕頭、石頭、胳膊、兵器(戈),而這里“枕”后的賓語卻是抽象的名詞、形容詞。不合常規的搭配卻顯現一幅空靈充滿詩情畫意的情景。

      “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濕布谷咕咕的啼聲”中“下肥了嘉陵江”下雨怎能肥了一條江?下濕了可以理解,但賓語怎么是“布谷咕咕的啼聲”?搭配十分不合常規。語言的陌生化使讀者“增加感覺的困難”,使讀者的閱讀期待受挫。同時,文本在不時的喚起讀者的“經驗期待視野”中的預定積累:肥,含脂肪多,肥沃等意思,這里寫江肥,意思是雨使江水猛漲;“下濕布谷咕咕的啼聲”,“啼聲”、是聽覺范疇,文中卻訴諸于觸覺“濕”,別出心裁的寫雨“濕”了布谷的啼聲,委婉含蓄的表達作者在雨中回憶江南,思念家鄉卻又歸不得的凄楚的內心感受:雨“下濕布谷咕咕的啼聲”,也下“濕”了作者思鄉的心田。

      余光中還在漢語固有的詞語形式上作些靈活處理,將同音詞對比搭配、同義詞疊用搭配,造成語意或音節特殊的意味。

      如:“雨里風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霏霏――非非,同音詞的對比搭配增加了語言和諧的韻律。“即使有雨,也隔著千山萬山,千傘萬傘”一句,“山”、“傘”諧音生趣,寄寓著無盡的憂思與遺憾。“大陸上的秋天,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去總有一點凄涼,凄清、凄楚。于今在島上回味,則在凄楚之外,更籠上一層凄迷了。”凄涼、凄清、凄楚、凄迷一字之別,同義疊用,語言新穎奇特。

      3.取消標點

      在余光中筆下,標點不僅僅是表示停頓和語氣,它也成為文本的有機組成部分。余光中也擅長通過使用標點取得陌生化的效果。其中,《聽聽那冷雨》中最能使讀者產生陌生感的也許要數無標點的語言。

      “雨在他的傘上這城市百萬人的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雨下在基隆在防波堤海峽的船上,清明這季雨。”此處作者刻意取消標點將文句拉長,造成文字稠密,意象繁復的效果,

      “雨是一種回憶的音樂,聽聽那冷雨,回憶江南的雨下得滿地是江湖下在橋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濕布谷咕咕的啼聲……”這樣的句子讀起來讓人窒息,沒有標點,剛讀完前面,容不得讀者喘氣下一個漢字就迎上前。這個長句讀得人酣暢淋漓,節奏緊湊,又有移步換景的作用,雨中濕漉漉的一幕幕悉數呈現,美不勝收。

      無標點的長句令讀者剪不斷偏要剪,理還亂偏要理,解讀的難度反而激發閱讀興趣,給讀者帶來審美的滿足感。

      4.省略成分

      “這便是亡宋之痛,一顆敏感心靈的一生,樓上,江上,廟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場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該是一滴濕漓漓的靈魂,窗外喊誰。”這里作者省略了很多語句,“樓上,江上,廟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省略主語、省略介詞,“窗外在喊誰”按照我們習慣的說法,這句話本該為“雨在窗外喊誰”,省略主語、省略介詞。換用常規語言表述,可改為“在這樣潺潺的雨簾中,我想起了那個曾在樓上、江上、廟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起了他悲涼的一生的人。那摧心折骨的鬼雨啊,你附著了一個怎樣的靈魂?潺潺的雨聲,你在窗外喊誰?”

      跳脫的陌生化語言賦予了語言更大的模糊性和暗示性,開拓了語言的形象空間,豐富了語言的表情達意功能。

      三.修辭“陌生化”

      余光中認為一切物質都具有生命的特性,在他筆下,萬物有靈,即泛靈,似莊子的“物我合一”的認知方式,造就了文中很多體現泛靈意識的句子,修辭上大量采用比擬、移就、通感等,從而達到了語言陌生化的效果。

      如文中第一小節“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潮潤潤”一詞用得出奇,本是形容雨的字眼,余光中采用移就手法,不拘舊俗,另辟蹊徑,賦予思想以雨的情態。在雨季,自然是濕潤潤的,這勾起了作者思鄉之情,使他的思緒也包含了雨意。這種不合常情的創新手法與“陌生化”使現實事物變形,賦予常見事理以新的不合常理的含義,從而使人轉換角度去接觸或感知事物。

      “廈門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與記憶等長,一座無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盞燈在樓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倘若沒有賦予無瓦的公寓、一盞燈靈魂,怎能說出這種意味清新的話語?不用擬人手法,換成“我回到一座無瓦的有一盞燈的樓上有雨窗子的公寓里。”韻味全失。

      再如“溫柔的灰美人來了她用冰冰的纖手在屋頂拂弄著無數的黑鍵啊灰鍵,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黃昏。”這里作者使用比喻、擬人手法,雨在讀者眼里分明是一個人,一個彈奏鋼琴的溫柔的灰美人。

      以泛靈的眼看世界,世界便是情感化的世界,余光中憑借語言激活了讀者,使得文本的文學和藝術價值得以充分的顯現,文本得到讀者的廣泛認可。

      余光中文章語言陌生化 “度”的把握比較好,“變臉”恰到好處,充分調動了讀者的想象力和再創造的能力。余光中講究語言“彈性、密度、質料”,《聽聽那冷雨》是他語言主張的最好體現。

      莫言語錄范文第3篇

      關鍵詞:《路由協議與配置》實驗 實驗教學模式 實驗教學實施

      《路由協議與配置》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驗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通過實驗不但可以強化所學習的理論,而且可以把這些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使他們畢業后能順利地到中小型企業、公司從事網絡設計、組裝、管理和維護工作。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構建一個恰當的實驗教學模式極其重要。[1]

      一、《路由協議與配置》實驗教學模式簡介

      《路由協議與配置》這門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對網絡的分析、設計、管理與應用的實驗技能,加深對網絡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應用,以達到懂、建、管、用的目的。通過《路由協議與配置》實現全過程的教學,即從質疑出的問題開始,經設計、實驗、釋疑或分析該實驗現象和數據,寫出報告的過程中,是學生通過觀察和實驗手段處理《路由協議與配置》問題時的基本程序和技能,具備敢于質疑的習慣,嚴謹、求實的態度和不斷求索的精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學會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對《路由協議與配置》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培養一技之長。

      《路由協議與配置》從本質上說是一門實驗課程,理論的建立,都必須以嚴格的《路由協議與配置》實驗為基礎。在觀察和實驗中,需要掌握基本程序和技能,要有嚴謹、求實的態度和勤于思考、尋求規律的探索精神,以及較強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為了更好地實現《路由協議與配置》實驗教學目標,需要恰當可行的實驗教學模式,即“理論,實驗,實訓,設計”四位一體。理論,即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夠用”即可;實驗,即在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下,學會檢測某些《路由協議與配置》數據,學會使用基本的網絡設備,能按一定的要求正確完成《路由協議與配置》實驗操作,分析和處理所得結果;實訓,即與就業崗位緊密接軌的各種實驗;設計,即以現有就業崗位為目標,推進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2]

      二、《路由協議與配置》實驗教學實施

      行動導向是一個教學論方案,它將認知過程與職業活動結合在一起,強調“為了行動而學習,在行動中學習”。教師是學的主導者和協調者,而學生則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學習過程遵循“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這一完整的行動過程序列,在自己動手的實踐過程中,掌握職業技能、習得專業知識,構建屬于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教學的關鍵在于為學生創建“學習情境”,所以主要的教學場所以實訓室為中心,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是分組教學,主要教學方法為“理論,實驗,實訓,設計”四位一體。為了有效開展教學,我們根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特點加強了網絡實訓環境的建設,我院組建了網絡綜合實訓室,該實訓室由5個網絡實驗工作臺組成。這樣的網絡實驗室可以模擬出各種真實的網絡環境,滿足大多數的學習領域課程教學要求。[3]

      《路由協議與配置》實驗的教學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在教學中,興趣引導式教學是讓學生獲得對《路由協議與配置》的最直接認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比如,在講解靜態路由這一知識點時,選舉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交通指示牌,既貼近生活,又易于理解。啟發實驗式教學應以問題為驅動、引導學生思考和理解基本理論知識,并設置相關較容易理解并具有一定靈活性的實驗項目幫助學生們消化理論知識,啟發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起來。其特點是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實現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積極學習相結合;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現書本知識與直接經驗相結合。一般來說,啟發式教學可分為置問、設置場景、解問、反饋與評價等幾個環節。

      《路由協議與配置》實驗項目的設置應以導出問題為出發點、以引導學生學習和思考理論知識為目的;簡單的驗證式的實驗難以引發學生思考,達不到啟發式教學的目的。因此,在制定和選擇合適的實驗項目之前, 應當首先確定教學的理論知識點的相應問題,也就是啟發式教學的第一個關鍵環節―――置問。此外,因為不同層次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問題的確定也應當按照學生當前的基礎水平來進行;合適的問題才能激發他們解決問題的動機,釋放出他們的活力。在興趣引導式教學階段從學生的表現可以大致了解他們當前具備的基礎,可以由此進行問題的設置。完成了置問后,接著可以選擇合適的實驗來引導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在實驗環節需要注意的是實驗場景的設計應當直觀易懂,并且為問題的提出完成順理成章的鋪墊,即具有目標導向性;另外,也要具有一定的彈性,即實驗應當包含盡量多的因素,以適應較多變化,避免出現限制學生思維的消極影響,有彈性的實驗場景也有助于學生提出創造性、研究性課題。在實驗中,可以采取小組實驗的形式。在一個小組中,不同學生將逐漸承擔不同的角色,如對實驗有深入了解的同學不只是自己正確就可以,還需要幫助其他同學共同完成,讓“小先生”的角色功能最大化。通過互動,提高學生之間探討問題的熱情,使他們變被動為主動的進行學習。實驗進行之前,可適當講述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但不宜深入,更不能講述完一個章節或幾個章節之后再做實驗,否則很容易引起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甚至厭學。實驗進行完之后,在課堂上應按預先設置的問題和實驗過程詳細展開分層理論模型的講述,在解釋問題的同時讓學生接受相關理論知識。講述完理論知識之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會由實驗時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此時教師可根據指導過程中觀察到的情況,請有代表性的小組派代表向全班講述本組實驗體會和根據學習的理論知識作總結。教師鼓勵他們大膽表述自己的意見,發揚教學民主并給出及時評價。最后教師針對各代表的報告情況,做出總結性講評。

      三、《路由協議與配置》實驗教學模式評價

      在實驗教學模式評價中實行以人為本的整體性評價。評價標準開放化,立足社會需求,做到課程標準與職業資格標準的接軌,實現課程標準與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協調。評價主體多元化,不僅有學校和教師的評價,也有學生自評和互評,以及企業、行業的評價。實驗教學模式評價方式綜合化,采用過程性評價、階段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社會評價相結合。[4]

      四、小結

      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教育市場的競爭將日趨激烈,我院以“外語強,技能硬,綜合素質高”為培養目標,只有不斷更新理念,加強對實驗教學體系的改革與創新, 才能培養出適應不斷調整的產業結構的高級技能應用型人才,才能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 實現辦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朱文球,李長云,滿君豐.以就業為導向的IT人才培養實訓教學模式探討[J].福建電腦,2008(11):24-25

      [2] 張進松.創新實訓教學模式提升人才培養層次[J].科協論壇,2009(5)

      莫言語錄范文第4篇

      Abstract: With the steel production developing by leaps and bounds in our country, Blast furnace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progress in various aspects, but it also has the very big gap in the utilization rat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is article, it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ratio model of blast furnace according the target of the optimal cost, and it can calculate the optimization ratio scheme of meeting the goal request and also considering reducing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t compares the data of the cost of pig iron, the consumption of ore and the quantity of blast furnace slag which is from before and after of applying the optimization ratio model of blast furna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reduces the cost of tons pig iron, economizes resources, reduces the emissions, and obtains better economic benefits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because of applying the optimization ratio model of blast furnace.

      關鍵詞: 高爐煉鐵;成本最優;優化配比

      Key words: blast furnace;the optimal cost;the optimal ratio

      中圖分類號:TF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13-0047-03

      ————————————

      作者簡介:馬光銀(1991-),男,貴州甕安人,本科生在讀,研究方向為冶金設備管理。

      0 引言

      我國鋼鐵生產突飛猛進,在2005年生鐵產量達到了3.3040億噸[1],遠遠超過世界鋼鐵大國歷史最高產量,成為世界鋼鐵生產第一大國。

      從我國高爐生產主要技術指標的變化情況來看,我國高爐生產各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但在資源和能源利用率、高爐大型化、提高產業集中度以及環保等方面還有很大差距,有待進一步提高,努力向鋼鐵強國邁進[1]。

      現代高爐的基本爐料有燒結礦、球團礦和天然塊礦3種,所謂爐料配比就是指上述3中爐料的搭配[2,3]。含鐵爐料的合理搭配使用對控制入爐礦品位,改善原料的冶金性能,促進高爐爐況順行等有很大的影響;含鐵爐料的合理搭配使用可以提高入爐礦品位,使熔劑用量和爐渣量減少,礦石消耗以及單位能量降低等;可以改善原料冶金性能如原料還原性、料柱透氣性和造渣性能等;可以促進高爐熱制度穩定和高爐爐況順行,實現高爐“優質、高產、低耗、長壽、環境友好”的生產方針。

      爐料配比受到很多復雜因素的影響,與煉鐵科學技術進步的發展密切相關的。每個高爐的爐料配比都是根據本企業所能獲得自然資源的條件(品級和價格)、鐵礦石的冶金性能和物理化學成分,以及高爐煉鐵成本等方面因素來進行選擇的。對于煉鐵企業來說,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并實現環境友好是其最終目標。因此,除了技術方面的因素之外,主要是經濟效益的因素影響著高爐煉鐵的合理爐料配比[3]。今天我們研究高爐爐料配比的目的在于合理的利用本國和世界的鐵礦石資源,使高爐冶煉技術達到最佳狀態,最終求得最大限度的降低生鐵的成本。

      我國高爐煉鐵是生鐵的主要來源,占總生鐵產量的90%以上[4]。對高爐煉鐵成本構成進行分析,以及世界鐵礦石資源價格上漲的影響,可知爐料搭配是否合理對煉鐵工序成本影響很大[5]。而以往對爐料結構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分析,如提出合理的入爐原料就是無熔劑或少熔劑的情況下造出適宜堿度和成分的爐渣、要求具有良好的高溫冶金性能,能在高爐內形成合理穩定的軟熔帶等等。這些定性分析的確是高爐入爐原料研究的原則,但是對于鋼鐵企業來說,從這些原則中找不到具體的爐料配比[5,6 ]。

      基于此類問題,本文以成本最優為目標,提出了高爐優化配礦模型。該模型可快速、準確計算出滿足指定約束條件下成本最優又兼顧降低資源消耗和減少環境污染的優化配比方案。高爐優化配礦模型應用于某鋼鐵企業效果很好,降低了噸鐵生產成本,節約了資源,減少了排放,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1 高爐優化配礦數學模型的建立

      1.1 高爐優化配礦模型的設計思路 本模型的設計,以原料內部價格為基礎,以噸鐵成本最低為目標函數,結合高爐爐料結構的相關知識,建立幾個約束條件[7,8],通過優化配料模型計算出成本最優的配料方案。

      1.2 優化配礦模型描述 高爐爐料配比優化的目標函數可簡化為熟料、生料、燃料(包括焦炭和煤粉)的總費用,使這一總成本費用最低的方案即為最優方案。高爐配礦優化模型是采用線性規劃方法,以原料內部價格為基礎,優化入爐原料的配比,在滿足化學成分約束和爐渣堿度約束等條件下,使高爐煉鐵成本費用(即煉鐵成本)達到最低。模型中所用原料名稱及編號和原料所含成分名稱及編號,如表1、表2所示。

      1.3 優化配礦計算的數學模型

      1.3.1 目標函數 高爐配礦的原料包括燒結礦、球團礦、其他外購鐵礦石、焦炭和煤。以內部價格為基礎,有供應量限制,一噸生鐵的成本最低,即

      MinZ=■+■(1)

      式中,MinZ 表示噸鐵最優成本; x■表示第i種原材料的配比百分比; p■表示第i種原材料的單位內部價格(元/噸);aij表示第i種原材料的j元素含量百分比;?準表示鐵水中的純鐵含量(945,公斤/噸鐵水);λ4表示鐵水收得率系數 (0.963);rjt表示焦比(公斤/噸鐵);rmf表示煤比(公斤/噸鐵)。

      1.3.2 約束條件 約束條件來自下面幾個方面:組分含量下限約束、原料供應量約束、堿度的約束、原料配比百分比的約束等等。

      1.3.2.1 組分含量百分比上下限的約束

      ■■?燮■?燮■j

      j=1-15(2)

      式中,■j 、■■分別表示第j種組分含量百分比上限和下限。hjt表示焦炭灰分(%);hmf表示煤粉灰分(%)。

      1.3.2.2 原料供應量的約束 生產生鐵所消耗的原料應小于等于工廠所能提供的原料量。

      ■?燮Si i=1-15(3)

      rjtQFe?燮1000S16 (4)

      rmfQFe?燮1000S17(5)

      式中,QFe表示鐵產量(噸);Si表示計劃期內第i種原料可供量(噸)。

      1.3.2.3 爐渣堿度約束 本模型中采用二元堿度

      ■?燮■?燮■(6)

      式中,■、 ■分別表示堿度上限和下限要求;hsi表示鐵水中Si含量(%),初始值0.45。

      1.3.2.4 原料配比百分比上下限約束

      ■■?燮xi?燮■i(7)

      ■xi=100(8)

      xi?叟0(9)

      式中,■i、■■分別表示第i種原料配比百分比的上限和下限要求(%)。

      2 算例與求解

      2.1 算例 根據高爐配礦配比優化模型,求在滿足Tfe成分約束和爐渣堿度限制情況下的最經濟配比[5],并計算其煉鐵成本。本文數據來源于某煉鐵廠的高爐車間實際生產的爐料數據。下表為高爐數據表輸入圖,原料編號1、3、10、11分別表示燒結礦、球團礦、2種外購鐵礦石,原料編號16、17分別為焦炭和煤粉。每種原料的Tfe、SiO2、CaO、P 、S、MgO、Al2O3 化學成分百分含量、原料內部價格和約束限制條件,均在表3中。

      2.2 求解 使用本文建立的配比優化模型進行計算,將上述數據代入數學模型中,通過MATLAB軟件,可以計算得到以下結果,高爐配礦原料配比及成本如表4所示。

      2.3 結果對比與分析 將優化前后礦石配比代入相關公式計算得到高爐煉鐵相關數據,如表5。

      經表5數據比較分析可知(以日產量2000 t計算):

      ①使用本文建立的高爐集成配比優化模型每噸可節約成本為10.12681元。應用配礦配比優化模型后的煉鐵成本每天可節約20253.62元,其煉鐵生產成本降低效果明顯。

      ②礦石單耗可節約29.798 kg,煉鐵礦石原料可節約59596 kg,節約了資源,降低了煉鐵資源消耗。

      ③噸鐵爐渣量減少了25.8993 kg,煉鐵需處理爐渣量減少51798.6 kg,減少了高爐煉鐵爐渣排放,降低了廢棄物排放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3 結論與展望

      3.1 在滿足生鐵質量要求的前提下,基于成本最優的配比模型的應用,降低了煉鐵生產成本,節約了礦石資源,減少了煉鐵生產過程中廢棄物的排放,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3.2 當前世界鐵礦石資源價格波動較大,該模型可以為鋼鐵企業選擇礦石資源和節約成本,提供理論計算和依據,實現企業戰略目標。

      3.3 本文從經濟角度研究了高爐爐料配比對高爐煉鐵生產的影響,后面將就高爐煉鐵主要輔料在加入的時間、空間、方式等屬性不一樣,對主料的資源轉化率以及高爐生產資源消耗和環境排放的影響進行研究,以期在最優成本前提下實現高爐主輔料資源轉化率提高。

      參考文獻:

      [1]杜鶴桂.我國高爐煉鐵生產現狀及未來發展分析[J].鞍鋼技術,2006,5:1-5.

      [2]Kaoru NAKANO;Kohei SUNAHARA;Takanobu INADA . Advanced Supporting System for Burden Distribution Control at Blast Furnace Top [J]. ISIJ International , 2010, (50)7.

      [3]宋延琦,李京社,唐海燕.新興鑄管高爐爐料結構的優化與研究[J]. 燒結球團,2010,35(3):14-16.

      [4]梁中渝.煉鐵學[M].北京:冶金出版社,2009.

      [5]王煒,薛正良,陳畏林.高爐精料與煉鐵成本的關系研究[J].中國冶金,2006,16(5):41-43.

      [6]余方超 ,王煒.高爐精料對煉鐵成本的影響[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08,18(4):8-10.

      莫言語錄范文第5篇

      [論文摘要]用模糊數學方法預測燃煤鍋爐結渣特性的新發展,闡述了各評判方法的優缺點。

      鍋爐結渣是長期困擾電站鍋爐設計和運行的問題,威脅著電站鍋爐的安全和經濟運行。準確預測鍋爐的結渣傾向,為大型電站鍋爐的設計及運行提供科學依據,對提高鍋爐的可用率,節約能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

      結渣過程是極其復雜的物理化學過程,取決于許多因素的綜合影響。它不僅與煤的灰分含量及其物理化學性質有關,還與燃燒器型式、爐膛結構和設計參數、爐內溫度水平、空氣動力工況、氣氛條件以及受熱面的布置等有關。國內外專家學者對結渣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各類結渣預測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主要闡述近年來采用模糊數學方法預測結渣特性的新發展。

      一、結渣評判指標

      目前,國內外判斷電廠煤結渣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①根據煤的成分特性進行判斷,比如煤灰中堿酸比B/A、硅比G、硅鋁比SiO2/Al2O3、鐵鈣比等;②根據煤灰的物理特性進行判斷,包括軟化溫度t2、灰渣粘度、煤灰燒結特性等。此外還有一些判定結渣的指標,如沾污指數Rf、煤灰粘度結渣指標、硫結渣指標RS、煤灰三元相圖等。陳立軍,文孝強等對結渣的評判指標做了歸納。

      美國EPRI曾調研了各種結渣指數的分辨情況,調研結果表明,沒有任何一項單一的指數可以完全正確預報結渣傾向,但任何一項指數又都有相當的可靠性(70%左右)。

      二、模糊數學方法

      單指標評判和預測煤的結渣性準確率較低,難以滿足實際需要。有必要找到一種能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出不同指標的不同置信度的方法,以使判別結果更符合客觀實際,因而產生了綜合評判方法。

      煤的結渣程度由弱到強的變化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一個模糊問題。模糊數學是用數學方法研究和處理具有“模糊性”現象的一門學科,因而能很好的評判煤的結渣傾向。

      (一)模糊綜合評判

      單一結渣特性判別指數分辨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分割界限太明確,人為地把復雜的模糊性現象簡單地處理成了清晰現象,并且單一指標只能從某個方面因素判別其結渣程度。為了提高預報的可靠性,必須兼顧多種因素綜合評判。

      綜合評判是一種通過考慮不同因素表現出的不同作用而得到全面、合理結論的決策手段。這方面研究的共同點是選取一些常規結渣指標作為因素集,取用結渣程度“輕微”、“中等”、“嚴重”三級被擇集作為評語集,并確定因素集中各因素的權重,進行單因素評判,最后按某一模型加以單級模糊綜合評判,得到綜合評判向量。按最大隸屬度原則,判定該煤種的結渣程度等級。上述方法使用方便,在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取得較好的效果。選擇具有較高準確度的評判指標,在合理選擇隸屬函數和權重集的基礎上,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使判別結果更準確。其關鍵在于從實際情況出發,建立合適的隸屬函數和權重集。

      1.綜合評判模型的發展及評判因數集的選取

      孫亦碌等人采用模糊數學的方法預測燃煤結渣性,并編制了用于綜合判別的RTSQ程序,此模型為燃煤結渣特性模糊綜合評判的雛形。

      馮寶安等人提出了常規結馇指標的模糊綜合評判方法,并將其用于8個煤種的結馇特性判,所得評判結果與實際結渣狀況相符。又應用主因素決定型M(Λ,V)、主因素突出型M(·,V)、綜合評判型M(Λ,)及加權平均型M(·,+)四種單級模糊綜合評判模型對國內8個煤種的常規結渣指標進行評判,由評判結果比較得出單級模型M(Λ,V)的準確率最高的結論。

      邱建榮等人對單一煤種及混煤的結渣特性進行了研究,以軟化溫度t2、硅鋁比SiO2/Al2O3、硅比G、堿酸比B/A為評判因素集對煤的結渣特性進行了評判。該方法不僅能夠全面考慮各種煤質因素在具體情況下對結渣程度的綜合影響,而且考慮了不同指標在不同情況下的重要程度,因而與常規指標相比,其評價更為全面客觀。

      楊圣春提出了分別適合于預測單一煤種和混煤的模糊評判模型CSM1和CSM2。劉伯謙等人針對元寶山褐煤的結渣特性預報不準確的問題,提出了將改進了的常規指標及鍋爐運行參數等多種單一判別準則運用于模糊數學,對褐煤結渣狀況進行了有效判別。

      浙江大學曹欣玉、蘭澤全等人在分析單一結渣判別指標的缺陷及其原因的基礎上,針對常規指標評判水煤漿結渣傾向準確率普遍不高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取了分辨率較高的結渣綜合指數R以及4個常規指標構成評判因素集。該方法較傳統的方法有更高的準確性。

      2.隸屬函數的確定

      關于隸屬函數的確定人們一直都是采用線性函數,楊圣春提出的混煤結渣模型CBM2的隸屬度函數采用正態分布,函數變化較慢,評判結果表明該模型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和可信度,可為鍋爐燃用混煤進行優化配煤提供參考。但該模型是否適用任何煤種,還有待于進一步通過實踐來驗證。

      浙江大學舒紅寧、黃鎮宇嘗試性地提出由正態分布函數演化而來非線性隸屬函數,函數變化較慢,并與實際結渣情況進行了對比,發現評判結果和實際結渣情況取得了很好的吻合。這些說明了用正態分布函數建立其隸屬函數比線性隸屬函數更準確、更合理,更加符合實際情況。

      3.權系數的確定

      在模糊綜合評判方法中,權系數反映各個評價指標在綜合評判中的可信度,直接影響綜合評判的效果。因此,權系數的確定是綜合評價方法的關鍵.通常采用專家咨詢法來解決.而專家咨詢法的致命弱點是過分依賴專家的主觀判斷和經驗,其結果有時難以令人信服。

      趙顯橋等利用粗糙集理論來確定綜合評判模型中的權系數,將權系數確定問題轉化為粗糙集中屬性重要性評價問題,利用粗糙集理論中的知識支持度和屬性重要性評價方法,給出了模糊綜合評判模型權系數的計算方法。該方法不需要建立解析式的數學模型,完全是由數據驅動來確定各個預測方法的權系數,克服了傳統權系數確定方法的主觀性,使得綜合評判方法更客觀、更科學。

      (二)聚類分析

      灰色聚類方法是基于模糊數學的方法之一,是以灰色統計為基礎,將聚類對象對不同聚類指標所擁有的白化數按幾個灰類進行歸納整理,從而判斷聚類對象屬于哪一類的灰色統計方法。

      浙江大學曹欣玉等人在分析單一結渣判別指標的缺陷及其原因的基礎上,提出將分辨率較高的Rs與另外5個結渣指數(t2、B/A、G、SiO2/A12O3、R)一起作為評判因素集,采用灰色聚類方法對新汶黑液水煤漿及普通水煤漿結渣特性進行預測評估。結果表明,該模型較傳統單一評價方法有更高的準確度。

      許志華針對有關模糊判別法和灰色聚類法中所出現的缺欠,對其進行了補正,并討論了補正后引起的計算量增大的問題。

      邱建榮等人將鄧聚龍的灰色聚類理論應用于燃煤結渣特性的評判中。灰色聚類理論繼承了模糊數學法的優點,注意到分級界限不確定性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給出了屬于某一等級的可能性分布。用此理論來判別煤的結渣性其結果無疑更符合客觀實際。王桂明.謝竣林等人應用灰色理論對煤結渣性能進行評判,并對煤的結渣機理進行了分析,其結論與邱建榮等人相同,為煤的結渣評判提供了新思路。

      華中理工大學郭嘉、曾漢才運用模糊聚類分析法分析預測混煤的結渣趨勢,此方法不僅適合混煤的特點,而且考慮了模糊因素的影響方便易行。

      (三)模糊模式識別

      模糊模式識別法大致可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又稱群體模式識別方法)。直接法是根據最大隸屬原則來歸類,間接法則是按照擇近原則來對被識別對象進行識別。

      郭嘉,曾漢才采用間接法,將已知結渣狀況的6個煤種作為模型,采用煤灰軟化溫度、硅鋁比、堿酸比和硅比4個評判指標,對受檢煤種進行識別。通過計算與前6個已知模型的貼近度,來判別受檢者的歸屬類型。但此模型比較粗糙,識別范圍狹窄,且只考慮了煤灰的特性,僅適用于燃燒工況比較接近的不同煤灰的評判。

      蘭澤全,曹欣玉采用間接法對待識別對象進行結渣特性判別。選用了7個已知結渣程度的燃煤作為標準模型,以4個常規指標和綜合指數R為評判因素集,對同一臺鍋爐不同部位的3個樣品(爐渣,轉向室灰,除塵灰)以及某燃料水煤漿灰進行識別,以判斷屬于何種結渣程度,結果表明該模型較以前的四因素法具有更高的準確性。同時指出應用模糊模式識別法來評價其沾污結渣特性時,在因素集的選取方面應更多地考慮鍋爐設計參數及運行工況的影響。

      趙利敏,路丕思綜合考慮灰熔點、堿酸比、硅鋁比、硅比及爐膛平均溫度和無因次實際切圓直徑6個因素,利用模糊模式識別的方法判斷鍋爐結渣。以實際運行中已知結渣程度的9臺鍋爐作為樣本,對7臺受檢鍋爐進行評判,評判結果與實際情況相符。此新方法可預示大容量鍋爐的設計及運行時的結渣程度。

      隨著模式識別樣本庫的不斷豐富和完善,此方法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三、結論

      目前的采用的預測方法大多以煤指特性為指標,對鍋爐的運行情況考慮較少。由于爐內結渣的多種因素影響,用某種固定的預測方法得到的結果,往往達不到要求的精度,難以找到通用的預測模型,而且數據本身也具有局限性。要想提高結渣預測的精確度,需要不斷改進計算方法,建立和完善煤質特性、鍋爐運行參數的數據庫,尋找普遍使用的模型。

      參考文獻:

      [1]陳吟穎、石惠芳、閻維平,達拉特發電廠3號鍋爐爐膛結渣研究[J].動力工程,2003,23(5):2635~2637.

      [2]張忠孝,用模糊數學方法對電廠鍋爐結渣特性的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0,20(10):64~66.

      [3]陳寶康、閻維平、李霄飛,基于神經網絡的電站鍋爐輻射受熱面污染監測[J].動力工程,2003,23(5):2660~2664.

      [4]舒紅寧、黃鎮宇、董一真等,基于煤灰成分的非線性結渣模糊綜合預測模型[J].電站系統工程,2006,22(4):11~12.

      相關期刊更多

      山東女子學院學報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山東省教育廳

      安全生產與監督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廣西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昌濰師專學報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昌濰師范專科學校

      伊人亚洲综合青草青草久热|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亚洲一级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网站|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动图|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国产gv天堂亚洲国产gv刚刚碰|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高清专区日韩精品|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 在线观看亚洲天天一三视|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www.亚洲精品.com|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色老板亚洲视频免在线观 |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你懂的|